第一文秘网    > 工作心得

渭北的手艺人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1 08:41:56   浏览次数:

编辑笔记:农耕社会的远去也带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许多应那时而生的行当也从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消失。现在偶尔见到这些出品,人们会很好奇很惊讶它们的工艺,殊不知这些当时工匠们赖以生存的技艺,需要经过家传几代人经年磨炼才能掌握。这些技艺和造型,承载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密码和信息,是值得人们回忆的习俗。 本期连续登载上期(2016年6月上半月)的后续内容,敬请关注。

席匠

渭北的黄土地不生长竹子,但渭北的土窑洞炕头少不了一块席子。渭北的席匠编制席子的原料有两种:一是芦苇杆;二是高粱杆。

渭北席匠的活计是在农闲的冬季。其工艺流程为:先将芦苇杆(俗称芋子)剥去外皮,用刀破成两半,铺在场院用碌碡碾压成片状,尔后即可编织。在没有芦苇的地方,则用高粱杆,用刀破成两半,刮去内瓢(俗称刮皮)用温水撒潮即可编织。

渭北席匠编织席子时。规格尺寸大小随主人的土炕大小而定,编织席子的纹饰是单一的人字形纹样。芦苇席与高粱杆席不同的地方,仅在收边上:前者收边采用迭压内插法,后者则用扭棱斜织法。一张编织考究的席子能铺用十余年不坏。席子的作用对于渭北人来说十分重要,能起到间隔铺盖与土炕的作用,既卫生又美观。土炕上铺上一块崭新的席子,不亚于豪华住宅的地毯,如有稀客临门,主人便热情的把你礼让上炕,坐在光滑平坦的炕席上,使你顿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清爽感觉。真正品味到席地而坐的意境。渭北农户人家在加工粮食前,把糜粮食倒在土炕上,摊匀烘烤,是简便易行的土办法,当然对于席的使用寿命会有影响,但农户们都乐于习惯。

席匠可以按照主人的实际用途,编织成各种盛粮食的席囤,也可编织成大小不等的包装席块。部分种植芦苇的农户,每年收割的芦苇杆运回,请来席匠,加工成席块,定销给供销物资部门,也是一项收入可观的营生。席块还可用来搭建临时工棚、帷帐之类。总之,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席子的用途是广泛的。

渭北席匠的手艺多数为祖传,一代传一代,很少收带徒弟。席匠的工艺并不难,只要你留心地站立一边,看一会便可学会。你了解掌握了整个工艺流程,便可动手编织,在实践中摸索提高自己的手艺。一个手艺精细的席匠,一天能编织成一块一丈的苇子席,则用高粱干皮编织可就费工时了,因高粱杆皮较之芦苇片窄。席巴小,一天能编织五尺席子就算得上快手,一般还得挑灯夜战,方能编够应编的尺数,否则你的手艺是不会有什么市场的。

渭北席匠的工具不多,有破料刀、刮瓢刀、拨刀、勾锤、木质五尺尺足矣。因此行走时没有多少行李,很是方便。

泥水匠

泥水匠的手艺是一门古老的手艺。据文物普查资料表明,远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由人工泥刷的白灰居住面。至于泥水匠成为专门的专业性手艺,大概和人类社会大分工与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有关。对于这一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讨论。

渭北泥水匠是以裹泥墙壁为主,活计多集中在每年的春夏季节,是为了泥后墙壁干的快的缘故。凡是在头一年秋冬季修的屋舍及院墙,都要进行裹泥粉刷,还有居住时间长,被烟熏火燎变黑的屋舍也要裹泥,裹泥后清洁光亮,与新屋舍所差无几。每到这个时节泥水匠变成了热门生意,不管到哪个村,都有大量的活计在等待着他们去做。“稀泥抹光墙”的泥水匠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手艺人了。

渭北泥水匠的工艺流程分备料、和泥、抹泥、收面三步。备料选有颗粒细小的黄绵土,上好的麦秸秆,麦衣,将麦秸铡成3—5公分的秸节,与黄绵土、水调和成粗泥(俗称大泥);用草筛过滤麦衣,与细绵土加水调和成细泥,调泥是力气活,民间俗语:“和泥、挖地拉大锯”是三种费力气的活。要调好一锅泥,得流几身汗水,非身强力壮者莫属。抹泥时先搭手脚架,由墙壁的顶部开始,自上而下,先用大泥裹泥固底,稍干后再加细泥裹泥第二遍,先高后低。收面是末道工序。待前两茬的泥稍干后,用光滑的小泥抹划出各种纹饰,也叫暗纹,以显美观。

泥水匠的工具有木质方形泥盘,铁质泥抹、泥匙。渭北泥水匠一般不收外人子弟做徒弟,所带徒弟为自己的亲属好友的子弟。无论给谁家泥墙,由主家另找小工,也叫帮工,按“一匠三小工”的习惯,得找5—6人。好的泥水匠一天能泥完三丈墙面。

渭北人的居住习惯发生了变化,修建平房与盖楼房成为时尚,白灰、水泥成为常用的材料。泥水匠们也改变了单一的土泥工艺,转向了用水泥白灰为粉刷材料,在实践中提高了工艺配方,适应了人们修建住宅的需要,拓宽了活路。

砖匠

渭北砖匠手艺的出现不会晚于秦。文物工作者在考察渭北境内的秦直道与秦长城时,发现了大量典型的秦代砖块、瓦当、板瓦、筒瓦之类的建筑材料,是有力的、无可非议的佐证。唐宋时期渭北砖匠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的境界。明清时期,由于渭北煤的开采利用技术的提高,为砖匠烧制砖瓦提供了上好的燃料,从事砖匠手艺人的数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以某一地方为中心的烧制砖瓦的场所。

渭北砖匠的工艺流程分选择窑址、制作胚料、入窑点火、封窑、出窑码垛等五项。

选择窑址,首先考虑取土、用水、运砖是否方便,还要看其土质能否挖修烧窑。由于渭北地理环境的限制,渭北传统的砖窑为竖井式(俗称立窑)。挖修烧窑得选择土质较坚韧的地势,先挖錾出窑面,开窑口掘进2.5米后,逐渐四周挖掘,挖出主室。主室呈鼓形,底径3米、腹径5米、上口径2米,高8米;主室壁挖出4条宽30公分,深35公分的竖式烟道直至天窗口,底面也要挖出米字形烟道,相通壁烟道,便于火势均匀,烧窑挖好后用大泥裹泥一遍,稍干数日便可使用,在主窑洞附近要挖修若干小窑,作为砖匠们的临时住所。还要搭建工棚,平整出晾晒砖胚的场地。

制作砖胚,也叫扣砖胚。选用颗粒均匀无污染物的黄绵土,按土质的干湿度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自渗4小时后,用铲子扎调一次,便可使用。靠近泥堆整修出砖胚制作台,砖匠可就近取泥制作。扣砖时用木制扣砖斗,一斗能扣三块砖,将渗透调好的泥团甩进砖斗模型内,用木质砖片刮去外溢泥,再用一小块泥团甩砸在砖胚上,为了挤压满模斗空隙,赶跑空气,使砖胚结合牢固。端起扣斗,将砖胚扣在晾砖场地,制砖胚工序完成。

待砖胚晾晒透后,即可入窑,入窑垒放砖胚是技术性较强的活计,由砖匠师傅亲临指导才行。一般砖胚都垒成人字,一层斜左,一层斜右,依次由低到高往上垒。一窑一次能容纳八、九千块砖胚,如用煤烧,一窑能装进1.5万块砖。转满一窑,加入燃料泥封固底口,留一火口与观察口,便可点火。烧第一窑砖,点火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烧窑师傅亲自执火把点燃。火把是一根木棍缠上布条棉絮之类,渗上可燃的油物,点燃后砖匠师傅口中念念有词:“一柱明香上天空,太上老君站云中,您老在空中收香烟,三昧真火施民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念毕,将火把送进火膛。

从点火时分算起,连续燃烧72小时,即可封窑,先泥封火口与观察口,后封压顶口,七天后便可启封出砖。启封前从顶口浇注清水,砖就氧化成青灰色,不浇水便是橘红色。砖出窑后,搬运在运输方便的路边宽敞平地,码垛垒好。垛砖20块为一丁,按丁计数是很科学的计算方法,不管堆放多少,只要不乱砖丁,其数目是准确无误的。

由于时代的不同,渭北砖匠烧制砖的规格、形状纹饰也有所不同,秦汉时期烧制的是素面满尺砖,也有一些绳纹空心砖。唐时有素面满尺砖、方形砖、也叫斗底砖、画像砖、仿建筑构件砖等;纹饰上有手印纹、网纹,画像砖的图案又人物、动物、花卉瑞草等。明清时期有素面满尺砖,但大量的是9规格的素面砖。渭北砖匠有较明确的师徒关系,要学成一名砖匠要跟师学二至三年。砖匠基本上没有什么专用工具,每到一地烧砖,就地取材,做几付不同规模的扣斗即可,至于雕刻花纹,则临时用木棍树枝即可操作。

染匠

染匠是指渭北民间从事印染农家自织的棉花土布(也叫老布)的手艺人。据说棉纺织技术的专利属于我国南方的黎族,元朝元贞年间有一个叫黄道婆的汉族妇女为学习织布技艺到海南岛的黎村,从黎族人那里学得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得以推广。屈指算来,已有700年的历史。据此,渭北民间用棉花织布及染匠的手艺大概不会晚于元代。

渭北染匠印染土布的花色品种大致有黑色(硫化氢)兰色(海昌兰)、扎花布三种。其工艺流程为漂煮脱脂、加温着色、漂洗浮色、凉干捶平。先将白土布浸泡在加入碱物质的温水中搅动脱脂。待布质柔软后捞出晾干,放入盛有染色液体的染缸内加温着色。一般染青、兰色的布匹,要煮沸45—60分钟,然后捞出投进清水池搅动15分钟漂去浮色。取出晾干,折迭成布卷,放置在光滑的石板上,用木棒槌捶打平整,印染扎花布的工艺就显得繁杂一些。先用针线在被染白布上有规律地折叠出各种褶皱布蕾,进行脱脂处理,捞出晾至八成干,进行着色工艺,漂洗浮色后晾干拆去布蕾扎线,布面呈现出蝶纹或简略花卉纹样,用棒槌捶打成布锭,最后用毛笔蘸上红、绿颜料上缀,一种色彩艳丽的扎花布印染完毕。

过去,土布是渭北人穿戴的主要布料,只有大户人家与个别官宦富户才能穿的起绫罗绸缎高档面料。可见染匠的手艺在渭北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渭北染匠按经营方式有两种,一是印染手艺娴熟,实力雄厚在人口集中的城镇开办染坊,坐地经营,方圆几十里地的乡民和居民拿上白布到染坊印染;另一种是走乡串户上门服务。相比之下,后者的活计较前者广泛一些,只要勤快,全年都有做不完的生意。至于染匠所用原料及配方属于机密,他们不会轻易泄露。加之与化学名词有关,对于一般人来说,也不太搞得清楚其中所指。

渭北染匠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一般是现在外地或本地集镇染坊当伙计,逐渐掌握了全部印染工艺流程及配料技术后,便脱离染坊另立门户进行流动作业,临近乡村是他们广阔的市场。

清朝末年以后,渭北染匠的生意逐渐落败直至淘汰。其原因在于:一是民族纺织业不断兴起;二是列强踏破国门,“洋布”充斥市场;三是渭北人“简朴少文”的习俗在不断变化。不过,对于曾存在并产生过一定影响的渭北染匠,应该在整理民俗文稿时,给他们写上一笔。

瓦匠

瓦匠也叫烧瓦盆的。瓦匠与砖匠的区别在于前者烧制日常生活用具,学名叫做制陶业,后者是烧制建筑材料砖头、瓦当、这正是把这二者区分的原因。

渭北瓦匠与其他工匠不同的是他们不流动寻找活计,选一合适地点建窑,只要有足够的烧土原料,可长期烧制下去。他们的产品销售除自己直接运销外,一些小商贩也可以从窑厂批发运销。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变革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被其他不同质地的器具逐步代替。瓦匠的陶制品多作为冥器陪葬物,这一点在秦汉以后各朝代的墓葬发掘出土文物可以佐证。明清以后,渭北瓦匠除烧制冥器外,还烧制一定的日常生活用具,有瓦瓮、瓦盆、瓦碗、瓦罐等。现在渭北瓦匠从业者所剩无几。他们根据乡村需求,烧制单一的不同规格的花盆之类产品,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被搪瓷、陶瓷、塑料等质地的产品所取代。用不了多久,渭北瓦匠的手艺定绝无疑。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渭北瓦匠的工艺流程与砖瓦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制用胚具和掌握火候。另外烧窑的设计业略有不同。瓦匠制作胚件得用专用旋转式模具,将调配好的泥团放在模具盘上,启动模具盘,在旋转中用双手将泥团制作成各种器具,取下胚件,置于长木板上,上架晾干即可入窑点火。烧制时,掌握火候是至关重要的,先慢火,逐渐加大火势,当窑内温度达到摄氏1000°左右,不再加温,火势渐次减弱,三天后泥封窑口、火口,稍冷却后注水氧化,全冷却后启封出窑。烧制陶器的窑壁不挖烟道,只有底烟道。整个烧窑尺寸也小于砖窑。火膛与胚件有一定间距,以防高温爆裂。

渭北瓦匠不存在正规的师徒关系,其手艺都为祖传,一般不外传。专门拜瓦匠学艺者甚少。渭北瓦匠的工具主要是制作胚件的旋转式模具,有刻画纹饰的木片刮子,运销的专用担、架、换肩定杖,调泥取土用具与砖匠无别。

骟匠

骟匠的手艺大概始于人类定居以后,在人工驯养动物的时间中偶尔发现并形成的。居住在华夏文化、文明发祥地——黄土地的渭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历一段“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畜牧业发达时期,并成为当时面积最大的牧场之一。据此渭北民间骟匠的手艺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可称得上一门古老的手艺。

渭北骟匠的手艺术语有不同的叫法,用于雄性家畜的叫骟、捶;用于雌性家畜的叫挑、扎挑。骟是指按家畜解剖原理,将雄性的睾丸阉割掉,使其按人们生产、生活的用途发育生长,一般多用于公驴、马、猪;捶是指将雄性家畜的输精管用锤捶破。使其失去生育能力,不让其交配,一般多用于公羊、公牛;挑是渭北方言,就是阉割,用刀具将雌性家畜的输卵管割掉(俗称割花),使其不发情,不发育。扎挑的目的同前,区别在于后者刀具精小,不拉刀口直接扎入精确部位将输卵管扎断,其优点是家畜少受痛苦,不需缝合刀口。当然这种扎挑工艺技术非手艺娴熟者莫属。

骟匠捶骟家畜有一定的手术措施,将被捶阉的家畜先用绳索棍棒绊倒,使其不得动弹,然后进行手术,完毕后缝合刀口,上消炎粉,做包扎处理。一般骟割手术一两分钟即可。捶阉就费时了,用皮麻将被捶家畜的睾丸根部缠绕上保护层,垫放在铡刀背上,骟匠用铁锤先轻后重地捶砸睾丸部,十五分钟后拆去皮麻,用手摸揣输精管,如摸不着有管状物,说明捶阉成功,能摸见有管状物,则再捶第二遍,直至成功。骟匠们很会掌握阉割家畜的时节,牛、驴、马的捶骟时间在一岁半后进行,羊是半年,猪崽是45天后,这时节内捶骟过的家畜对生命无任何影响。

渭北骟匠的作业方式以流动服务为主,他们走乡串户或赶集上会到家畜交易市场上寻找活计。他们也没有徒弟可带,当地人认为,骟匠是不体面的营生,甚至会影响自家的门户身价,一般人家不愿让自己的子弟学骟匠手艺。民间俗语称“挑猫骟狗殂断种”,很能说明人们对骟匠手艺的评估。不过这是乡下人过去的观点习俗,而今的情况大不相同,旧的观念习俗也在不断变化,人们认识到,只要是人们需要,能赚钱任何手艺人都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渭北骟匠的工具主要有手术刀、缝合针线,做一个精致的皮荷包,将工具藏放在皮包内,往裤腰带上一挂,外出行很是方便。(未完待续)

推荐访问:手艺人


[渭北的手艺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