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总结

王熙凤在想什么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1 08:43:06   浏览次数: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读到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下文却没有对王熙凤眼中的黛玉作一番淋漓尽致的形象外貌描绘。打量林黛玉后,王熙凤会怎么看,又会怎么想呢?留给读者一个谜。

课文写王熙凤一亮相,黛玉就从她的轰动出场中看穿了她整个人,又以寄身贾府第一眼的客观优势向读者推介着王熙凤:一身打扮,从头到脚,镶金带玉,珠光宝气,像个兜售招徕的珠宝商;全身上下,绫罗绸缎,各款服饰,集于一身,像个精品服装商;赤橙黄绿,五颜六色,像个印染商,大富大贵,大红大紫,这是她黛玉无可比拟的。神情肖像,“一双丹凤三角眼”,又着“两弯柳叶吊梢眉”,而这样一副眉眼又配在一个“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的美人坯子上。“美女蛇,笑面虎”,黛玉没有说,却形象、直接地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其眼光是多么敏锐、多么犀利!感叹之余,让人不得不惊叹曹雪芹这把人物描写的“解剖刀”。

轮到她王熙凤打量黛玉,“携着黛玉的手”,那是零距离观察;“上下”,那是从头看到脚;“细细打谅”,那是睁大眼睛,不漏过一个毛孔,这比黛玉的“只见”不知仔细多少倍。看得那么仔细,下文却无关于她对黛玉的观察描写,是作者的疏忽,还是王熙凤的作风呢?非也,因为后文写到宝玉见到黛玉,作者并没有放弃这把艺术“解剖刀”来描写他的人物。就是说到王熙凤,知道一点王熙凤的读者,都知道这是一个不肯善罢甘休,不会失手于人的女强人,那她此时会怎么想,又想什么呢?

进入作品情境,与作品进行对话,我想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昭示王熙凤的当下心理:

一是相形见绌,不愿分说。在她眼中,也许黛玉这个年龄的清纯自然美确实胜过她的浓妆粉饰,在相形比较中,她自觉得风采不如,脸上无光,自惭形秽而不愿分说。

二是自我标榜,唯我最美。也许她站在世俗立场上,看出了黛玉的寒碜,觉得自己这一身打扮装束是最美的,一下把一个外来妹比下去了。在贾府脂粉群中又唯我最尊,唯我最富,唯我最美,不值得也不屑于去说一个寄人篱下的姑表妹:赞美黛玉只能污了自己的嘴,损了自己的形象。

三是目中无人,奉承贾母。此时她是在看,是在瞧,可那也许是在装样子,做给贾母及众人看,“我在关心你的外孙女”,心思可能就在趁这“上下细细打谅”的空儿,构思她那一番逢迎贾母,表现自己的谀词。一心不可二用,自然就“有眼无珠”,看了黛玉却不见其人。果然话一出口,便八面玲珑,既称赞了黛玉,又借机奉承了迎春三姐妹,既哭悼了姑妈的仙逝,又搔到了贾母的痛处,明赞黛玉,暗拍贾母,名奉贾母,实耀自我,一个活脱脱的凤辣子形象就在读者的心灵中构建起来。

不落笔写王熙凤对黛玉的肖像描写,可以说是作者曹雪芹邀读者一起去走进他的“红楼梦”,留一个艺术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补充,去丰富。而这一看似漫不经心的艺术空白,又包孕着如此丰富的鲜活内容,不能不说这是作者曹雪芹的良苦用心。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越发显出作品的艺术魅力。真如前所叙按部就班地罗列出来,是能让人直观地看到王熙凤的为人,但对王熙凤形象的把握也肯定不会那么到位、深入,又一定程度地钳制了读者的想象创造。

推荐访问:王熙凤


[王熙凤在想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