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计划

阅读鉴赏版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8 08:45:32   浏览次数:

【主题导入】

名家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仰慕。这不仅仅在于名人身上有夺目的光彩,更在于其对人们的浸染与熏陶。他们中有科学家,也有文学大师,等等。我们既看到名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又看到他们追求理想时的努力奋斗与道德修养的崇高。这些名家不仅铭刻着时代的印记,成为值得推崇的文明成就中的一部分,而且他们的理想与人格在其生命中也谱写出了华美的篇章。

选文1

三见孙犁

□苗得雨

在我崇敬的作家中,孙犁是一位。见过三次面,文字联系多些。这位老作家,不大乐于参加活动。孙犁主张“文人宜散不宜聚”,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从文这事,要不得虚浮,应坐得住,潜得下心。

大约在1956年,他来过一次山东。有一天,王希坚伴着他在走廊过道上走,我遇上了,希坚即停住向我介绍说:“这是孙犁同志!”我十分惊喜,因我在此之前已读了他的长篇《风云初记》和许多短篇,已成了迷爱他作品的一个读者。他个头高高的,很潇洒,但朴素、和蔼,像个乡间秀才。当希坚向他介绍我时,他笑着连忙说:“知道!”接着转身小声对希坚说:

“唔,是个大小伙子了!”我说:“我愿读小说,您的作品,我很喜爱,尤其《风云初记》……”孙犁听着,笑着,点着头。然后,我们三人一起说了些别的,就急急分手了。

1985年5月,我去东北采访,经天津,住了几天。中间,一天上午与朋友一起去看望他。他正在整理书,虽已过了古稀之年,还是潇洒、朴实的老模样。我讲了我有过多本他当年的书,因送人都没有了,多年后才又搜罗到的故事。孙犁听了,笑说:“我也是这样,一个‘文革’,什么也没有了,《风云初记》还是‘文革’过后朋友冉淮舟把他存的那本给了我。”我说:“我常对人分析,我觉得您作品的特点是朴素、自然、真情

美。”他听着,笑了笑。我又说:“我发现,您是用诗写散文,用散文写小说,用短篇小说写长篇小说……”他还没听完,就哈哈大笑,没说什么,一边签字送我一本他新出的《书林秋草》。我出差在东北的过程中,仔细读了那书。书中对文学各门类,都有精辟的阐述。

第三次见面是在同年9月,全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在天津开成立会。研究的中心题目是“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问题”。孙犁一直静静听着,中间像自言自语似的插了一句:“文学,怎能不是通俗的?”我在一旁琢磨,我想到郑振铎的《俗文学史》,文学不但有俗,还有俗文学一个大种类,还将许多名著都列到了“俗文学”的范围。大家说了一阵后,孙犁才说:“恐怕,你们说的那些,根本就不是文学?”停了停,他又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文,也很通俗。还有,很有意思的俚曲,那可是不容易写的……”大家说:“对呀,关键在文学就应当是文学!”

我出的一些作品集子,差不多都送他指正。他几乎每收到都有回信。一次来信说:“今日拿到惠寄大作三种,甚为感谢。近年不断收到您的新作,知道您执著地创作,深为欣慰。我近年多病,今年心脏又出毛病,写作已经很少,质量亦差,唯有寄希望于壮年人了。”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0年第4期,有删改)

选文2

钱学森的遗产

□安 然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又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最生动的诠释。

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儒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目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科学家的形象。

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

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让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迅速拥有了强大的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

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41期,有删改)

选文3

心仪沈从文

□崔国发

对于沈从文,我真是心仪已久。大学时代,我就读到了先生的小说《边城》,被这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所吸引。小说所描写的川湘交界的茶峒和小溪白塔边的独户人家:祖父、少女翠翠和那只善解人意的黄狗,给我展示了美的人性和诗的意境。

我愿意津津乐道沈从文,因为他把湘西的千里流水和武陵山系十余县的水光山色、风物人情写得卓有情致,使我一睹“化外之地”的山寨和码头上宁静秀美而又古朴奇幻的风俗画。在我的眼里,沈从文先生就是一只清幽迷人的楚地凤凰。至少在我看来,那些文学史书上对于先生的创作及其评价的分量是远远不够的。

而我心仪沈从文,不仅仅是因为他从容编织出的一篇篇锦绣文章,更多的是他的人品,他对于人生的那种“自主沉浮”的态度。

他不过是一名平常的湘西之子,虽然他的家

庭曾是当地名流;他其实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

“凡夫俗子”。他早年读书时也间或逃学,且一再说谎,躲避逃学应受的处罚。但他与旁人又不一样,别的孩子逃学多半是好耍贪玩;他逃出学塾,是想到太阳底下“去认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

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或泅水,或爬山,或钓鱼,或打猎,或逛街,或赶集……即便是在孔夫子牌位前罚跪和受笞时,他也想象着外面精彩的世

界:那河中的鳜鱼被钓离水面后泼剌的情形,那天上的风筝随风放飞,自由自在的情形;那空山中的黄鹂歌鸣以及树木上累累的果实垂挂的情形;也许这就是沈从文,真正读进去的全是用“人、事”写成的包罗万象的“大书”。他说这本书色香俱备,内容充实。

沈从文没有如庸者那样对自己的命运卑躬屈膝与退避三舍。和他笔下那些苏醒过来的灵魂一样,他懂得骚动与反抗。所不同的是,其作品中主人公的某些骚动未脱离盲动状态,而沈从文先生,却是他自己人生的主宰。他甚至在北平报考大学失败,而不愿做仰人鼻息的小职员;他也曾遭受失业、贫困和世人的白眼,而坚持到北大旁听,在“窄而霉小斋”里伏案写作,更何况当时,他只是一个小学尚未毕业,连标点符号的使用还不熟悉的人!他甚至像一棵小而无根的浮萍,风是如何吹——风的去处,便是他的去处。他也不怕投稿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不怕遭到某编辑的当面嘲笑。这并不影响他操纵自己的命运,让胜利属于强者,在茫茫人海之中,去寻找自己的安身立足之地。他是一个耐寒力、耐饥力、耐挫折力极强的人,“简单愚直”,坚忍不拔,见贤思齐,他是真的相信自己。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对先生倍加仰慕。“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的那种进取的势态,让人肃然起敬,血沸神驰。

(选自《铜陵日报》电子版,有删改)

【对比鉴赏】

这三篇文章都是以描写人物为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达了对名家的仰慕之情。由于文体不同,三篇文章的写法亦各有特色。

一是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三见孙犁》为了表现作家孙犁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和潜心从文等品质,按照时间的推移分三个阶段来写:

1956年初次见面给“我”的印象;1985年5月与朋友一起去看望孙犁;1985年9月在天津参加全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时第三次见面。这样行文使零散的材料系统化,使所描述的事件、人物有次序地呈现出来。《钱学森的遗产》为了突出表现著名科学家的成就,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写作。文章开头部分先对钱学森的成就做了总的评价,接着分别介绍钱学森在众多方面做出的贡献,最后以“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总结性的句子收束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心仪沈从文》则以“我心仪沈从文”为感情主线来贯串全篇,把“我”对作家沈从文的仰慕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是选材和写作角度。《三见孙犁》一文中,作者写了三次和作家孙犁见面,每一次既有侧重点,又体现了文章主旨。第一次见面侧重孙犁的肖像描写,因为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显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二次见面侧重自己和他的对话。对话描写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三次见面侧重于描写孙犁对文学的见解。《钱学森的遗产》一文中,作者重点抓住钱学森在航天事业以及文、理、工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去着笔,显得详略得当。《心仪沈从文》一文,作者对文学大师沈从文心仪已久,要写的内容也很多,但作者仅从三个方面去写:他的文章、他的人品、他的人生态度。这样既节省了笔墨,又较全面地写出了沈从文的人格魅力。

推荐访问:鉴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