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计划

符号学在汽车外饰设计的应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4 10:01:37   浏览次数:

摘 要:在汽车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汽车造型是消费者黄金10秒决定购买的重要因素,造型成为市场竞争的大热点。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剖析符号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发挥的价值,一个好的品牌与产品的关联极大表现于外在的视觉语意上,而通过符号学设计手法把产品特征元素进行分解与重组后塑造出新的产品形象,新形象进一步提高汽车产品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

关键词:符号学;汽车造型;产品语意;情感共鸣

1 符号学理论与发展

符号这一概念最早用于古希腊医学领域根据症状对疾病作诊断和预测的范畴。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是通过符号手段进行交流、表达和传达信息,是一切交往的起点也是社会的本质。符号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实现信息存储与记忆的工具。产品有着自身设计语言,以符号形式的排列组合传递人文信息和技术功能意指。

现代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于20世纪初,其发展主要受两条主线影响:一是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与心理学联系;另一是当前意义下的符号学,着重符号逻辑与逻辑学联系。

2 符号的造型意义

产品是有简单的符号直接发展成另一种复杂符号体系,是由线条、体块、色彩等直接合成的视觉形式,还有由比喻性的和具有节奏和韵律语言“接合”成的意象。微妙含义通过要素间的复杂关系获得,靠模糊法则和整体的联系粗略达到,通过直觉去把握。

从符号学观点来看,产品外部造型形式实际上就是一系列视觉传达的符号能指,点、线、面、体等形态要素就是设计者与审美主体在产品形态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基本的“语言”材料。产品在生产与生活中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某种意义的形式。符号往往通过视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经验和视觉联想,来“诉说”和“传达”其形态等包含的内容和意义。“诉说”相应的美学、功能、材料、工艺、结构等物质形式。如:色彩的冷暖表现为各种情感,材料的质感表现为温暖或者冷漠,它反映相应的人群需求,文化背景、特定环境思考等。

3 符号学在汽车造型中的实际应用

在与产品相关的所有要素中,消费者对产品物质功能的关注正在发生变化,产品背后的商业品牌对于产品设计的意义越来越引起设计者和消费者的注意。汽车也作为一产品也是如此,品牌意象促使我们把视点从此以往形式与功能的概念联结向品牌的概念和意义转移,更加地深入研究社会性和商业性的因素。

设计中的符号意义的传递过程是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此类事物,从而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这种意义是在产品所营造的意象引起人们对头脑中既有的,具有一定意義意象的联想产生的。仿生类的汽车设计,利用消费者内心意象达成对设计者意愿的理解。道奇蝰蛇(图1),具有攻击性的前脸造型,外饰形态上前脸的十字交叉进气格栅为其品牌的特征符号,即标志性设计特征,令人深刻的侧面扇形凹口,后掠式的翼子板,更低的发动机罩线条,赛车式的彪悍外饰造型印象深入脑海,甚至令人过目不忘。其迭代产品“蝰蛇SRT”的进气格栅特征局改后,更加强化了十字造型符号,棱角更加分明,侧面依旧继承上代产品的设计,这种显著的设计符号其情感输出是激进的,强化的“十字”符号信息固化了品牌的形象,元素的继承极大增强消费者的识别度,符号学的应用除了感官视觉刺激上的震撼外,很大程度上作用是不断地给消费者渗透一种理念:非他莫属,独一无二。

汽车造型和色彩是人们感知到最直接的视觉符号信息,造型是营造主题的重要因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流畅的线条使其看起来有速度感,用柔软的曲线构成的车身外形,更加突出其运动性能,法拉利F430,车身线条硬朗流畅,心理学上使大众产生激情澎湃的情感共鸣,前车灯造型犀利有神与独特圆形尾灯相呼应,视觉认识角度上这些符号特征满足了大众的个性化需求;心理认识上也体现了品牌的张力,红色的车身色彩无可取代的色彩特性是法拉利标志象征,强烈的红色传递品牌文化信息,满足了人们对品牌心理认知和对品牌价值的心理体验。

宝马(如图2)汽车造型设计中,从语构学角度分析,整体车身造型采用线形风格,细节体现与整体造型一致性,每个符号构成属于自身确定的符号系统,其符号序列保持着内在的同调性,不同车系的标志性“双肾”形态进气格栅特征在风格和表现方式上彼此接近,只是线条曲率有所调整,但仍保持品牌造型格调统一和完整性。

4 结论

现代汽车设计不仅关注汽车功能设计,而在形态上的意义有了深度的诠释与多层内涵的表达。造型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形象思维,通过形、色、质三大元素给用户以美感影响。

运用符号学的设计理论把汽车造型设计解读给大众用户的过程中,通过汽车形态设计符号分析方法,理顺了符号操作与意义传达过程及机制,对汽车形态设计未来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符号学在汽车造型上的应用使具有其重要意义,找到其特征的一般规律和特定因素,使得汽车产品语意丰富化,具有其固化的文化特性。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赵江洪.设计心理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10.

推荐访问:符号学 汽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