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计划

生不逢时的技术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5 08:50:13   浏览次数: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不断前行的同时,但谁敢肯定技术就不会为生不逢时而落泪呢?失败并非总是不够优秀,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遇到正确的人。

了解那些生不逢时的技术,看看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需要哪些条件。

数字音乐系统

先行者:光盘

开发者:James Russell

时间:1970年

1969年,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音乐爱好者James Russell觉得再也无法忍受不易保存、音质平平的黑胶唱片。于是,他产生了设计一种更好的录音系统的念头。

Russell认为,这种系统应该能在回放时避免与介质发生物理接触,从而解决磨损的问题,最后他决定采用激光。

1970年,Russell完成了第一套数字光学录制与回放系统,并申请了专利。他使用了一种光敏盘片,二进制数字信号以微米尺度被刻在盘面上,激光读取盘面图案后,再由电脑转换成数字信号。几经考虑,Russell将盘片的形状定为与传统唱片相似的圆形,这就是最早的CD。

结果:1974年,Russell准备将CD技术专利卖给像索尼和飞利浦这样的音乐界巨头,当时他们都对此不屑一顾。但是在看过Russell的技术不久后,两家公司在1979年联合开发了音乐数字光盘标准。

1988年,持有Russell专利的Optical Recordings公司从两巨头那里得到了3000万美元的侵犯专利补偿款,但是Russell从中分文未得。

后起之秀:数字音乐文件

CD在上世纪末一统音乐界,并一直延续到了本世纪最初的几年。随后,音乐光盘市场急速衰落。同样采用数字形式、不需要存储介质、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的数字音乐席卷全球。

但不管怎样,作为音乐数字化的第一种成熟载体,CD依然受到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全球通讯网络

先行者:铱星计划

开发者:摩托罗拉公司

时间:1990年

为了解决信号不佳的问题,BodiGe与摩托罗拉卫星通信小组的另外两名工程师完成了一个宏大的构想:由77颗近地通讯卫星组成庞大星群,通过卫星之间的信号传送,让用户在世界各地都能接通电话。

77是元素铱的电子数,因此这一项目被命名为“铱星计划”。尽管后来卫星总数减少到66颗,但项目名称未变。

铱星计划得到了当时摩托罗拉总裁Robert Galvin的青睐。他认为这个项目能够展示摩托罗拉的技术实力,确保其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和主导地位。但Galvin并没有慎重考虑发射卫星的高昂成本,也没能预料到GSM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会在未来几年里获得高速发展。

1998年,在花费了50多亿美元的投资后,摩托罗拉终于完成了铱星系统,并在当年11月1日投入正式运营。

结果:当时的美国副总统Gore打出了第一个铱星电话。由于笨重的卫星手机和昂贵的电话费用,使得铱星无力与覆盖率不断增高的GSM网络争夺客户。在不到1年后的1999年8月,铱星公司宣布破产。

后起之秀:地面移动通信系统

在摩托罗拉大举进军太空的同时,诺基亚等厂商却在抓紧推动GSM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铱星投入使用时,GSM网络已经先行一步获得了大量用户,进而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

虽然无法实现像铱星那样100%的全球信号覆盖率,但爱立信公司首席技术官表示,GSM网络将在2016年覆盖全球人口的92%。而继GSM之后的3G/4G网络也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到2016年,3G人口覆盖率将达到80%,4G LTE网络覆盖率也将达到35%。

交互式电视

先行者:Qube服务

开发者:华纳传播公司

时间:1977年

上世纪70年代,华纳传播公司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推出世界上第一种双向交互式有线电视系统Qube。它是通过一个机顶盒为哥伦布市提供覆盖所有播放时间的30个频道,这些频道被分为3组,其中10个频道是普通的有线电视节目,另外10个是付费的电影和体育赛事频道,最后10个频道则支持交互功能。

Qube的目标很简单:“建立一种让人们远隔千里也能快速沟通的方法。”同时华纳希望利用这种新系统赢得有线电视的运营特许权,进而在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实际上,华纳确实在部分地区实现了目标。

结果:1983年,华纳传播亏损达到了8.75亿美元,为了避免破产,华纳引进美国运通的投资,甚至不得不出售Qube服务中大名鼎鼎的MTV频道和Nickelodeon儿童频道给维亚康姆公司。最后,华纳在1984年决定中止Qube服务。

后起之秀:数字机顶盒

哥伦布市只有3万个Qube用户,这显然难以支持华纳传播建设基础网络和维护服务运营的成本。今天,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数字有线电视走过了一条和电话相似的道路,网络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家庭,曾经昂贵的线路维护费用已成过去。

现在,人们甚至可以免费获得功能更多、性能更强的数字机顶盒,因为足够的用户订阅数可以分摊掉这些机顶盒的成本。

语音智能交互

先行者:ViaVoice

开发者:IBM

时间:1950年至今

在上世纪50年代末,IBM开始最初的语音识别研究工作,当时的电脑被用于识别特定语言模式,并就词语的意义和语音的统计相关性展开研究。

在1962年的西雅图世界博览会上,IBM展出了被称作“鞋盒”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语音识别机器,它可以理解口述的数字0~9以及简单的运算口令。但是受限于计算机能力和研究方法的不足,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在语音识别方向的努力并没有太大进展。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借助源自信息论的强大统计算法,科学家们终于有所突破。1984年,IBM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识别5000个英语单词的系统,而且准确率高达95%,但是构成这一系统的是3台1.8米高的阵列处理机和一台4341大型机。1992年,世界上第一套听写系统ISSS宣告问世。随后几年里,IBM的语音识别技术进入了短暂的快速发展期。

结果:1997年,IBM推出ViaVoice,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语音识别软件,首次提供中文识别功能,并能用语音命令控制电脑完成一些简单任务。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它的主要用途依然停留在听写方面,距离实现理想的语音识别和交互还有很远的距离。

后起之秀:SIRI

借助高速3G网络连接,苹果公司将原本需要大量复杂运算的语音智能识别工作,从手机转移到了高性能服务器上运行,并且通过IOS系统与搜索引擎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令人惊叹的智能语音交互功能。

随着谷歌等厂商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很可能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期。

超音速旅行

先行者:协和式飞机

开发者:法国宇航/英国飞机公司

时间:1969年

在上世纪50年代,英、法、美国相继展开了超音速客机的研究。由于超音速客机研发耗资巨大,在上世纪60年代初,英国与法国开始展开合作,最终成果就是机身细长、具有弧形前缘三角翼的协和式飞机。

协和式飞机可长时间保持2.02马赫的巡航速度,只要3.5小时就能从纽约飞到巴黎。由于配备了高效率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大容量油箱,协和式飞机单次加油可超音速飞行超过7000千米,也是当时超音速飞机中续航距离最长的。

1969年3月,编号001的协和原型机在法国试飞成功,并于次年成功实现了2.0马赫的飞行速度和首次跨大西洋飞行。在大阪“世博会”上,协和式飞机一共获得了超过70架订单,超音速旅行的时代似乎马上就要来临。

但是,随后1973年的石油危机及音爆、噪音、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大量意向性订单被取消,最终只有英法两国的航空公司采购了协和式飞机。

结果:2000年7月,一架法航的协和式飞机在起飞过程中起火,最终坠毁,113人丧生。这导致所有协和式飞机停飞并进行安全改进。随后“9.11事件”的发生对航空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促使航空公司做出了放弃协和式飞机的决定。2003年6月,最后一架协和式飞机退役。

后起之秀:火箭飞机

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最近已经公布了一个新的超音速飞机的计划,这架飞机将采用生物燃料,同时配备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最高飞行高度约为32千米,速度则可达到音速的4倍。

EADS创新及技术总裁Jean Botti认为,这架飞机的首次商用飞行有望在40年内实现。

无线电力传输

先行者:无线能量传输器

开发者:特斯拉

时间:1891年

在固有观念中,电力的传输必然会同导体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必须要有电线。但是美籍塞尔维亚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在1891年用试验证明了,传输电力不一定需要电线。

在试验中,他成功点亮了一盏没有连接电线的灯泡。特斯拉所采用的设备就是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特斯拉线圈”,这是一种利用电磁共振原理来运作的变压器,通过调整电压使得两个线圈产生共振,每一次共振感应器中都会产生电压,多次共振后,感应器表面就会聚集足够的能量点亮灯泡。

结果:完成灯泡试验后,特斯拉产生了一个更宏伟的计划。在银行家James S. Warden和J.P.Morgan的资助下,特斯拉在纽约长岛建起了Wardendyffe塔,这将是一套跨大西洋无线电话和电力传输实验系统的一部分,但是由于马可尼先于特斯拉完成了跨大西洋的无线电传送实验,Morgan等人撤回了投资。特斯拉自此陷入了财政危机,实验陷入停滞状态。1912年,特斯拉被判罚款2.35万美元以偿还债务,Wardendyffe塔也被没收拆除。

后起之秀:无线充电设备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2007年重复了特斯拉的实验,成功用两个直径60厘米的线圈点亮了一盏60瓦灯泡。在此之后,无线充电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Palm-HP的无线充电手机等产品已投入商业生产。

苹果公司也在2011年注册了多项与无线充电相关的专利,可以预计,移动电子设备很快就将迎来无线充电时代。

清洁交通

先行者:直流电机电动汽车

开发者:Thomas Davenport

时间:1834年

让很多人吃惊的是,电动汽车的历史还要早于今天随处可见的内燃机汽车——匈牙利工程师Anyos Jedlik早在1828年,就在实验室中制造了电动行动装置,美国工人Thomas Davenport则在1834年就制造了第一辆电动汽车。

初期的电动汽车只能采用一次性电池,但是在法国物理学家普朗特发明了可充电铅酸电池后,电动汽车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大受欢迎的交通工具。

结果:19世纪初的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相比,拥有无排放、低震动和低噪音的优势,而且不用换挡,价格低廉。在1899年美国的汽车大赛中,一辆蓄电池电动汽车达到了106千米/小时的速度,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1915年,美国的蓄电池汽车年产量达到5000辆。但是随着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不断提高,在1920年后电动车开始没落,逐渐被内燃机汽车所取代。

后起之秀:纯电动汽车

20世纪末,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危机逐渐浮现,电动汽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一方面,电动汽车的价格正变得更贴近普通用户,另一方面,电池和动力系统的技术进步,让电动汽车在续航和性能上正逐渐赶上内燃机汽车。

随身数字设备

先行者:GRiDPad、Newton、PDA

开发者:Samsung、Apple、Palm

时间:1960年~1990年

最早的平板电脑概念,可能要追溯到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研究员Alan Kay,在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Dynabook。第一台商业化的平板电脑直到1989年9月才问世,这款名为GRiDPad的设备由三星为GO公司制造,配有触摸屏,采用当时正流行的MS-DOS系统。GO随后还推出了专有的触摸系统PenPoint OS。

直到4年后,苹果公司才提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雏形Newton,它允许用户通过手写在设备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做笔记、添加联系人信息等。遗憾的是它的技术并不完善,而且价格昂贵,因此很快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Newton项目最终在1998年被取消。

大概在Newton推出的同期,一家创业公司Palm开始在市场上崛起,在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失败后,Palm通过简化手写辨认系统与缩小设备尺寸取得了成功。带有Palm徽标的PDA(个人数字助理)风靡一时,但尽管如此,它的市场长期只局限于少数的商业精英。

在此期间,IT领域的另一巨头微软先后提出了Tablet PC和UMPC等概念,希望能够成为随身数字终端的标准,但市场反响寥寥。消费者对这种无法流畅输入、性能迟缓、价格昂贵的另类个人电脑兴致索然。

结果:除了Palm在小众市场取得成功外,其他以个人随身数字设备为目标的产品多以失败而告终。缺乏应用、性能低下、价格昂贵、使用不便是它们共同的缺点。

后起之秀:iPad

看起来,iPad似乎是克服了早先所有产品的缺点,因此才取得了成功。但是不要忘记,在推出iPad之前,苹果已经在智能手机市场(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装入口袋的智能手机才是PDA的接班人)上取得了足够的经验。

史蒂夫·乔布斯很清楚如何利用反应灵敏的多点电容屏幕、流畅高效的iOS系统、成熟的iTunes商店、时髦的外观和苹果那惊人的成本控制能力。再加上移动处理器的高速发展,这才让iPad水到渠成地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移动电源

先行者:巴格达电池

开发者:古美索不达米亚人

时间:约2000年前

1936年,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巴格达附近的Khuyut Rabbou"a村发现了一些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陶罐。最初他们认为这只是用于储藏东西的普通器具,但随后在陶罐内发现的空心铜筒推翻了这一结论。这些铜筒中心有一根铁棒,铁棒固定在陶罐盖子上,避免它与铜筒接触,罐体也没有采用水密设计。

1940年,考古学家Wilhelm Koenig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美索不达米亚人通过在陶罐中注入柠檬或葡萄汁来产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将金电镀在银质物体上。

“二战”后,一个名叫William Gray的美国人利用陶罐的复制品进行了一次试验。他在陶罐内注入了葡萄汁,随后这种巴格达电池产生了2伏的电压。也有一些科学家对这种猜想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所谓的巴格达电池,不过是用来装卷轴的罐子,它那奇特的结构和材料不过是巧合而已。

结果:现代考古发现目前还无法证实美索不达米亚人是否真正发明了电池,但通过电镀技术用黄金来装饰珠宝,确实是一种大胆而迷人的推测。

后起之秀:电池

今天,没有电池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从简单的手电筒到复杂的数码相机,都要依赖电池才能工作。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在1800年发明的“伏打电堆”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电池。1902年,爱迪生对铅酸电池加以改进,发明了镍铁碱电池。

如今电子设备中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技术,直到1982年才在贝尔实验室被开发出来,索尼在1991年推出了首块商用锂离子电池。

推荐访问:生不逢时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