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融资租赁合同

远洋邮轮:浮动的海上宫殿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4 01:31:50   浏览次数:

1934年9月26日,苏格兰格拉斯哥,一艘崭新的邮轮犁开海面,驶向远方,自此往日几乎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乘坐巨船漫游海洋的场景变成现实。

1934年9月26日,苏格兰格拉斯哥,一艘崭新的邮轮静待下水。当天有25万人参加了这场下水仪式,这要归功于《曼彻斯特卫报》事先的大力炒作,该报的记者在新船还未完工时便将其称为“新发现”,因为“它将一个难以捉摸的梦想变为具体可见的现实”。

而且,令人惊叹的是,这是一个超过1000英尺(一英尺=0.3048 米)、重逾35000吨的大家伙。所以,当时另外一家报纸这样写道,建造一艘船的想法“此前从未让公众如此热盼”,因此,由王室主持这艘邮轮的下水仪式才算匹配。即使大雨倾盆,许多观众“不得不在雨水泛滥的麦田里站上几个小时,泥浆缓缓没过脚踝”,也依然不能阻遏公众欢欣期盼的心情。

玛丽王后在其国王丈夫乔治五世的注视下,按照航海传统在船舷打碎一瓶香槟酒,并以自己的名字,将该邮轮命名为“玛丽王后号”。此后,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在绵延数英里的观众的目送下,巨轮犁开海面,驶向远方。

说起玛丽王后号的命名,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当初,船东冠达轮船公司准备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号”。由于涉及王室,冠达公司事先向国王乔治五世报告,表示“将以英格兰最伟大的女王进行命名”。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乔治五世回答说:“那样我的妻子会很高兴的!”你总不能在这么一件事上对国王进行纠正吧。于是,新邮轮便被命名为“玛丽王后号”。

从此,往日几乎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乘坐巨船漫游海洋的场景在大西洋两岸变成现实。从1890年代到1950年代,这些横渡大西洋的轮船,激发了人们对于横跨海洋这种迷人生活方式的渴望。

从征服陆地到征服海洋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与美洲新大陆之间往来日频,邮件传递的需求亦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1937年,英国铁行渣华公司(P&O)利用蒸汽帆船开办海上客运兼邮件运输业务,“邮轮”的称谓由此而来。

当时,随着铁路的大发展,人类迈着“征服自然”的步伐在陆上稳步前进,但对于茫茫大洋却无所适从,甚至连英国天才工程师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也觉得,“建造一艘坚固的、可用于长途航行的蒸汽船”超出了他能力所及。当轮船公司对蒸汽技术有足够信任后,1889年,首条完全摒弃风帆的邮轮才正式下水。强有力的复合式蒸汽发动机,以及进入20世纪后出现的能驱动4个螺旋桨的蒸汽轮机,为建造更大型的、时速超过25海里(1海里=1.852公里)的船只提供了技术基础。

蒸汽动力将航海业从大自然的掌控下“部分解放出来”,新材料也开始应用于轮船建造。钢铁的大量使用是造船业最重要的技术革新,因为它减轻了船体的重量,并使之更加坚固,同时还能建造宽敞的甲板,用以满足旅客更高的要求。

从19世纪末至二战前,邮轮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各国将建造大型邮轮视为国力的象征,轮船公司因此可以名正言顺地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1890年代,在普法战争中赢得胜利的德意志帝国由于工业基地扩大,腰杆变硬,制订了一系列挑衅意味甚浓的发展政策,以挑战大英帝国在全球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便包括建造远洋邮轮。

尽管当时英国在殖民地范围及海军力量上仍居领先地位,但随着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对全球支配地位的下降,英国在洋面上面临竞争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威廉大帝号及其他几艘德国邮轮展开了民用制海权的争夺,从1897年到1907年,它们开始争夺授予横渡大西洋速度最快邮轮的蓝飘带奖——原本这是英国人的优势项目,如今却演变为德国人之间的比赛。这一事件让英国媒体和议会忧心忡忡。

布尔战争(1899-1902,英国人和法国殖民者后裔布尔人之间为争夺南非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之后,许多英国人意识到帝国的权力正遭受日益严峻的侵蚀,政府不能再对轮船公司请求财政支持的呼声置若罔闻,而是应该采取措施,从德国手中重新夺回在大西洋上的霸主地位。于是,获得政府贷款的英国冠达轮船公司应用当时最新的工程学,建造了路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邮轮,并于1907年重夺蓝飘带奖。

海洋旅行的先声

蓝飘带不仅象征着荣誉,还能为轮船公司带来更多乘客——也就是更多的商业利润。

当时国际旅游市场正处于转型期,虽然来自欧洲的移民工人仍是乘客中的主力军,但自1890年代始,越来越多的富人开始选择乘船出行。美国独立战争后经济急速增长,那些赚得钵满盆满的人也开始乘船到欧洲度夏季。

洛克菲勒家族、阿斯特家族、卡内基家族,以及其他美国财阀是各家轮船公司都想争取的主顾。用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话说,这些财阀将邮轮变成了“资本家享乐的专用游艇”。

不过,公众对于海洋旅行的质疑由来已久。在19世纪,文学描写中总是可以见到艰难挣扎于怒海狂涛之间的小船,油画也常常描绘船只失事的景象,因此西方人对于远洋航行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

到了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1503人罹难。两年后,排水量达15000吨的爱尔兰女皇号邮轮在加拿大魁北克附近洋面上与另一艘船相撞,不到15分钟便沉入海底,超过1000人丧生。这些灾难说明人类还没有能力完全驾驭大自然。

轮船上糟糕的卫生条件同样损坏了这个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移民船在这方面名声尤差,因为这些船简直就是陆地上脏乱差的贫民窟的翻版。不仅过度拥挤,卫生设施也很不如人意,1870年代末,200名身处邮轮底层的统舱乘客不得不在几个星期的航行中,共用少得可怜的6个厕所。那些乘坐头等舱的乘客也经常大倒苦水,虽然不用与很多人共处一室,但他们的床上经常可见虱子和寄生虫。而且所有乘客都不得不忍受晕船之苦。

为了消除人们心中的这种坏印象,1890年代,一些轮船公司发起了“改善与公众关系”的大规模运动。阿尔伯特•鲍林出身于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后来成为汉堡美国航运公司的管理者,他聘用6名专职的广告文案人员,制造了许多广告噱头,比如下水仪式时邀请记者和政客乘船游览。当船要开始处女航时,这些记者和政客还会被免费招待到著名景点度假。轮船公司的公共关系部还会用一连串的说明书、宣传册、幻灯片,增强人们对轮船的关注。进入20世纪后,这些噱头成为常规做法。

仅动嘴皮子还不行,轮船公司还必须做点儿实事,为了让统舱乘客在到达美国港口时能顺利通过检疫,邮轮上配置了肥皂、淋浴间及洗衣室。有的邮轮还为统舱乘客提供医疗服务。

这些措施让轮船公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同时也打消了人们对远洋旅行的疑虑。纷至沓来的客源让轮船公司财源滚滚,其中统舱乘客的“贡献”最大。以北德意志-劳埃德轮船公司为例,1913年,在票价为头等舱95美元、二等舱65美元、统舱(三等舱)35美元的情况下,一等舱年总收入为174万美元、二等舱为228万美元,统舱为575万美元。

海上“凡尔赛”

尽管在所有乘客中,统舱乘客所占的比重最大(约七成),为轮船公司带来的利润也最多,但轮船公司却经常自夸船上的舒适设备可以如何满足头等舱乘客的需要,似乎那些富裕乘客才是他们的服务对象。

为了吸引富人,轮船公司将他们的船定义为“浮动的宫殿”或“豪华酒店”。

“浮动的宫殿”扩大了奢侈品和服务业的市场,连同高档酒店、温泉疗养地和高级零售店一起,满足了许多欧美老主顾的需求。轮船公司向客户保证,他们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其舒适度及格调符合“国际标准”。这导致1914年一战爆发前,轮船内部装潢的国际化风格“约好了似的相像”。

乘客在伦敦、柏林或纽约等城市,无论翻开英国还是德国轮船的宣传小册子,总能发现上面开列的设施尽在意料之中。冠达轮船公司在对外宣传时就骄傲地自夸道:他们公司的路西塔尼亚号邮轮不仅配备了有多个卧室的“富豪套房”,还有许多“宽敞的、设备齐全的公寓,其中有每一样必需的现代设施及品味非凡的家具”。

而在法国的诺曼底号——这艘邮轮于1932年10月29日沿着“涂抹了43吨肥皂和2.5吨猪油”的滑道下水,其上有许多“第一”:第一个网球场、第一个大型室内游泳池、第一个可以演出电影和轻歌剧的剧场、第一个在全体旅客舱室普及冷暖空调……

各轮船公司还对改进后的就餐安排大书特书,如汉堡美国航运公司向乘客保证,“客人们将不再被迫坐在长餐桌前的螺栓转椅上,也不用在8天的就餐过程中,一抬头便看到对面坐着同一个人。”

此外,点菜餐厅还为美食家们提供精美的菜肴,而且品种多得让人瞠目结舌。据说在有的邮轮上面,念完其菜谱需要花费足足1小时15分钟。

远洋旅行自然少不了酒,美国在1920年-1933年颁行禁酒令,规定在境内喝酒属违法行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从美国开出的邮轮一驶入公海,乘客们便一路狂欢,每天喝个烂醉。

邮轮在根据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奢侈品的同时,还着力为头等舱乘客提供休闲社交机会。远洋邮轮上既有绅士专用的包着桃花心木的吸烟室,也有女士专用的休息室。进餐时,“温室花卉散发出缕缕淡淡的芳香。反光的玻璃中,操着各种语言的客人正品尝香槟酒。与此同时,轻柔欢快的曲子,混同美丽女子动听的笑声”,给人一种远洋旅行如此“完美”的错觉。

说到奢华,恐怕没有能与泰坦尼克号邮轮相比的了,该船的面包师比格斯曾回忆说:“泰坦尼克号的地毯可以没过脚背……家具重得你都抬不动。”比格斯所言非虚,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泰坦尼克号“在许多细节上模仿了凡尔赛宫”,“摆满路易十五时代风格家具的休息室,风格类似法国小特里亚农宫的沙龙……上等的柚木、黄铜装饰、吊灯和壁画,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连三等舱里也有大理石洗漱池和床头取暖设备。

温情主义的假相

与以上奢华场所为邻的,是依然存在的统舱乘客席。一战以前,统舱乘客仍占绝大多数。轮船公司因此向头等舱乘客保证,他们将在航行途中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阻止下层社会的人靠近。

这种带有歧视性的规定招来了底层民众的抗议。为平息抗议,轮船公司着力改进了供给统舱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在20世纪早期,除了向他们提供“有质量的、有益健康的一日三餐”,新建的邮轮还以最多能容纳6人的小舱房,取代以往那种“集体宿舍”。这种改进,满足了富裕乘客的社会良心,先前他们常因“了解到附近统舱的糟糕状况而感到痛苦”。

“浮动的宫殿”温情主义的假相可以迷惑贫穷移民,但船员们糟糕的工作条件依然让人们对邮轮纸醉金迷的表象产生质疑。一般来说,一艘大型邮轮上有近千名工作人员,从事40多种不同的工作。在所有这些工作中,负责轮船锅炉的烧炉工和铲煤工的工作条件最为恶劣。他们不得不忍受高温、疲劳及上司的体罚,有时,他们还要在工作中面临危险。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收养主人公1900的邮轮烧炉工丹尼,在一次事故中被飞来的钢索砸中脑部丧命的情节,便是这种危险工作条件的真实写照。一些人甚至因不堪重负而跳入茫茫大海。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20年代烧煤的邮轮被柴油机驱动的邮轮取代才有所缓解。

相对于烧炉工和铲煤工,邮轮上的其他工作人员看上去工作轻松,其实不然,他们不得不每天工作16小时——搬动堆积如山的行李、擦洗锈蚀的金属制品、在寒冷的深夜顶着瞌睡观察海面的危险情况、晚餐结束后清理食物残渣刷洗杯碟……而且,没有周末。

大自然的因素也必须考虑在内。曾在大不列颠号邮轮担任服务员的维奥莱特•约瑟普女士,在其写于1934年的回忆录中说:刚从事这项工作时,我对北大西洋恐怖的海浪毫无心理准备。当乘客因晕船而东倒西歪呕吐不止时,我也感到不舒服,但这时我不得不为乘客服务,这需要极大的意志力。

不仅如此,约瑟普女士在回忆录中透露,服务员还得学会“以微笑应对乘客的无理要求及傲慢态度”。

轮船公司的宣传部门则想尽办法,弱化邮轮作为工作场所的各种信息。宣传册上的文字和图片,总是突出轮船作为科技奇观的一面,却从不详述这些机器对船员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反过来,工人权益的捍卫者却发现,公开批评船员工作条件恶劣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浮动的宫殿”被视作国家最为突出的象征,批评轮船公司对邮轮船员的剥削,将被指责为“不爱国”,这是一个连左派政客都避之不及的污名。

从“邮轮”到“游轮”

二战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大缓解了邮轮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随着民航时代的来临,人们大多选择乘坐飞机进行长途旅行,远洋邮轮的载客功能日渐式微。

1963年下水的意大利拉斐尔劳号,成为最后一艘专为大西洋载客运输而建造的远洋邮轮。到1970年代初,差不多所有的载客远洋邮轮,都已转型为以搭载乘客参观、游览为主的游轮。

从机帆船到万吨轮,从脏乱不堪到极尽奢华……邮轮到游轮百余年的演变史,亦折射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汽笛声声,书写着航海史新的一页。

推荐访问:邮轮 远洋 宫殿 浮动 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