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知识产权合同

作家刘流也是戏剧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5 08:38:48   浏览次数:

zoޛ)j_yntuO_xix_w_wmui7}}}]_ziiu}f工作(这中间还曾在火线剧社工作过一个时期,主要是做音乐教员)。回抗敌剧社后,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和编演实验性质的新京剧,进行旧剧改革,参加编演了京剧《史可法》、《苏州城》、《李自成》、《将相和》、《空城计》等,同时还参加了话剧《前线》、《俄罗斯商人》、《子弟兵和老百姓》等的演出。当年的抗敌剧社,就像一所艺术学院,刘流在这里认真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并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如在《子弟兵报》上发表的小说、鼓词《民兵李长发》、《大练兵》,就很受官兵欢迎。

本文前边提到的1943年刘流参加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时英雄们对他的感动,成为后来他的名著《烈火金钢》的原型,同时也成为他编演戏剧的素材。在这次会议期间,他就以采访到的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为素材,编创了一出多幕话剧,让英雄们自己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自己演自己”,这在我国戏剧史上,也是一种创新之举。

在刘流创作、演出的大量戏剧剧目中,影响最大的是新编历史剧《李自成》。

那是1944年6月,驻太行山区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的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开始整风。刘流随抗敌剧社到阜平参加了整风,作家梁斌也从冀中平原赶赴参加。6月20日《晋察冀日报》增刊第四期刊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甲申三百年祭”与“前线”的通知》,并全文转载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并作为整风的学习文件。《甲申三百年祭》主要写的是李自成起义及大顺朝的成功与失败,告诫人们在革命成功之后,要保持纪律性和艰苦作风,绝不能忘乎所以。到7月初,为纪念建党23周年和七七事变抗战7周年,有人提出将《甲申三百年祭》改编为京剧,由抗敌剧社和党校联合演出。剧本改编是集体创作,邓拓是主笔。剧本完成后抓紧排练,不久即上演了。

在剧中,刘流扮演李自成,梁斌扮演牛金星,王焕如扮演李岩,蔡维心扮演刘宗敏,丁一岚扮演红娘子,路一扮演宋县令……再加上配角、龙套,上场的有几十人,行当齐全,有文有武,阵容壮观。

第一次演出是在抗敌剧社的帐棚里,晋察冀中央局负责同志、各机关的同志、党校的几个队以及附近的驻军和农民都来观看,产生了轰动效益。

刘流扮演的李自成,在剧中属一号人物,文武老生应工,戏份很重。演出中,表现了刘流的多方面表演才能,他既唱京剧,又唱昆曲。如在第四场“礼贤下士虎帐谈兵”开场,李自成先在幕后唱〔二黄导板〕“军营鼓角报二更”,待校尉甲持红灯引他上场后,接唱〔回龙〕“李自成佩长剑夤夜巡营。”再转〔原版〕:“望长空银河转夜深人静,一勾月陪衬着点点疏星。想当年在关中起义聚众,平天下讨昏君搭救苍生。不料想在梓潼一场恶战,我被那洪承畴孙传庭团团围住,怎奈我寡不敌众损将折兵,只剩下十八骑逃得性命。投献忠险遭他害却残生,走河南民心附军威再振,我准备招军马杀奔燕京。”唱得字正腔圆,朴实大方,韵味醇厚,酣畅淋漓。而他在最后一场“悔失策夤夜突重围”中唱的昆曲“大业付东流,英雄一旦休。泽龙泉尚在手,难道说此是尽头……”又是那么腔满调实,雄浑大气。

抗战胜利后,抗敌剧社随军区机关移驻张家口,刘流被派协助新新剧院筹建张家口市旧剧联合会第三分会。接受任务后,他团结戏曲艺人,配合政治形势编演了《日寇离张记》、《欢庆中秋节》、《戒毒强国》等现代戏。

新中国成立后,刘流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干事、河北省文联《戏剧战线》杂志编辑部主任。在此其间,他还创作了鼓词《打过鸭绿江》、话剧《命根子》、《爱国公约》等。

我在河北省直文艺界工作多年,与刘流也有一些缘分。他任编辑部主任的《戏剧战线》,于1958年7月创刊,是河北省唯一一份戏剧理论刊物,1961年2月停刊。1963年11月复刊后,更名为《河北文学·戏剧增刊》。1965年7月我从大学毕业后,也分配到这个杂志社当编辑。此时的刘流,已是河北省文联的专业作家了。

文革期间,从1968年10月起,我们一起从保定到石家庄参加“学习班”,翌年进“五七干校”。记得1969年冬在河北隆尧县唐庄干校时,他与梁斌、田间、刘真等作家,作为“黑帮”被强制劳动,主要是干农活儿,没有农活儿时就挑水、垒墙,什么活儿都干。有一天下大雪,天气非常寒冷,工宣队让我领着这些作家劳动。刘流当年虽只有55岁,但身体非常不好,说话大喘气。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老王(那年我31岁),我今天身体实在不行,不能去劳动了。”我说:“你赶快回屋休息吧!如果有人问,就说是我让你休息的!”

责任编辑 张强

推荐访问:戏剧家 作家


[作家刘流也是戏剧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