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知识产权合同

曲苑花开满城香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4 08:49:30   浏览次数: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地处皖北,位于蚌埠、淮南、阜阳、亳州、宿州、淮北六个地级市的中心位置,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人口142万。是全国园林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模范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

蒙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先哲庄子的故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塔、“中华原始第一村”尉迟寺原始聚落遗址,以及文庙、庄子祠、马公府、九鼎灵山寺等名胜古迹。蒙城是道德高地,是安徽省“弘扬君子文化”两个试点县之一,拥有“中国好人”47人,先后被评为全省第一、二届文明县城、第三届文明县和第四届文明示范县。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诗赞蒙城“民有庄周后世风”,可谓名至实归。

古往今来,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积淀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铸就了蒙城人民乐观积极的性格品质,也为曲艺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本县拥有鼓书、琴书、坠子、快板、评书、相声、小品等多种曲艺种类,而且保护良好,传承有序。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该县以“人文蒙城”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创建“中国曲艺之乡”为切入点,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保障,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活动开展,注重多重效益,曲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迎来了曲苑花开满城香。

一、政策支持,保障曲艺发展更加坚定

蒙城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蒙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道德高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把“人文蒙城”建设作为美好蒙城建设重要抓手,成立“人文蒙城”建设领导小组,将每年600万元的“人文蒙城”建设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且上不封顶;设立“政府文艺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对各级各类优秀获奖作品给予奖励,激励广大文艺爱好者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将创建“中国曲艺之乡”的工作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而激发有关部门的工作热情,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

作为人文蒙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创“全国曲艺之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承办盛会,曲艺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2012年9月,蒙城成功承办第六届安徽曲艺节,这也是六届安徽曲艺节中唯一在县级城市举办的。来自全省各地市曲协、驻皖部队、文联、文化馆及曲艺社团的17个参演单位的58个曲艺节目参加演出,参演节目涵盖相声、小品、亳州清音、淮北大鼓、淮河大鼓、太湖渔鼓、黄梅大鼓、评书、山东快书、河南坠子、安徽琴书、淮北琴书等23个曲种,参演人数近200人。

曲艺节上,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女士应邀前去指导,并在颁奖晚会上做助兴表演。安徽省文联、省曲协领导,亳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蒙城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参加活动,为曲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组织上的关心和支持。

2017年9月,蒙城成功承办第八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活动。本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安徽省文联主办,安徽省曲艺家协会,中共蒙城县委、蒙城县政府承办,为期3天,来自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六省的近200名曲艺家,为大家带来24个精彩的曲艺节目。

规格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强,不仅提升了蒙城作为安徽曲艺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极大地激发了该县曲艺工作者和曲艺爱好者的工作激情,曲艺创作、曲艺表演、曲艺后备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创建“中国曲艺之乡”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曲艺艺术、关心曲艺发展、参与曲艺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提高。

三、强抓创作,曲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借助于文化民生工程“文艺下基层”等平台,抓好曲艺创作。三年来,我县通过召开专题征集活动、专题创作会、作品讨论会、作品评定会等多种形式,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民生工程、道德模范、计划生育、反邪教等主题,开展曲艺创作,每年都征集到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近百篇,其中鼓书《中国梦》《焦裕禄赞》,琴书《爱的力量》《红花颂》,坠子《孝女李小栓》,小品《天使的回音》《民生工程暖人心》,小戏《郝书记回访到农家》《远离邪教莫受骗》等一批优秀作品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社会现实,传递社会正能量,在乡村、社区、敬老院等地演出,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

借助于重大节庆及主题活动开展主题曲艺创作征集活动。近年来,蒙城县先后举办了“第六届安徽曲艺节专题创作大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曲艺创作大赛”与颁奖晚会、“人大杯”“政协杯”曲艺创作大赛等曲艺创作赛事。蒙城县充分发挥每年一届的“感动蒙城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和蒙城县网络春晚两个平台的宣传示范效应,积极组织曲艺创作,小品《飘飞的蝴蝶花》《半碗sa汤》,坠子《精神永传扬》《大爱接力》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较好的作品。

借助于曲艺创作队伍的创作热情抓好曲艺创作。蒙城县丰厚的文艺土壤,吸引了曾参加过电影《焦裕禄》导演组的导演牛辰虹、合肥电视台青年编导易善燕、东北二人转艺人阿海等文艺人才。文化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引进中央戏剧学院高材生袁琳、主动吸纳该县许疃煤矿工人、曲艺新秀李尚等文艺人才,构建起一支专业人员为主、民间人士参与、老中青结合的曲艺创作队伍。目前,以卢干、李云鹏、张桂银、苏小梅等为代表的一批“老曲艺”宝刀未老,以张建同、冯兵、邓超峰、蔡娟、袁琳等为代表的“新曲艺”初显身手。蔡永秀、孟凡训、张建同等均出版了曲艺作品集,曲艺办公室还编印了《安徽曲艺(蒙城专辑)》《蒙城曲苑集萃》等,制作了专题片《曲艺花开满城香》。

四、寻求支持,曲艺发展水平更上层楼

蒙城县采用借力发力的方式,不断提升曲艺发展水平。主动与省曲协联系,寻求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例如:在我县每年一次的文化民生工程“文艺下基层”表演团队招标活动中,主动邀请省曲协会员做评委,评委们不仅对每支参演團队给予公平公正的打分,还针对各个参演团队的具体表现,给予点评与指导,帮助演员们提高创作表演水平。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模式,促进全县参演团队的创作水平和表演水平逐年提升。

承办“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安徽省曲艺家下基层采风”活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连续承办省曲协组织的“曲艺家下基层采风”和“曲艺家下基层采风再出发”活动。活动期间,曲艺家们进社区,进企业,进敬老院,进文化大院……与当地曲艺工作者互动,与当地群众互动,既把精彩的节目奉献给群众,又从老百姓中汲取艺术营养。蒙城的曲艺工作者参与其中,学习交流,收益颇丰。

承办第二届全省曲艺创作研讨会。研讨会上,我们邀请了著名相声演员李立山先生,以“聊聊相声的那些事”为题做专题报告,帮助曲艺工作者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研讨会还就全省曲艺创作的现状做了分析研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承办这样的研讨会,无疑会对该县的曲艺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刘兰芳、牛群、冯巩、黄宏、赵本山、李立山、巩汉林、奇志、李菁、李慧桥等著名曲艺家先后莅临蒙城,也为该县送去了宝贵的支持。

五、搭建平台,曲艺优秀作品更为突出

近年来,蒙城县积极组织艺术家们潜心创作,精心排练,带着优秀的作品参加省内外各级各类曲艺大赛,既展示了曲艺发展取得的成绩,也通过与省内外艺术家们的交流切磋,进一步提升了曲艺创作級曲艺表演的水平。例如:2012年9月,在第六届安徽曲艺节上我县共选派7个节目参赛;2015年1月,在合肥市举办的第七届安徽曲艺节上,共选派2个节目参赛。2015年7月,在郑州市举办的第七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中,选送安徽大鼓《韩英牢中见娘》参赛并获二等奖。2015年8月,在濉溪县举办的第二届安徽省鼓书曲艺大赛中,选送坠子《焦裕禄赞》参赛并获一等奖,评书《宰相拉车》获三等奖。2016年10月,在宿州市埇桥区举办的第八届安徽曲艺节,选送大鼓《谈心》参赛并获二等奖。2016年12月,选派节目参加了全国曲艺展演活动。

蒙城民间曲艺活动发展红红火火,每天早晚,城市公园、休闲广场,拉二胡、吹唢呐、说鼓书等,随处可见。例如:安徽大鼓是一种流传在皖北地区,以唱为主、说为辅的曲艺艺术形式,因为其高亢婉转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大众喜爱,成为农民文化生活中的家常饭。现已64岁的张桂银创设了“梦蝶书场”,用一面大鼓唱生活、唱发展,颂扬真善美,说唱人间事,为改革开放的大发展鼓与呼,同时也为传承和发展安徽大鼓这种传统艺术作出积极的贡献。如今,张桂银老师又虽已年过六旬,但平均每月要演出20场,最长的演出一次能达两个半小时。

六、瞄准校园,曲艺新苗培养更加有效

蒙城县高度重视曲艺后备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县文化馆与蒙城县职教中心合作,在职高学校开办曲艺专业班和业余曲艺社团,扎实推进“曲艺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对十所示范校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奖补。县文化馆与县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四届全县师生曲艺创作与表演大赛,每一届都有数百名师生参与创作、编导与表演,不仅活跃了师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的曲艺常识和兴趣,发现了一批曲艺新苗。全县农村各中学、中心小学均建立了“乡村少年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相声、小品、快板书、三句半等曲艺形式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最爱。板桥中学的曲艺社、许疃中学的双簧兴趣小组、城关第十一小学的相声兴趣小组等,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目前,全县拥有民间文艺培训团体30余家,其中以语言类为主的团体以主动培养孩子们的曲艺兴趣为目标,出现了以邹暖丽、李五一等小朋友为代表的曲艺小苗,形势喜人。2018年,该县计划举办“十佳曲艺新苗”评选活动,着力抓好后备人才的培养。

展望未来,蒙城县决心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创建“全国曲艺之乡”为新的出发点,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曲艺“文艺轻骑兵”的自身优势,书写好故事,传出正能量,讴歌主旋律,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满城 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