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技术合同

一个心愿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6 08:53:23   浏览次数:

【摘要】请把您的心静下来,把白天的浮躁驱除掉,把世俗的功利冲洗掉,然后和我一起弯下腰,看着稚嫩孩童那美丽清纯的孩子,牵着他们的手,和他们谈话,静静地倾听他们的心音,当您的心被净化,当您有了许多感动,当您知道孩子们在期盼着什么,又因为什么而伤心。了解他吗?孩子那满是汗珠和泥巴弄脏的小脸上不会流露出轻蔑不屑的眼神时,您才有资格谈论教育,您才可以自称孩子的师长,您才可以安然的接近他们,和他们一同学习,以为您是他们信任的人。如果说教育开始于心灵的旅行,那么艺术教育则是开始于心灵的美的旅行。

【关键词】艺术教育;分类

【中图分类号】G61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981(2008)16-0050-02

苏霍姆林斯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2001年6月国家教育司颁布关于中小学开设艺术课(即音乐、美术合并成一课,刍议。)那时起,作为初起步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乘着改革的东风,并发出前所未有地探索和研究地热情,步入艺术教育,突然之间觉得身上的压力一下子加重了许多,原来以为艺术教育就是将音乐、美术教育合并,在45分钟的课堂上同时体现出来,渐渐地发觉这是一种可笑的想法。我全神贯注地走进艺术教育的行列,对新的教育观念进行思考,我而不是被那种固定模式套住,我想:当心灵与一种教育观念共鸣时,任何模式都会被冲破,变成一种灵活而自觉的行为。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茵菲德早就指出:“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使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中,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正如罗茵菲得所说的那样,我们就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我们在生活中认识艺术,艺术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在生活中存在之深,存在之微妙,使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她的存在。一位办公室管理人员可能从不习画,不光顾博物馆,但是,在为厅室购置一副美术作品时,他却会细致地表露出对作品艺术性的评鉴;一位母亲可能从未参加过合唱表演,但她也会用温和的歌声陪伴婴儿入睡;不懂戏剧的青年可以为电视剧的情节所感动;没有上过芭蕾的夫妻却可以热衷于方舞。在我们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她深化着生活,丰富着环境,改造着我们的生活。另外,艺术还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从时装到每件产品的创意和设计,从建筑到表演业和娱乐业,艺术已经成为身价亿万的产业,没有艺术,我们就无法生活,我们也绝不愿意过没有艺术的生活,一个有价值的未来,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设,要实现这一点,除了正视艺术教育外,别无其他选择。艺术,使人得以充实和完美,使人懂得珍惜艺术本身的价值。正因如此,我们坚信,懂得和实践艺术是学生思维和心灵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正因如此,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任何一种文明中,艺术与教育一词的根本含义是密不可分的。

“艺术教育”课程,其本身是一个多元集合体,例如:她不仅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工艺、舞蹈、影视等诸多科目。(如下图)

艺术教育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有序的,综合的包含四门艺术学科的教育事业。确立这种认识,才能保证我们进一步了解艺术教育。目前,中小学开设的课程有十几门,可谓全矣!这是看得见的硬件,各科之间如隔山相望,互不往来,知识被一一拆解成零件分散到各科,这就是看不见的软件,问题就出在软件上。现代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已使我们陷入了一个困境中,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教学科目越来越细,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被撕成碎片。每一片都贴上标签,分年段,分科目出现。在课堂上,教师按照一定的模式,按照教材的顺序上固定的课程。学生被限制在单一的狭小的空间思考问题。长期下去,学生将难以全面了解人类文化。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要和他们谈天说地。同时,就有可能涉及众多科目内容或者社会现实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都不要回避,也不能回避。知识本是完整的,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就初中音乐、美术而言,我们应把音乐运用到美术中去,把美术带到音乐课堂上来,如此就体现出艺术课程的最基本的特点。有人曾说过:“教师们不要以为欣赏音乐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特权,是音乐课独有的教学内容,哪里有这样严格的规定呢?这关系着人类灵魂的状态的旋律应该要进入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才是正确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能学习艺术的人,学习艺术是为了领取通向生活的通行证。如果你想给学生美好的生活,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教他怎么样拿到这样一张通行证。

由于综合艺术教育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死板的,艺术教育也是如此,她决不希望我们拘泥于自己独有的模式。一个真正理解综合艺术教育基本理念的艺术教育者,完全可以根据本着具体的情况,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综合艺术教学模式。例如:“美术课程切入,兼及数科”,是指在美术学科的主题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兼容音乐、舞蹈、戏剧等等其他艺术学科或者非艺术学科的内容,达到综合艺术教学的目的。如图:

图示说明:此图展示的是以美术为切入点,兼及数科的综合艺术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综合是根据教学内容(人文主题)的需要,将其他学科的内容适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艺术同广泛的文化领域都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就使得艺术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相互融合成为可能。比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数学、体育等都或多或少与艺术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艺术形式来进行教学,那么便极有可能使双方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重视艺术教育中各种教育活动,心理活动的综合,我们才可能获得成功。因为艺术活动(包括艺术欣赏、批评、艺术传作),本来就是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各种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和谐活动。1981年西德美育大会上提出了体现综合艺术教育特点的“三维研究方法”,指出:“美育就是激发感受以获得新理解和见识。”要想为各艺术科目确定那门个别领域地,并考虑到所有学科的总体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总的看法。同样,依据对文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学过程所做分析应能找出共同的结构成分。

“我对艺术的钟情由来已久,而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兴趣始于何时,我总不知如何回答。在我看来,我们对艺术作出反应的潜能是与生俱来的,遗憾的是并非人人都有机会充分开掘它。”

初进艺术教育这块领域,我的心情越发激动,一个心愿,一个久违的心愿,我能够进入艺术教学的领域与同行一起探讨艺术教育,作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在艺术综合教育课程中做一个开掘者。但是与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相比,我国的艺术教育标准在系统的技能知识和技术方面还未强调,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还很不平衡,更加需要年轻的艺术教学者来思考和研究。看过了,想过了,听过了,眼前的道路是曲折的,坎坷的,但我坚信艺术教育的未来永远是美丽的旅行。

【参考文献】

[1]邢东平著,滕守尧主编《小学美术》,《中外综合艺术教育一百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

[3]刘沛译《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

[4]《艺术课程标准》。

[5]《美术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

[6]《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

[8]《中国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02。

[9]《美术报》,中国美术学院。

推荐访问:心愿


[一个心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