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自荐信

“疑”中有“意”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8 09:00:19   浏览次数:

摘要: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魅力。本文即从一线教学经历出发,略谈关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培养;思考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类型,其主旨是提倡一种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批判精神,坚持独立思考,对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有重要作用。”记得自己第一次对历史教科书所描述的历史感到应有不同见解的,是对晚清重臣李鸿章的评价。在自己高中阶段,只依稀记得对他的评价停留在“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后,要求北洋舰队避战保船”这几点上,所以“卖国贼”、“妥协、软弱”等帽子似乎是和他关联在一起了。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李鸿章的认识也更加客观。李鸿章是晚晴政坛上赫赫有名的重臣,早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官员的不同之处,他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他曾写过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今人观之,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在几乎无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蒸汽机的大清帝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仍拖着长辫的李鸿章,能够细致的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着实令人惊叹。[1]也正是他对局势的理性判断和对清王朝的不二忠心,他清楚地知道,在被洋人武力叩关后,大清王朝应该做什么。在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操持下,旨在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的大型实践运动——洋务运动开展了。尽管这个运动有着先天不足,它的目的性使它饱受诟病,但我们看到的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一个个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化的军用、民用企业应运而生,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而李鸿章也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中兴名臣”、“洋务重臣”。与日本一战,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对一国之力。战争失败后,面对日本的嚣张,他极力为大清王朝,为中华减少损失。在条约签订后,更发誓永不踏上日本国土半步,是一个具有敏锐意识和民族气节的人。梁启超曾对李鸿章做出整体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此评价是为中肯。李鸿章是晚清朝廷的不二栋梁,能够审时度势,试图力挽狂澜,给暮气沉沉的晚清政府带来了最有生机的30年,实为王朝中兴之臣,也使得在近代化的道路上,中国人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了解的越多,我越觉得在课堂上应该对我的学生重塑一个全面、丰富的李鸿章,所以在自己踏上讲台之初,每每讲到他时,总会多问学生几个问题,“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你觉得他是卖国贼吗?”“与朝廷中一些陈腐不化的官员相比,你觉得李鸿章是一个怎样的人”等等,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了解真相和教科书中没有全面叙述的历史。回想这段教学经历,大概算是我的教学生涯中最早的批判性教学了。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历史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由传输历史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和历史意识转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新时期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历史认识能力和历史意识水平的重要环节 。

[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增强历史洞察力,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意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这些其实都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养成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不仅对我们历史教学,也对培养理性、不盲从的公民意识大有裨益。比如讲商鞅变法,一般教材中多对其效果给予肯定评价,收富国强兵之效,为秦统一天下打下基础。可是在与学生一起了解了商鞅的变法措施和影响后,我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商鞅变法这么成功,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何秦朝建立短短几年政权就很快崩溃,秦始皇的暴政中有没有商鞅严刑峻法的影子呢?商鞅将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视为“六虱”,塑造了一个赤裸裸的尚战国家,人文道德缺失,这样的王朝统治会长久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加深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再比如,讲到鸦片战争的原因时,在强调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商业战争的同时,不妨问问孩子们,“中英远隔千山万水,为何发生贸易纠纷?”“英国曾派使者来华请求通商,未允,你对此有何看法”等问题,亦可提前引导大家搜集中英在外交、经济上的资料更好的认识历史。[3]究其原因,中英两国因贸易问题早已发生争端,两国在外交、经济等观念上存有分歧。这种复杂的背景,使中英两国一战势难避免。这样批判性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公正的态度。对诸如鸦片战争这样的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影响极大的战争,我们还应做出更多的自我剖析和思考。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批判性思维的引领者和呵护者,这首先要求我们视野要开阔、多渠道获取有用资源,备课时可大量引入“学术争鸣”的观点,提供可供学生批判思维的资料。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活动来鼓励自己的学生学会多方位思考,并突破常规。才能让学生既提出“疑”,又收获“意”。

欣喜的是,在历史课堂上,我的学生越来越敢问问题,也越来越会问问题了。最近在讲《走向民主政治》,梭伦颁布“解负令”,廢除债务奴隶制时,他们问道,“这损害贵族利益了,他们能同意吗?”我首先肯定他们的问题,再慢慢引导,肯定是损害贵族利益了,但贵族如果不接受的话,平民怒火平息不了,内战还会打起来,恐怕到时对贵族利益损害的更多。[4]再通过这个事例,联系政治史中的现象,引导大家深刻理解,政治改革中妥协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机制。看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成为了我们课堂中很好的生成性资源。

讲到《商鞅变法》中什伍连坐制度,一人逃跑,其余四人连坐时,又有孩子问我,“老师,那如果五个人都一起跑了呢”,我觉得孩子们思维真的很活跃。以后这样有趣、有意的问题应该还有很多。[5]孩子们的智慧和思考往往超出我们想象,带给我们欣喜和感动,今后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互动中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亮点,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冯青来.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养成[J].基础教育,2009,(02),35—39.

[2] 张冬梅.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术研究,2011,(04):184-185.

[3] 孙士承.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1.

[4] 张玉珂.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D].西南大学,2006.

[5] 韩世仓.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推荐访问: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