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自荐信

影像在嘉兴非遗档案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0 08:49:58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空前发展,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方面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分析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解构影像的价值体系,阐释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应用的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用对策建议。

关键词影像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档案保护 嘉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活态性、无形性和复合性特征,需要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来直接传达,传统物质形态的媒介载体无法实现完整历史记忆、资料保护与全面传承的目的。而影像技术具备全息还原、可复制和永久性特征,在以影像技术和互联网为特征的文化环境下,通过影像技术改变传统非遗档案保护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价值。

一、嘉兴“非遗”档案保护现状调查与基本分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嘉兴山水人文盈漾着千年繁华。肇源农耕文明于“江南文化之源”马家浜文化遗址,衍生并萃聚独具江南文脉民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督旗风”“舞方天戟”舞动游艺杂技,“平湖花鼓”“蚕花道情”传唱曲艺风情,“硖石灯彩”“剔墨纱灯”“芥子园画谱技法”“嘉兴剪纸”绘写丹青美术,“潮神祭祀”“乌镇香市”啸引四海观者如堵,“五芳香粽”“嘉兴黑陶”伴走客子他乡,更有“海宁皮影”“桐乡鼓戏”记述古老传说,“南湖采菱”“嘉善田歌”慰怀梦里幽思,洋洋采采,百绝争艳,行履所及皆是历经升华淀析后璀璨的民風,呈现出水乡文化的鲜明特质。

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现时性、完整性的要求,嘉兴市政府倾力构筑非遗档案保护体系、平台展示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和产业运作体系,2010年出台《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0—2015年)》和《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2016年召开市非遗档案保护工作会议,重点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各项非遗档案保护工作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至2017年,共有“皮影戏”“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平湖派琵琶艺术”“海盐滚灯”等1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潮神祭祀”“海宁滩簧”等62项省级非遗项目,“海盐滚灯”“网船会”等177项市级非遗项目。

然而,与申报工作相比,目前对非遗的记录、保护和宣传显然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社会公众对于许多非遗项目的了解认知度并不高,除了少数项目相对耳熟能详,能够在节庆时段和特定场合感受外,多数的非遗项目是“只闻其名,不知其身”。系统全面展现非遗内涵外延,务必需要对挖掘出来的民间艺术文化建立完整、权威的数据库,分门别类全面梳理分析工艺流程、主要成果、背景故事、民俗民风和人文内涵。2011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对此提出明确要求,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目前,嘉兴地区主要非遗展览场所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坐落于海宁市中心的南关厢历史街区和硖石灯彩展示馆,总面积达26000平方米,通过对彩灯的集中展示来体现其历史文化性和艺术性,将传承悠久的非遗中的“物质遗产”的一面直观介绍给广大国内外游客,但“非物质”基本属性表达相对缺失,运用影像方法记录展示的区域与内容相对不足。“非遗”虚拟资源数据库、网络传播厅、数字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包括静态藏品的展示,而且包括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的历史演变,民间艺人生存状态和传播方式,文化载体、遗产道具和文献典籍等各种文化艺术生成的全过程。在虚拟的数字博物馆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与精髓可以相对真实、科学、动态、多维地呈现在观者面前,具有静态博物馆无法比拟的直观性。

因此,当前特别应对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采访录制,把他们的思想、经验、故事与“非物质”精髓制作成视频,利用影视技术手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记录,将其原貌拍摄制成影像档案,合理建立影像的资源库,综合视频、文字、音频及图片供查阅了解,有效利用非遗展馆为依托一并展示,既有利于非遗的归类建档,也有利于社会各界人士查阅和观察非遗档案,借助展馆人流量大、可以搭建举办文化交流与学术论坛的优势放大传播与传承的效果,提升社会效益。

二、影像与传统保护手段之价值比较研究

影像作为全方位的保护手段,担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文明的使命,通过影像方式记录非遗,动态信息固化以利于资料保护和档案管理,对其保存、传承和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记录时点的即时性与恒久性。以海宁皮影戏为例,源于南宋时期,随宋室南迁而辗转流传江南,至今已近千年,表演形式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内容大多结合“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的古典剧,由两个到八个人在幕后操纵皮影,借助乐队(现在以播放录音为主)进行表演,这种独特的“最古老中国动画”堪称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皮影戏剧目多由历代民间艺人自编自演,口口相传,随着艺人数量和表演器具的缺失,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正日濒危机。最早广泛使用的非遗记录手段是师徒面授与口口相传,部分采用文字记录,就口头语言、技能的传授等形成书面文字,相关文字描写带有记录者的主观情绪和个人视角。旧的保存介质如纸质文书谱籍体积庞大、数量多、门类杂、易变质,复制整理和检索烦琐,风蚀遗失,剥落佚散,无损保存日趋困难。而影像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通过非遗传承人本人或他人即时记录,在参与和互动中通过非常直观易保存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的“本真性”。

2.技术手段的复合性与完整性。影像利用其自身优势更为完整地表现非遗的生活空间和文化背景,能够通过图片、视频、录音和文字记录等方式完整地保存各类情境与相关因素,留下科学全面的数据资料。例如,海宁有千年历史的“潮神祭祀”源头直溯春秋时期,两千年来与钱塘观潮一起,丰富和演绎了在中国传统名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盛景,既弘扬了伍子胥护民报国的神勇精神,又展现了民众敬忠祈佑的虔诚习俗,礼仪杂冗隆重,集择时、诵祭、巡游、龙舞、荡船、投牲等于一时盛事,场面恢宏,万民争睹,唯有使用影像的复合性技术手段来记录,才有可能将弄潮示勇、叩神娱已的场景鲜活再现,让更多人在欣赏学习过程中,将其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的珍贵元素保护与弘扬。

3.环境背景的真实性与特定性。影像作为先进的采集工具,所依托的是“真实还原”。具体实践时,非遗创作的环境、与观众互动的情境、非遗传承人的心境三者缺一不可。在非遗拍摄过程中,技术人员在现场全面采集真实记录非遗的同时,又能客观传播其原生态完整文化特征,使被拍摄的非遗更具综合文献性。嘉兴非遗的经典民俗项目,如网船会、海盐滚灯、潮神祭祀等,须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借助不同的环境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表演形式。而影像能客观真实地记录非遗中的场景,避免人们对文本解读时容易造成的信息损耗。

4.提炼升华的艺术性与可塑性。用文字、音频记录非遗的传统方式手法过于单一平白,较难对受众产生吸引力,在非遗影像作品记录过程中,也不能只着眼于非遗事物的绝对真实,避免作品缺少灵魂,以致与观众产生共鸣。用影像对非遗进行记录,也绝对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自然记录,必须对其进行后期艺术加工才能使观众为之动容。影像可以丰富非遗的形式美学与叙事策略,强化与剪辑形成的艺术性不会消解非遗“真实性”,应用于非遗的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构图、色彩以及光影效果,同时运用视听语言艺术(镜头运动、速度、蒙太奇等)。好比运用视听语言讲述一则古老神秘的故事,是运用平淡无奇的语言,还是用立体构成的艺术语言来讲述,答案不言而喻。同时,影像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快速传输和异地共享加工,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快速成像和即时记录的同时,可借助大量的图形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加工和再创作。在基于故事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借助艺术语言运用富有艺术性的后期加工,可使非遗档案的影像作品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以海宁国家级非遗项目“云龙村蚕桑生产习俗”为例,周王庙镇云龙村乡民在植桑、养蚕、取繭、缫丝、纺织等经年累代的生产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蚕神崇拜和蚕花五圣的信仰,插桃枝、蚕猫、蚕熟夜、卜蚕卦、唱蚕歌等,深入其中,可以感知中华丝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遗存。中国丝绸博物馆曾举办《云龙村的蚕桑记忆》摄影专题展,通过影像档案资料还原蚕桑生产民俗记忆。

三、影像在嘉兴“非遗”档案保护中的实践应用思考

1.适应读图时代新特征,及时引导调整静态图片摄取题材与风格取向。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导致人们对大众媒介的依赖加剧,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碎片化的阅读时间与便捷多样的读取渠道,全面改变了人们过去悉心捧读研习的习惯,“读图时代”对于图片的敏感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静态摄影以其自身轻便和操作简单的优势,多年来成为记录嘉兴非遗最广泛使用的方式,高清晰的影像采集工作是保护非遗重要的组成部分。静态图片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第一,利用影像技术对老照片和传统胶片记录的影像进行翻拍并数字化存储,有利于影像的长期保存。第二,真实记录非遗的文化活动以及传承人的生活等各方面,对嘉兴民间艺术具有较好的传承作用。如桐乡蓝印花布印染已是备受瞩目的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全部采用手工操作,主要工艺制作流程包括设计、刻版、上浆、浸染、刮浆、漂洗、晾晒、整理。看似简单的工序,在制作工艺上却大有讲究,正是因为需要表现桐乡蓝印花布印染的特质与内涵,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承这门手艺,所以利用影像技术进行全面摄录显得非常有必要。

2.聚焦非遗核心价值,理性创设动态视频策划理念与摄制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需要保存其固有的生命活力。不能认为保存了剧本、道具、服装等有形的形态就是保护了这些民间戏剧形式,这种保护是“标本”式的。当前有些学者提出了“无形文化有形化”的观点,希望通过影像让人们了解非遗、体会非遗的精神灵魂和人文内涵。因此,除了对老艺人的唱段、唱腔的拍摄记录以外,更重要的是把老艺人的耳提面命、口传心授的信息记录下来,对非遗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只有依靠活态的传承才能实现。通过保护促进传承,并在传承中得以保护。浙江省文化厅在2016年发表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指出:“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现代信息手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影像对非遗除了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外,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形成资源库,这点对一些以传达视频符号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非常有利。

例如硖石彩灯,每年只有固定节日才能看到其辉煌和壮丽的场面。运用影像技术记录下来,使其“固态活化”。但在江南灯彩艺术街和海宁博物馆常设硖石彩灯展中,缺乏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或液晶投影仪,如能够在展区中不断重复播放各种相关视频,让受众能更为直观和深入了解海宁硖石镇的民间元宵灯会的历史文化,不但活跃了展示气氛,也能让人们真实感受到这一民间文化的独特韵味,再配合图片、文字和实物,势必会有效地加深其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对保护的帮助将会是非常有效的。

与以前惯性思维的大量视频不同,在非遗档案今后影像记录创作中,从立意、构思、策划和具体拍摄,均应当特别强调非遗的环境气场,强化突显其历史背景,以鲜活的人物故事这情感纽带叙事述史,不仅“就事论事”,更要“一石二鸟”,在非遗技术传承的同时传递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整合市场与政府资源,有效打造“非遗”立体传播格局。通过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络渠道,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已打破时空限制,全面更新和改变了公众信息传播交流的方式,使非遗的异地交流和定点推送成为可能,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选择性读取非遗图片和视频,并通过一键分享扩大受众,极大地延伸扩展非遗的文化魅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一脉钱塘》专题片拍摄海盐的盐文化、海塘和塘工号子,科教节目制作中心《文明密码》栏目组、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分别来嘉兴拍摄端午特别节目。致力于传播、推广非遗传统技艺的微信公众号“谷雨”,每周推出2个非遗视频,每则阅读量基本保持2万左右,关注该公众号的人数达20多万,90后青年群体占比较高,这些新的传播方式证明了嘉兴作为非遗大市的魅力,也是非遗立体传播的有力证明。

此外,在运用影像对嘉兴非遗档案保护应用,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市场资源的整合合作,通过组织非遗影像艺术展览、赛事和影视作品中植入非遗元素,全面促进嘉兴非遗档案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源,促进非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丰富创新了文化,又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长效推动作用。

四、结论

非遗是中华文化中弥足珍贵的记忆资源,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中形成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作为非遗保护核心基础工作档案记录要按照新媒体时代的特征要求创新思维,进一步对当地数百项非遗进行科学分类解析,有效利用影像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减少传统资料所造成的记忆损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使我们建构的社会记忆一代代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彭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J].档案与建设,2009(1).

[2]常凌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传播路径[J].兰州学刊,2010(12).

[3]胡天状.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3).

[4]冯思婧.影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作用[J].电影评介,2012(12).

[5]郭丽萍,段海龙.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可行性初探[J].大家,2010(16).

作者简介:费宇拓,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影像。

推荐访问:嘉兴 影像 保护 档案 研究


[影像在嘉兴非遗档案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