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自荐信

泰安市节水农业发展主要技术措施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7 08:47:50   浏览次数:

摘 要:泰安是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干旱缺水日益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解决干旱制约泰安市农业生产发展现状,该文对泰安市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对泰安地区主要推广的喷灌、微灌、低压管输水等工程节水技术和选用抗旱品种、农田覆盖和耕作保墒节水等农艺节水技术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干旱;节水;灌溉;农业;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116-02

泰安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境内山区丘陵旱地较多。全市现有31.3万hm2耕地,人均水资源341.8m3,低于全省人均354m3的平均数,仅为全国平均量的1/7,干旱缺水成为制约该市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该区有水浇条件的地区,一部分人仍然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利用率仅为45%左右,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据统计,该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低于全省0.5的水平,与发达国家0.7~0.9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如何因地制宜促进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是摆在全市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为全面了解该市节水农业发展现状,解决干旱制约泰安市农业生产发展问题,本文对泰安市节水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泰安地区的主要农艺节水技术。

1 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技术是指从水源引水到田间灌水这个过程中所采取的节水方法。这个环节虽不与农作物吸收和消耗水分的过程直接发生关系,但节水潜力较大,是当前节水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工程节水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田间灌水均匀度和田间水量损失的大小。近年来,泰安市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等部门在开展的小农水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和高标准良田建设中,大力推广的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为工程节水技术。

1.1 喷灌技术 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目的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同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相比,其明显的优点是节水,由于喷灌不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比地面灌溉可节水20%~30%;节省土地占地,比地面渠道灌溉能扩大播种面积5%~10%;增产,由于喷灌灌溉均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并能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以及对某些作物病虫害起防治作用,所以喷灌能使作物增产10%~20%。目前,我市主要在部分果园、蔬菜地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中应用此项技术。

1.2 滴灌技术 滴灌就是将水源利用滴灌系统中的各级管道及滴头,将有压力的水流经过灌水器的消能,使水流缓慢地、精确地滴灌到作物根系的土壤表面。该技术可根据作物情况进行全部或局部湿润灌溉,因为其一般只湿润作物根系附近的一部分土壤,因此更加节水,一般比喷灌省水15%~20%;同时该技术可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微生物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为作物正常发育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使作物增产10%以上;该技术灌水均匀,水肥同步,能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近年来在我市设施蔬菜栽培中,一般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该技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种植相结合,通过滴灌枢纽系统将水、肥、农药等按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要量加以混合,借助管道系统使之以滴状、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该技术不仅灌溉用水量更少,投资费用也少,加上地膜覆盖,水分蒸发更少,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实现了浇水、施肥一体化和可控化。是当前我市设施蔬菜栽培中主要应用的一种节水增效的农田灌溉技术。

1.3 低压管输水技术 是以管道代替明渠,通过一定的压力,将灌溉水由分水设施输送到田间的一种节水灌溉的工程形式,具有输水效率高、节能、节省渠道占地、省工、成本低等优点,能有效减少渠道渗水损失。该节水技术是当前我市在小农水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重点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据泰安市农技站试验,低压管道系统输水过程中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0.90~0.97,减少了渗漏和蒸发损失,可有效地扩大灌溉面积,试验区用管道输水代替土渠输水,单井灌溉面积可由4.7hm2扩大到6.7hm2,与土渠输水相比,低压管道系统输水可获得更高的灌溉效益,并具有省地、省工的优点,单井年增加效益为14 640元。

1.4 渠道防渗节水技术 是指在土渠输水工程中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对渠床土壤处理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如混凝土护面、浆砌块石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混合材料防渗等工程技术。采用渠道防渗节水技术可减少输水渗漏损失,加快输水速度,提高灌水效率。有试验证明,浆砌块石、混凝土护面和塑料薄膜防渗较传统的不处理的土渠分别减少渗漏损失50%~60%、60%~70%和70%~80%。

2 农艺节水技术

2.1 选择种植节水品种和节水作物 所谓抗旱节水品种是指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综合性状优良的作物品种。培育或引进适合当地条件的节水高产型品种是降低作物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在丘陵旱地大力推广了耐旱、节水高产小麦品种青麦6号、石家庄8号等。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在山区旱地积极发展谷子、绿豆、甘薯、花生等抗旱节水作物,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有效提高了我市旱地农业的经济效益。

2.2 农田覆盖节水技术 农田覆盖是一项人工调控土壤与作物间水分条件的栽培技术,是降低农田水分无效蒸发,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农业措施之一。农田覆盖主要有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作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促进种子萌发,促进作物早出苗、出壮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试验证明瓜菜、花生盖膜栽培能节约灌水2~3次,提高水分利用率20%~30%,增产15%~30%。目前在我市的春花生栽培和马铃薯栽培中,均大面积采用地膜覆盖节水技术,节水效果良好。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地表蒸发和降雨径流,提高耕层供水量,具有改土培肥、保持水土和节约灌溉用水的功能。

2.3 耕作保墒节水技术

2.3.1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料及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增多,能把渗入土壤中的水变成毛管水保存起来,减少蒸发,增强了土壤蓄水抗旱能力;同时增施有机肥料及秸秆还田也可使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变大,有效促使雨水和地表径流水渗入土层中。近年来我市在实施农业部开展的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中,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或秸还田措施,通过增施有机肥,使土壤肥力显著提高,土壤结构有效改善,土壤涵蓄水分能力明显增大,根系吸收水分能力显著增强。

2.3.2 深耕中耕 深耕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厚度,增加土壤蓄水容量。近年来,我市在实施的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大力推广了深耕中耕技术。此项技术有效解决了我市小麦种植过程中长期采用旋耕技术造成的耕层较浅问题,深耕后底层土壤根系下扎,改善了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增加了作物对深层土壤水的利用量。中耕松土能够有效降低灌后、雨后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灌溉水及降雨入渗与贮存,起到蓄水保墒效果,有效减少灌水次数,节水效果明显。

2.3.3 少耕免耕节水技术 少耕即采用耙茬播种、旋耕播种等方式进行耕种;免耕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土地上直接播种。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在粮食作物种植中大力开展了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如小麦的少耕免耕直播节水技术,就是在玉米收获后不用进行耕地,直接播种小麦,可有效减少土壤表层水分挥发,保持土壤墒情,节约用水。

参考文献

[1]路伟亭.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地下水,2013(6):119-120.

[2]王凯.河南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2013(12):14-15.

[3]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力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17):32-33.

[4]单军,唐丽.北京市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主要做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8):22-23,26.

[5]宁卫忠.浅析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与节水技术措施[J].农村致富之友,2012(12):165-166.

(责编:吴祚云)

推荐访问:泰安市 节水 农业发展 措施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