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鉴定评价

中国海军舰艇“心脏病”彻底根除?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2 08:41:05   浏览次数:

中国海军要迈向远洋,近年来最大的“拦路虎”莫过于大功率燃气轮机的缺失,这严重制约了大吨位水面舰艇的开发。但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等媒体最新报道,中国已在乌克兰帮助下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未来舰艇设计正在进入“自由王国”。

乌克兰协助中国“造心”

燃气轮机是大型战舰的“心脏”,目前能制造此类设备的企业除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和英国罗·罗公司,就只剩下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Zorya-Mashproekt)。它成立于1954年,冷战时期,ZM向苏联海军交付3000多台燃气轮机和数千台变速箱,尤其是半数以上的苏联主力舰艇都安装了ZM提供的GT-15000燃气轮机,被西方称为“苏维埃力量”(Soviet Power)。乌克兰独立后,ZM又研制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GT-25000(又称DA-80)大功率燃气轮机,该机重16吨,额定功率2.9万千瓦,是6000吨以上大型舰艇的理想动力源。

2009年4月,停泊在青岛港的中国军舰。

《军工综合体》今年第一期报道称,中国在1993年就引进了GT-25000燃气轮机,并由中船工业致力于国产化。但由于乌克兰不愿意转让全部制造技术,因此中国只能以乌克兰提供的零部件组装。进入21世纪后,乌克兰经济窘迫,为赢得中国资金支持,开始同意向中国转让全部GT-25000燃气轮机技术。有资料显示,中国国产化的UGT-25000燃气轮机被称为QC-280,已于近期实现工业化生产。据分析,在掌握GT-25000燃气轮机技术后,困扰中国海军多年的舰船动力问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今后,中国海军将能建造更大吨位的舰艇(包括万吨级的驱逐舰和航空母舰),作战实力将有飞跃性提升。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则报道,中国在GT-25000国产化过程中,并非全盘照搬乌克兰技术,还进行了大量技术改进,包括为轮机盖上隔热隔音箱,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排气蜗壳与轮机安装在同一底座上,彻底解决原有GT-25000排气管橡胶减震器过早老化的问题。此外,中国军工单位还在国产化过程中按照西方军用标准进行质量和工艺控制。《汉和防务评论》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造涡轮叶片的质量和寿命都超过原装货。

事实上,经过中国技术革新后的GT-25000燃气轮机在可靠性、可维护性、大修周期、使用寿命等方面都超过原装货,质量达到西方同类产品的标准。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军事专家沃克·马伦斯基说:“中国的做法类似以色列,总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技术进行高水平改进,从而生产出更精良的产品。”

“三大顽疾”动力最甚

一直以来,动力、雷达、防空是中国海军建设的“三大顽疾”,其中尤以水面舰艇动力装置拖累最深。长期以来,中国水面舰艇完全依靠苏式蒸汽轮机和柴油机,总体性能落后,经济性、可靠性都比较差。更重要的是,没有更先进的燃气轮机,中国无法建造吨位超过4000吨以上的大中型水面战舰。

曾主持建造中国第一代国产051型驱逐舰的上海中华造船厂一位领导回忆,蒸汽轮机是051舰的“卡脖子”设备,许多时候船体都造好了,可是蒸汽锅炉和变速箱却还在生产线上。一位曾在051型驱逐舰服役的“老海军”则透露:“没当过海军的人体会不到,我们的051型驱逐舰乃至更老的‘四大金刚’(指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购买的4艘07U‘愤怒’级驱逐舰)因为用蒸汽轮机,不光‘暖机’(性质类似于冬天发动汽车预热)准备时间超过一个多小时,开动后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大幅加速,不像人家用燃气轮机的军舰,一按钮‘咻’一声就出去了,完全没有时间差,燃气轮机就是这样,行驶间相当平稳,水波无纹,轻快稳当……我曾亲眼目睹在太平洋上,安装了燃气轮机的日本驱逐舰在短短几分钟内加速到几十节,冲到我们远洋舰队前面进行监视。”

中国也不是没想过动力系统改革。早在1959年就开始筹划船用燃气轮机的开发,曾先后仿制苏联或自行研制了7个型号的中小型燃气轮机,但都因为技术指标不够先进、工艺制造水平相对较低、产品结构不可靠,所以都没能装舰使用。

据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际事业部高级工程师王光启回忆,“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中央军委和海军就开始研究下一代水面主力舰艇的动力问题,综观全球海军装备情况,凡技术指标先进的动力装置的生产商全在美国和西欧,走技术引进之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1978到1980年,中国通过对各家欧美公司产品进行性能、稳定性和价格等方面的比对,最终看中通用电气公司(GE)的LM2500燃气轮机。美国舰用燃气轮机走的是“航空发动机改型为舰用”的途径,能直接利用航空发动机数千万小时的运行经验,因此舰用发动机的运行非常可靠。

然而,引进美国敏感军事设备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中美建交前,美国政府曾明令禁止对华出口舰用LM2500燃气轮机,但作为生产商的通用电气公司依然看好中国市场,主动为中方“打破坚冰”出谋划策。在多方努力下,美国终于取消了对华出口LM2500舰用燃气轮机的禁令。后经过艰苦谈判,1985年6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以降价14.5%的幅度,与通用电气公司签署了购买5台套LM2500燃气轮机的合同

但正当中美双方紧锣密鼓合作装备军舰动力装置之际,1989年国际形势发生巨变,美国重新对华实施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禁运。而恰逢此时苏联解体,众多加盟共和国急于出售苏联遗产(尤其是军工产品),中国决定从乌克兰引进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整机,于是从1992年起,中乌双方进行多轮谈判,最后于1993年11月达成引进协议。

中乌合作引发俄美恐慌

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站声称,迄今为

止,乌克兰已向中国出口了30大类军事技术,主要涉及动力系统、大型运输机设计、无源雷达等关键装备。中乌军事合作已令俄罗斯和美国感到恐慌,担心中乌结成事实上的“军工联盟”。该网站称,俄罗斯经常抱怨乌克兰抢占自己在中国的“军工出口份额”,而美国则担心中国在乌克兰技术帮助下提高军事实力,对美国部署在亚太的军力构成威胁。

去年,美国国际战略评估中心副主任、老牌反华分子理查德·D·费舍尔还向美国国会提交一份名为《国际军事技术交流与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报告,详细介绍有关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军事交流的情况。在报告中,费舍尔除反复强调“中国威胁论”,除敦促美国政府继续阻止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外,还特别提出有关加快吸收乌克兰加入北约以及欧盟的问题。

费舍尔指出:“将乌克兰这样的军工技术发达国家纳入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中,有助于提早关闭中国获取尖端武器及其技术的‘窗口’。这一重要性在当前俄罗斯积极向中国出售先进武器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他甚至提出阴险主张,建议美俄在阻止独联体国家对华武器出口方面展开合作。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记者鲁本·约翰逊称,把乌克兰从有利可图的对华武器出口业务中排挤出去,是俄罗斯对其他独联体国家军工业采取“饿死”战略的一部分。在这一战略下,俄罗斯打算每年减少从乌克兰等国购买军火零部件的比例。对此,乌克兰的反应是绕过俄罗斯,直接与中国建立业务关系,以更低的价格向其提供性能更佳的改良和升级系统。

事实上,乌克兰在这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功,现有百余家乌克兰公司和中国建立直接业务关系,不再用俄罗斯作为中间人。此外,乌克兰还和中国军工业进行合作,一方面因为巴基斯坦同为两国军火业的主要客户。更重要的是,作为自身拥有相当军工实力的国家,中国对独立生产高端军品的追求是坚定的,俄罗斯的讹诈并不能起多大作用。目前,许多乌克兰军工企业表示喜欢和中国做生意,因为一般情况下中国是个可靠的客户。

编辑 萧方 美编 青年

推荐访问:舰艇 根除 心脏病 中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