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封面

不起眼的水下武力——奥匈潜艇装备史1907—1918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9 08:47:13   浏览次数:

zoޛ)j馞OiwivםyuN}ӽoUFQoiQR1FQoii;FQou_tv=noTo}?mM]M8n9}w}|ToF<t}6O۝4}5Ӿ4ӏo}yToUF;=ۍ}^:wmnnzm4O5~9mw׏駟駯t_?n9yӠ4^ttmmuuם4]4nwוu]T뮻νM}׍uM6N_u㽼$yӵFQv}׍vMMO]U׍wu]myNuۯۮty^]8Q]@@im^5^_iy}9P?!Mn׍uM?z]vn9}iSU5_uzQtQuQtP?i}}מ9yNo^u^!E !@H#iP:u^P_u_uFo6}7}F_um}׾چ活动的同级艇U-43和U-47,舷号分别改为Ub-43和Ub-47。至于上述舷号中的缺失部分,乃是由在地中海作战但挂着奥匈旗帜的德国潜艇使用。

总数达10艘的UB-II级或称为Ub-27级是奥匈数量最大、性能最先进的潜艇。其艇长36.9米、排水量268/306吨、航速9/7.5节、航程4000/130海里,配备2台柴油机和2台电动机,武装为2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5条鱼雷)和1门75毫米甲板炮,定员5名军官和14名艇员。

未能实现的“大潜艇”愿望

UB-II级是奥匈帝国获得的最后一种潜艇,至此其装备的潜艇总数定格在27艘。虽然UB-II级的性能不俗,但毕竟是300吨的近海潜艇,让奥匈海军获得“大型潜艇”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在曾经的盟友意大利成为敌人后,奥匈海军不得不重新审视潜艇部队的战略定位。获得一种远洋潜艇成为当务之急。海军技术委员会曾为此发布多份标书,希望造出排水量在500吨以上、航速达到17/10节、水面航程4000海里、配备3到4具发射管的新艇来。除了航程,这些数据要求基本上就是曾向德国订购而未能到手的“日耳曼尼亚级改进型”。也就是说,奥匈海军始终对那5艘500吨级潜艇的失落耿耿于怀,但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如愿。

事实上,奥匈本土工厂也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在远洋潜艇中最接近成功的一种是由日耳曼尼亚厂设计、位于阜姆的多瑙河甘茨造船厂承建的Ub-50,艇长71.6米,排水量840/1100吨,配备2台柴油机和2台电动机,装有4艏2艉共6具发射管(备11条鱼雷)和2门100毫米甲板炮。但在完成了90%的工程量后被拆毁于船台。

与之相近的还有另外两项工程。其一由威悉厂设计,艇长73米,排水量818/1183吨。其二是由奥匈本土的里雅斯特技术工厂(STT)自主研发,艇长75米、排水量848/1136吨的A6级。这两种方案的动力与武装配置均与Ub-50相当。当其被拆毁于船台时,完成的工程量都不足90%。

奥匈帝国所有未完成的潜艇多达32艘,每家工厂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的缺乏足够数量技术工人,有的管理效能低下,有的面临消极怠工甚至破坏行为。其中里雅斯特技术工厂的许多技术骨干都是意大利裔,当意大利向奥匈宣战后,许多人就出于“爱国主义”而出工不出力了。

可以说,奥匈帝国的潜艇开发和装备史是一个不断同麻烦打交道的过程:与盟邦做拉锯式的谈判、可望不可及的研发成果、各工厂间明争暗斗的消耗……因此,奥匈帝国的水下武力也就只能是小小的了。

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5&ID=4424

第一篇文章大标题“小小的水下武力”

亚得里亚海被遗忘的小狼群

http://u-boat-laboratorium.com/index.php?page=austro-hungary

推荐访问:水下 潜艇 不起眼 装备 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