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封面

三江腹地,世外桃源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6 09:02:40   浏览次数:

滴水河村,位于泸水县西南,属“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滴水河景色优美,不仅拥有众多的河流、瀑布等水体景观,同时还具有大片的森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三江并流”怒江流域高黎贡山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研究价值、动植物学研究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历史民族文化研究价值以及独特的自然美学价值。滴水河景区,植被保护相对较好,气候凉爽,是距离州府最近的避暑休闲胜地。

滴水河村的主体民族为傈僳族,这是一个“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古老民族。分布在中国的傈僳族大多居住在怒江州的高山峡谷之中,滴水河村海拔1千多米,正处怒江大峡谷之中,是傈僳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在怒江大峡谷,两岸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上,被绿色的植物所覆盖;脚下奔腾咆哮的怒江水,浪花飞溅。滴水河的傈僳族人,每到捕鱼季节,便自高山下到江边,在汹涌的江水中捕鱼,实在是遮阳伞下的垂钓者所不能想象。

可以想象高山峡谷的生活,除了无比神奇与自由,也有许多困扰。首先是居住。滴水河多是陡峭的山地,不便开挖地基,加之地势凸凹不平,建造房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聪明的傈僳族创造性地使用若干长短不齐的木杆,支撑在山坡上,使房屋平稳地站立起来。房子上面住人,下面可以关牲畜,既防湿,又通风。这种住房被称为“千脚落地”。其次是出行。大峡谷里几乎所有的地形都呈“V”字形,出门就是大陡坡,出远门则要过江。尽管傈僳族“疾走如狡兔”,但头上忽然落石,脚下拐弯便是悬崖,出门行路并不安全。尤其还要过江,在缺少桥梁的年代,怒江大峡谷的傈僳族过江主要靠“溜索”。这是一种看上去很美但实质非常危险的方式,“溜索”大都用竹藤扭成,拴住江水两岸,常常因为腐烂断裂。

傈僳族最重要的节日是“阔时节”,大致相当于汉族的新年。最具特色的却是“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想想便让人血脉贲张。

“刀杆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明朝兵部尚书马骥,这位历史上参与过麓川之役的进士据说赶走了傈僳族的敌人,收复土地,体察民情,并传授傈僳族武艺。然而却遭奸臣陷害,被毒酒害死。傈僳族为给马尚书报仇,约定每年尚书遇难的日子操练武艺,于是便形成了“刀杆节”。

“刀杆节”之前的夜晚,是“蹈火”仪式。傈僳族男子赤裸双脚,闯入烧红的火炭堆里,并不停弹跳。急促的脚步踩起无数的火花四处飞溅,好似飞逝的流星。这仅是开始,然后火场中的舞者捧起通红的火炭,分别在脸上、身上擦洗,并让火球在手中翻滚、搓揉。仿佛那不是火,而是情人的抚摸。直到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奄奄一息,“跳火海”的舞蹈才算结束。

第二天,将磨得锋利的36或72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杆上,成一刀梯,刀梯顶端挂小旗和鞭炮。表演者各斟满一碗酒一饮而尽,随即纵身跃上刀杆,双手攀扶刀口,一级一级向上爬,爬至顶端点燃鞭炮,将小旗抛向人群,然后一级一级下到地上。

“敢上刀山、敢下火海”是傈僳族翻山越岭、攀藤负葛的生活经历的再现,也是傈僳族义气千秋、赴死以报的民族性格的体现。与“刀杆节”的硬朗相对的是温婉的“澡塘会”,这个浪漫的节日在每年农历正月期间,已经传承了几百年。

链接:

作为泸水县片马边境生态旅游区开发内容之一的滴水河是“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点旅游推荐项目,将作为“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一是开展了滴水河景区的景点调查和筛选工作。经认真调查,目前,景区共有阴阳瀑布等大小景点16个;二是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滴水河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三是投资36万元启动了滴水河村子至1.8公里处的电瓶车通道和上方人马驿道建设工程;四是依托旅游开发发展了草果标准化种植1000亩,林下牧草种植200亩,虫蝼种植50亩,林下刺茏苞种植200亩,土鸡养殖3000只,半山水稻高产创建500亩;五是加快旅游服务业发展。为了解决该景区游客的食宿困难问题,已扶持了2户农家开展“农家乐”旅游服务接待工作,下一步继续扶持3户“农家乐”和2个旅游商品购物点。

推荐访问:腹地 世外桃源


[三江腹地,世外桃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