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封面

航空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8 08:42:17   浏览次数:

摘 要: 航空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与航空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航空工程全日制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提出如何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应用型的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对我国的航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航空工程技术 研究生培养 现状 问题 培养对策

一、航空工程的介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航空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航空事业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航空也是人们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1.人们对航空的兴趣是很古老的,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向往着能够遨游太空,征服宇宙。早在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即距今三千六、七百年的时候,我国就有人制造了能够顺风飞行的飞车;在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时代鲁国的巧匠公输般(即民间传说的鲁班)曾经用竹子削成鹊的形状,放到空中随风飞翔;随后,在两千年前的新莽时期,我国还有人“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钮”,从高处跃下,进行滑翔,能飞行数百步,并安全着地,这更是人类第一次飞行的勇敢尝试。这些表明:我国人民一直勇敢地同自然界进行斗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和才能从事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他们怀着美好的理想,努力于科学试验,要在空中取得自由航行的权利。但是和很多工程部门相比较,其实真正的航空技术只有几十年,还是比较年轻的。但是航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早年的木架蒙布结构的双翼式飞机很快地就被钢架包干层板的结构所代替,速度也从60公里/时提高到250公里/时。但在1980年后,全金属铝合金的单翼飞机出现了,航空技术又有了很大的进步,飞行速度更快,安全系数更高。

2.航空工程技术要求复杂,研制周期较长,并需要大量投资。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进行研究。航空工程给人类提供了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成为交通运输重要的分支,并且广泛应用于林业播种、农业除虫害、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重要经济部门,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支持。作战飞机、导弹等为国防提供了现代的军事装备,是国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工程领域。

3.面对二十一世纪的要求,下一代的航空器将飞行得更快,安全系数更高,尺寸更大,消耗资源更少。微型无人机、地效飞机、倾转旋翼飞机等都将会交付使用。同时,为减少污染和对石油的依赖,将采用替代燃料,飞机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能将有成倍甚至成十倍地提高。面对挑战,必须加强航空技术创新基地建设。要想不断创新技术,只有不断加强对航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工程师,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二、航空工程研究人员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1.我国的航空高等工程教育,据现有史料考察可追溯到20世纪。在二战期间,早期为了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国,为了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一些航空人员远涉重洋赴欧美学习,然后克服重重困难,以极大的爱国热情纷纷回国,发展中国航空科技,发展航空系科,培养航空科技人才。航空工程涉及科技面非常广,创新意识强,研究深度高。所以,航空科技的精英们不仅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相融合。

2.现代知识经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进程,社会化大生产,大科学、大工程的特点,要求航空工程高级专业人才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严恺院士指出:“1世纪的社会,不仅仅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与人善处更多的是为自己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发展环境。21世纪,人才必须懂得交流。”由此可见,培养研究生的合作精神、与人交流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创新是企业和国家形成竞争力的基础,在对航空工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的创新精神。增强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同时也需要锻炼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习中要勇于探索,追求有关航空工程最前沿的学术方向,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创新技术,才能为航空事业作出贡献。

4.航空工程是集信息、能源、制造等综合性尖端技术的综合,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和衡量的标志。航空工程在国家的军事国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要保障航空工程专业的人才持续不断地稳定增长。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需要具备较好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及飞行器基本结构设计强度分析与实验能力。培养要求是主要学习飞行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航空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

三、航空领域中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1.缺乏团队精神,自我意识较强,学术交流较封闭。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创新,对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新。目前我国对研究生的教育采取的方式是“师傅带徒弟”的小批量的培养方法。在学习生活中更注意因材施教,老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所具备和所缺少的素质。这样的培养方式强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自主性。然而在长期这样的教育过程中,会逐渐淡化学生的群体意识,造成学生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相反的是自我意识不断膨胀,从而对研究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航空工程的人才中,我国需要的是要有合作精神,与人交流的能力。一个技术的发展,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需要不断交流各自的学术思想,完善航空工程的研究。

2.思想素质道德教育相对欠缺。由于研究生的学习和管理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比本科生思想更活跃,更成熟,获得的信息量更多,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导师负责制。由于研究生是一个高层次的特殊知识群体,思维敏捷,对新鲜的事物,新鲜的思维接受的能力比较强,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和独立意识。在导师负责制中,导师过重强调了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论文设计能力,缺乏对他们思想道德的教育,常常出现研究生教育管理脱节的现象。

3.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在航空工程专业课程学习中,更要注重对研究生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掌握了深厚的基础理论,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需要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紧紧停留在理论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当下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实践能力相对欠缺。课程知识理论与实践脱节,没有将论文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仅仅注重理论上的知识,忽视了实践才是检验是否掌握技术的道理。

4.研究生的论文质量不高,缺乏创新精神。当前研究生的专业考核,往往采取笔试的方式,也有采取笔试与小论文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的缺陷。在学生撰写小论文时,学生在选题、查资料、资料分析、设计论证、归纳总结等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指导和修改。由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较弱,一般敷衍了事,缺乏对知识的探索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5.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目标较模糊。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研究生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数量增加了,但是师资力量相对不足,造成有些导师一个人带许多研究生,而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再加上导师自身的学术研究众多,教学科研工作繁重,更使导师增加了很大的精神负担,影响了指导的质量。一些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一门技术能力的培养。在航空工程专业课的讲授中,对该领域重点发展的技术不能进行及时更新。

四、航空工程研究生未来的培养对策

1.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载体,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色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完备的实验器材,学习资源。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他们参加活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航天工程知识体系的认识,做到身心健康,心智成熟研究生,更好地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2.加强对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航空工程全日制研究生的课程布置和科研活动中,应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思想交流和分工协作意识。学生的学术交流非常重要,一项技术或者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实现。所以,在学习中要积极鼓励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各院校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不断交流了解最新的航空工程技术动态,了解最前沿的航天技术,避免学生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缺乏交流,结果一事无成,缺乏能动性。

3.与其他高校积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充分利用学校完备的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要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科研成果,实现对资源的共享、互补,加深对航空工程科技知识的了解,共同为国家的航空事业技术的发展而努力。

4.掌握尖端过硬的技术,提高航空工程研究生素质。在航空、航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作为一个工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人员,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确保工程设计的尽善尽美,要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保证工程万无一失。要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同时也要兼顾经济的合理性,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熟练地掌握技术,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实践才是掌握技术最正确的方式。

5.增强师资力量,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人才,仅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导师的认真监察和指导。导师要着重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设置课程时,要有鲜明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空工程的认识。同时,课程设置要选择最新的科研成果,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航空工程技术的知识。

6.建立企业需求导向、校企合作共赢的联合培养长效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有利于高校了解行业、企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也是主动服务社会需求的具体体现。联培单位在招生计划阶段就应及时介入,确定人才需求规格,参与人才选拔、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以及学位论文等工作,从培养机制上保证企业的参与度。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体现服务需求的根本保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仅可以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极大地调动学校导师的积极性,同时,经过实践锻炼的研究生也更受企业欢迎。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最终可实现企业、高校、导师和学生多方共赢。

培养航空工程全日制研究生是我国航空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是提高我国国防力量的基础。我校作为国防院校需要不断完善航空工程人才的培养措施,为我国的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邢晨光.航空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中国航空学术会议,2013(09).

[2]冯美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培养改革研究[J].西南大学,2011(04).

[3]李秀坤,李琪,高明生,孙凤义,宋瑞林.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47-151.

[4]吴瑾,赵新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2):23-25.

推荐访问:全日制 过程中 对策 专业学位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