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模板

热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28 09:46:07   浏览次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11-01

能量在我们所学西医的观念中,就是人体通过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通过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把摄入人体内的各种精微物质转化成能量,以保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也给人们参与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各种活动提供力量支持。人体的能量以直接方式呈现的就是热能,最为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体温。

在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里,能量就是气的再现。早在中医的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提到,气有推动、温煦、固摄、防御、营养、气化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黄帝内经》中《灵枢·本藏篇》提到“卫气着,所以温肌肉”。指的就是气的温煦作用。气不足时,气的温煦作用减退,人体则感畏寒肢泠。

我在临床工作中,曾运用能量理论,利用热能,成功为一些患者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

九十年代我在普外科工作,曾遇到一个肠道梗阻的患者,遵医嘱为其做术前准备——清洁肠道。时值冬季,我用加温至38-40度的温生理盐水为病人灌肠。灌肠完毕后,病人排便排气竟然恢复,原本准备的手术也就取消了。患者非常感谢我们,当时连医生也不解。但用中医的理论解释就很容易了。患者脏腑有寒,令气机不畅而产生梗阻,以中医寒着热之的对症方法,带着温度的生理盐水很快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我曾在一个医务室工作,医务室负责比较偏远一个片区的卫生保健,因业务量小,所以配备的药物也少,以口服药为主,没有配备输液、肌肉注射等设施和药物,急救药品也非常少,除了硝酸甘油与丹参滴丸外就没有其他了。一天值班时,辖区的一名38岁的女性在工作岗位突然昏倒,待我们赶到时,患者意识昏睡,面色苍白,皮肤湿泠,汗出如油,脉搏细微,血压低至70∕30mmHg,已完全处于休克状态。在几乎没有抢救设备的时候,只有运用中医的辩证理论,以“气脱亡阳”的情况来处理,用一个热水袋 内盛热水,放置于患者腹部的关元中脘神阙等部位。十分钟后,患者汗止、神清、肢暖、血压回升至100∕70mmHg,主动与我们工作人员说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后来,学习国医大师张锡纯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才知,古人早用此法抢救休克患者,只是古人没有热水袋,而是用布袋装入热的灶灰,放置于患者腹部,也都是很快见效。在我们今天的临床抢救治疗中,许多时候会碰到各种升压药物、输液、输血全用上而血压总也升不上的情况。大家不妨多一个角度看待休克,在中医的概念,休克的症状是用气脱致阴阳离绝来理解最合适不过了。再具体就是人体虚弱时能量在某种刺激下突然停止产生、运转、输送。

我在医务室工作时,曾有一高血压患者,年龄59岁,血压左右手还不致,左手170∕100mmHg,右手130∕95mmHg,他不愿意吃西药,所以推荐吃的是中药归脾丸和复方丹参片。另就是每晚睡前热水泡脚,临睡时以坎离砂热敷包热敷关元、气海、中脘、天枢、带脉等穴位;两周后,两个手血压相等,都下降为130∕80mmHg。患者这种好转速度让我们工作人员都惊讶。可见能量作用于经络可大幅度的提高疗效。

前段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出的因注射疫苗而致患儿死亡的案例中,被查的生产单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没有质量问题。我曾在一家医院门诊注射室工作数年,在注射这些需冷藏而又刚取出的药物时,我总是把抽好的注射液放置5分钟,注射前用手触摸注射器的塑料外壳,不觉得冷时才给病人注射。经这样处理的疫苗注射后无一例有反应。西医的知识解释起来有点难,但从中医的角度看就容易多了。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阳”之体,身体的应激能力较成人弱。疫苗注射的部位是肩部的三角肌,手臂及肩部的外侧是中医经络手三阳通向头部的一个路径,过寒的药物直接注入体内,严重阻遏人体的阳气,如患儿身体还存在其他不适,极易致气脱阴阳离绝,而发生这种令人遗憾的悲催事故。

以上的几个小的案例,只是工作中一个小的归纳,只为抛砖引玉,希望同行们都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把自己的发现和经验都记录下来,让病人的痛苦越来越少,让我们能在工作中感受到灿烂的笑脸和相互祝福的话语。为我们伟大的救死扶伤的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梁小红:生与1969年,1988年毕业于湖南省邵阳市卫生学校,2002年于广州市白云区医院工作,主管护师,大专学历。

推荐访问:能在 临床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