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模板

蒸汽蓄热型冷热电联供系统节能性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30 08:38:40   浏览次数:

zoޛ)j馐?i--Rȧ^a鞮'ȦV)zxr׫br!ϳ+-zl̬铆+)j 'b "xƧqhu"zޱr'ڶ+޲ך >̬鿦?i)찢lrwr%x^jاjدyޮ }ޮ ځ^*p5N]v^M=M?vߎ{]]ui_]v馝ui]5ioyuNvBs\[5Ep[?zZ"https://www.jnscsh.com/list-110-1.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工作过程实现调节。

因此,蒸汽蓄热器的设计运行周期越长,越能体现蓄能系统相对于无蓄能系统的节能优势。当以5天作为蓄热器蓄能周期对蒸汽蓄热型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设计和调控运行时,系统的相对节能率可提高到3.3%。

2.2 离心式冷水机组对节能效果的影响

对于传统的分产系统,空调季均采用电制冷,由于冷负荷逐时发生变化,制冷机组经常偏离设计工况运行,因此机组性能也发生变化。本文中的电制冷机组均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额定COP为5.8~6.1。从产品选型手册中得到不同冷却水进口温度的机组部分负荷特性曲线,如图7(a)所示。取冷却水进口温度为32℃,根据特性曲线拟合得到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COP与制冷量的无因次关系式:

式中,COPele、Qele分别为离心式冷水机组的能效比和制冷量,上标“—”表示以设计值为参考的折合参数。该无因次曲线如图7(b)所示。

离心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特性曲线显示,随着机组制冷量的减小,机组的能效比先有微小幅度的提高,随后不断降低。图8所示为采用不同额定COP的离心式冷水机组辅助制冷时无蓄能系统和蓄能系统的相对节能率变化。

当离心式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特性不变时,其额定COP越高,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相对节能率越低,甚至会出现能耗高于分产系统的情况。电制冷机组是决定分产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同时在无蓄能系统和蓄能系统中都需要离心式冷水机组辅助制冷,其能效比越高,冷热电联供系统必须要实现更高的系统运行效率才能优于分产系统。

3 结论

蒸汽蓄热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在设计日的运行效果明显优于无蓄能系统,但蓄能系统整个空调季的节能效果受蓄热器蓄能周期和离心式冷水机组COP的影响:蓄能周期越长,越能体现蓄能系统的节能优势;而随着离心式冷水机组COP的提高,蒸汽蓄热型冷热电联供系统会更难实现相对分产系统节能。

总的说来,蒸汽蓄热器的投入使用不仅可以使冷热电联供系统动力设备装机容量大大减小,而且只要取适当的蓄能周期进行设计和运行,系统各设备的运行性能会有所提高,就可以带来一定的节能效益。

参考文献:

[1]Thomas G, Bourgeois, Bruce Hedman, Fred Zalcman. Creating markets for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and clea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 New York State [J]. Environmanml pollution, 2003, 23: 451-462.

[2]马荣生,孙志高.冷热电联产经济性分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4,31(4):76-78.

[3]Dries Haeseldonckx, Leen Peeters, Lieve Helsen, et al. The impact of thermal storage on the operational behaviour of residential CHP facilities and the overall CO2 emissions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7, 11(6): 1227-1243.

[4]杨爱贤,刘旭.冷热电三联供在重庆两江新区水土片区中的应用方案[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4,41(8):78-82.

[5]陈晓静,张敏.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性分析[C].中国制冷学会,2007年河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96-97.

[6]谢诺琳,孙志高.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节能特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3):629-633.

[7]孔祥强,李华,曲磊,等.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节能性研究[J].能源工程,2010(2):62-65.

[8]胡燕飞,吴静怡,李胜,等.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37(1):5-9.

[9]董文静,曹艳峰,康书硕,等.冷热电联产系统建筑应用节能特性分析[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11:4-6.

[10]张杰,李德英,段洁仪,等.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优化研究[J].煤气与热力,2012,32(12):21-24.

[11]蒋润花,杨晓西,杨敏林,等.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性能优化分析[C].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8.

[12]Gong XQ, Wang RZ, Huang XH. Energy optimization model for a CCHP system with available gas turbines[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05, 25: 377-391.

[13]和彬彬,段立强,杨勇平.冷热电联产系统新评价准则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9,24(5):592-596.

推荐访问:蓄热 冷热 蒸汽 节能 电联


[蒸汽蓄热型冷热电联供系统节能性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