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模板

初中语文教学听力训练方法初探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4 08:45:30   浏览次数:

摘要:听力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能力。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初高中的升学考试大纲和其它考试中对听力没有做明确的要求。一些有识之士也K-/?,~Ⅱ这些问题,进行了听力训练的尝试,但因为没有系统的教材,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听力训练进行了探索,将“听”与“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以听~-i3L”、“以听带读”、“以听助写”、“以听娱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听力训练;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19-002

一、语文教学中听力训练的意义与重要性

听、说、读、写是语文素质的四项基本能力。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这四个方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训练,都不利于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的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的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达到让学生终生受益的目的。日常教学中,“读写”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紧抓的重点,“说”的能力也逐渐被关注和重视,但一般很少对学生“听”的能力作系统的训练。其实,“听、说、读、写”中,“听’排在首位,足见其基础性和重要性。

听话能力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能力。据教育心理学家观察,在人们一般语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听。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在听话能力上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做到听话的一次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听话品评力和听话组合力。这种能力又不会是自发形成的,需要通过专门的训练活动,特别是通过语文教学听力训练。

同时。“听”和“思”是永远连在一起的,听力训练也是极好的思维训练;听力训练好了,可以培养学生听话的注意力、话语的辨别力、语义的理解力、信息的记忆力、话语的品评力和联想创造力,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开发智力。

二、语文教学听力训练的现状

新课标对7-9年级学生的听话能力的要求是:“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这些要求较为笼统,在初高中的升学考试大纲和其它考试中对听力也没有做明确的要求。有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也有语言实践活动的安排,但没有具体的听力训练目标和要求,加上没有对应的检测机制和后续监督,听说能力的训练培养就处于尴尬的地位。

有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些问题,进行了听力训练的尝试,但因为没有系统的教材,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谈不上什么收效。有的教师是套用英语听力训练的模式,分为词、句、段三个阶段进行,而英语和汉语毕竟有区别,这些方法也不见得完全适用。听力训练急需一套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听力教学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语文教学听力训练的方法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听力训练进行了探索,将“听”与“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以听促说”、“以听带读”、“以听助写”、“以听娱情”。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说是口头语言的运用,读写是书面语言的运用。听说能力的提高会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反之也成立。四种能力均衡发展更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听力训练与其他三种语文能力的密切联系和教学安排的要求都决定了它难以单列课程,需与其他方面的教学相结合,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做法,以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讨论和参考。

1.听力训练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听读句段,培养提炼语段关键信息的能力。边听边写,记写字词、句子、语段,文从字顺,无错别字。听不仅要“听见”,还要“听清”、“听懂”,要迅速快捷地接收,合理地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声音信息并能正确地理解、牢固地记忆,最后还要对声音信息进行评价推断,这和单纯的听觉能力是有区别的。

句子类:(1)听出句子中生字新词的读音;(2)搜集句子中的优美词语(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语段类:(1)简要归纳所听语段的大意;(2)听出语段的中心句;(3)搜集语段的有关信息。

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做到听话的一次准确性,边听边思考,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话能力包括记忆力,而声音信息又是转瞬即逝的,及时地记录下重点要点、关键语句,可以提高听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听边思考可以在大脑中及时地对听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记忆,就不会出现听到后面忘了前面,听过的材料记忆模糊、记不下来等现象。归纳段意,提取关键信息则锻炼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会高效地抓住语言的要点。

2.听课文朗读,提高审美感悟力:听美文或配乐诗歌朗诵,学生模仿朗诵

2.1听出句子的重音及其表意重心;

2.2聽出句子的语气、语调;

2.3感悟文章思想。

朗读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尤其是一些内容深刻、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散文、诗歌,更是朗读的好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朗读水平较差,读课文读错音、读不连贯,语调平直,没有感情。仅仅进行理论上的讲解指导,学生难以很快提高。通过听课文朗读,学生现场模仿诵读,进入课文情境,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增强了语音的辨识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3.听力训练与写作练习相结合

3.1听片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补充或扩展。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有很多先进的玩具,很少听妈妈讲故事了,更不用说听广播、听评书、听音乐剧等;而由于电视、电脑、游戏机等各种娱乐资讯的丰富多彩,孩子们所受到的视觉刺激过多、过滥,对事物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却被限制了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匮乏,文章缺乏想象与生命力,与听力训练的结合,通过优美语段的欣赏,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2听寓言故事分析概括,写出听后感。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最反感的是老师家长的说教。选择寓言故事作为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完后写听后感,既是接受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又是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

3.3听同学文章,找出优缺点,指导写作。在写作教学的讲评阶段,变教师讲评为学生自评。写作是一种释放、宣泄、自我展现的形式,谁都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得到回应、引起反响、产生共鸣,学生亦然。每节课请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就这篇文章谈感受、提建议。读文章的同学从中获得一种自豪感与成就感,评文章的同学在听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调动自己大脑中有关写作的信息,分析文章的优缺点,组织语言,强化了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意识。

4 听力训练与名著阅读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是由于许多经典名著难读、篇幅长、节奏缓慢,中学生读起来相当费劲,投入的时间又长,不符合中学生的口味。再加上电视、网络、时尚杂志的冲击,推行名著阅读并不如想象那般顺利。我们将名著阅读与听力训练结合起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有精彩的评书段子,评书艺人们的技艺也极为精湛,把故事演绎得通俗吸引人。在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时,采取听名著精彩故事评书片段,课堂欣赏、品评,课下泛读相关情节,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既进行了听力训练,又有效地促进了名著阅读的进展。

总之,由于中学阶段的语文听力训练内容并未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进行听力训练尚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而听力训练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本文只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一点拙见,不免失之偏颇,还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努力,早日改变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张素华,浅谈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2]宋瑞斌,孙秀莲,语文教学要加强听力训练,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3]杨柳,语文听力的作用及其培养,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龚秋萍,“沉浸式”语文教学视听训练的探索,苏州大学,2008年

[5]陈新,中学语文听话能力评价探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推荐访问:初探 语文教学 听力 初中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