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个人简历

父爱的具象化影像表达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6 08:40:46   浏览次数:

摘要:《海洋天堂》是关于死亡、关于爱、关于一个父亲为了能在自己死后让有孤独症的孩子在社会上好好生存下去的故事。影片中较为强烈的时代指涉与现实关切、围绕叙事线索展开以及对人物角色的刻画和题材的把握,为导演表达自己的个体话语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契机和叙事张力,影片以温情的镜头语言诠释“父爱”,不管是具有美感的视听语言,还是真诚的故事讲述,或是丰满的人物形象表达,都为“父爱”提供了影像表达的具象化平台。

关键词:海洋天堂;父爱 ;影像表达

薛晓路导演的电影《海洋天堂》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文艺上,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海洋天堂》讲述了一位身患晚期肝癌的父亲,在只剩下三个月生命的日子里,为身患孤独症的儿子寻找归宿的故事。《海洋天堂》中美丽的景色构成与空间画面设计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其情节的合理布局与色彩背景的渲染,又给观众呈现出了一幅幅温情的画面,然而在这温情中包含着冰凉,冰凉中包含着人间真情。父爱的具象化影像表达成为了该片的特色。

一、具有美感的“父爱”影像表达

从镜头上来看,影片大量运用水下摄影,如大福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神情与在社会中自闭的态度截然相反,摄像杜可风在水下真实记录了大福的这一神情,让人们感到自闭症正如这个封闭的海洋馆一样束缚着他们的心灵,然而他们也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影片的影像画面唯美,流畅的空镜头不仅保持了影片的节奏,其写意性的表达也渲染了影片的气氛。转场镜头中的音乐使得人物情绪衔接显得自然真实,诸如雨中嬉戏的大福、写意镜头中大福和玲玲对彼此的牵挂等,这种诗意化的表达反衬出了自闭症者的“痛苦”以及作为父亲的艰辛和不易。薛晓路在以一种童话的手法,用略显平实、真挚的镜头当做画笔,然后一步一步地勾勒出这幅令人动容的有关父爱的童话图案[1]。

从电影的光线及色彩搭配上来看,可以说,一部好的电影其色彩和光线的搭配一定是非常合理的,影片《海洋天堂》是以父子情感为主,电影本身的色彩与背景光线都比较柔和、平实,并且在布局上也十分合理。如整部电影带着浓厚的蓝色系调,包括海洋馆、服装颜色等,另外房间和大街等地点都采用灰色系调,整个空间背景设计十分柔和,光线与色彩搭配自然,没有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刺激之感,另外影片中还运用了不少的朦胧镜头,如回忆妻子、大福与玲玲在屋顶时等画面。正是这种柔和的表达凸显了影片《海洋天堂》所反映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的公益性呼唤和对现实的无奈。

影片在音乐上的布局可谓不遗余力,将影片所要传达的悲凉和痛苦通过音乐表现地淋漓尽致。影片《海洋天堂》邀请了著名音乐人久石让为其亲自配乐,影片中音乐虽然不多,但是用的却恰到好处。例如,在影片开头的大海中,以广阔的空间,配上优雅的音乐,让观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空间的魅力,增强了整个电影的表现力。另外大福在玲玲走后,一个人孤独地等待、寻找她时那一段音乐,将大福内心的孤寂与渴望与别人交流,但却害怕交流的情绪完全渲染了出来,使得整个空间画面深深地刻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撬动我们心灵的最后防线,以情动人,使得电影的虚拟空间趋于现实。

总之,影片开启了一个综合的大空间,尤其是这个空间综合容纳了唯美的镜头、光线背景和色彩搭配、音乐等诸多因素,带给了人们深深的震撼与共鸣,尤其是作为父亲的观众,其更能体会到影片对亲情的描写与父亲的责任,以及影片所要传达的集体意识上的“痛苦“情怀。

二、以故事为依托的“父爱”影像表达

影片《海洋天堂》没有选择了直接表达痛苦的方式,而是以戏剧性的叙事结构、两条平行的线索讲述了父爱这一命题、一个关于父子深情,不断与命运抗争却坚强乐观的故事。影片主线为身患绝症的父亲为儿子寻找托养之地,另一条线索则为父子二人分别与柴姐、玲玲的情感历程。前者是故事戏剧性张力所在,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后者则从侧面辅助塑造人物性格,反衬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平凡中默默无闻的伟大,从而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真实感人。全片对于父爱的影像表述,实则是实现了生活的艺术化处理2。可以说,影片自始自终都在着力制造美,渲染刻画这承载着生活重担的乐观之美。

《海洋天堂》的故事很简单,父亲的操劳、病痛与成年儿子的“无忧无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影片中大福的母亲因为接受不了大福是个孤独症患者的事实,留给了父亲一个人承受。母亲的离去在另一个层面上彰显了老王的不易和难以言说的痛苦。大福抱住海龟那一刻的温馨场面,是电影给观众一个很欣慰的结局。集体伦理下的人们在面对某些无法逃脱的事实时多了几分无奈,然而这种无奈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人与集体伦理之间的不和谐是不可避免的,就如人生中悲剧存在的可能性不能避免是一样的。正因为这个社会中有了集体伦理,才有了大福接下来大半辈子的温暖生活。

《海洋天堂》从开头第一场戏到结尾,基本上所有的人物叙事是完整的,从悬念铺排的点来看,也都完成了剧作上的功能,整部戏看起来完整,没有断片或叙事不清。其次,《海洋天堂》总共有18个情感点,分寸把握恰当。剧情的节奏总体把握得当,在结尾部分不同人物形成了不同的情感高峰,可以看出张叔平的丰富经验,在很多小技巧上避免了节奏拖沓问题。《海洋天堂》这类边缘人的励志题材,展示痛苦的作品,准确地把握了真实与美感的平衡,让旁观者自由出入于故事和人物之间,体现了导演高超的技巧和意识的,在这方面《海洋天堂》具有了罗伯特·泽米吉斯(《阿甘正传》)和安东尼奥尼(《放大》)中对“痛苦“处理方式的味道了。

三、人物形象塑造的 “父爱”影像表达

《海洋天堂》对于痛苦的认识,停留在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境遇上。导演试图引导观众对此类人群产生注意,方法则是通过父子之间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和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这种基于受众基础上的“痛苦”传达凸显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影片中父亲在临死前竭尽全力培养儿子生存能力,在柴姐、刘校长、玲玲的帮助下,大福最终学会自理。这对父子的身份是特殊的,一个身患绝症,一个是孤独症,而影片呈现的是一个乐观坚强的父亲,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也没有博取同情的嫌疑,影片中的父亲面对困难越是淡然,他的形象就越富有弹性。另外影片中塑造了一群好心人,这群人实则是导演对于社会对弱势群体观众的一种呼唤和期望,正是这群人的帮助,使得这对在患难中的父子体味到人间的真情。影片正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刻画出悲凉中的温情,传达给观众正能量和生活的希望。

结语

影视作品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们既吸收了小说、戏剧的精华,又使用了美术、音响、灯光以及现代电子等方面的技术”,给观众视听综合享受。在《海洋天堂》中,情节、画面、音乐等众多成分构成了完美和谐的一体,在本是悲凉的故事中感受到温情和希望,并启迪生活于世俗、平凡中的人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海洋天堂》这部国产电影的中国形象正是在我们当今现实社会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下诞生的,审视社会,这就有了主人公在这个社会空间中与命运斗争的存在。电影一方面让我们开始重审孤独症患者等弱势群体在当今社会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重温属于自己的遥远情感回忆以及亲情间的舐犊情深。片中过于沉重的情感负担,使得整部影片的情感导向从对孤独的描述转向关爱层面。所以这部影片反映了社会上还有许多像大福这样的人,呼吁人们关心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这边是影片的真正的价值所在。(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永亮:《<海洋天堂>电影空间分析》,《传媒技术》,2011年第9期第45页。

[2]陈持:《电影<海洋天堂>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电影评介》2010年第5期第33页。

推荐访问:具象 父爱 影像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