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转正申请书

再见,毕业季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9 08:53:55   浏览次数:

如果说每年的毕业展,都是学生们对大学生涯的一次回顾,那么对诸多工美学院的毕业生而言,2013年的毕业展无疑多了更深层的内涵。反思,这个词语也许更能说明这一届毕业生们的状态。在西方文化浸染多年之后的今天,工美学子们开始从现代向传统回溯,从精致华丽的时尚向返璞归真的自然回溯……

中央美术学院 家居设计系第九工作室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江黎、吴永平

在第九工作室的毕业设计中,我们可以闻到浓郁的“中国味”——在家具中添加陶瓷或织物等元素,对明式家具风格进行发散与创新,还有返璞归真“复得返自然”的再设计……这其中不难看出新鲜出炉的“设计师”们,对传统文化和大自然是何等喜爱。也许他们的设计还很稚嫩,但在商业化严重的华丽时尚之中,这些作品,已经反映出新生代对当代设计艺术的一些反思。

作品:《落·痕》

类型:家具设计

材质:非洲花梨木与陶瓷

作者:梁文峰

这组家具是一次动静结合的尝试,梁文峰以物体坠落在家具上时会产生的随机布褶为元素,那一瞬间的动态静止在时间轴上,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同样也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潜在的要素,将传统家具线条与现代设计造型相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榫卯结构的家具。梁文峰还赋予坠落物一定的功能性,如灯具,花瓶等。折纸造型的瓷瓶坚硬,木器上的褶皱柔软,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木与瓷》

类型:模块化家具设计

材质:木、陶瓷

作者:王蕴涵

这是一次模块化家具的设计尝试,等边平行四边形、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作为柜体,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作为柜门,拼接后组成书柜及装饰柜。可根据空间的大小以及个人喜好来摆放,拼接柜子的不同形状的单体框架。

最让人惊喜的是,王蕴涵在设计中将模块化的木质家具与造型能力强、颜色质感百变的陶瓷相结合,让模块化家具拥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人们可以根据空间的风格和需求安装不同的陶瓷板在柜门上,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不同釉色或不同造型的陶瓷板,让模块式家具拥有更多相应的扩展能力和兼容性。

作品:《倒影》

类型:家具设计

材质:木、金属

作者:项文君

项文君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水波倒影。伴随着实体产生,却又与实体上下颠倒,为人们带来一个不同的观看视角。

这一设计由三个柜子组成,每个柜子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实体部分采用木头,倒影部分采用金属。在设计时,他通过造型上动静、曲直的对比,赋予柜子活力;实体与倒影在一个统一体上,丰富并延展了空间。当你进入到这系列家具所营造的一个空间后,通过视觉刺激,你会感受到一个水面的存在,感受到上下颠倒的。“对称”,两种世界的奇妙存在,晃动的倒影可能还会带来风的感受。

作品:《束》

类型:家具设计

材质:旧木、针织面料

作者:鲁楠

作品从研究家具设计中的互动性入手,试图改变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规的家具互动方式,改变人们对常用物品的思维定式。作品以一组三件储物柜的形式出现。设计将柜子与包这两种打开方式的结合,目的就是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异于常规的打开方式,并能让人在这种被置换后的打开过程中体会到乐趣。

外观造型上,旧木家具与颜色鲜艳的针织面料相结合,让人在对比中感受到视觉上的趣味。而传统韵味的旧木家具装点上时尚现代的织物造型之后,如同厚重历史文化之上盛开了一片时尚之花,不失为一次立足当代回溯传统的艺术思考。

作品:《枝·慢》

类型:家具设计

材质:红木

作者:王亮

《枝·慢》采用自然根枝简洁柔美的生长造型作为设计元素,再造清新自然的家具。采用传统的红木材料和木具加工工艺,传承传统家具中充满文人情趣和艺术价值的特性,设计出带有现代感的红木家具,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居住环境和使用方式。

不同于传统古典家具给人的严肃印象,《枝·慢》是轻礼教重自然感受的新式家具。自然生长的有机形态营造出灵动轻松的使用环境,给人以亲近自然,放松心灵的感受,让片刻的宁静融入其中放慢生活的节奏。从根枝蔓延生长,挺拔向上的状态中找到心灵归属,并从中感受到家具带来的正能量。

广州美术学院 纤维艺术设计工作室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丁敏、何文才、吴越齐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已被遗忘了太久。然而,广美纤维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学生们并没有忘记,他们通过设计传达着自己的理解,并尝试着用现代的手法重新解读这些元素,比如用钩针织饰品,布艺做瓷器,丝线“画”佛像……当然,回归自然的艺术理念也深得这帮年轻学子们钟爱,所以又有了斑斓皮艺、泥水染布、水墨莨纱……

作品:《饰语》

类型:纤维首饰设计

材质:涤纶线、棉线、金属配件

作者: 黄惠梅

传统的钩针工艺似乎被现代人遗忘了太久,黄惠梅拾起这门昔日的珍宝,从材料和结构这两个切入点进行创新设计。她从千变万化的自然元素中吸取创作的灵感源泉,将自然元素、传统工艺及时尚优雅结合在一起。清风、海浪、大地、天空……每一件饰品都被赋予了某种来自大自然的,图腾般的风格印记。

作品:《闷骚包系列》

类型:手工扎染皮具

材质:植鞣牛皮

作者:陈小勇

陈小勇以手工扎染上色在手工皮具中的应用为立足点,将皮料的本体特征性升华为手工皮具的艺术语言,从保护和创新手工艺的角度探讨研究皮革手工扎染上色的美学价值。

传统的植鞣皮革,传统的手工扎染上色工艺,但出来的效果,却是斑斓的时尚印象。融入“闷骚”的理念,陈小勇赋予作品“发掘内在美”的亮点,使得此系列外观中规中矩,打开却炫彩夺目,给人一种打开的惊喜和眼前一亮的惊艳。

作品:《布艺陶瓷》

材质:陶瓷

作者: 王先意

这是一次以现代思维,对传统元素解构与融合的试验。王先意将柔软织物通过剪裁缝合做成一组生活器皿,在其中灌注陶泥,将面料的特性延续到最终形成的陶瓷器上面。由于结合了织物与陶瓷两种元素,故而作品表面有着织物面料独特的褶皱肌理,同时造型也不同于传统陶瓷器的规整圆融,有着不对称、自然天成、随机性等多种另类的风格特性,从而给人带来感知上的惊喜体验。

作品:《自然之染》

类型:创新丝麻染织技艺

材质:丝、麻

作者:符宗伟

探究自然之染来源于符宗伟童年时期对土地、耕作的认识,土壤承载了自然万物的生长与消亡,启发了他的创作思维,让他开始思考土地对人们而言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此次探究性的印染,以泥土为“颜料”,试验性地将其付诸印染,通过不同地方的泥土,表达每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之美。这是符宗伟对土壤,对根基的记忆,也是对蕴育他成长的母校最深沉的致敬。

作品:《成佛》

类型:装置艺术

材质:晴纶线、钉子

作者:梁媚坚

创作灵感来自“千刀万剐才成佛”一说。梁媚坚将腈纶线缠绕于密集的钉子之间,线的疏密做出灰调子,形成佛的图像。该作品一方面旨在讽刺固守教义而忽略个性的行为,另一方面鼓励人们承受生活的苦楚。佛本无相,巨像是被人塑造出来的,所以佛的哲学是人的哲学,而非神类。所以人更需为人,而非求佛问佛追佛,如能这样,便已达到佛里面“自在”的境界。而人作为有更多情感思想的动物,生活对我们有更大的冲击力。希望借以佛的形成故事鼓励人们拥有更强大的意志。

作品:《水墨莨纱》

类型:香云纱的创新设计

材质:真丝双绉、薯莨、塘泥

作者:杨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青睐和推崇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纺织品。本作品通过薯莨染色过泥处理,把黑色与白色之间的晕染过渡在莨绸这种材质上,形成国画里水墨山水般的色彩,以此表达莨绸的纯粹与自然。这样的创意不仅让香云纱的花色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为其注入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迎合了当今社会人们渴望脱离现实的紧张烦乱,回归自然、放松心灵的精神诉求。

作品:《记忆的丝线》

类型:装置艺术

材质:真丝绡

作者:苏远杜

这款作品的创作初衷是以艺术的手法表达创作者内心情感。苏远杜结合繁复的刺绣工艺和密集的丝线,表达“记忆纠缠人心”,重要的人或事注定无法遗忘的情感印象。

丝线的“绵缠”性,寓意着情感如“茧”般束缚,如“三千烦恼丝”般绵绵不绝;色彩的斑斓营造出梦幻的视觉印象,代表着记忆千丝万缕,如梦似幻。现代时尚的构图和创意,表达的却是如佛教玄理般的哲学思想,劝谕世人放下,剪断,回头是岸。

推荐访问:再见 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