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分析材料

县直单位人才工作汇报 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作者:   时间:2022-05-23 18:50:07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直单位人才工作汇报 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县直单位人才工作汇报 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实施“三大工程”为抓手,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全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最佳城市,人才数量不断增长,人才质量大幅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太仓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根据2007、2008二年人才统计年报分析我市人才资源主要指标如下:

1.人才总量增幅较大。截止2007年底,全市人才总量(大专以上)为42117人,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9.8%,增长幅度在苏州市仅次于高新区、沧浪区,名列第三。每万人(户籍人口46.38万人)拥有人才908人,列苏州五市(县)第二,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分别为2064人、875人、745人、865人。2008年底,全市人才总量52969人,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5.7%。每万人(户籍人口46.38万人)拥有人才1142人。

2.人才结构得到改善。高学历人才增幅较大,截止2007年底,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684人,比上年增长37.07%;本、专科学历人才分别为13961人和25497人,比上年分别增长34.40%和27.67%。全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同比增长率达106%,引进留学归国创业创新人才73名,进入苏州市前三甲。2008年底,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845人,比上年增长2

3.5%;本、专科学历人才

1

分别为17949人和31943人。比上年分别增长28.5%和25.2%。2008年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63人,其中海外留学人员36人。2008年,我市有1位人才被列入“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9位人才被入选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1位人才获得苏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

3.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增长。截止2007年底,拥有管理专业技术人员60146人,比上年增长21.05%,其中管理人员21458人,专业技术人员39126人;高、中级职称分别为1782人、9173人,比上年分别增长36.97%、29.89%。2008年底,拥有管理专业技术人员76813人,比上年增长27.7%,其中管理人员28883人,专业技术人员49147人。具有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34201人,其中高、中级职称分别为2170人、10945人,比上年分别增长21.8%、19.3%。

4.重点行业人才集聚度较强。精密机械、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电力能源、轻工造纸、仓储物流、基础材料等重点行业人才集聚度显著加强。据人才分行业统计,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占有了全市人才总量的绝大部分,从而为全市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非公企业成为人才主要增长点。截止2007年底,三资、民营企业拥有管理专技人员总数48815人,比上年增长2

6.12%,成为我市人才发展的主要增长点。2008年底,三资、民营企业拥有管理专技人才总数65482比上年增长34.1%。

二、近年来开展人才工作的创新做法和基本经验

1.人才智力引进工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强大支撑

积极倡导外出招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出去和请进

2

来结合,引才与引智并重,积极组团赴国内人才集聚地和海外招揽人才,举办一系列大型引才引智活动,为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实现智力项目有效对接提供了广阔平台,创造了良好条件。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组团分别到上海、西安、武汉、成都、昆明等国内人才集聚地举办人才招聘专场,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各类专技人才。成功举办了德国海外人才招聘会,在德留学生对太仓集聚德资企业的效应倍感关注,随团参会的舍弗勒、通快、宝适、慕贝尔等企业都引进了海外高层次人才。

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支持、鼓励、帮助重点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专门组织人员到企业调查研究,帮助设计申报材料,完善相关配套资料,目前我市拥有邝德—友联、特灵空调、中化国际三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博士后2名,正在开展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市委、市政府向特灵空调公司给予30万元科研资助金,出台了有关进站博士资助办法。2004年,与科技局等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太仓市科技创业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2007年5月,太仓市留学人员创业园被省人事厅批准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入园企业达56家,其中留学人员企业9家,从业人员中博士后1人、博士8人、硕士9人、本科学历近百余人。

加大接轨上海力度。2004年,与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正式签订了“人才服务合作协议书”,两地互设人才服务窗口,网站相互链接,信息共享。主办、联办了“太仓—上海引才引智交流会”、“民营企业接轨上海智力人才引进、院校科研成果推介洽谈会”、“太仓科技招商、引智洽谈会”等大型活动,为太仓众多企业提供了与沪上院校交流、联络、互动的平台。2005年,邀请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在太仓召开第五次会员大会,促

3

成了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有关企业加入了协作组会员高校和会员单位。2007年,与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公司等国内知名猎头公司签订人才引进合作协议,建立伙伴关系,重点在人才招聘、人才派遣、人事代理、人才培训、智力引进等方面进行项目合作和开发。08年通过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雇员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为28名上海籍中高级人才提供社保、公积金代缴服务,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2.人才培训培养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大力培训紧缺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联姻,通过联合办学等形式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其中华东理工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班在读学员20多人,上海交通大学高升专、专升本学历班共计开办10余个班次。推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中国市场总监、营销经理等紧缺人才特色培训项目,加快本土人才培养进程,共有298人通过考试拿到证书,166人享受市人才开发资金专项补助,资助金额153350元。继续以“企业家高层论坛”为载体,对全市二百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温元凯教授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对我市30家重点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进行培训,直接为企业家提供咨询服务。充分利用清华远程课堂,积极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远程教育。举办了清华大学高级总裁研修班,共有50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学习

选拔推荐行业领军人才。主动争取各类项目、荣誉、称号,2005年,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吴冯波博士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成功申报获批省“六

4

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2个,特灵空调公司顾中平获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为大仓公司申报江苏省2007年度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目前全市拥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7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苏州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4名。完善专家评审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类别,聘请相关专家,调整充实工程、教育、卫生等8个评委会,不断优化结构,保证评审质量,截止2008年底,我市拥有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3115人。

公开招考储备优秀人才。近年来,我市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日益看好,公务员招考不断升温,人事部门每年组织统一招考,2005年以来共录用267人,其中硕士28人。组织部分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基础上,为太仓本地户籍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提供更多机会,2005年以来共招考录用308人,其中太仓本地户籍219人,占71%。从2001年开始,我市每年都要通过公开报名、考试、考核等程序择优选派全日制普通高校太仓籍(原籍)生源大学生赴基层工作,已经累计录取选派大学生151人,其目的和出发点就是吸引太仓籍优秀人才回家乡工作,储备太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3.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为满足社会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加快人才市场建设。近年来,太仓市人才市场的品牌度、信誉度、知名度不断提升,各类人才求职首选人才市场。每年举办春季、夏季毕业生双选洽谈会,今年两次大型双选洽谈会,共有387家用人单位进场设摊,提供8200多个需求岗位。同时,每周二、五、六举办固定人才集市,全年举办各类人才集市130多期,1900多家单位入场招聘,提供需求岗位2.2万多个,近13万人

5

次入场交流。太仓人才网发布招聘岗位1万多个,新增注册会员单位96家,新增访问量1500多万人次,日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人才派遣、猎头业务快速发展,新增派遣单位24家,新增派遣人员556人,为10多家企业招聘到15位高级人才。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坚持优惠政策引导、先进典型引路、重点企业引领,探索出一条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新路,近年来,实习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实习人数大幅增长,到目前为止,已有授牌企业55家,涵盖企业、事业单位、新农村、社区等不同领域,累计接收实习生2500多人。2004年,出台《大学生实习基地管理办法(暂行)》,明确基本条件和相关规定;2006年,完善管理办法,配套相关激励措施,对来太实习的本科实习生实行生活补助;2009年,加大了大学生实习生活补助力度,本科生每人每月500元,硕士生每人每月800元,博士生每人每月1200元。近三年来,获得政府人才开发资金资助专项补助的实习生共计301人,其中研究生38人。

完善基层联系制度。落实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新农村挂钩联系制度,经常主动深入企业、农村,走访服务对象,宣传上级政策和最新精神,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研究和解决人事人才服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部分高层次人才不愿意把户口、人事关系等迁入太仓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通过人才派遣的形式,办理异地社保代缴业务,为10多家企业的28名中高级人才在上海顺利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2007年出台了《关于对优秀村干部实行人事关系挂靠代理的办法》及相关实施意见,下达人事关系挂靠代理指标共计34名,为长期工作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优秀村干部解决了实际待遇问题,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

6

三、现阶段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举措和对策思路

1.高水平搭建人才国际化服务平台。太仓是德资欧美企业的集聚地,对国际化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国际服务外包也同样需要高层次的海外人才,搭建国际化人才服务平台,在当前尤为重要。成立了留学人才协会,其重要职能就是与国内外留学人员和组织、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关系,扩大太仓在海外的知名度,仅去年我市就引进留学归国创业创新人才73名,进入苏州市前三甲,目前已经有150多名留学人才在太工作。发挥留学人才协会的桥梁作用、借助社会优势资源不断拓展人才国际化战略,是人事部门从太仓实际出发,正在探索实践的一条路径,我们联合中国银行太仓支行、太仓市留学人才协会举办了太仓市留学英才联谊会,丰富留学归国人员生活,帮助他们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借助金融的力量为留学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使留学人才更愿意留在太仓工作、生活,同时吸引更多的留学人才来太发展。同时,在中国银行太仓支行挂牌设立太仓市留学生实习基地,与团市委、中国银行太仓支行三方签订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三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职能融合的战略合作,营造重视人才、吸引人才、扶持人才的良好氛围,构筑新的人才服务平台,打造太仓特有的人才制度环境、人才金融环境、人才安居环境、人才成长环境和人才创业环境。

2.全方位完善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倡导“红娘+保姆”式的服务理念,制订优化人才人事服务重点企业的若干意见,会同新区组织部分欧美、民营企业赴深圳、广州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继续推进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对照本年度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完善市场化人才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政策意见,做好安软(太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配

7

套服务工作,配合太仓软件园开办上海交通大学软件硕士研究生班。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举行中化国际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仪式。放大太仓人才网资源优势,完善人才市场公共服务功能。依托留学人才协会、外企人事经理联谊会等平台,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切实增强人事部门与企业的互动性和紧密度。加强与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机构联系合作,大力拓展人才猎头业务,为雅鹿集团、国信集团、华伦皮塑等10多家企业招聘到15位高级人才。这些高层次紧缺人才之所以能够来到太仓,根本原因是企业有需求,又很重视,既为人才提供了事业空间,又给予了合适的待遇。

3.深层次优化吸引本地籍人才政策环境。太仓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需要本地籍人才回家乡参与建设,因为本地籍人才具有稳定性强、文化相通、容易融合等特点,从2001年开始,我们就坚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本地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为太仓籍优秀毕业生回家乡就业创造机会,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备干部力量不足的问题。以今年为例,共有282名本科以上毕业生报名优秀大学生选派,其中“211”工程院校毕业生的有41名,“985”重点大学毕业生仅有7名;139人招考镇属事业单位,其中“211”工程院校毕业生34人,“985”重点大学毕业生7人,比重明显偏低。做好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人事代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及时收集、发布毕业生供求信息,完善对特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制度,与民政部门加强联系,掌握特困家庭毕业生基本信息,实行优先推荐、重点帮扶,拓展就业渠道,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

四、今后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思考建议

1.增强企业的主体地位。当前,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对人才的重

8

要性认识不足,招才引智的主动性不强,不愿意在引进人才方面花费一定的成本,又缺乏长远的人才规划,平时不重视,缺时希望立马找到,这种现象一方面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成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严重制约。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可以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强大功能,利用资源优势,在政策、资金、渠道等方面帮助企业创造引才的环境,搭建引才的平台,让企业在这个平台上面招才纳贤。在人才留住方面,政府无法包办代替,因为用人主体是企业,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资成本,直接决定了人才能否留住的问题。而实际上,从我市的情况来看,由于企业在留住人才上的投入较少,导致引进的大多数人才在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了离开,在这方面,例子较多。因此,企业一定要认识到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要积极主动地摸清行情,从长计议,增强招聘人才的计划性和主动性,树立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观念,给人才以必要的尊重和信任,企业家要有战略眼光,对人才要有长线投资的魄力。人事部门也要经常走访企业,指导企业编制人才招聘计划,充当人力资源顾问,努力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2.增强政策的竞争力。目前,我市人才政策比较全也比较细,但横向比较,这些政策周边地区都有,优惠幅度基本相同,在引进的优惠政策上面,竞争优势不强。而周边地区比较吸引人的优惠措施,我们却无法落实,比如,人才公寓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等等。下一步一是要对人才政策进行认真梳理、补缺、规范和落实工作,将陆续出台《太仓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进一步提升我市人才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对落后于

9

周边县市的优惠政策要尽快调整和补充,特别是要对人才的住房问题高度重视,予以政策上的完善。要加快人才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开展“人才公寓”建设,扩大优秀人才租房补贴覆盖面,解决好优秀人才的住房问题。去年我市为解决人才住房问题,采取了优惠出售政策性商品房的措施,但这项措施相对来说,局限性较大,一次售完,后来的人才就享受不到。周边的张家港市为了吸引人才,正在筹建“人才周转房工程”,规划在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内,第一期投资3000万元,于2009年开工建设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人才周转房100套,由市政府出资,市房管局负责集中建造并装修维护,优惠出租给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单位或个人。张家港的方法值得借鉴,建造人才周转房,以解决大量引进的优秀人才的住房困难,使他们能够在太仓安居乐业。

3.增强环境的吸引力。优良的人才环境包含的内容较多,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优化了政策环境,营造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还需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从我市现状来看,缺少吸纳人才的载体,特别是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载体,2007年底,太仓的高层次人才容纳能力为6.56%(省级高新企业总数/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落后于张家港的12.85%,昆山的11.20%,吴江的8.09%,常熟的7.68%。加快各类人才载体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否则引进人才就难以为继,引得进、留得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首先,下阶段将重点加强“四大载体”建设。一是加强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的建设步伐,形成以吸纳高层次科技型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为主体的创新创业人才载体。二是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研发机构,形成以吸纳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载体。三是以重大项目和重要活动

10

为依托,形成“两栖”式的柔性人才载体。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举办大型推介活动,着力推介太仓、集聚人才。继续做好人才、科技接轨上海工作,加强同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太考察、讲学,搭建人才和智力引进的柔性载体。四是积极培育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中心、德国企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等为骨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鼓励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企业亟需的技术骨干。其次,一个地区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交通、教育等生活必备条件,文化、体育等休闲娱乐设施,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在这一点上,目前企业集聚也是人才集聚的港区,公共交通的建设必须加快;城区的娱乐、休闲等文化中心要尽快建设;新区、港区的公共设施要进一步完善,以此促进人才尽快融合我们这座城市,留在我市的创新创业岗位上。

11

推荐访问:全市 工作情况汇报 材料 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人才工作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