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汇报

2016“国际公共艺术奖”参评作品选(四)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4 08:37:03   浏览次数:

zoޛ)j馟餓iiOji7ͧ^iB.ZǿiMy}:Oiv^wN(r鬵x(r鬵{i饨ky工作坊

时间:每年举办为期10天的活动

委托人: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人:冯莉

“乌镇戏剧节”由陈向宏、赖声川、黄磊、孟京辉共同发起,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乌镇戏剧节由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小镇对话以及戏剧小课堂等單元组成。2013年,西栅景区将景区内老建筑改建为小剧场,并新建了乌镇大剧院对外开放。2013年首届戏剧节期间,乌镇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爱好者们聚集在这里,欣赏节目、参与其中。仅仅在2014年第二届戏剧节的十天内,就有17场特别邀请单元的演出,108位特殊嘉宾,24419人次的演出观看者,300件戏剧作品,一干多位艺术家参与,以及500场古镇嘉年华演出,吸引了接近13万的游客。乌镇戏剧节使得乌镇有别于其他的江南古镇,通过艺术的方式激活古镇,重新赋予它活力。正如一位戏剧行业从业者所言:“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面积的环境剧场,整个乌镇的各个角落都已经变成了表演的空间,十分震撼。”

家作坊

艺术家:何颖雅

放置地点:中国,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北二条8号

形式和材料:社区复兴

时间:2008年至2013年

委托人:艺术家发起

推荐人:汪单

“家作坊”于2008年由何颖雅在小经厂胡同发起,两年后迁到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北二条8号。这是一个门市居所和艺术事业结合的自发项目,其空间和门面被用作一个审视公与私、商业交流与纯粹交流等相互接续往复的起点。通过多元交织的小型活动、介入及纪录,艺术家、设计师和思想者曾相聚于此,在家作坊这个开放平台上质疑现存的经济艺术产物。日常生活、工作及共同生活,成为了微观政治可能性及共同工作的探索。此外,《穿》是家作坊独立发行的杂志。以印刷品的形式将艺术、哲学和社会研究呈现出来。杂志记录了由家作坊发起的一系列公共活动、讨论和干预,同时为艺术家、作家和邻居百姓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营造出一个本土化的语境,对一个充满冲突与活力的高速发展的中国作出即时反应。

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

艺术家:贾蓉(发起及策划人)及大栅栏跨界中心(团队),多位城市规划师、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社会学家等跨界平台/人士参与到计划中,包括“标准营造”、“众建筑工作室”、“都市实践URBANUS”等。

放置地点:中国,北京,西城区大栅栏

形式和材料:城市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包含一个体系内的多个项目,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及环境改造、本地商业提升、区域文化再生、社区建设等内容。

时间:2011年-至今

委托人: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人:潘力

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在西城区政府的支持下,由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区域保护与复兴的实施主体,大栅栏跨界中心作为总策划,融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艺术、历史、文化等多元跨界领域,首创以城市策划的方式践行活化城市、有机更新、软性发展的新模式,首个运用跨界思维搭建政府、在地居民及商家、实施主体、社会各界专业机构及公众的网络平台驱动老城区保护更新。以“区域系统考虑、微循环有机更新”的整体策略,以灵活、具有弹性的节点和网络式的软性规划与实践,逐渐关联与活化大栅栏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脉络。从2010年开始,通过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试点项目(2012年启动)、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设计社区”(2011-2016)、大栅栏领航员项目(2013-2016)等重点项目,邀请艺术家在现有胡同肌理和风貌基础上,灵活地利用空间,实现“在地居民商家合作共建、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主动改造,将大栅栏建设成为新老居民、传统与新兴业态相互混合、不断更新、和合共生的社区,复兴大栅栏本该有的繁荣景象。“大栅栏更新计划”以调动市民意识为主线,通过政府示范、社会商投进行社会资源再分配,从而形成整体统筹,最终促使大栅栏形成可持续自我更新。

活化厅

艺术家: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研究者和教育

放置地点:中国,香港,九龙上海街

形式和材料:艺术活动、出版物

时间:2009年一至今

委托人:香港艺术发展局

推荐人:汪单

“活化厅”是由十多位香港本地文化工作者合作的非曹利艺术组织。该组织旨在构建—个小型社区的邻里生活模式,通过策划不同主题的艺术计划,吸引居民参与活动,并对艺术、生活、社区、文化等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构建一个建立在生活关系上的社区艺术模式。“活化厅”为艺术家提供了整台社区经验和生活关系的创意平台。因为艺术家的作品与社区紧紧相连,在社区成员和艺术家深入创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真正触摸到当地的脉搏。以这种方式,艺术与社区彼此激活。此外,“活化厅”还独立出版了《活化邮报》,记录了邻里中所有在香港这个大背景下被忽略的重要主题,通过聚焦生活和与地方居民合作,《活化邮报》激励了社会意识。

新台湾壁画队

艺术家:李俊贤、李俊阳

放置地点:中国台湾

形式和材料:壁画

时间:2010年-至今

委托人:艺术家自发组织

推荐人:熊鹏翥

新台湾壁画队是由李俊贤、李俊阳发起的,集结了百位中国台湾艺术家开展艺术行动。这些艺术家原先并不属于这个团队,但自发加入到这个创作中来表达他们对台湾的感情。这个团队集结了不同领域的专家:首先地方文化团体建立起认识当地文化的桥梁,然后专业人士挑出适合创作的地点,最后艺术家在现场开始创作。一道道白墙所组合成的临时性建筑化身为画布,和当地居民与土地进行对话,绘画出当下的台湾社会。在当下的台湾,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平衡被打破,城市地区掌握了最多的资源,艺术作品设置时所需要的空间资本,往往会随着文化和经济政策的偏好集中在市区,而新台湾壁画队就尝试在传统聚落中恢复记忆中遗失的台湾壁画。它的创作地点从工作室转向街头,深入到较不受资本经济所主宰的乡村,建立开放性的空间。随着基地迁移到台湾各处,每一次停留都是一次交流的契机,使得民众和艺术连结,产生对地域的认知和归属感。

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

艺术家:吴玛悧

放置地点: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区竹囤,沿着树梅坑溪的区域

形式和材料:艺术活动

时间:2011年3月1日-2012年7月31日

委托人:由艺术家发起

推荐人:熊鹏翥

樹梅坑溪原本的人们赖以维生、不可或缺的水源,但随着工厂进驻、大楼林立,溪流的存在日益受到压迫。人们贪恋都市化带来的便捷,却渐渐遗忘树梅坑溪曾带给竹围社区的单纯美好。“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表面上借着带领居民重新认识树梅坑溪,实际上是要激发人们去思考人和环境、人和土地、人和人之间的疏离感。吴玛悧长期致力于透过文化行动带起民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而“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即是成功表现的案例。它不仅使当地居民重新意识到树梅坑溪一带环境的重要性,也引起政府的注意,反省现代都市化对地方可能带来的冲击或破坏。计划从艺术出发,启发了居民的向心力,联接起在地民众和艺术家,为地方打造了一个量身订作的活动方案,开阔了艺术的视野。

客厅

艺术家:北泽润

放置地点:日本,北本市,垮玉县,北本商业公寓大楼102,7-丁目

形式和材料:艺术活动

时间:2010年3月-2015年4月

委托人:甲方,北本市Kitamjn-Jaboratory NPO公司;拥有者,起居厅指导委员会

推荐人:北泽润

《客厅》将复杂的北本商业空间转换成另外一个公共空间:首先,在商店街的闲置店铺内铺上一层地毯,然后,对周围的住户进行拜访,收集家具及生活用品。收来的东西被放在地毯上,犹如家庭的客厅一般布置,不仅将闲置店铺变成客厅,也成为谁都能呆的地方。某种程度上,收集物品的阶段,提供了—个可以将“客厅”中所有的东西和家庭里的东西进行以物换物的场所。随着以物换物的展开而逐渐发生变化的空间,吸引着人们展开各种活动,人与人共同营造出一个“客厅”。随着变化的持续,“另一个日常”也逐渐被制造了出来。这种新型的公共艺术带出了什么是“公共”的含义。《客厅》是为希望和试图面对当今社会现实而存在的空间,它被认为是了解自我的地方,是可以帮助每个人找到归属的地方。

地球梦想家——社区复兴项目

艺术家:Gurvan maillard de La Morandais、本杰明·布莱文斯、渠濛

放置地点:日本,广岛市,富福盯社区,卡多莱上野原农場

形式和材料:房屋建造、工作坊、研讨会

时间:2015年03月31日-8月31日

委托人:卡多莱上野原农场

推荐人:汪单

“地球梦想家”是在日本广岛富福町社区的卡多莱上野原农场的社区复兴项目,其目标是为富福盯社区提供一个社会复兴场所。“地球梦想家”由2014年来自广岛大学的三名毕业生一起创立。组织方选择像竹子、沙袋和木材这种当地的天然材料,并在当地各年龄段的居民和广岛大学学生的帮助下完成该项目。在建设期间,团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来聚集人气,比如自然手工坊,竹子开放屋和开放研讨会,有超过一百人来参与不同的工作坊。房屋的建造过程是不同的小组间的联系纽带,体现了艺术性、社会和技术的优越性。在社会方面,工作坊是一个产生纽带连接的过程。它的施工方法对环境友好来说是一个原始而又创新的方法,同时还是示范资源回收的好例子,再者,它还有益于当地经济、当地材料和人力资源。

旌善国际火雕塑节

艺术家:李在孝、金善斗、成东勋、李吉来、

郑仁淑、陈华(中国)、张勇(中国)

放置地点:韩国,江原道旌善郡,SAM TAN ART MINE博物馆

形式和材料:木质雕塑,火焚烧

时间:2014年10月1日-10月4日

委托人:SAM TAN ART MINE博物馆

推荐人:金新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采矿繁荣时,江原道曾是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柱,后来由于煤不再是韩国主要使用的生活资源,而逐渐失去主要采矿区的身份特征和活力。为了怀念旌善郡地区曾经的生活方式并对曾经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进行缅怀,旌善郡政府发起“旌善国际火雕塑节”项目,希望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唤醒这个地区的活力。火,是净化的一种方式,正如凤凰浴火涅槃,是死亡也是重生。旌善郡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用稻草在田头焚烧的传统,一季的庄稼收获结束,人们便焚烧田地,既是为下一季积累养分,也是期望下一季长出好庄稼。“旌善国际火雕塑节”项目在尊重旌善郡地区本身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展示来自各个地区艺术家的不同作品,更加丰富和加深了这个项目的意义。主办方邀请旌善郡地区的民众参与这—艺术项目,让民众深切体会自身的生活环境以怀念过去,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超级温暖

艺术家:斯蒂芬妮·西恩

放置地点:中国,香港,西九龙文娱艺术区

形式和材料:废旧的衣服

时间:2011年

委托人:MaD

推荐人:杨阳

《超级温暖》是西恩在自己的艺术圈内外,通过公众社交媒体向朋友募集衣物的活动。通过这种做法,带动了社区中的许多公众,催生了他们对公共艺术的想象力。艺术家让大家在她的工作室一起进行缝纫,使不用的旧衣服成为情感传送的工具,在公共空间中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展示艺术对文化的创造。最终,《超级温暖》呈现的是一条由上百件旧衣服和新衣服组成的100米长的“围巾”,并把西九海滨长廊围栏包裹起来。西恩指出,在香港购买衣服并非出于需要的动机,而是因为—种新的特殊地位,以及社会的强制性所给予的、去消费剩余产品的特权。通过海陆间陌生人亲手打造的温暖,《超级温暖》不是以艺术之名所惯有的允诺,而是释放艺术以展示它的真实存在,使香港的市民以一种不同的可能性走到一起,呈现—种场地的公共性所特有的凝聚、特殊与亲密。

绿色美学

艺术家:吴慧贞、禾磊艺术

放置地点:中国,台湾,暨南国际大学

形式和材料:多种艺术类型

时间:2014年2月-2014年8月

委托人:暨南国际大学

推荐人:熊鹏翥

“绿色美学”公共艺术计划呼应绿色大学的精神,根据当地的环境设计出属于暨南大学的公共艺术。透过各种活动创作,凝聚了附近居民与学校师生,也创造出让大家能共同拥有的艺术空间。它使人们开始注意周遭的自然环境,各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互动日渐紧密。在整个计划进行之下,不仅创作了艺术品,更激发了人对自然的崇敬之心,随着持续的互动而生生不息。“绿色美学”进而从艺术与土地的角度思考绿色生活的实践方式,希冀透过以公共艺术形式的牵引,扩大为节能减碳、永续栽培、绿色消费、生态建筑、环境美学等的讨论。以绿色大学的成果作为实践于社会城市的缩影,成为新型态下活的公共艺术之具体呈现,不仅与人共生共存,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公共艺术在台湾的可能。

日常民房

艺术家:粱美萍

放置地点:中国,台湾,嘉义市,林荫大道

形式和材料:公共雕望

时间:2009年

委托人: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馆

推荐人:里奥·谭

《日常民房》是梁美萍赠给王子大道公共艺术项目的作晶。这件作品是一个用二千多块手工制造的半透明玻璃砖建成的传统房屋模型(尺寸为4×3×2.8米),同时这些砖里面点缀着十块从亚洲不同城市收集来的红土砖。这些玻璃砖里包含着多种多样来自嘉义县当地人日常生活的物品,包括玻璃粉、钥匙、鞋子、玩具、旗帜、厨房用具、私人所有物,等等。所有的这些物晶都足由居民捐献出来的。这所房子没有屋顶和窗户,自然地向天空开放,视觉上可以跨越天际线和建筑的其他空间形成明顯的对比。可以说,《日常民房》作为一个社会和艺术的试验,在公共艺术中优先考虑了公众的做法。邀请观众来了解物质文化,激活了它所位于的公共空间,所有的物品在公众与它相视的刹那间得到了应有的交流感触。

相遇时刻

艺术家:黄心健

放置地点:中国,台湾,台北101大楼,世贸捷运站

形式和材料:动力装置、感应装置、计算机、网络、玻璃、不锈钢

时间:2013年起

委托人:台北101大楼/世贸捷运站

推荐人:熊鹏翥

《相遇时刻》是一结合艺术家、摄影家与文学家的艺术呈现,运用早期翻牌式时刻表的电控机械装置,展现了历史文化、人文关怀、民族特色的以人为本的关怀与展望,以客观的影像启发主动的思考。它巧妙运用天花板的空间,与行人的流动方向成平行,使人在短暂的阅读时间内也能透过客观写真的传达,投射出自身对于人的思考及情感。在数字科技的时代,我们不仅仅透过高科技获得便捷与快速,在《相遇时刻》中,科技与机械不再是主角,它退居幕后,协助我们看到了发生在人们身上的故事,从个体到群体、单一到多元、身体到心灵。正确的信息发展给予我们的是更富足的心灵与想象。

名古屋1952-2013

艺术家:里戈23(里卡多·戈维亚)

放置地点:日本,名古屋市,爱知县/460-0003,Nis hiki,Naka-ku,2-7-20,Tamaya大楼(曾用名)

形式和材料:装置艺术

时间:2013年起

委托人:爱知三年展组委会

推荐人:北泽润

《名古屋1952-2013》是2013“爱知县三年展”期间,由艺术家里戈23创作的一件艺术品。他选择老建筑Tamaya中的空房间作为展览的完美空间,一层和二层被用作咖啡厅和餐厅。里戈23把建筑外墙当作画布,将这个大外墙作为主要材料的需求从某种角度上使该建筑的地点具有了意义。

自从里戈23进入该地区以来,他开始收集材料以了解该地方的历史。在他的研究中,一张由一位著名的战后摄影师于1950年拍摄的照片深深地抓住了他的心,并将里戈23引向名古屋的摄影作品。照片中有五位工人,他们有的爬在梯子上,有的坐在电线上,其他工入扶着梯子,还有一些工人看着上面的工人。照片的取景地是在大型百货店所在的最繁华的街道。它不仅捕捉了这座城市的建构过程,同时也象征了战后的复兴。里戈23用这照片作为老建筑Tamaya外墙绘画的主题,用长者盯往昔的风光来唤醒观众。

推荐访问:参评 作品选 艺术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