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检查报告

人中奇逸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5 08:41:49   浏览次数:

在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包括油画、水彩、素描等在内的西画入传并最终融入中国艺术体系,广东鹤山籍画家李铁夫(1869—1952)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关于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的革命履历、艺术生平等诸多关键性问题,至今仍语焉不详或悬而不决。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与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于2018年12月12日至2019年1月13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李铁夫再次聚焦于学界的目光下。开幕当天,主办方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召开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李铁夫个案的研究。

李铁夫的艺术创作与其生命历程紧密相连,其活动轨迹横跨太平洋两岸,其研究涉及革命史、华侨史、社会史、美术史多个史学分支。借由不同专家学者的合力,得益于史料广泛发掘和藏品系统整理,作为一个极富研究价值的案例,李铁夫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李铁夫追踵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的业绩、在北美留学的细节、归国后与国内艺术界的互动等,廓清了诸多人云亦云的旧识,较之以往都有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与研究。这些都表明了,关于李铁夫的研究课题,乃至近现代华侨美术史、中西美术交流史,都有进一步拓展与延伸的空间。

以下内容根据研讨会现场录音整理,为部分发言综述。

被遮蔽的艺术先驱——李铁夫艺术研究刍议

李铁夫作为我国近代油画的第一人,由于多重复杂的社会因素和个人性格,非常遗憾地一直处于被历史遮蔽的尴尬境地。我从七个方面来分析其被历史遮蔽的原因。

一、虽然李铁夫被称为中国近代油画第一人,但有四十多年时间是在欧美度过,即使是归国后二十余年也是在香港居多,极少参与内地的美术活动,不求闻达于世,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很难对当时内地的主流美术产生直接影响。

二、20世纪初,美术家留洋回国办学,引进西洋绘画,传播西方艺术思想,兴办现代美术教育,成为新艺术运动的时代标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林风眠任国立杭州艺专校长,徐悲鸿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随着美术教育的推广和传播,艺术家个人理想和主张得到传播和扩散,以至于在近现代美术史中产生影响。李铁夫回国时,曾设想在南方建个东亚美术学院,但没有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剑英请他回到广州并委以重任。他虽非常有激情地投入其中,但年事已高,可以说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因此,在近现代国内美术教育中,他的影响是很少的,始终处于边缘化。

三、同样是留学和写实主义绘画风格,李铁夫的写实主义与徐悲鸿倡导的写实主义,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却有着惊人的差别。李铁夫的写实主义,是以西方传统油画写实主义风格为基础的,立足于绘画本身的内核向前推进;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是以新的时代背景为条件的,在传统油画基础上进行改良,使之更为中国化,是大众化新现实主义模式。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转型和革命的震动中,历史需要的是时代的发言人,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家。李铁夫纯粹的艺术气味和完善的写实主义技巧,并未获得认同。站在现实的边缘,成为他不被历史选择的原因之一。

四、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是在20世纪初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潮流中开始的。那个年代的艺术家面临西风东渐、社会变迁的冲击,形成了全盘西化、中西合璧、坚守传统三大阵容。在全国是这样,在广东更加明显。当时岭南画派和国画研究会的新旧之争姑且不谈,单是广东的油画群体,当时也分写实派、中西融合的现代派和超现实主义,而且后两者超越了前者,是占上风的。这样就削减了对写实主义的认识,自然也削减了对执着于写实主义绘画的李铁夫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说,李铁夫的写实主义绘画,在广东都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同,更不用说跨过长江、黄河来影响整个中国。

五、20世纪上半叶,中国需要艺术成为一种社会动员的政治宣传工具,而油画家们所画的西洋油画,因为不符合中国大众的欣赏趣味而备受冷落。这一时期几乎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低谷,油画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成为边缘画种,许多留洋归来的学者,后来都改行学习中国画或木刻版画。像李铁夫这样始终坚持从静物到风景,再到肖像的写生创作,绝对是吃不开的。

六、性格决定了李铁夫不愿意随波逐流,也不为流俗所容。作为声名显赫的艺术家和革命元老,他回到国内时,孙中山、黄兴早已去世,当年同盟会的理想也没有实现,所以他是茫然的、失望的。再加上他在国内的亲朋很少,又很鄙视权贵,孙科推荐他到南京任职,他不愿意,想跟他拉关系附庸风雅的权贵,也被他骂跑。自知性僻难谐俗的李铁夫,宁可过着居无定所、贫穷潦倒的自由生活,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艺术创作更是成为奢望。为数不多几幅油画,大都是借用别人的画室、材料、工具才完成的。这样的环境,成为阻碍李铁夫油画艺术发展的根源之一。李铁夫这些“不识时务”的举动,自然为其成不了大艺术家埋下了伏笔。

七、在美术传播和宣传领域,李铁夫也一直处于被遗忘的地位。在1989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属于李铁夫的词条仅209个字,不及徐悲鸿、吴作人的零头。尽管这个数字不能直接说明艺术家的成功与否,但也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在美术传播和宣传领域中被人为遮蔽的事实。

历史只会选择符合历史潮流的艺术家,不符合者注定会被历史洪流所淹没。就中国现代油画发展史来看,李铁夫无疑是一位开拓的独行者。他的写实主义风格延续了欧洲传统绘画的精髓。从油画本质的角度来看,他掌握了同时期画家无可比拟的西方油画技法,作品有着西方油画的精神内质。但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和歷史的局限性,由于特立独行的性格,李铁夫未能被历史所选择,但这不代表他的艺术价值不值得挖掘和研究。对李铁夫重新申述和重新定位,不仅是对中国油画发展史特定阶段的现实语境的创新认识,也将对当今文化情境中油画的发展与走向有现实的意义。

推荐访问: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