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调研报告

从“百家讲坛”谈“文化的责任”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5 08:39:27   浏览次数:

题记:无论是“百家讲坛”,还是《阅读与作文》,我们希望做到的都是给观众或读者提供一份精神方面的营养大餐。一本书该怎么读,该选择什么角度去理解,对于那些对这本书已经有很深了解的人来说不难,但对于那些对这本书不了解的或者一知半解的人来说却无异于登天之难,适当地从别人那里学习经验是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百家讲坛”、《阅读与作文》等媒体都是这样平台中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不是把已经“嚼过的馍”送到别人口中,而是像挑鱼那样,把一条鱼中最有营养、最有滋味的部分摘出来给广大读者品尝,让他们可以品尝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至于说我们所能提供的这些文章、知识有哪些偏颇,也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就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我们在看到这一面的时候也希望可以看到另一面,这也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一个完整的人文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全体人民努力的结果,我们都希望可以保留一份十分完整的文化传统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这是民族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

关于“百家讲坛”

从“百家讲坛”开办时的默默无闻、面临撤掉,到现在的大火、大热,易中天、于丹教授们出书的大卖,这一栏目的戏剧性变化让所有的人都为之瞠目结舌。于是,赞赏者有之,抨击者有之,提意见者有之,讽刺者有之……不过,大多数的专家学者都能够提出较为中肯的意见和观点。本期“探究阅读”特选出其中的一篇文章:

周立民:别人嚼过的馍会香吗?

●人们越来越满足于蜻蜓点水地了解一点鸡毛蒜皮的信息,而不愿意脚踏实地亲近原典、体验现场了。

●不是说没看《论语》就不能听于丹了,而是听了于丹最终还是要看看《论语》,哪怕不是全本,是半部、是选本,不然的话,那是于丹在读《论语》,而绝对不是你。

周立民:青年学者,巴金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著有《另一个巴金》等。

记不得在哪里看到的消息,但我宁愿相信它是假的,说的是这两年“百家讲坛”轰轰烈烈搞的一系列讲座,主讲人的大作风靡天下上百万地印,可是原作《红楼梦》啊,《三国演义》啊,《论语》啊等等却销量并不见增。看后我愣了半天,一是对这个结果将信将疑,我不知道它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在多大范围内统计的、科学性有多少。二是如果它是可靠的,那么我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是人们越来越满足于蜻蜓点水地了解一点鸡毛蒜皮的信息,而不愿意脚踏实地亲近原典体验现场了。其实即便这个消息不确,看看周围的红男绿女们捧读易中天、刘心武、周汝昌的劲儿,再看看书市上那么多名著“速读”、“精编”、“你这辈子不能不读的……”也会明白几分,问他们原著读过吧?他们总是受辱似地抗议: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看过电视剧!对于这样的童子功我真是哭笑不得——但我从来也不认为读过《红楼梦》、《三国演义》就有多么了不起,更不会相信否定了《论语》,你连做中国人的资格都没有的鬼话,我只是觉得这样“读书”有些不合算,它总让我想起很多成语:买椟还珠、本末倒置、缘木求鱼……还对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起了疑心,难道这个时代别人嚼过的馍就是香吗?要不然,精明的男男女女们为什么买东西知道买名牌,下馆子知道找正宗,读书怎么去抢“二手货”呢?有人说时间太紧张,还是看看这样的书了解了解轻松轻松。可我觉得越是这样越应该吃营养高的东西啊,以一当十,从时间、成本上也符合经济学啊……

这么说,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我反对“百家讲坛”,恰恰相反,我对用这种形式来传播传统文化是举双手赞成的,特别是面对着我们文化生活的现实就更应当赞成了:看看多少人,太阳落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捧着那个电视机啊比他亲老子还亲;还有农村里,没有音乐厅,没有图书馆,也不常用网络,电视机简直就是文化的太阳了,那么在这个时候有一档节目让你从打打杀杀、哭哭啼啼、闹闹嚷嚷中清净一下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吗?而且电视技术手段也会让许多冗长、烦闷的内容变得更利于大众接受。尽管它现在做得并不完美,但我期待着它完美,哪怕它越做越差,这种方式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取得的效果都不应当轻易否定。当然,每个人对他们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比如说易中天讲历史像说评书,我也这么觉得,但又一想到电视上讲历史像给博士生上课一样,那恐怕是职业病犯大了吧?甚至又一想,可能全中国有无数学问比易中天好的人,但从传播和普及传统文化来讲能把“评书”讲这么好的也不见得就很多,不信你上去试一试?(不要以为一“普及”、一“大众”就好像矮人一头,其实这个弄不好讲什么国民素质完全是扯淡)比如我对曾经的小说家刘心武老师和他的“秦学”向来不以为然,尽管他有“红学大师”周汝昌,又有“国学大师”余英时为之壮底气,我还是觉得“秦学”就是气死曹雪芹的学问,想一想你的《班主任》这样索引一下你受得了吗?哪怕你说的全是真的,但小说就是一门虚构的艺术,你去向本来就是虚构的事情破这个谜破那个谜不是水中捞月吗?但老百姓喜欢听这个,“烦琐”的《红楼梦》这么一讲也让许多人觉得比读金庸还来劲。你能说这是坏事吗?一不祸国、二不殃民,我看不错。至于有人呼天抢地喊着什么“硬伤”,那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谁也不是百科全书,谁也不是上帝永不犯错。说实话,我对那种什么“硬伤”、“咬嚼”向不以为然,不是不接受它的结果,而是不接受他们高高在上的态度,找了一点错儿像是得了法宝到处嚷嚷,似乎自己就功德无量。瑕不掩瑜嘛,总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吧?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我们否定百家讲坛或者哪个主讲人的理由。

我想说的是,津津有味地听了他们的讲座或看了他们的书就够了吗?或者说我们之所以这么肯定“百家讲坛”的作用,肯定的是他的“本”而不是“末”,“本”是什么?我认为是它的导航、摆渡的作用,它们是一座桥将我们带到彼岸,彼岸是原著、原典,“百家讲坛”的系列书和那么多导读和讲解的书所起的也应当是这个作用。不是说没看《论语》就不能听于丹了,而是听了于丹最终还是要看看《论语》,哪怕不是全本,是半部、是选本,不然的话,那是于丹在读《论语》,而绝对不是你。我担心的恰恰是许多人的这个错觉,觉得把易中天的书读得滚瓜烂熟好像就是你精通了“三国”一样。我更担心的是有很多人对什么论语、三国、红楼其实都没兴趣,但又生怕一点皮毛都抓不到手里在众人面前丢了份儿,所以赶紧去抓点易中天、速读之类的来充充门面。以前我总认为附庸风雅也是好的,风雅总比声色犬马强,现在看法变了,我觉得有这么多伪人横行就是这个附庸搞的,不附庸他还是一个真人,哪怕“浅”、哪怕“俗”不失其本更觉可爱,风雅了之后你都不知道他是谁了。我们如果十本原典读不过来,那么我们读一本好不好?一年读不完,我们读十年行不行?之所以这样是为了抵抗一下快餐文化时代的快餐心态,提高一点我们的生命质量,浏览不等于阅读,听人转述,哪怕是“传真”也不等于阅读。总之,烧香要见真菩萨,喝汤还是原汁原味!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作者:周立民

为什么人们爱吃“别人嚼过的馍”?

在《文汇读书周报》上看到了周立民老师的这篇文章,文章的意见可谓十分中肯,但是其中有些问题却值得商榷。周立民老师把“百家讲坛”比作“别人嚼过的馍”,而大家对这个“馍”却大都是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于丹和易中天两位教授出书的大卖,这都说明这个馍不仅不是嚼过的没味儿馍,反而更像一道加工过的大餐,大多数观众都是吃出了个中滋味,吃得很香。为什么一个专业学者眼中的“别人嚼过的馍”却让普通大众感到如此香甜呢?这就不能不说到“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对于观众的定位的理解:“节目最开始对观众的定位是高端人群,后来我们逐步改在了初中文化水平。我说的初中文化水平不是指为初中毕业的知识层次的人服务,实际上,只要你跨出你所学习的学科,在其他学科你就是初中水平,比如你是学物理的,历史对你来讲就是初中水平。我们的节目就是要让所有这些跨学科的人都能听得懂。”而“百家讲坛”这个栏目成功的真正原因是:社会环境和整个社会文化生物链的断裂,我们的社会没有一个有效的渠道,可以把我们的民众需要的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主动地介绍给他们,灌输给他们,传承给他们。而“百家讲坛”成功地找出了一条联系高深学问与平民百姓之间的通道。

以《论语》为例,这是一部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经典,他的思想浸润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基因的组成部分。可是,现在的中国人,从小到大,有几个人完整地或者较完整地读过《论语》?即便出身如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的大学生们恐怕也没有几个真正地读过。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里选有《论语》的部分章节,但那比蜻蜓点水还不如,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更可悲的是,一旦中学毕业(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就基本上不可能再有机会与自己的民族经典相接触了。《论语》如此,遑论其他。民族传统经典的断裂,造成了整个社会文化生态链的断裂。

但是在民间,人们对传统经典的追逐与回归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温,这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对自身传统的趋同或趋归。由于无法从主渠道获得满足,于是就出现了争相读易中天、于丹的场面,易中天、于丹也就成了久旱的甘露,更有媒体为易中天、于丹他们大声呐喊助威——

让易中天、于丹们尽情地传播

继易中天之后,于丹和她的《〈论语〉心得》又开始在书市走俏。近日,于丹、纪连海等人在上海进行签售活动。有媒体报道称,该书首印达60万册,发行至今已销售155万册,超过易中天的《品三国》(上)。从阎崇年开始,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人因央视“百家讲坛”而一炮走红,成为粉丝们疯狂追逐的文化偶像。

然而,从立意、讲法到细节,他们几乎都被批评。比如于丹对“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解释,就遭到了众多批评。批评者认为易中天、于丹等人对经典的解释是在误导读者。

诚然,易中天、于丹等人的演讲有不少不尽完善处,可这并不能成为批评他们的理由。学院精英们似乎能忍受批量生产的学术论文、著作中不时出现抄袭、剽窃,却无法忍受面向大众演讲中的那些差错,无论这些差错是否属于常识。

无论是演讲还是著述,都是知识的生产。不同的学者、知识分子所生产的知识的形态千差万别。据悉,“百家讲坛”的宗旨是让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观众能听懂,也正因如此,每个演讲者只能尽可能把所谓“微言大义”放在一边,而首先烹制出一碗“鸡汤”。对于大学甚至大学以上学历的读者来说,“鸡汤”显然过于简陋了,但是知识的生产者们除了大餐,就不能烹制平易近人的“鸡汤”吗?

知识的生产者,毋庸置疑,绝大部分都是社会的精英人士,尤其是学院派的精英们;而大众除了接受其启蒙、教育之外,缺乏自我选择的余地。当面对大众传播知识时,知识的生产者如果一定要端起制作大餐的功架,那结果可能是,既不被自己的精英同行所承认,也不为大众所接受。

知识的传播也有层次之分。应该说,无论是《品三国》还是《〈论语〉心得》,更多是在讲述故事,并通过故事展现生活的技巧、人际交往的智谋等等,这些心得、感悟,在深邃的思想家看来,当然显得没有抓住精髓,过于浅显。可是浅则浅矣,却清澈见底。当年的《论语》,其实是孔子与弟子们日常交流的对话,孔子既会气呼呼地骂宰我“朽木不可雕也”,也会指天誓日地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可见,孔子并不是一个没有喜怒哀乐的思想者。而《三国演义》的最早形态,也不过是古代说书人的底稿,只是到了现在,才逐渐成为公认的四大名著,成为中国文化经典。如果把这些最基本的鲜活的形态从知识中抽去,那只能剩下孤零零的教条。

知识的积累会造成质的飞跃,从而使人类达到更深刻体悟自然、社会的智慧的境界。诚然,生活的技巧和智谋并不能导致智慧的生活,然而,正是这些似乎不带有任何“高级形态”的知识积累,才为我们更好地领悟中华文化的智慧奠定了基础。

易中天和于丹等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很重要的就是媒体的强势介入。央视作为强势媒体,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媒体。很多人因此去阅读《三国演义》和《论语》,这样的效应是面向精英的学术论著所无法达到的。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出版社提供的各种版本的《论语》译注和于丹的《〈论语〉心得》同样热销。也许不是每位读者都能很认真地读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也只有更少的人能读完《论语注疏》,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形态,我们的文化传统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存在着。

早报评论员的一位出版界朋友最近到英国出差,公干之余四处参观英国的博物馆,以至最后竟然有“被艺术撑着了”的感觉。于丹、易中天的迅速走红表明,媒体及出版界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至少是适合大众的传播形式太少。如果哪天大家都觉得被传统文化“撑着了”,也许就没有于丹等人的大热了。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黄晓峰)

“文化的责任”

社会上的现象必然会引发一段时间内学术界的相关争论,“百家讲坛”引发的这次思潮让小编想到得更多的则是:作为文化人的责任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学习文化、学习知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看到现在风光无限的各位教授,比对我们印象中那些皓首穷经的学者们,面壁十年、几十年,依然默默无闻,依然两袖清风。这让人不禁有疑问:学者们所追寻的真理到底是为了什么?学术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服务大众、造福大众吗?学术需要有人用一辈子的清苦生活去换取,但是学者更欣慰的事应该是看到他的学术被大众所认可、所接受,并真正地从他的学术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并从中得到了幸福。

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一件事情的结果由你在这件事情前的价值取向所决定。你想当一个学究式的学者,那就得准备过一辈子清苦的生活。你想名利双收,那就放下架子,把学术带向市场,易中天和于丹的成功正是放下学术架子,让学术走出书斋的结果。学术是宝塔尖上的东西,但是学术是需要有人把它通俗化、世俗化的,这就像专利只有变成产品才能创造财富一样。有些人在宝塔尖上讨形而上的生活,有些人把宝塔尖上形而上的东西形而下,这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都是文化的责任。

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现实也正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还要让下一代孩子,在我们这个年龄或者更大的年纪才开始从像“百家讲坛”这样的电视节目中恶补本来是属于我们民族血脉的文化?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不是几个“讲坛类”的电视节目就可以恶补回来的,但是人们对这种栏目的趋之若鹜正说明了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锅心灵鸡汤,更是一瓶赖以生存的水。

易中天在为于丹《〈论语〉心得》作的序里这样写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中国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大众的文化,人民的文化,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化,我们每个人的点滴的集合就是一个中华的文化。如果你丢失了一点不要紧,我丢失了一点不要紧,他丢失了一点也不要紧,那么还有谁来传承这个民族的文化呢?其实,“我”就是国家、就是民族……

■■链接<<<<

网友评“百家讲坛”

(一)

我个人认为,百家讲坛还是很好的。

首先我要说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老师,他主讲的李白、杜甫与苏轼,是很客观、很严谨的,也很精彩。他的学识与演讲水平,在谈吐间,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洗耳恭听之后,我们不得不佩服康震老师不仅才华美,而且对文史的悟性极高,可谓是李杜东坡的知己。

其次是易中天教授,易教授是“百家讲坛”中最红的人物,他讲述的汉代风云人物与三国,的确很精彩,也很深刻。诚然,易教授有时在客观地讲述中插入一些主观的看法,也不失严谨。比如,在讲曹操听完黄须儿曹彰之志(“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何能为博士耶?”)后放声大笑,易教授认为曹操立曹彰为储的念头随这一笑也就荡然无存了。是啊!三子立谁为储,是很头疼的,但其中一个只有将军之志,肯定会被排除,曹操大笑,是因为缩小了选择范围,心理上轻松了许多。

再如王立群教授、阎崇年会长及纪连海老师,他们的讲述其实都很严谨,都在追求着客观、深入的讲解。

(二)

我看过的“百家讲坛”,最精彩的两部是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和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阎先生那部不用多说,好评如潮。至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则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刘心武先生的讲坛是精彩的,虽然有些过于计较现实的真实,但其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向正史、野史中寻求答案,解决问题,能自圆其说,不失为一家之言。有些历史的真相后人都很难说得清,更何况一部小说。谁也不能说自己的研究就是权威的。只要各人能自出机杼,便允许百家争鸣。其实对于文学作品,后人往往赋予其太沉重的内涵,作者写的时候也许根本没想那么多,到后人那里,便会被一层一层地加上自己的揣测,时间久了,后人的理解也许已与作者的初衷相去甚远了。在这点上,我很喜欢陶渊明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

还有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不错的,可惜我没看全,但他的品三国就要差些了。忽然觉得,也许这与我的熟悉程度有关。金庸的小说我看了可能有十几遍,而红楼梦我只看过两三遍,所以觉得孔庆东先生讲的不好(因为太熟悉了,他已很难再给我新的东西了),而刘心武讲得好;三国演义我也看过好几遍,尤其听过N遍袁阔成的评书三国,也是非常熟悉,形成自己的观念了,所以不认同易先生的有些观点,而汉代风云人物与清十二帝,虽耳熟能详,但了解有限,所以容易接受易先生与阎先生的观点。

(本文摘自《国学》)

推荐访问:百家讲坛 责任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