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宣传

张氏三兄弟故居探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1 08:49:08   浏览次数:

zoޛ)j馟_=߭}_vըky工作。),周恩来、朱德入党介绍人,与毛泽东、蒋介石均有过较深的交集。张申府是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四大哲学家之一(见《张岱年学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这个名字的翻译定名就是出自张申府之手。

张崇年(1904年5月—1994年2月),当代物理学家,在物理学方面成就斐然,著有《普通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译有《原子说》,其名字被收录在《中国科学家辞典》、《当代名人录》中。

张岱年(1909年5月—2004年4月),1936年撰写了名著《中国哲学大纲》,他是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哲学家、哲学史家,被尊为“哲学泰斗”。

沧县档案馆特色档案工作小组把张氏三兄弟列入重点研究对象。对三兄弟的历史资料广征博集,认真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沧县档案馆建立了“张氏三兄弟展室”,搜集了一百多册张氏三兄弟所著各版本书籍及相关资料。2018年初,工作小组决定对张氏三兄弟故居情况和幼年成长经历进行抢救性探考,为今后历史名人研究留下宝贵的借鉴资料。

故地寻访

杜生镇小垛庄村位于沧县境内西北方向,人口202人,张姓人口居多,另有刘、孙、马、陈、杨、史、黄等姓氏(见《沧县村落史略》2017年版),20世纪初的张家为地主大户,其它姓氏多为当时张家佃户、雇工,也有部分姓氏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烈士军属由沧县政府指派搬迁来此居住。

2018年3月15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沧县特色档案工作小组一行来到小垛庄村张道元家。张道元系张申府族孙,其兄张道兴为我国知名画家,曾供职于海军政治部。在这里我们约见了78岁的史坤秀老人,倾听他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陈年往事。他是河北省沧县水务局机井队退休职工,其外祖母是张濂的族妹。1934年,他祖父带父亲及叔父三人从外村来张家租种土地,居住在张家旧宅。1941年,史坤秀在张氏旧宅出生,以后一直在此居住长达40年。旧宅大约于1980年因不堪修理再用,原地翻建成新式住房,史坤秀长子一家在此居住至今。

老人对过去的事情仍记忆犹新,言语中不时充满了自豪:“幼年时,我常与伙伴们在这里玩耍,捉迷藏。院落可深了,只院墙就得5米半高,那是远近闻名的‘翰林院’啊!在我们这一带可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

故居原貌概况

从史坤秀老人的描述及翻看张氏兄弟的回忆录中我们约略知道,故居宅院应是张申府祖父建造,并参照了北京的四合院建筑风格。旧宅呈“日”字型,二进院落,但屋顶不是起脊式,而是平顶,房屋有的部位结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治安状况融入了一些个人创意。

张家旧宅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座北朝南,南北42米,东西20米(按翻建后的住房大小实际测算)。从南看,青砖垒成的院墙5米半高,上边建有垛口,据说垛口是放置土枪防范盗贼用的。大门开在院东南角,门前是三级台阶,后由硬土填垫成一个缓坡,便于人员和马匹进出。门东侧下角建有排水口,俗称“阳沟”。青瓦垒就的门檐镶在院墙里面,与墙一体,门檐顶部距离院墙的最高处约2米。两个门柱突出墙体,门柱两侧下方是两个狮子造型的小石墩。大门是黑色的,只看大门并不显贵,这可能与主人行事低调的作风有关吧。

走进大门,门洞东西侧均向内扩展,用来暂放小件农具。再往里走进入前院,左拐一排门房,也称南房,共四间,两个开门。最西边一间单独开门,平时存放着些许杂物。东边三间中间一间开门,最东边紧挨院门的一间供佃户或雇工居住,三间中西边那间是一大间,冬季时当马棚用。前院不大,南北方向不到4米,西侧靠墙边建有马厩,用于临时拴喂马匹。

前后院由一堵墙隔开,墙中间建有一个二门,与正房的进门相对。据史坤秀老人回忆,二门楼建筑风格类似亭子式,门楼顶部青色瓦檐共两层,有序错落,飞檐四角翘起,结构精巧,有较强的观赏性。门楼北部两个棕色的圆木柱支撑,门内西、北两侧用木板隔挡,人员进出只能走东侧门。由此一来,前院的人员是看不到后院主人生活情况的。

走进后院,院中是一色的青色方砖墁地,整洁大方,东西侧各建有三间厢房,均为中间开门。西厢房门前建有三步台阶,张申府一家起先在此居住。东厢房开始放置生活用品等杂物,后来张申府的七叔婚后搬来居住。东厢房与正房东耳房的夾角处和西厢房南侧与中墙的夹角处分别建有厕所。院中依次错落着四个花池,里面常种些丁香、月季类的花草。正房是三正二耳式,俗称“二郎担山”。正房门前修有大青砖垒就的五步台阶,台阶推算共有1米高,台阶上面到正房门前的空间建有一个方型约10余平米的凉台,可供小孩们玩耍和家人夏天乘凉观景。正房建筑别致,青瓦房檐凸出半米,用来遮避雨水。正房共5间,中间3间比东西耳房要约高70厘米。房屋主体均用青砖垒就,门窗选用上等木材。正房和厢房的房顶均不是起脊式,是平顶,青灰抹平。小垛庄位于金丝小枣的故乡,农家都有在房顶晾晒小枣的习惯,这样得风得光,小枣干的快,更适合保存。到现在当地这种晾晒方式还保留着,所以这里农家住户的房顶大部分建成平顶。

张氏老宅的对面还有南院,占地比北院老宅要大,但住房修建的简单些,为生产用房,主要用来晾晒粮食、小枣,放置耕收器具、马车、饲养牲口等,也曾安排人居住。

张申府回忆中说记得祖母居住在正房,他和父母、姊妹及二弟居住在西厢房。张岱年回忆称,一家住北屋4间,南屋3间,南院还有北房3间,那时应是张岱年一家和七叔一家仍一起居住在这个大宅院里,当时家里人口众多,南院也安排了家人居住。一家人只有张申府两次新婚的时候才真正团圆过。张申府在旧宅里童年的生活是快乐、舒适和自由的,而张崇年和张岱年在旧宅里童年的记忆却多有痛苦和忧伤。

张申府祖父这一辈,拥有土地千余亩,家庭殷实,建造这样一个宽敞、舒适、安全、私密性较好的大宅院,也是自然而为。而到了张申府父辈这一代四伯父在京做官,尤其是父亲张濂受封翰林,这座宅院也就一直被当地百姓称为“翰林院”。

回忆:史坤秀、张道元

绘图:李忠智、张召尊

监制:何洪岭、王林阁

故居复原图说明:

张氏三兄弟故居南北长42米,东西宽20米,正房最高处约6米,外墙(南墙)最高处约5.5米。

①排水口,俗称“阳沟”,位于住宅的东南角。

②大门,门前是一个缓坡,便于人员马匹出入,青瓦垒就的门檐镶在院墙里面与墙一体,两个门柱突出墙体,门柱两侧下方是两个狮子造型的小石墩,大门黑色木质,门洞内东、西两侧均向内扩展,暂存小件农具。

③垛口,垛口放置土枪以防范盗贼。

④南房,共四间,两个开门,邻门洞的三间中间一间开门,正对院内中墙的二门。紧挨门洞的一间供佃户居住,左边相邻一间开门,再左边一大间为冬季马室,最西边的另一间单独开门,平时放些杂物。南房屋顶用青灰抹平。

⑤院内中墙,此墙把张氏家人居住的私密空间与外界隔离。

⑥二门楼,亭子式建筑风格,二门楼顶部两层青色瓦檐有序错落,飞檐四角翘起,结构精巧,门北部两个棕色木柱支撑亭顶,北、西两侧均用木板封挡,东侧开门通向内宅。

⑦东厢房,共三间,中间开门,先期放置生活杂物,后来张申府七叔一家在此居住。

⑧五步台阶,共约1米,台阶上一个10余平方米的凉台,供小孩们暂玩和家人夏天乘凉观景用。

⑨正房:三正二耳式建筑,起先张申府的祖母和七叔居住,后张濂夫妇在此居住,再后来七叔一家搬入正房居住。正房房檐凸出半米,用来遮避雨水。中间三间屋顶比东西两间耳房高出约70厘米,房屋主体均用青砖垒就,门窗选用上等木材,正房房顶是平顶,青灰抹平。

⑩西耳房,后建有通向房前的敌楼通道。

⑾西厢房,共三间,中间开门,但与东厢房不同的是门前修有三步台阶,张申府出生在此房。

⑿内院,一色的青色方砖墁地,院中依次错落着四个花池。

⒀马厩,冬季以外拴放牲畜。

旧宅里张氏三兄弟幼年的经历及对其人生的影响

张氏三兄弟一生均成就斐然,一方面来自哥仨个自身的天赋和后期的努力,一方面来自父母重要的启蒙教育和良好的家庭背景。然而他们三人性格迥异,尤其是张申府和张岱年两兄弟的性格反差极大,而性格往往与幼年时的成长经历相关。

首先从张申府说起。张申府是三兄弟中受父亲读书感染力影响最深的,三兄弟中他在老宅居住时间最长,1906年的正月,张申府和七叔坐着骡车赶赴北京求学,彼时张申府14岁(虚数),之前他一直在老宅中读书、生活、玩耍,后来在老宅里结过两次婚,又断断续续住了一段时间。

张申府幼年的成长经历是符合我国传统的父严母慈的传统教育模式,幼年时期深受祖母的宠爱和母亲的疼爱,张申府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被长辈的爱浓浓包围着。父亲张濂是他的启蒙老师,张申府是受父亲器重的长子,父子二人拥有过不少共同读书的时光。张濂家境优渥、一心向学,张濂夫人赵氏贤惠持家,二人感情甚笃。在家庭经济方面,张濂很少动用心思,对金钱比较淡漠,后来在北京一直租房居住。在对待钱物方面,张申府也深受其影响,一生看淡钱财。据史坤秀老人回忆,大约在上世纪40—50年代,张申府的堂侄张尊明、张汉山曾就老家的土地处置事宜征求过张申府的意见,张申府当时回复说把土地处理了,所得款物用来在当地建造学堂办教育。张申府曾回忆,幼时在老家的一个小四合院中居住,他后来到北京求学,曾住在四伯父租住的一个比较宽大的四合院中,所以两相对比,在故乡族人心中颇为自豪的“翰林院”在张申府的心中只留下一个“小”的印象……

张申府四伯父拔贡任职北京,父亲优学参加省、会试,七叔学问上进赴京求学,这些父辈的熏陶和影响,都是促使张申府努力向上的积极因素,再加上张申府天资聪颖,他在少儿时期的文化素养已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儿童伙伴们。张申府后来在清华大学时期的学术成就,与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交流,与蔡元培、李大钊、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胡适等名人的接触,养成了张申府天马行空,自由不羁、恃才傲物、率性而为的性格,在他的眼中,世界是宽广无垠的,老家的记忆却是逐年模糊了。

再说张崇年。张崇年在老宅大约居住了十年的时间,他是哥仨个中最受父亲读书成功影响的。张崇年1904年在老宅出生,3、4岁的时候即跟随父母到北京居住,那时也是父亲人生中的鼎峰,父亲正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张崇年的童年是新奇而快乐的,在幼年北京成长的那段时光里,长兄张申府在外求学,很少回家,懵懂略晓人事的他与父母一起尽情享受父亲功成名就的喜悦。1911年,张崇年8岁的时候,张崇年和年仅3岁的小弟张岱年又随母亲回到老家居住,接受母亲的教育。后来母亲生病离世,但少年初长成的张崇年情感受伤后的自我调适能力要远强于幼小的三弟岱年,一方面有他崇拜的父亲和长兄作主处理家务事宜,一方面是幼小需要呵护的三弟,那段时间张崇年变得成熟了许多,他也总是想方设法地安慰着幼小的三弟。成人后的张崇年性格开朗外向,淡定从容,处变不惊,而且自己也认为要像父亲那样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所以后来努力求学并取得不凡的成就。张崇年是我国最早接触原子学术的青年学者之一,曾参与国民政府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后期如果不是因为较为复杂的时势和家庭因素,张崇年很有可能成为我国原子能研究方面的科学家。

最后说张岱年。张岱年在老家一共居住了8年的时间,哥仨个中他和父亲张濂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晚年潜心研究黄学和药学的张濂多是张岱年陪伴着。张岱年出生在北京,1911年,3岁的张岱年随母回家,11岁随父亲和大哥等一家人回到北京居住,继而在大哥张申府的安排下求学。少小离开故乡后,张岱年基本都在北京学习、工作、生活,1995年曾回沧州短暂停留,彼时已是86岁的老人了。追溯张岱年的幼年,在老家居住的8年是比较痛苦的8年。3岁前在北京深宅大院里居住的那段时光正是咿呀学语的时光,没有留下多少记忆,回老家变换环境对幼儿带来的更可能是些许不适感,那时祖母已逝,父亲远在北京赴任,然而先是比较疼爱自己的大嫂产后风而死,再后来与自己亲密玩耍相伴的小弟溺水而殇,继而母亲中风后来去世。几位亲人的先后离世,对幼年的张岱年打击是沉重的,苦楚和恐惧感一直充斥着他幼小的心灵,那时的他沉浸在悲欢离合、生死兩重天的状态里,对后来张岱年木讷拙言、内藏刚毅的性格养成不无关系。大成者往往情感有大伤或生活中有大阅历,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张岱年内心的感伤转换成一种新的精神动力,即通过读书和思考才能渐次抵消内心的哀思和现实中的痛苦,以至于养成坐得住、想得深的性格。在后来迁居北京求学,辅之于自身的天份、努力和机遇,最终造就了一代国学大师、哲学大家。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县档案馆)

推荐访问:故居 张氏 兄弟


[张氏三兄弟故居探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