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委廉政

试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6 08:47:07   浏览次数:

摘要: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设施不够、资源有限、多部门间衔接不畅、指导教师工作不力、实习评价欠合理、实习科研缺失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发展综合性大学而使高校师范意识逐渐淡薄,又有因基地建设投入不足致使发展滞后等。为此,拟提出通过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基地学校和高校的合力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强化实习科研等途径,从而推动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科学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实习基地;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5)03-0058-03

“教育实习基地即教育实习工厂,是培养大学生教育与教学技能的场所”。体育教育实习基地则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合格中学体育教师的重要平台[1]。近年来,各高等师范院校逐步重视校外教育实习基地的改革与完善,在校外实习基地的软、硬件建设上有所改善,对实习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作用。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参加实习的学生也同步增长,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原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已不能适应课改环境下培养新型体育教师的需要。为此,如何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解决教育实习中的问题,对于促进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颇具现实意义。

一、体育教育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

新的改革形势下,尽管各师范院校逐步加大了校外实习基地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实习基地情况有所改善。然而,受多年来的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习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不能保证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锻炼的需要。

(一)场地不足、设施保障不够

由于实习工作的连续性,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多安排在省市级重点中学,这些学校教学质量较高,生源饱和且多在老城区,办公和住宿条件则有限,无法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就餐及备课等实习场所。以安徽某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设的十二个校外教育实习基地为例,能为实习生提供住所的仅有一所学校,有的实习生每天须用几个小时多次往返宿舍与实习学校,还有部分学生则在实习学校附近租房居住,这对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很多不便,甚至有安全隐患。

中学体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生需要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训练、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实习生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实习锻炼才能学以致用,集教学、训练、竞赛的技能和组织能力于一身,才能更好地完成由学生过渡到教师这一重要的角色转变过程。然而,实习基地教学资源的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基地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设施和资料等过于陈旧而无法使用,导致一些教学内容和活动无法开展,使实习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二)管理不健全,沟通不畅。

地方师范院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是省教育厅,而实习基地学校的直接主管部门是市教育局,因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常有行政障碍,沟通不畅。高校根据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结合高校和社会对毕业生要求的实际,制定了明确的体育教育实习管理的规章制度。然而,由于没有文件或政策规定地方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必须参与教育实习,他们均没有法定义务参与实习工作,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实习基地学校参与实习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校甚至不欢迎实习生,认为打乱了教学秩序,视其为“包袱”。

(三)指导教师不足,科研缺失。

尽管各高校对教育实习越来越重视,对实习指导工作也在加强。然而,能胜任实习指导工作的教师有限,真正熟悉基层学校体育工作现状和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师不多,部分中学指导教师自身能力也有待提高,高校和中学部分指导教师均有缺乏责任感、治学态度不严谨等问题对实习工作影响较大。

高校一贯重视科研工作,体育科研也齐头并进,以安徽省某地方高校体育专业为例,近年来的科研课题从国家级到省级均有不俗表现,而对中学体育教学研究则不够重视,有关体育实习基地建设的论文则没有一篇。

(四)教学实习评价不够科学

各实习基地学校所处的位置、办学层次和学生基本情况等存在差异,而实习要求、评价标准、考评方式则是一样的,在每年的毕业实习评比中来自非重点中学的实习生明显处于劣势,付出可能还更多些。缺乏各方都认同的考评标准,包括对指导教师的考核要求及优秀实习生的评定要求等,无差异化考核机制的评定结果既不合理又不科学,很大程度挫伤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积极性。

二、影响体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因

(一)师范意识在淡化

为适应社会需求,传统师范院校多往综合性大学发展,师范意识正逐步淡化,减少师范生比例甚至成了目标。受此办学理念的影响,传统的就业模式在转变,以往的体育师范生多到中学任教,就业方向单一。但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有限,只有部分学生从事体育教师的工作,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呈多元化,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也在淡化该专业师范特色,也就导致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习的地位在下降,自然体育实习基地建设受到冲击。

(二)建设资金缺乏保障,软硬件设施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步入了黄金发展期,但许多地方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并没有同步跟进,尽管各高校也在强调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但对基地建设所需经费的来源则往往不落实,导致很多基地学校设施陈旧、教学器材匮乏。以安徽某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为例,该校体育学院比较重视教育实习基地的发展计划,由于学校没有实习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基地建设规划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三)学生的认识失之偏颇

绝大多数师范生还是愿意去中小学工作,由于中小学招聘编制有限或收紧,求职难度非常之大,挫伤了部分学生从教的积极性,转而投向公务员、考研、健身教练、保镖等其他工作,部分学生认为既然当不了中学教师,教育实习有何之用,对待实习工作的态度也就比较敷衍。

三、实习基地建设的对策

(一)深化对实习基地的认识

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地“演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各种实习模式中,在基地学校的实习优于其他方式的实习,既能使实习生受益终生,又能使基地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有效推进。通过实习基地这一前沿阵地反馈中小体育工作的现状,指导高校课程设置和专业改革。

(二)协调“三方”合力共建实习基地

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仅靠高校一方力量有限,应积极取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将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列入教育系统的常态化工作,从而得到实习学校的积极响应。要加强高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不应局限每年实习期间的短暂接触,高校应为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提供帮助,积极参与基地学校开展各项体育竞赛训练工作,为基地学校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真正做到互惠互利,实现多赢。

(三)建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

实习基地的指导老师是学生的领航人,也是实习基地学校的精髓。高水平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须从如下方面着手。一要做好选拔工作,要选拔专业知识丰富、熟悉中小学体育教学规律,具有组织管理、教育研究及教学指导能力较强者担任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应尽量选拔学历、职称较高、学科专业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强责任心、乐于奉献、热衷实习指导工作者担任指导教师。二要建立考核、激励与监控机制,加强对指导教师监督、管理和培训。高校与基地学校需共同拟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条例,建立涵盖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职称评定、奖励和年度考核的依据,且将其纳入教师档案。对指导不力、学生评议差的指导教师予以淘汰。三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互相交流实习指导工作经验和体会,进行多种专题讲座,使双方指导教师熟悉指导步骤,掌握实习指导的方法和技巧[3],建设一支既受学生欢迎业务能力又强、极富责任的专业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实习基地条件

制约实习基地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实习经费和建设费用的不足。可通过设立实习基地专项建设基金的方法来解决实习经费的困难,可联合实习基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共同设立实习专项基金,且专款专用,如培训双方指导教师,请专家上课,购买必需的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添置实习生宿舍家具,补贴实习生伙食及购置图书报刊资料等。另一方面应根据基地实际情况,以基地现有设施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和资金投入计划,应按基地规模和接纳实习人数多少,按比例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实际需要确保实习基地稳步健康发展。

(五)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实习基地科研工作

一些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缺乏与中小学接触和交流,缺乏了解基础教育和课改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因而需要“走出去”,一方面需要多去中小学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将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专家请到高校来传经送宝,开展校际交流,有助于高校指导教师及时了解中学体育教学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同时组织实习基地学校的指导教师到高校学习观摩、讨论交流,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资源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它涵盖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及行为科学等多层次交叉学科知识,颇具研究价值。

教育实习是大学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保障。因此,为培养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高校、实习基地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指导教师等应提高认识,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加强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推动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盛忠兴.教育实习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1990.

何良玉.论高师语文教育实习基地建设[J].沧海,2013

(5):173-175.

朱淑琴,赵瑛.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4):109-110.

4 徐开春.关于体育系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85-86.

5 吴茂江.论高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1):125-127.

6 李仲立,孙立峰.教育实习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1988.

7 徐圣霞.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探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88-90.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raining bases construction of P.E. major in teachers’ colleges usually suffer insufficient quantity, few facilities, limited resources, unsmooth conn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departments, ineffective work of tutors, ueasonable internship assessment and the shortage of internship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uch is derived from multiple reasons. For example, the university would like to weak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dentity of teachers’ college purposely, in order to develop into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he investment on the base development is not sufficient and the base development still lags behind.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situ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o get support from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hools of practice base and universities, enhance investment, establish outstanding tutor team and strengthen the internship R&D. By doing so, the training bases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can achiev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P.E.); training base; base development

推荐访问:基地建设 试论 实习 高师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