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济工作

地质旅行课程建设及其意义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6 08:39:39   浏览次数:

摘要:地质旅行是一门新兴的、将地学知识和旅游知识巧妙结合起来的、由旅游学与地球科学相互交叉形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课程。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地质旅行提供了一个拓宽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的机会。本文从地质旅行课程建设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效果等方面介绍了该课程的特点及意义,认为该课程契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集普适性、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于一体,在满足学生横向扩展知识需求、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质旅行;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8-0248-03

《地质旅行》课程曾是长江大学的一门公共选修课,是一门内容综合、广泛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科普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是从2005年开始进行课程的建设、实践及研究的。

本课程的开设与本科人才培养实现“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相一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作为大众休闲活动之一,已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大学生作为未来潜在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群体,在他们中开设地质旅行课程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有益,同时有利于使之成为一名自觉的旅游环境保护者,这将会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课程建设的目的

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公选课在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地质旅行》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接触大自然过程中学习一些基础地理和地质知识,认识自然,开拓科学眼界,建立地球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地质、灾害、环境、景观等重要的基本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变化所必须具备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了解如何保护并充分利用各类地质遗迹资源。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素养和科学旅游的能力,增强探索自然的兴趣,陶冶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苦乐观,并结合本专业的学习建立适应未来新时代的观念,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

这门课程是为有一定地球科学基础知识,或者初步涉猎地学的,且想了解与旅游相关内容或热爱旅游的广大青年学生所开设的。近年来,少数高校开设了旅游地质学课程(地大、南大、南开),除见到陆景岗的《旅游地质学》[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和杨世瑜,吴世亮的《旅游地质学》[2](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两本旅游地质学教程外,目前还没有通用的统编教材。笔者在参考夏树芳的《地质旅行》[3](科学出版社,1998)、汪新文等编著的《地球科学概论》[4](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和陈业裕,黄昌发编著的《应用地貌学》[5](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三本教科书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课时的限制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科学设计教案和讲义,选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是地质学基础,包括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各类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常见岩石类型及野外识别;地质时代,地层时代的划分和识别;地质运动与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及识别,褶皱、断层的野外标志。

二是有关地质景观的成因、特点及与此相对应的中外地质景观的欣赏,包括山岳揽胜(造山运动;中国风景名山岩石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成因;中国及世界主要风景名山欣赏)、水域风光(江河溪涧、瀑布、湖泊水库、冰川、海洋和泉点的成因和特点;世界主要景观欣赏)、岩溶作用与岩溶景观、风沙地貌(风蚀地貌的形成和特点;中国及世界主要风沙地貌景观)。

三是有关地质公园的简要介绍,包括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地质公园的分布;中外著名地质公园简介)。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与地质旅行有关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與知识,认识各类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和变化必须具备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了解如何保护并充分利用各类地质遗迹资源,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来重新看待旅游。

三、课程建设的方式

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①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不同的课程或同一课程的不同章节,都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每一种教学手段都要扬长避短、合理搭配。“讲述式”、“启发式”、“问答式”、“讨论式”、“演示式”教学法等都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于课时只有30学时,故主要以讲述法为主,兼顾其他方法。②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直观教学效果。现今,高校的教学环境都比较理想,教室里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是集文字(Text)、声音(Audio)、图形(Graghics),图像(Image)、动画(Audio)、视频图像(Vileo)等多种表示与传播信息载体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手段[6]。利用它进行教学,更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特别是地质旅行课,更是需要图、声、影的有效组合,从而使课程变得形象、直观。在PPT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案编排,力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推陈出新,并在授课过程中还会插入一些视频资料。而且在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要不断更新内容和图片;在笔者每次参加国内外地学会议及地质野外工作完成回来后,还会整理一些专题PPT或视频资料,补充到教学中。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增进了学生对地学研究的兴趣,而且对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展知识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③充分发挥教学网站的作用。现在的课程建设均有内容丰富、管理先进的教学网站支撑。充分发挥教学网站的补充作用,通过教学网站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可大幅度提高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开阔视野[7]。这种方法的优势非常突出,不仅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健康,而且带来了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使学生更加热爱这门课程。

2.注重和加强实践环节。地球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必须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及时安排课堂实习与课间的野外考察,加强感性认识。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地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我国召开第30届地质大会时就提供了140多条地质旅行路线。地质学的发展与旅游的需求增长,使我国开始重视地质公园的兴建。现今已拥有包括黄山、庐山、张家界在内的20处世界地质公园,到2009年底,已建成或已批准建设的国家地质公园达138处之多。地质公园是地质学与旅游资源结合的产物,地质公园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自然和文化三重内涵,为人们提供了较高的具有科学品位的观赏游览、度假休息、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启智基地。

3.建立有效考核机制。《地质旅行》是一门公共选修课,采用平时表现+读书报告的考核形式。平时表现、作业、讨论、测验成绩占30%,读书报告成绩占70%。平时作业一般采用准备教案—课堂讨论—当场打分的方式进行,以此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又无形中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和管理[8]。测验命题非常灵活,在教材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通过自己的筛选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学习和领会该门课程的重点,避免死记硬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课程建设的效果。在长江大学,《地质旅行》课程建设及实践研究从2005年开始,至今年已实施了5年。从教学实践和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无论是对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旅游水平的提升,或是对自然的热爱、性情的陶冶,都在学生群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一门广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①普及了地学知识,了解了神奇的大自然。本课程自开设以来,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从一开始规定80人的选课人数,到现今150人的规模,中途又有几次规定人数的变化,其中最多时选课人数达到260人。几乎每一次选课人数都会超过限制,形成了次次爆满的场面。从学生的选课率到上课的到课率超过92%,从学生的期末成绩看,开课10个学期以来,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平均为27.5%,80—90分区间比例平均为49.7%,70—80分区间比例平均为17.1%,60—70分区间比例平均为5.7%,课程成绩符合教学要求的正常分布状态,且优秀率(90分以上)相对超常平均水平,绝大部分同学成绩良好,说明学生对本课程教学大纲给定的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有良好的掌握,体现出此课程已经让大批的学子们受益。②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开展《地质旅行》课程教学以来,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学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户外开展地质考察,增加了学生的游历,以致学生常常自发开展这类的地质旅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自制PPT课件,尝试上台讲课,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在课余时间上网搜索资料,熟悉地质专业知识,选择或优美、或独特的图片制作成PPT。大自然的壮美和图片上精美的山光水色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了他们的情操。③开阔了眼界,建立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地质旅行》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的科学旅游能力得到了提高,且增强了探索自然的兴趣。他们已经能够科学地考察各类自然与人文景观,不再对着秀美河山除了感叹还是感叹。

四、课程建设的意义

1.《地质旅行》是普及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旅游资源中占绝对优势的各种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地球演化、發展的产物,其形成和变化与地质作用和地质地理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地质旅行》这门课以旅行为兴趣切入点,运用旅行的独特视角和思维介绍地学知识和自然景观,使学生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造成的美景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地质景观的岩石组成、地质成因及造景功能,掌握与地质相关的变化规律等基本地学知识,这是对大学生进行地学常识普及的最有效途径。

2.《地质旅行》是对科学旅游的有益指导。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事业得以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今经济结构中的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各国所重视。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同志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旅游业的重新定位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而明确的指导意义。科学旅游成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开设《地质旅行》课程,能在学习地质知识与景观欣赏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旅游,而在旅游中,对奇山异水的形成原因及其来龙去脉也日趋成为人们更想了解的内容。学生懂得了科学旅游,今后就能宣传科学旅游,并使科学旅游得到普及,这对促进区域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地质旅行》是陶冶情操、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地球的实践行动。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的形势下,学生对环境话题具有更加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环境、景观等重要的基本知识及其相互关系,掌握能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地质遗迹的分类及现状;认识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变化所必须具备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了解如何保护并充分利用各类地质遗迹资源。同时将地质知识与地理、旅游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地学的兴趣,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他们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以更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实践证明,《地质旅行》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赞誉,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契合了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而且满足了学生对于多样性知识的渴求,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本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提升了综合素质,相信《地质旅行》教学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陆景岗.旅游地质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杨世瑜,吴世亮.旅游地质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夏树芳.地质旅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汪新文.地球科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5]陈业裕,黄昌发.应用地貌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彭润民.《旅游地质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2,(3):44-46.

[7]冯伟昌.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建设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9,9(2):138-139.

[8]柴凤梅,木合塔尔·扎日,汪立今.浅谈“岩石学”课程建设及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9,(2):92-94.

推荐访问:地质 课程建设 意义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