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乡镇农村

大山深处有“铁军”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0 09:47:19   浏览次数:

有人说,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如同人体的血脉,是铁路运输的“生命”工程。无可非议,这项工程在当今的铁路建设中至关重要。这次我采访的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就是一支专为电气化铁路编织“血脉”的队伍,人称他们是“铁军”!

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在我国铁路建设队伍中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刚过“而立”之年,血气方刚,激情四射。正是这支年轻队伍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攻坚克难,专打硬仗,被誉为“中原铁军”。

青藏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全线高寒缺氧,条件十分艰苦,建设队伍标准高,要求严,必须有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必须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进入21世纪,青藏铁路建设如火如荼,施工现场急需一支能打硬仗的专业队伍,上级领导把任务交给中铁电气化局。电气化局的领导者们在选拔队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驻扎在河南郑州的第三工程公司,这里的员工个个都是铁打的硬汉,三十年来,他们一次次打大仗,打硬仗,再苦再累从未退却过。不过,这次到青藏高原不是架设高压接触网,接受的任务是贯通青藏铁路通信线路。这是铁路的“神经”系统,不能有任何马虎和闪失,战场设在唐古拉山高峰,海拔5000多米,连鸟都飞不过去的地方。他们在西藏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河南人民一直在关注着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2006年春节前夕,青藏铁路建设进入关键时刻,享有盛誉的大河报社通过现代传媒技术,与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唐古拉山建设工地开展互动,为一线将士送去精神食粮。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称他们为“中原铁军”,并把深情问候和良好祝愿化作无线电波送往唐古拉山,成为激励高原勇士勇往直前的力量。这些都是我从三公司工会主席樊合顺那里听到的,他肚子里装了许多员工们的事。

我的这次采访活动领导特意安排樊合顺陪同,一来介绍情况,二来到基层也是检查工作。合顺年近花甲,在校学习铁道信号,毕业留校讲授铁道专业知识,那年来到三公司到综合部门工作,扑下身子学习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不当门外汉。他性格开朗为人和善,后来领导安排他到工会做群众工作,在工会组织领导岗位一干就是20多年。他懂得关心人、体贴人,赢得了职工的尊重。他与世无争,心里想的只是怎样干好自己这份工作,从不挑剔,别无他求,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三公司施工现场遍布各地,我们这次采访的是向(塘)莆(田)铁路线,这是在大山深处修建的一条新线路。山连山,峰连峰,山峦叠嶂,施工进展十分艰难。它北起江西向塘,经由江西抚州、南城、南丰,穿越武夷山脉进入福建经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穿越戴云山引入莆田站,全长大约634公里,建成后是一条运营速度200公里/H客货混跑线路。在这条铁路线上大小桥梁有209座,隧道122座,桥梁和隧道累计长度占90%还要多。他们承建的变电所、分区所、区间基站、直放站、中继站、独立信号房屋建设有233处,更重要是还有383公里高压接触网的架设和电力供电任务,点多线长,施工难度大,面临的是一场苦战。三公司领导全面分析了眼前的任务,抽调1200多名精兵强将鏖战向莆线。

采访从福建的沙县切入,三公司向莆项目部就设在这里。

事业的成功与否核心是人,领导的关键是用好人。樊主席向我介绍,向莆线是块“硬骨头”,干这种活的人必须比骨头还要硬。领导在研究选配项目部班子的时候,反复掂量,确定由连伟担任项目部经理。这个时候的连伟还在(横)峰福(州)线,他1965年出生在宝鸡,1984年社会招工进了三公司,生就的刚硬性格,很有“拼命三郎”的模样。2009年,峰福线工程建设正是吃紧,一天他在工地检查工程质量,两眼只顾看向上高压接触网,不小心一脚踩空跌倒在地,幸好腿无大碍,一支胳膊却摔成骨折。他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只有毅力和坚强,到就近医院做了简单治疗,吊着绷带又到了现场。他很清楚,这个时候一线不能没有他,他要对质量、安全负全责。连伟就是这样,他把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就是中原铁军的风采!

何为领导?以我之见,所谓领导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领导者办事首先要讲科学,一切按科学规律办事。那么领导艺术是多方面的,用人是要讲艺术性的,科学善于用人,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向莆项目部的党工委书记刘泉东,比连伟年长8岁,下过乡,在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受过专业教育,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岁月的磨练让他更加稳重成熟。他心胸开阔,爱学习,爱动脑,抓工作有板有眼,深深懂得“班长”的工作重点就是营造和谐氛围,构建和谐企业。和谐凝聚智慧,和谐产生力量。公司党委开展“书记包重点,支委包工班,党员包群众”的新时期党组织“三包”活动,首先在向莆项目部启动,是组织对刘泉东的信任和肯定。他和连伟配班子抓工作互相信任,优势互补,都说他们是一对“黄金搭档”。

新建铁路运营速度的提高,对牵引供电接触网的施工提出了“主体无缺陷,开通零故障”的质量要求。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一组组硬横梁拔地而起,如同正在接受检阅的仪仗队,在大山中排列得整整齐齐。隧道里工人们架着梯车挑灯大战,一条强烈的红色光束打在隧道顶部成为一个红点,很快这“红点”的位置就是一个深孔。这是现场正在进行“打灌”作业,在隧道顶部打孔灌锚栓,它是连接接触网吊柱的基础,必须坚实牢固能承受住列车运行产生的巨大的力量,“打灌”一直都是隧道架设供电接触网的重要工序。现在他们定位“打灌”采用的是红外线定位技术,定位精度和劳动效率大幅度提升,确保工程质量100%达标。

向莆铁路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铁道部对电气化设备施工提出“零工期”的要求。通俗地讲,不给电气化部门施工另行安排时间,他们只得见缝插针甚至“造缝插针”完成施工任务。这些年星期天、节假日的概念早已在他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他们接到的任务都是只有工期没有假期,有条件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到目前为止,他们已安装接触网支柱12500多根,硬横梁完成272组,工作量都比预期进度提前完成。这就是中原铁军的风采!

采访札记里还有一件事是我久久不能忘记的。2009年原任三公司下属一个基层单位食堂管理员的张桂秦,年龄已满50周岁退休了。她没有待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不远千里从郑州来到这大山深处当了一名编外人员,重新操起锅碗瓢勺让员工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同时也能照顾到自己的老公,尽到做妻子的责任。刘泉东和张桂秦夫妻近30年,长期以来过的是“牛郎织女”生活,泉东长期在外奔波饥一顿饱一顿,桂秦也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出于无奈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挥之不去的是牵挂。现在她来到工地,不管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采访中我们与前来工地检查工作的三公司建筑段段长夏俊青不期而遇,他看我问这问那,说了句:“向莆线我们承担的房建任务最重,这里山势陡峭,寸土寸金,施工遇到的困难有时连想都想不到。我们不仅要把房屋建起来,还要经受住各种自然灾害的冲击,这就是责任!”夏段长寥寥数语,铿锵有力,字字句句表现出铁军的风范。这些年他们南征北战,战胜的是困难,赢得的是荣誉。那年他们在东北干活儿,工期要求很紧,尤其是又到了大冬天,大气温度零下30多度,冻得手都伸不出来。困难是大自然造成的,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为了按期交工,他们打破常规,冬天不息工,想尽办法解决大气温度低的问题,一切按规律办事。他们常常给新浇筑的房屋主体搭起帐篷、生起火炉甚至有的还要挂上电热毯养生,满足房体养生的要求。大气温度降低,养生的温度一点也不能降,保证工程质量过得硬。这就是中原铁军的风采!

采访就要结束了,那些铿锵有力的话语还在我耳边反复响起,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身影还在我眼前闪现。这是一支新时期坚不可摧、迎难而上、能打胜仗的中原铁军。

责任编辑 盖艳恒

推荐访问:铁军 大山 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