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演讲致辞

欧罗巴之鹰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30 09:10:12   浏览次数:

自20世纪60年代起,北约各国大量装备美国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这种四发螺旋桨运输机产量超过2000架,参加了50年代以后所有的战争,并在历次局部冲突和各国维和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1979年,C-130冒着机枪和高炮编织的火网反复超低空通过格林纳达机场的英勇表现让人印象深刻,此战该机投下上千人的突击队和数百吨武器弹药。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出动C-130等型号军用运输机600多架次,支援其特混舰队的军事行动。这些运输机经过空中加油,先后从英国本土向马鹰之战的重要支撑点——阿森松岛紧急空运去7500多吨军事装备和物资,似及15600多名士兵。而在1990年“沙漠盾牌”行动期间,仅仅依靠部署在战区的149架C-130战术运输机,就作各国作战不队空运了14.2万吨物资和13.4万名官兵,并满足了各部队提出的3500多次空运要求。

经过几十年服役和不断改进的历程,C-130“大力神”作为西欧各国空军运输机队的“主力机型”,已渐渐显出“力不从心”的一面——到20世纪末,世界各国在60—70年代间购买的“大力神”运输机30年设计寿命装满,超过1500架飞机面临退役。另外,C-130的机体结构基本延续50年代最初的设计尺度,运载重量和宽度限制开始影响新一代陆军装甲车辆的设计和发展,严重制约装甲车辆防护能力提高。新的战略需要新的运载平台,发展新一代战术运输机已经刻不容缓。除去战略发展的需求,世界上接近2000架运输机需要更新的巨大潜在市场也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蛋糕,而且美国短期时间内还没有更新战术运输机的打算,只是在不断改进老掉牙的C-130,这给了市场一个难得的机会。欧洲人希望再次凭借空客模式,踏入战术运输机这个传统的美国独占领域。

美国中型部队采用从瑞士“皮兰哈”改进而来的装甲平台为主力,它是在C-130性能限制下的妥协产物,装甲防护能力严重不足。美国人花费很多精力为其研制附加的增强防护组件,即便如此,其防护性能还是不如欧洲新一代“拳击手”等装甲战车系统。全新研制有很多好处,沿袭成功的空客模式,新柵由多国共同投资共担风险,这样一来投资国本身就是采购国,新机锁定的目标采购数量可以被捆绑到一起,能够保证获得足够的基础生产数量,只要新机完成研发,基本就能正當生存,比美国公司单独开发的风险小很多。欧训国多是中等发达国家,经济能力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在每年有限的军费中投入如此大的资金用于研发。多国合作实际上相当于整合整个欧洲的经济资源,每个国家完全能够承担各自分摊的经费。新机在欧洲制造也有很多的政治好处,其能产生大约4000亿欧元的经济辐射效应,提供超过2万5千个至少25年的工作岗位。所以,不管新一代系统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和挑战,欧洲人都有信心和决心将它变为现实。

事实上,从欧洲开始讨论研究新一代战术运输机的时候,美国人就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而26年以后的今天,美国的将军们正开始悄悄审视这种新机,其划时代的能力提升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前景。这一点上,欧洲已经走在美国前面。现在,不管美国能否提供一个更强大和先进的型号,都无力撼动欧洲新一代战术运输机的前进步伐了,其难以估量的影响力将在未来15年内得以充分体现。

发展历程

1982年,法国宇航公司、英国宇航公司、原西德MBB公司和美国洛克希德-乔治亚公司决定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共同探讨合作研制未来国际军用运输机(FOMA)的问题。起初,4家公司联合研发FIMA是准备用其替换在美国和欧洲各国军队中服役的C-130战术运输机,以及在原西德、法国空军中服役的C-160战术运输机。

不过,在最开始的概念研究阶段,FOMA合作体就没有形成统一的思路。欧洲与美国之间基于自身的需求,对新型运输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照顾到相关国家的不同需求,参与合作的欧、美公司界定了两种机型:FIMA-A和FIMA-B。英国和法国根据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扎伊尔的作战经验,主张研发较大的战术运输机,也就是FIMA-A方案。FOMA-A采用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可从后方基地长约915米的混凝土跑道上起飞,运载29.5吨货物,货舱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为3.65米,能运载“超美洲豹”直升机和自行火炮;德国人则倾向于研发较小的战术运输机,该机将采用4台涡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为80~85吨,货舱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为3.6×3.5米,可将20吨公斤货物空运至2000公里外;美国人想研发的却是一种可在长约460米土跑道上强行起降的“超短距起降”战术运输机。

为了形成统一概念,FIMA合作体重新对FIMA进行了界定:FIMA将是一种基准型战术运输机,采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87吨,具有空中受油能力。为了兼顾各国不同的需求,其设计方案保留具有足够的兼容性,可进一步将其更改为“重型”F!MA或“轻型”FIMA。随后,合作体一致同意了FIMA的基本设计要求。

1987年,根据与FOMA合作体共同签署的一项备忘录,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及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也加入进来。之后,FIMA小组的工作开始一边倒地倾向于满足欧洲需要,与美国“先进技术战术运输机”概念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美国与欧洲各国在新机研制指导思想、性能要求上的根本差别再次凸显出来。

其实,欧、美本来就没有“共同需求”的基础,美国参与这个项目也只是纯粹的利益关系。美国拥有配置完备、列装齐全的庞大军事空运系统,除了C-141、C-5战略运输机外,还有正在研制之中的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后者既具有过去只有战略运输机才拥有的强大运载能力、远航程和更快的飞行速度,也具有中小型战术运输机的简易机场起降性能。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人想让C-130这一级别的运输机能直接抵达更多的地区、更深入前线、更直接地介入地面作战行动。所以,美国人认为新研发的战术运输机换代机型必须是一种短距起落的飞机。相对而言,西欧各国的军事空运系统不但规模很小。而且都没有装备战略运输机,不能空运大型武器装备,欧洲人的当务之急就是增大军用运输机的运载能力和航程,满足其快速反应集群对空运系统的要求。为此,欧洲人确认新研发的战术运输机代换机型应是一种可兼顾战略、战术空运任务的中型运输机,这其实是一种介子C-17和C-130之间的机型,而不是美国人所希望的C-130“超短距起降版”。

1988年,FIMA合作体开始起草未来大型军用运输机的“欧洲总目标纲要”(OEST),设计要求中的“欧洲色彩”更

推荐访问:欧罗巴


[欧罗巴之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