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范文写作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28 10:14:35   浏览次数:

zoޛ)j馟vviivZ工作量。由于每个割集中的元件都是相互关联的,运用最小割集法时,首先要对最小割集进行确定,搜索出负荷点到电源点的供电路径。对于满足并联关系的割集内部元件,计算出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公式如下:

(1)

(2)

(3)

式中:

为并联系统的年平均停电时间;

为元件Ei的年平均停电时间;

为并联系统的平均停运持续时间;

为并联系统的故障率;

为元件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

3 基于改进最小割集法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本章假设在负荷总量不超过发电总量时线路的潮流不会出现过载,即认为孤岛能够形成。由于负荷也是随时间变化,考虑到计算的精度和快速性,可以用文献[4]介绍的方法,将负荷分为10个等级水平,并计算出各个负荷水平出现的概率。由于DG发电量的不确定性和负荷的随机变化性,使得在发生故障后孤岛不能总是形成,孤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概率性。

当发生上行故障时,孤岛形成的概率用公式表示为

(4)

式中

为孤岛形成的概率;

为DG的发电量不小于某一负荷水平的累积概率;

为负荷在某一水平的概率;

为DG的故障率。

因此,由全概率公式可以得到,孤岛内负荷点LP的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5)

(6)

10

式中

为孤岛范围内的负荷点的故障率;

为孤岛范围内的负荷点每次故障平均停电持续时间;

为孤岛范围内的负荷点年平均停电时间;

为配电网不带DG时负荷点的故障率;

为配电网不带DG时负荷点的年平均停运时间;

为配电网带DG且孤岛能够形成时岛内负荷点的故障率;

为配电网带DG且孤岛能够形成时岛内负荷点的年平均停运时间。

对于孤岛外的负荷点,由于没有DG继续为其供电,因此可以按照传统配电网最小割集评估方法进行计算。

4 算例分析

4.1 算例

以IEEE-RBTSBus6系统主馈线F4为基础,在分支线19和25处加入2处DG。当上游供电路径发生故障时,通过断路器操作,形成孤岛1和孤岛2继续给岛内负荷供电,如图1所示。图中LPi表示第i个负荷点。

该系统有23个负荷点、1个隔离开关、23台配电变压器、4台断路器、23个熔断器(装设在负荷线路首端)。隔离开关操作时间为20分钟。

4.2 采用最小割集算法计算可靠性

运用本章提出的方法,对图1所示的配电网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加入分布式电源前后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影响。

方案一:不考虑分布式电源的作用,计算出的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如表1所示。

方案二:设两处DG均采用微型燃气轮机,其故障率为4%,分别计算了1台、2台和3台微型燃气轮机后的可靠性指标(如表2所示)。

方案三:设两处DG均采用风力发电机组WTG,表3列出了这种方案下分别计算了加入1台、2台和3台WTG后的的负荷点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

从三种方案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1)有DG和无DG的方案相比,DG的接入只对孤岛内的负荷点可靠性有影响,能使孤岛内的负荷点的故障率和年平均停运时间减小,并且显著提高系统可靠性。

(2)随着接入DG数量的增多,孤岛形成概率增大,负荷点的故障率和年平均停运时间降低,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提高。

(3)随着接入DG数量的增多,其对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改善程度逐渐变小,因此可以综合考虑经济成本、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以决定DG的投运数量。

(4)程序的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快速,但是欠缺灵活性,不能解决各种状态下的可靠性指标计算问题,例如若孤岛采用按等级切负荷措施以保证孤岛继续运行时,这种运行状态下的可靠性指标就无法计算了。

参考文献:

[1]黄伟,孙昶辉,吴子平,等.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9):14~18.

[2]张勇,吴淳.分布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1):33~37.

[3]刘传铨,张焰.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2):46~49.

[4]杨文宇.基于最小割集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2.

推荐访问:分布式 可靠性 评估 电源 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