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范文写作

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材料展示

作者:   时间:2022-05-28 15:20:11   浏览次数:

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材料展示



 

  下面的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下关于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材料展示,欢迎阅读!

  【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组建“业委会朋友圈”,让社区达人贡献力量

  “优秀的业委会,懂政策、有担当,把社区工作真正当成自己家里的事,金点子、好主意一个接一个;差劲的业委会,掉链子、撂挑子,有时见到业主还躲着走。”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陆立明分享了他们抓住社区治理关键痛点、补足“三驾马车”短板,在杨浦区创造性地建立“业委会朋友圈”,解决小区管理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

  面对居民区普遍存在的诸如车位紧缺、多层住宅上下楼没有电梯、不文明养犬、违章建筑、违章搭建、垃圾散乱堆放、物业纠纷、侵占公共用地等老大难问题,引发了律佑中心关于社区治理的深层思考。律佑中心一直在研究寻找一种并非就事论事,而是高屋建瓴地以居民区党建引领为根本,居民自治为动力,履行法律法规为依据,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科学地、群策群力地、可以以点带面地解决这类问题的可行性途径和措施。

  在不断深入参与社区治理法律服务工作中发现,有这样一群活跃在各居民区的,热情参与社区治理的公益志愿者,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是不计报酬、甘愿奉献、身体力行。在他们中间,有的原本就是社会各行各业中的组织者、策划者、领导者、智者能人。他们或者卸甲退休,或者离职归家。但他们拥有过人的能力和投身社会公益的意愿,由于他们的无私付出,促进了所在居民区某一领域奇特的自治效果。

  然而,他们又是单一的,分散的,有待提高完善的自发性个体。如何整合这批人的力量,建立强有力的业委会自治主体是推进社区自治的关键。于是,律佑法律服务中心经过充分调研,征得街道有关部门同意,提出在街道有关部门的统筹管理内,把社区热心公益的能人、达人们组织起来,通过传授、交流、探讨、实地调研等形式,群策群力逐项逐题破解带有普遍性的老大难问题,发起组织了“业委会朋友圈”和“自治达人荟”,不定期地组织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参与“业委会朋友圈”的福宁与秦家弄居委会通过这项活动,一方面使他们本来“藏在深闺中”的解决停车难的经验,得到了宣传、传播、扩大了社会对她们辛勤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另一方面也在活动中学习到了其它参与活动的社区在解决停车难工作中的好措施、好方法、好建议,以便在下步工作中改进和修正。她们带着问题来参加活动,带着经验回到自己社区实施,这样的效果远非书本和课堂可达到的。这项活动起到了及时发现苗头、培育典型、探索路径、不断完善、成果共享、以点带面、共同发展,帮助初建或薄弱业委会提升自治能力及辐射推广的良好效果。

  【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维情社工服务中心】——修复“小细胞”,让社会肌体更加健康

  “家和家家和、社会必和”,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维情社工服务中心首席“维情专家”明丽用这样的开场白,展示了维情社工中心维护社会最小细胞——家庭的稳定和谐的一系列工作业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婚姻家庭生活,使婚姻家庭关系也面临巨大的考验。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不能实现稳定和谐,又如何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有序呢?

  维情社工中心经过研究发现,第三者介入导致离婚的占到60%以上,占离婚数的第一位;因与双方父母关系不和谐,双方或一方有较多恶习,双方或一方生理上的原因及家庭经济问题发生矛盾而导致离婚的占25%左右;因家庭暴力、生活琐事、双方性格爱好差异导致离婚的占到10%以上。同时,在婚姻家庭出现矛盾后,大约有70%左右的人直接提起离婚诉讼或到婚姻登记机关离婚,而通过调解解决的仅有30%。面对这样的现状,维情中心针对性地开设了“第三者劝退”服务项目,对外劝退第三者,对内修复夫妻情感;同时又以在情感生活过程中发生的爱情、亲情、友情、心情和性情等方面的问题或困扰的人为对象,开设“夫妻情感维护”项目,通过心理学、行为学、危机干预等技术,采用“一对一咨询”、“多对一咨询”或“一对多咨询”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情感问题。

  所有的职业都要求有资格证、准入证,而做夫妻、做父母是“无证可考”的,这好比没有驾照就开车上路。进入婚姻家庭时同样需要“教育”,但就算再怎么教育,还是避免不了会出问题,“婚姻家庭也有生命周期,几十年的婚姻关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夫妻之间总会有矛盾,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问题。“就像人生病需要看医生,婚姻家庭出了问题,‘病了’同样需要治疗,这就是婚姻家庭调解员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给予求助者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接受婚姻家庭调解员治疗的大部分婚姻都能够“转危为安”。

  自维情社工中心开展工作以来,整个团队共计挽救婚姻257316对,劝阻婚外情316079对,干预为情自杀挽救生命72263人。通过维护家庭情感,修复了破损的社会细胞,让整个社会肌体更加健康和谐。

  【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谊居清情楼”,让法治专员助力社区自治

  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葛海英讲述了该中心在杨浦区首开“法治专员”先河,运用法治专员的专业服务助力街道居委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把垃圾堆一般脏乱的老旧小区整治成崭新“谊居清情楼”的故事。

  延吉东路149弄,是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路二居民区所辖的一个老式小区。它建造于1975年,共有4个门栋,只有孤零零的四幢楼房,并被周边著名的“长白街道两万户”棚户区包裹起来。由于149弄没有围墙和门禁,实际上四幢楼房与周边棚户区处于犬牙交错的状态,进出小区的社会人员和车辆十分复杂。由于种种原因,149弄并没有被纳入征收范围。随着周边棚户区的拆迁结束,149弄成为了一片荒地中的孤岛。小区设施陈旧、环境恶劣,连水泥路面都没有,下雨天淤泥一尺深,垃圾遍地,蟑鼠横行,违建遍地,房屋老化。由于149弄没有被纳入征收范围,加之物业公司管理缺位,居民们怨声载道,有条件的居民纷纷外迁。

  对于这样的现状,百合花的法治专员配合街道居委,对小区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打造以“谊居清情弄”为品牌的居民自治项目,他们建立了小区车辆管理小组,确保停车有序;设立楼层卫生员机制,确保楼道清洁;打造楼道文化气息,确保社区关系融洽,极大地提高了小区居民的满意度、参与度和获得感。如今,149弄环境秩序旧貌换新颜,小区邻里关系日益融洽,社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曾经的“丑小鸭”149弄被打造成拥有宽敞停车位、美丽底楼花园、清洁特色楼道、文化涂鸦墙和文明社区人的精致“白天鹅”小区。

  葛海英表示,社区居民自治要想推进下去,居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都是必要条件,如果人人都能拥有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参与治理,很多矛盾的解决其实并不是难事。在延吉东路149弄的改造过程中,有一条最为宝贵的经验就是居民自治必须有法治的保驾护航,“治乱”必须依靠“用典”,法治专员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法律专业人士面前,很多居民都会端正态度,配合工作。以“法”治“乱”,相当于以“正”御“不正”,法治专员对社区违法行为和社会陋习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是助推社区居民自治的强大引擎。居民在法治专员的不断帮助和解决矛盾的同时,建立了对居委和社区的信任,日后居委会推进工作时可谓水到渠成,居民还会主动为居委会提供帮助。延吉东路149弄的社区居民自治案例,打破了“老旧小区=脏乱差”的固有思维,向世人证明了居民依法自治是一种先进、可行的社会治理方式。“谊居清情楼”,称得上是社区居民依法自治的典范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女律师联谊会】——女性扶助女性,让妇儿维权更加无忧

  上海市浦东新区女律师联谊会秘书长甘妮娜介绍了浦东女律联多年来借助自身平台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浦东妇联妇儿维权工作、浦东各社区法治治理工作,通过“律师进校园”“公益遗嘱进社区”,打造“家门口妇儿维权驿站”等方式,全方位助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创新举措。

  浦东女律联的标签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是具备突出的法律专业能力;其二是成员均是专业而理性的女性群体。这两项标签决定了提供的服务是专业法律服务,而女性特有的细腻、耐心和坚持让她们不仅可以对接、参与与法律相关的各项专业服务项目,而且可以利用平台与妇女儿童之间存在的天然联系,从女性视角、妻子视角、母亲视角等独特视角去服务妇儿工作。

  女性扶助女性,浦东女律联的成员们牵手“知心大嫂”,护航义工工作。她们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培训、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为社区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法律专业知识输出,帮助“知心大嫂”志愿者们知法守法,更好地用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有效地帮助社区群众。

  “公益遗嘱进社区”活动是浦东女律联开展的专门针对社区老年人群的公益法律服务项目。目前女律师们已受邀分别在浦东新区松山社区、福山社区、高行老年人服务中心开展了多场专题法律讲座。律师们专业的分析和详细的讲解获得了在场老人的一致认可,讲座后一对一的现场法律咨询更是获得了老人们的交口称赞。目前,“公益遗嘱进社区”活动仍在持续开展之中。

  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少年,浦东女律联通过开展“律师进校园”法治宣讲,有效提高了青少年法律素养,培养和引导青少年法治思维和法律理念,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浦东女律联还积极助力打造了“家门口服务妇女儿童维权驿站”,为社区民众提供了就近、便利、稳定的“家门口”服务,实现了“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浦东女律联已经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妇联、大团镇、沪东街道妇联点一对一结对签约打造村居家门口法律服务站点,通过开展律师与村居结对,法律援助定点值班、定期开展普法宣讲等方式,将精准、及时的法律服务切实送到老百姓身边。

  自2009年浦东女律联成立至今,其不仅利用自身平台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浦东妇联妇儿维权工作、浦东各社区法治治理工作中,而且亦储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浦东女律师志愿者、讲师等专业力量持续关注公益,并积极以专业力量投身社区治理,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上海新闵调解事务所】——律师参与调解,让群众满意社会和谐

  上海新闵调解事务所董事长江净在研讨会上介绍了相当具有创造性的律师信访ADR五全机制。这是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和信访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的一次全面创新,充分发挥了律师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五全机制”,是指新闵所“全主体”“全配套”“全流程”“全方位”“全过程”的信访矛盾化解机制。新闵所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不仅为信访办提供法律服务,也同样为信访人、信访相对人、责任单位提供信访法律服务,此称为“全主体”。通过解决各个主体合情合理合法的诉求,引导信访群众理性表达,依法维权,从而化解信访矛盾。真正达到为党和政府排忧,为责任单位解难,为信访群众维权的三满意局面。

  新闵所本身即是全国首家专业律师为主体的信访矛盾调解组织,有一批专业律师和品牌律师调解员队伍,建立了专业的信访法律服务模式,并在新闵所内部建立了专门的规章制度,并推动闵行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建立了具有闵行特点的政府购买服务的长效运作模式,为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还参与制定了上海市律师协会的《上海律师参与办理本市信访案件操作指引》,规范了上海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服务模式。构建了“全配套”信访法律服务机制与模式。

  从2005年起,新闵所就从化解积案着手探索“化旧”,以信访志愿团每个工作日接待来访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分流涉法涉诉来探索“止新”,逐步形成了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初信答复、信访复查、信访复核、分级分责、核查终结、积案化解等信访工作内部的“全流程”法律服务模式。

  突发事件、重大工程、拆迁拆违、社区管理、企业转型、撤村改制等事件,都极易引发大量的群体信访矛盾,因此新闵所律师还探索了从信访流程的外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参与社会矛盾的预防与化解。

  新闵所的“五全机制”来源于实践经验归纳与总结,能够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而且具有有效性、可行性、操作性,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复制和推广,对于上海市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和信访矛盾预防和化解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上海市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包志勤点评——法律类社会组织近年来正在成为社会治理工作的新主体,从前所谓的社会治理、矛盾化解更多地是由司法、综治等部门承担,现在律师、社会工作者逐渐加入进来,社会治理的主体越来越从政府向民间转变。有的社会组织专注于家庭情感维护,有的社会组织致力于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同时在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处又往往依靠社区自治来完成,专业化、自治化开始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新方式。以前的社会治理对象通常是社会个体,现在居委会、业委会等组织变成了社会治理、法律服务的新对象。在线化、智能化又是目前社会组织经常运用的新技术,发挥着传播广、传播快、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这“四个新”为未来的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程坚点评——社会组织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虽然有大有小,但意义都是重大的,都关系到民生福祉。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工作中运用了专业的治理方法,一方面可以体现法律的刚性规范,用理性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在利用很多柔性的社会工作方法,关注人情人性、关注社会关系。程坚建议,社会组织要进一步深耕社区,准确判断群众需求以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同时拓展社会组织功能,向事前预防、事先介入和建立社区关系两个方向拓展;最后是织密网络,通过整合居村委会、基层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力量,标本兼治地进行社会治理工作。




 

推荐访问:治理 典型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