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论文范文

结构优化背后的三重观察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9 09:43:11   浏览次数:

10月30日,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淮汽车组装线上,李克强总理坐进一辆新能源汽车视察新技术。全媒体时代,这辆红色新能源汽车,传遍亿万人的手机屏、电脑屏和电视屏。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规格不一的屏,大多出自距离这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20公里远的合肥新站开发区。

在这里,坐落着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如今,全球每5部液晶屏智能手机,就有1块屏幕出自京东方;每3台平板电脑,就有1块“京东方造”显示屏,市场占有率雄居全球第一。当我们滑动手机屏幕欣赏这款新能源车时,不知不觉间直接联接上了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9月18日,在安徽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上,连同其他12个基地一起,这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隆重授牌。以此为突破口,安徽吹响了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集结号。

站在迈向十三五的时间点上,安徽为什么这样落子?安徽经济升级版要抓住的“牛鼻子”又是什么?我们从“调转促”的第一个关键词结构来切入,透过地方经济的升降差异,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曲线,以及企业家群体三个视角来观察。

升降变动背后

的结构差异

10月中旬,本刊记者分南北两路深入市县采访时,每到一地,都能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动能正在激荡安徽。而激起层层涟漪的,是来自一场4万人规模的大会。9月18日—19日的动员会,一直开到乡镇(街道),规模空前、非同寻常中蕴含战略深意。

在动员会召开前一天的9月17日,“4105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在“四大发展目标、十大重点工程、五大保障措施”中,排在首位的是“产业结构优化”。为什么把经济结构放在首位?从安徽外部的区域经济格局和内部经济走势曲线上,能清晰地看到调结构被放在首位的多重意义。

首先,从宏观区域格局来看,进入经济新常态后,省域间经济发展不进则退,区域分化趋势正在加速。

根据2015年第三季度的最新统计,在经济总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个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经过近10年的持续结构调整,呈现集体向好的发展态势,稳定地占据地方经济前四位,是第一梯队。

变化在第二梯队中最明显。两个争先进位的省份是四川和湖北,下降的省份是河北与辽宁。分别来看,四川从2014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6位,一举超越河北、辽宁。湖北上升1位,从第9变成第8。与进位相对应的是,河北从第6下降到第7,辽宁则从第7下降到第9。紧随辽宁之后的是湖南,根据201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湖南与辽宁仅仅相差154.1亿元,但湖南的增长趋势远好于辽宁。辽宁以2.7%的增速居全国倒数第一,而同期湖南是8.7%。按照这个速度差计算,辽宁将有可能被湖南超越,从而被挤出地方经济前十位的行列。

再从地方经济增长前十位的省份来看,重庆、贵州超过10%,连续多年排名冠亚军;在增速前十位与总量前十位两个指标上重合的省份,是江苏、湖北、湖南三省。安徽以8.7%与湖南排名并列全国第8位。除江苏外,山东、浙江、四川的增度都是8%,经济大省中只有广东是7.9%,它们不仅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水平高,且能达到或超过8%的增长。

由此可见,经济结构的差距,直接造成了发展的差异。凡是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的地方,经济增长就平稳;而后退的辽宁、河北,则是经济结构暴露出明显问题的省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没有结构调整,稳定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增长了5个月,也不可能保持一年以上。”

其次,从安徽经济发展本身来看,十一五以来的10年间,安徽经济增长相对于国家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安徽经济之所以能走出这样的态势,安徽省科技厅和经信委的相关分析报告认为:“工业经济发挥了支柱作用,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增长点。”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变化曲线呈现一路上扬的走势,增加值总量、年均增速、经济比重都在持续扩大。在安徽经济“老三样”煤炭、钢铁、冶金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有效支撑了安徽经济的增长。

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来看,2006年为536.9亿元,到2014年增大为3361.7亿元,是2006年的6.26倍。更为可贵的是年均增速,在整体经济走势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安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率,没有一年低于2位数。

再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占比来看,同样是一条向上的阳线。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5%,4年后的2011年,突破30%,紧接着在2011年达到34.75%,标志着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根据安徽省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制造业是经济升级的真正支柱,实体经济是抗风浪的“压舱石”,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是抓住了“牛鼻子”。

而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安徽与周边省份基本处在同一档次,即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产业价值链重塑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安徽必须在调结构上出实招,比的就是看谁抓得更早、抓得更实,只有这样才能厚植发展新动能。”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分析说。

突破经济结构

的“短板”

在合肥高新区,科大讯飞的大厦门口,有一副红色楹联:“技术顶天,引领智能浪潮,坚守梦想任翱翔;产品立地,服务亿万用户,激流勇进创辉煌”,透出一股傲视群雄的自信。从科大讯飞公司向东南走,会看到另一家高科技企业合肥华米科技公司。这家企业的小米手环,仅上市10个月就占据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25%的份额,成为行业世界第二。

以科大讯飞、华米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最生动写照。如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平板显示、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成功突围,成为安徽新的主导产业。在合肥,围绕平板显示产业,构筑起上下游优势产业链;在芜湖,机器人产业正在加速集聚。

从中也能明显感受到,安徽经济的主力仍然是工业经济。如果我们透过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曲线,以及安徽产业结构在长江经济带的比较分析,还会发现安徽经济结构的什么特征?

先从时间的纵向演进上梳理,10来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的走势呈现出上下并行的不同曲线。第一产业从2005年的17.9%,占比逐年下降,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统计显示,已经低于10,达到9.2%。

与第一产业的下降相对应,第二产业呈现一路上扬的走势。2005年已突破40%,达到41.6%;十一五以来平均每年上升1.57个百分点,在2010年超过50%,达到52.1%。最新的2015年第三季度统计,第二产业占比是54.8%。

相对于第一产业的“降”与第二产业的“升”,安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则是一条先升后降再升的曲线。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第三产业占比为40%,此后逐年下降,平均每年降低1.25个百分点,到2011年,达到谷底,比重为32.5%。此时相比2006年,已经下降了7.5个百分点。而这一年,恰好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到2015年第三季度统计,变为36%。

其次从长江经济带的横向区域格局来看,包括上海、重庆在内的11个省市中,安徽2014年的第二产业比重为53.7%,高居第一位,但第三产业比重为34.8%,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上是最低的。与安徽一样低于40%的省,只有四川和江西,其余省份都已超过40%。在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上海最高,达到64.8%;浙江第三产业在2014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相对于苏浙两省,安徽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比江苏、浙江低了11.9和13.1个百分点。

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的分析会发现,安徽在第三产业上存在明显差距,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同时也要看到,十二五以来,第三产业的走势变成仰头向上,已步入上升通道。此时顺势而为,对产业结构向好的走势加推一把力,就能使之走向更优。

对此,区域经济专家和经济职能部门负责人都普遍认为,按照“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到2020年,安徽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再次达到或超过40%,进一步优化安徽经济的结构。

另一方面,从外部来看,安徽经济结构优化的条件也已具备。一是在国家宏观经济上,2013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国经济整体上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要推动力的阶段,必然对安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二是从安徽周边省份的经济结构演变过程来对照,都曾经历过第三产业由低到高,结构逐步优化的过程。

呼唤领袖群伦的企业家

本刊采访中,市县发改委负责人一致认为,从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申报和批复来看,具有明显的共同特性,是必须有抓手,即有龙头企业、有产业链条、有研发团队、有平台载体,其中团队是最重要的。

区域竞争的实质是产业竞争,产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企业家队伍。以14个基地之一的宁国为例,形成了以夏鼎湖为龙头的老中青企业家梯队,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宁国现象”。在铜陵,有精达铜材的王世根;在合肥,有科大讯飞的刘庆峰、安利新材料的姚和平;在淮南,有山河药辅的尹正龙。但整体上看,安徽的企业家队伍是“有高峰缺高原”,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是经济结构升级的“痛点”。

500强企业的区域分布图,就是最好的“晴雨表”。

首先从中国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和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榜单上,能明显感受到安徽所处的位置。在安徽与周边省份的横向比较中,选取2015年最新的三份榜单发现,安徽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是12家,与湖北省持平,高于河南、湖南和江西。但相比江苏、浙江、山东三个沿海经济大省来看,江苏32家、浙江48家、山东50家,安徽分别少了20家、36家、38家。在全球公认最权威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安徽至今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而周边省份中,全都产生了世界500强企业。

如果说企业500强体现的是一个地方的实力,那么民营企业500强体现的则是一个区域的活力。在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安徽只有3家企业。在安徽及周边6省中,数量最少,湖北、河南都是16家;浙江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上榜138家;江苏位列榜眼,是91家;山东则是探花,有53家。比较发现,在民营企业发展上,安徽成为“洼地”,缺少领军型民营大企业。

其次从500强企业的纵向演变来看,从2005年到2015年,安徽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数量,一直徘徊在10家左右。从2010年到2015年,只有2013年是13家,其余5年都是12家。在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2010年是6家,2014年最低只有2家,还有3年是保持3家。比数量少更为严峻的是,上榜企业500强的面孔多年来变化不大,说明安徽企业的成长性仍然偏低。

从企业家队伍看到的,是安徽三次产业结构和省域格局的变化。而安徽自身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和地方经济的升降都充分证明,在结构转型中积累“进”的因素,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安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格局中抢占制高点的法宝。只有抓牢调结构的“牛鼻子”,才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到领跑的“三级跳”。

推荐访问:结构优化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