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论文范文

芜湖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2 08:42:55   浏览次数:

摘要:低碳经济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芜湖市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实现芜湖市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低碳经济;机遇;挑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06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12-02

一、芜湖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芜湖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芜湖作为一个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城市,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5%,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8.5%。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均居全国前列,获得“安徽省园林城市”称号,跻身“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并连续3次获得“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的称号。到2010年芜湖市已拥有国家3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4个;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为35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5%;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3%;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9.6%,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9.4%。

2.经济基础现状。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芜湖市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实现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0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财政收入为14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900.69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8%;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5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28家外资企业扩大投资,与中央企业合作项目总投资为1348亿元。近几年,芜湖市经济增长与部分长三角城市相比均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为芜湖承接长三角地区转移产业提供了物质平台,使产业承接成为可能。

3.产业结构特征。近年来,芜湖市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正以较快速度逼近长三角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芜湖市正处于第一产业维持、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地位逐渐上升的工业化初期,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内部结构逐步升级。

4.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芜湖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例如:芜湖市政府大力支持奇瑞轿车的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拓全球汽车市场,加快实现以奇瑞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集群创新。芜湖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意见》,编制了自主创新重点项目库,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目前,芜湖建成了奇瑞、海螺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鑫科公司等2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奇瑞国家级节能环保汽车工程实验室批准组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建立了研发机构。

(二)芜湖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城市经济增长面临严峻压力。首先,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统计,芜湖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全球第十位,但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市区经济发展较快,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三县经济总量偏小,农业经济比重过大,存在“重生产、轻环保”的错误观念。其次,城市经济的增长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项目,但由于城市人口就业面窄,文化层次低的居民无法满足外企就业要求,产生大批未到退休年龄却依靠政府社保来维持生计的居民,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对高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强,人才磁石效应尚未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加剧造成的人才外流对芜湖市经济发展带来压力。第三,近几年芜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但产业定位不明。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难以突破人才、技术、资金的瓶颈,缺乏竞争优势,片面强调经济过快增长必然会盲目定位,最终会损害经济利益。

2.第二产业中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能源消耗大。芜湖第二产业要发展,必须要依靠大量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来实现,加重了芜湖经济的高碳特征。据相关资料显示,芜湖市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和电力为主,2010年前三季度的原煤消费为518.68万吨、焦炭为52.29万吨、电力为39.8亿度、热力为240.84万百万千焦、焦炉煤气为16041.26万立方米、高炉煤气为133702.85万立方米、天然气为4483.13万立方米、汽油为4351.66吨、柴油为23411.74吨,其中,原煤和电力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4%(折标准煤计算)。三大高耗能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耗占比为88.9%,而工业总产值占22%。与此相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低耗能行业产值占比为51.2%,而能耗占比仅为3.8%。

三、芜湖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1.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目前芜湖市工业经济结构上的突出问题是,高新技术水平低下、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落后的不淘汰,先进的上不去。所以,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克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忽视增长质量和协调发展的倾向,真正把着力点放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优化结构、全面协调发展上来,推进制造业生产手段的根本改造和大幅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基于先进生产力的工业发展新优势。

2.充分发展新能源经济。芜湖市正处于一个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对能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能源是有限的,因此充分利用新型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消费,以促进经济发展是迫切而有效的节能方式。结合本地实情,芜湖市可以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通过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安徽省拥有全国顶尖的太阳能光伏技术,芜湖市政府可以利用安徽省相关配套政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立光伏电站。同时,可以有序稳步地推进核能和风能的利用,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实现向建设清洁高效能源的转变。

3.积极打造低碳产业发展平台。要把低碳经济理论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有具体的实践,将各种理论措施细化,建立各个行业的低碳标准。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试点来进行前期探索,这使得低碳工业园的提出成为一种可能。因此,积极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区”、“低碳工业园区”,提供一个低碳产业发展平台,可以成为芜湖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设想,如果在新园区,从规划之初就引入低碳理念,以此统筹城乡建设,在规划中再加以落实,逐步建立低碳产业支撑体系,会使产业结构调整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加上政府引资和投入的不断增加,为园区贯彻低碳理念奠定了重要基础,最终会走出一条具有芜湖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同时,芜湖市可以重点推动一批低碳经济示范工程建设,使研发和产业化互为依托,将重大技术产业化的责任与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使低碳园区成为芜湖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并起到示范先锋的作用。

4.转变传统能源的利用技术与手段。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仍将是我们最主要的能源之一。芜湖市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传统能源,但坚持走低碳经济之路,就必须转变对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其途径是提高石化能源尤其是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和煤炭高附加值利用水平。同时,以先进的战略研究方法,如技术路线图、全生命周期评价等手段,对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进行全局性、系统性、基础性研究,为芜湖市低碳化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5.逐步构建和完善碳金融支持体系。芜湖市可以支持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将低碳产业作为优先扶持项目,在贷款条件方面给与优惠,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减排融资支持,减少并努力消除低碳经济的融资障碍。其次,在资本市场上可以尝试为低碳企业建立公开发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低碳产业上市,以尽快提高低碳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比重。

(责任编辑:云馨)

参考文献:

[1] Gilbert E. Metcalf (2009).Tax Policies for Low-carbon Technologies”[J].NBER Working Paper No.15054.

[2]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和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02):79-87.

[3] 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04):153.

[4] 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1-7.

[5] 孙钰.投资低碳经济 迎接气候挑战[J].环境保护,2008,(03):72-73.

[6] 刘立、陆小成、李兴川.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低碳技术创新及其社会建构[J].中国科技论坛,2009,(07):48-52.

[7] 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03):85-91.

[8] 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02):23-27.

[9]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推荐访问:芜湖市 经济发展 研究 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