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总结

形象识别系统可变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9 08:54:21   浏览次数:

zoޛ)j馟i@nkiUjnW˚'^ح̬颲jدz-ri.^{azޭezbzb*'jUHJ~jwNjnW˚'^ح̬韡ˬz'ޡkhz{_yn㧶ק*'az)nz(\ˬ{ayZ-z',+޲r۫z+[z{az^+zZq'jYizب+^Z,޶nzwayZ-z',ޭnqay\z工作室为加泰罗尼亚葡萄酒文化博物馆设计的形象识别系统获得了包括红点设计奖等众多奖项。作品成功的原因在于它将人类行为作用效果运用于可变的形象识别系统中。菲基欧利用葡萄酒印染的痕迹作为形象的特征结构,产生了延续该形象特征的形象识别系统,包括字体、导识等。主体通过存在于记忆中对品尝葡萄酒时酒水印染在桌布上的行为经历,产生出与项目属性相关的联想,进而促使形象识别系统实现主体意义上的整体感知。(图3)

基于视觉感知的可变形象系统是可变形象系统的基本属性,在实际应用中,三种可变形象识别系统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波尔图音乐厅案例中,首先是基于视觉感知的可变形象系统,其次在建筑形象的立体表现上,也具有基于行为的可变形象识别系统的特征。

三、结论

(一)对形象识别系统设计领域发展的促进

可变形象系统相对于传统固定的视觉形象系统而言传达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对形象的整体感知上也更加准确,突出了特征结构的表现力,专注挖掘特征结构的可能性,开拓了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同时在整体感知上,更加强调特征结构对主体的作用,减少了过多象征意义和装饰元素对受众感知的干扰。

(二)强调感知力的可变形象识别系统具有的社会意义

可变形象系统相对于传统固定的视觉形象系统更加强调感知力。传统的视觉形象强调形象的传达性,传达和感知的关系实质是输出和接收信息的关系。被输出的信息,在繁杂的信息环境中,反而会因为对输出信息的过于自信,忽略了接受信息的主体感知能力,不但影响了自身形象的传达效果,也造成了信息环境的繁杂。强调信息的感知力,在传达信息之初,就明确要与主体感知能力相对应,虽然减少了传达信息的容量,但提高了主体信息接收的准确率。重视感知能力的信息传达理论实质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的直接感知理论与视觉传达设计应用的结合。在繁杂的信息环境中,重视感知能力的传达不仅实现了点对点的高效率传达,同时还减轻了对信息环境的扰乱和对信息传达的干扰,具有净化信息环境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格里塞尔达·波洛克.精神分析与图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2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3 ID公社.Affordance和设计[EB/OL].(2011-11-26)http:///?p=2732.

4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可变性 识别系统 形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