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总结

“邗沟十三变”综述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6 08:43:52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邗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沟通长江与淮河、最早有明确开凿年代的人工运河。自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开凿邗沟,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于弘济河东开北月河,在此2000多年间,邗沟经历了多次的改道,清代著名学者刘宝楠在其《宝应图经》中将其总结为“邗沟十三变”。这十三次大的变化,有河道的淤塞,水源的不足,航行的安全,水患的加剧等原因。整理研究“邗沟十三变”,对于研究运河史、运河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关键词]邗沟宝应高邮渠化湖泊

邗沟是里运河的前身,南起扬州蜀岗南麓,北至今淮安市淮安区古末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沟通长江与淮河、最早有明确开凿年代的人工运河。自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蜀岗筑邗城,并在城下开凿邗沟以来,邗沟作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水道,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自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于弘济河东开北月河,在此2000多年间,邗沟经历了多次的改道,清代著名学者刘宝楠在其《宝应图经》中将其总结为“邗沟十三变”。这十三次大的变化,有河道的淤塞,水源的不足,航行的安全,水患的加剧等原因。整理研究“邗沟十三变”,对于研究运河史、运河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一、邗沟的开凿

自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将都城由镐京东迁到洛邑之后,周王室对诸侯国控制力逐步削弱,诸侯国为了扩充自身实力,相互征伐。其中,处于东南太湖地区的吴国,自吴王寿梦开始,国力逐渐壮大。随着几代吴王的励精图治,到吴王阖闾时,用伍子胥之谋,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史记·伍子胥列传》),已经可以和齐、晋、楚等强国并驾齐驱,成为霸主之一。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吴国乘越国国丧,发动战争,双方在檇李交战,吴王阖闾负伤,于回师途中病逝。其子夫差继位,继承其父称霸遗志,继续扩张吴国的实力。

当时,吴国的水师比较强悍,在與楚国、越国的战争中屡次发挥优势。然而,长江与淮河之间尚无直接通道,吴国的水师北上以及水上运输有两条路:一是从长江入海,向北绕道进入淮河,再进入泗水,也就是《尚书·禹贡》所说的“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但是海上风浪较大,尤其海上运输,危险系数较高;一是从长江逆流而上至濡须口入巢湖,再由巢湖入长江支流南淝水,经淮河支流东淝水入淮河,但是这条水道受地形影响,通航条件很差,又过于迂回遥远。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夫差为北上与齐、晋争霸,在江北邗国故地修筑了邗城(在今扬州蜀冈上),并在邗城之下开凿了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水上通道,避开了海上航运的风险和绕道濡须口的困难,此河因城而得名邗沟。关于此事,《左传》记载为“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实际上这是一条利用自然湖泊和河道开凿而成的河道,关于这条河道的走向,《水经注》记载:“自广陵北注樊良湖,旧道东北出至博支、射阳二湖。”樊良湖即今天的高邮湖,博支湖在今天的广洋湖南。因为当时的江岸在今仪征的胥浦、扬州市东北的湾头、江都的宜陵一线,大致在今天的长江以北30里左右,所以邗沟可以南引长江水,折向东北,注樊良湖,过博支湖,入射阳湖,再折向西北,由末口入淮河,全长约390里。夫差所开的这条河道史称“邗沟东道”。

晋代杜预在其《春秋经传集解》中说:“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邗江是。”但实际上,邗沟并非仅仅作为运输的“粮道”,也是水师的航道。从邗沟开凿的第二年,吴王夫差北上攻打齐国,就是由邗沟和海道两面夹击齐国的,不过当时还是以海道为主,然后溯淮、泗北上。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夫差亲率水师赴黄池会盟,即“沿江溯淮,阙沟深水,出于商、鲁之间”。

邗沟的开凿,沟通了长江、淮河,并可经淮河到达泗水,由泗水北上至菏水,达到济水,进入黄河,连接了长江、淮河、济水、黄河四大水系,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

二、邗沟的历次变迁

1.刘濞的邗沟与邗沟第一次河道变化

春秋末期,楚国的势力进入江苏境内;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楚、越接界;前333年,楚威王兴兵攻打越国,苏北全部属楚;约前306年,楚怀王乘越国内乱,攻取江苏长江以南地区;前248年,春申君被楚考烈王改封于江东,在太湖流域挖渠道、开运河,江南运河得到疏浚;前223年,淮河南北楚地尽归于秦。在此期间,邗沟并未有明文记载于史书。待到西汉初年,才又出现了有关邗沟的记载。

汉初,刘邦先是封七个异姓王,其中楚王韩信以下邳为都城,领有淮北至江南会稽郡等地。刘邦为解除异姓王对汉朝政权的威胁,用陈平之计伪游云梦泽,以会诸侯之名,将韩信逮捕,又将原属于韩信的楚国肢解为楚国、荆国,封其同父异母少弟刘交为楚王、堂兄弟刘贾为荆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另一异姓王——淮南王黥布见楚王韩信和梁王彭越先后被杀,怕自己是刘邦的下一个打击对象,于是发兵反汉,向东攻打荆王刘贾,刘贾兵败被杀,荆国灭亡。黥布又渡过淮河,向北攻打楚王刘交。在刘邦亲自领兵讨伐下,次年十月,黥布兵败被杀。由于荆王刘贾无后,刘邦“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镇之”(《史记·刘濞传》),于是改荆国为吴国,封其兄刘仲之子、20岁的少壮派刘濞为吴王,领地由荆国的三郡扩大为四郡,都城从吴邑北移广陵(今扬州市)。

吴国东近黄海,拥有海盐的自然资源,为了运输这些海盐,刘濞开挖从扬州茱萸湾到海陵仓(今泰州),后延伸到如皋蟠溪的一条运河,这条河后来成为通扬运河的一部分,是大运河的支流,也被称为邗沟。当时吴国郎中枚乘所说的“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上书重谏吴王》)中的“水行满河”当是指此河。其后,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利用城墙坚固的梁国吸引叛军主力,自己率轻骑奔袭泗口(两汉时的泗口在今江苏洪泽县境)以断叛军的粮道,由此可见,当时吴国进入中原的水路,依然还在利用邗沟。

此后,一直到东汉,邗沟不见于历史记载,可能是已经淤塞,因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在关中,对于江南地区没有太多的漕运需求,作为运道的邗沟也就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直到东汉末年,热心水利事业的陈登出任广陵太守,将广陵郡的郡治由淮阴移到江淮之间要冲的射阳(今宝应一带),并在此大兴水利。陈登鉴于当时的邗沟淤塞,于是从樊良湖向北穿渠至宝应津湖(今界首湖),再向北达马濑(今白马湖),北经中渎水入山阳池,至末口(淮安)入淮河,这也就是蒋济《三洲论》说的:“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登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新开渠称之为夹耶渠,因为在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之西,史称“邗沟西道”。“陈登穿沟”为邗沟第一变。

陈登所治理的邗沟,因为北端的水源问题,其通航条件并不理想。魏黄初五年(224年)、六年(225年),魏文帝曹丕曾先后两次率水师经邗沟南下进攻吴国至广陵江边。第二次,因大江难渡而北返时,正逢冬季枯水季节,战船数千艘浅阻,为了防止被敌方夺去,打算烧掉战船。蒋济把船集中,先用“土豚”(临时土坝)壅遏湖水,引船入内后,趁水势冲入淮河,方使战船北返。此后,因为东道也未废弃,于是形成邗沟东、西两道相辅并用的局面,一直延续至宋代。

2.两晋及南北朝时期的三次河道变化

西晋武帝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是为惠帝。晋惠帝痴呆,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引发了王室内部为争夺皇权、史称“八王之乱”的大混战,前后延续了十六年。兵祸和灾荒使京师洛阳仓廪空虚,皇宫里的粮食也十分紧张。而江南地区相对来说安宁得多,加之气候条件好,比北方富庶得多,尤其以广陵为中心的淮南地区农业已占有相当地位,是一个重要农业区。尚书仓部令史陈敏建议说,南方的米谷已经积累数十年,随时可能腐烂,如果能通过漕运将粮食运来援助中原,是个救急的好办法。于是朝廷采纳了陈敏的建议,任命他为合肥度支,后又改任广陵度支,负责运粮。广陵成为南漕北运通道的中转咽喉从这时候开始逐步形成了。

陈敏的行动,暂时支撑了处于经济崩溃中的西晋王朝,当时执掌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称赞他调运漕粮的策略是富国的高明之计。陈敏的运粮军队路过寿春的时候,正好遇上一支起义军。当时义军的兵力是陈敏的十倍,结果陈敏以少胜多,并在此后的十余战中,屡战屡胜。他也从度支升任为右将军,继而又当上了广陵相。陈敏在广陵,在三国陈登开凿的邗沟西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部分水道的改建。王国维在其《水經注校》中说,因为邗沟西道通过的湖道常有大风,河道又有所淤塞,所以陈敏在永兴年间(304—306年),疏通了樊梁湖北口至津湖(即界首湖)的水道,刘宝楠将其称之为“永和沟”。此为邗沟第二变。

值得一提的是晋建兴四年(316年)西晋灭亡,次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此后,东晋虽然偏安江南一隅,但也曾多次对邗沟进行整治。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年),因为长江岸线南徙,邗沟入江口淤塞,水源枯竭,也就是所谓的“江都水断”。为了解决邗沟的水源问题,不得已,在断水处向西南方向开渠六十里引长江水作为水源,并在引江口筑欧阳埭,以防邗沟水下泄入江。引江水到广陵的这条河就是后来的仪扬运河的前身。

东晋哀帝兴宁年间(363—365年),因为津湖湖面广阔,风浪较大,不利于行船,于是又在津湖南口,沿着东岸开渠二十里,以避开津湖的风浪之险。经过这次改道,邗沟西道中段实现河湖分离,已经全部改为人工渠道,史称“自后行者,不复由湖”,这是江淮运河有湖堤之始。此河刘宝楠称之为“兴宁渠”。此为邗沟第三变。加之在江都邵伯镇附近,还有晋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谢安出镇广陵后筑的邵伯埭,埭的出现,使邗沟逐步渠化。

南北朝时期,江淮之间战争不断,航道失修,津湖达白马湖之间又淤塞不通,航船重新向东绕行射阳湖。谢灵运在其《西征赋》云:“发津潭而回迈,逗白马以憩舲;贯射阳而望邗沟,济通淮而薄甬城。”刘宝楠注“甬城当做角城,《水经注》淮泗之会即角城,所谓泗口也。”又解释道:“津潭即津湖,白马即白马湖。晋兴宁中后,水道由南而北者,自樊梁湖出津湖南口入兴宁渠,出津湖北口入夹耶,过白马湖入中渎达山阳浦。”谢灵运由白马湖贯射阳湖,是因为白马湖北与中渎淤隔,射阳湖、山阳浦之间当有支河,故得由射阳湖达末口入淮。此为邗沟第四变。白马湖达射阳湖的这个支渠,被称之为夹耶,即后世所称黄浦溪。

3.隋代的两次河道变化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相国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隋文帝即位后,便开始着手统一南北的军事准备。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正式启动对陈作战的军事部署。开皇七年(587年)夏四月,隋文帝接受隋吴州(治广陵)总管贺若弼的建议,“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山阳渎是在邗沟东侧宝应与江都之间开凿的一条平行河道,该河将春秋时期的邗沟东道向南拉直,从扬州茱萸湾向东达江都宜陵,折而北,经樊川、高邮三垛达宝应之东的射阳湖,再向西北经山阳末口入淮。此为邗沟第五变。山阳渎又叫山阳河,后称运河东道。

隋文帝开山阳渎表面的说法是“以通漕运”,实质是“开深广之,将以伐陈也”。贺若弼为麻痹陈国,曾将五六十艘破旧战船停泊在山阳渎中,使陈国认为隋朝无船可以渡江。贺若弼还将准备南渡的兵马隐藏在山阳渎里。开皇八年(588年),杨坚以三路大军伐陈。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韩擒虎攻入建康城,陈朝灭亡,至此结束了自东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此外,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在古运道的基础上,又修通了自扬子往东北,经茱萸村,再向东经宜陵达泰州的茱萸湾,方便了水路运输。

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隋炀帝杨广继位,次年改元大业。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资治通鉴》)。隋炀帝所开的这条运河并没有利用文帝的山阳渎,而是在邗沟西道旧有基础上一次大规模的进一步拉直、整修、扩大,逐步形成了后代运河的规模。此河长约三百多里,宽六七十米,史称“大业邗沟”。此为邗沟第六变。邗沟改由扬子(扬州南扬子桥附近)入江,不再向西南经欧阳埭入江,奠定了今天里运河的基本格局。

4.宋代的一次河道变化

五代十国时期,白马湖向北的邗沟经常淤塞不通。到了两宋时期,宝应以北的运河分为两路,一路是白马湖径达山阳这段河道,但是这段河道已经不像隋唐时期畅通,还有一路则是改由白马湖过隋以前射阳、白马二湖之间的支渠夹耶溪的遗迹——黄浦溪入射阳湖达山阳,与南北朝刘宋时期相同。宋代,邗沟改称运河,樊良湖改称甓社湖,夹耶渠改称宋泾河,孝仙桥改称嘉定桥。这段河道具体路线是:河道由南而北,自高邮樊梁湖入宝应境内古夹耶河所汇成的新开、氾(一作范)光、清水诸湖,穿城入宋泾河,过广惠、嘉定二桥,入白马湖,过黄浦溪,入射阳湖达山阳境入淮河。邗沟由白马湖向东经黄浦溪达固晋口入射阳湖,然后再北上入淮河。此为邗沟第七变。

此后宋泾河一直是重要的运道。值得一提的是在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江淮发运使李溥命令漕船经过泗州的时候,顺路带石头抛到高邮新开湖中,筑成长堤,分隔河湖,这是邗沟西道有湖堤之始。宋广宗绍熙五年(1194年),淮东提举陈损之筑扬州江都县至楚州淮阴县三百六十里湖堤,及自高邮、兴化至盐城二百四十里堤,旁开新河,实现淮扬运河与运西诸湖分隔,只是位置在古邗沟稍东,与今天里运河大致相当。

5.明代的六次河道变化

明初,邗沟一线主要是利用湖泊行运,由北而南,自清口过清江浦,经淮安府城西的管家湖、宝应境内的白马湖,至宝应县城槐角楼南氾光、新开、界首等湖,因为这些运道本非河道,而是专门利用湖泊作为运道,故而也就被称之为“湖漕”。因为利用湖泊作为运道,而高邮、宝应一带这段所利用的湖泊风浪险急,船只常常遇险,为避免借湖行运的运河受到湖面风浪的影响,于是明代逐步在几个湖中筑堤、修建越(一作月)河,并把各段越河连接起来,实行河湖分开,最终奠定了明清时期淮扬运河的主线。

邗沟从宋元时期由射阳湖达白马湖,再由白马湖入宋泾河,穿宝应县城而南,入清水、氾光等湖。到明代,运道改由宝应城西白马湖入清水、氾光等湖,不再经宋泾河穿宝应县城。此为邗沟第八变。

明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采纳宝应老人柏丛桂建议,命令扬州府所属州县烧造砖灰,发淮扬丁夫五万人,包砌高邮、宝应湖堤六十余里,以捍风浪。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为高邮湖堤圮坏,朝廷命工部主事杨德礼加固已损坏的湖堤。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又采纳柏丛桂建议,发淮扬丁夫五万六千人,自槐角楼至界首湖外筑堤,开宝应直渠,并沿湖筑堤四十里,从此运道不再经新开湖,这是邗沟最早在高邮湖区开挖的越河(后于成化年间湮没)。此为邗沟第九变。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平江伯陈瑄筑高邮湖堤,并在堤内开渠四十里,以避免风涛之险。又筑宝应、氾光、白马诸湖湖堤。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筑高邮湖堤,长四百二十五丈,并改土为砖石包砌。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筑重堤于高邮、邵伯、宝应、白马四湖老堤之东。弘治二年(1489年),户部侍郎白昂从山东到高邮视察运道,鉴于漕船经过高邮甓社湖经常遇险,奏请于堤东开河四十里以通舟。次年(1490年),从高邮北杭家嘴至张家沟开河四十里,河西为陈瑄所建老堤,中为土堤,东为石堤,河宽十丈,深一丈多。河岸首尾都建闸通湖,东堤又建四闸和一座涵洞,当湖水盛涨,可以减水,舟船行经高邮甓社湖的时候大大降低了行船风险,人称康济,御赐“康济河”之名。

鉴于高邮康济河的开凿成果,为避免运河行船经过氾光湖的风险,正德十六年(1521年)都水郎中杨最、嘉靖五年(1526年)工部郎中陈毓贤、嘉靖七年(1528年)御史王鼎、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闻人诠、嘉靖十九年(1540年)运粮千户李显疏、隆庆二年(1568年)御史蒙诏等官员不断建议在宝应氾光湖东修筑越河。到了万历时期,因为黄河夺淮,洪水加剧,邗沟成为黄淮洪水走廊,修筑越河已经迫在眉睫。从万历元年(1573年)总河侍郎万恭建议修筑越河开始,经过万历五年(1577年)御史陈世宝、万历八年(1580年)总河都御史潘季驯等人的积极建议,万历九年(1581年),在淮安城南从窑湾杨家涧至武家墩开筑全长四十五里的永济河。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御史闻人诠的建议下,朝廷从户部、盐务及地方筹集资金二十五万两,调总漕都御史李世达、工部郎中许应逵、巡按御史马允登、巡盐御史蔡时鼎、给事中陈大科、刑部主事罗用敬、中河郎中陈英、海防副使舒大猷、徐州副史莫与齐、漕储参政冯敏功等一班能臣负责工程的实施。不久李世达擢南京兵部侍郎,由巡按抚都御史王廷瞻接任工程总负责人。在王廷瞻的主持下,从万历十二年(1584年)九月开工,至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历时八个月完工。自宝应南门外至新镇(今氾水镇)三官庙,开越河长三十六里。万历皇帝赐名“弘济河”,从此扬州运道不再经氾光湖。此为邗沟第十变。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潘季驯第四次总督河漕,上任伊始便开始整治邗沟。次年,先修建邵伯湖石堤一千二百八十丈,补修旧堤六百十三丈,筑高邮界首三里湖石堤八百四十丈。又以原来的湖堤为东堤,筑宝应运河西土堤,自黄浦南坝口至弘济河北闸二十里,截湖为河,筑成宝应越河,实施河湖分开。这是宝应南门外康济河北端至黄浦二十里运河之始,从此运道不再经白马湖。此为邗沟第十一变。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总督河漕、尚书刘东星在界首湖东,自康济河北端开凿运道十里。又檄郎中顾云风、扬州府知府杨洵,督民夫开挖邵伯湖东邵伯镇至露筋庙的长一十八里、阔一十余丈邵伯越河。十一月又挑今高邮界首越河,长一千八百八十九丈七尺,各建南北石闸二座,又于邵伯越河建减水石闸一座。实现了南至界首,北至黄浦,宝应八十里运河完全与湖分开。至此,淮南运河成为完全独立于高邮、寶应等湖群之外的一条河道,形成了里运河的格局。船只避开了邵伯湖、界首湖风涛之险,大大改善了航运条件。此为邗沟第十二变。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十一月,带管河道漕抚陈荐檄郎中何庆元开宝应弘济河北月河一道,长一百三十丈,南月河一道,长一百五十丈,又建近湖西堤九浅七浅滚水石坝二座,次年完工。据《南河全考》记载,弘济河南北二闸每遇夏秋淮水涨发,二闸不及吞吐,行舟覆溺,至是开挑月河,创建滚水二坝,分杀河怒,水溜遂平。于是行船安全得到确保。此为邗沟第十三变。

三、结语

刘宝楠提出的“邗沟十三变”是在搜集整理邗沟历代治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详细考证而得出的著名论断,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邗沟十三变”中,不论是夫差利用自然湖泊、河道而开凿的邗沟东道,还是陈登整治的西道,以及为河湖分离而筑的越河,这些记录运河由自然河道完全演变为人工河道的变迁历程,所体现出来的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民生的不易,还有古人不屈不挠的治水精神;既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也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只有真正了解“邗沟十三变”的艰难历程,才能领会到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才能体会到运河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M].南京:南京水利实验处,1950年.

[2]刘宝楠.宝应图经[M].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

[3]朱偰.中国运河史料选辑[Z].北京:中华书局,1962.

[4]中国水利史稿[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5]扬州古港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6]史念海.中国的运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7]江苏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8]京杭运河志(苏北段)[Z].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9]张芳.二十五史水利资料综汇[Z].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

[10]刘文淇.扬州水道记[M].扬州:广陵书社,2011.

[11]谭徐明,王英华,李云鹏等.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12]徐从法.京杭大运河史略[M].扬州:广陵书社,2013.

[13]中国水利史典[Z].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推荐访问:综述 三变 邗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