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单位总结

毕节市地震断层初步研究方案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7 09:08:51   浏览次数:

摘 要:断层活动诱发地震,地震促成断层的生成和发育,掌握该区域内活断层的分布,对掌握地震活动十分必要,是分析判断当地地震地质背景的必要手段。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部门必须第一时间对发生的地震进行研判,分析地震所在断层,未来地震趋势及影响,为政府部门地震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该文从毕节市地震断层研究的意义、背景、方法以及成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下一步的具体实践探索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震 项目背景 项目研究 作用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020-02

1 项目的意义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这种运动反映在地壳上,使得地壳产生破裂,促成了断层的生成、发育和活动。“有地震必有断层,有断层必有地震”,断层活动诱发了地震,地震发生又促成了断层的生成与发育,因此地震与断层有密切联系。活断层这个术语是20世纪初提出来的,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它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活断层是目前地震学和构造学研究重点,对活断层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分析对于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地震断层建筑房屋。

活断层与地震灾害的关系密切,活断层决定着多数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位置,活断层的规模大小、运动性质和活动时代等属性决定着地震震级的大小,同时,对强地震地面运动具有复杂的影响。城市及附近地震可加重发震活断层沿线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灾害,特别是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错动所导致的“直下型”地震能引起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

2 项目的背景

毕节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南北地震带南段东缘,构造运动强烈,各种构造行迹叠加、相互交错,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5级以上中等强度地震,是贵州省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2009年01月17日在毕节威宁县小海镇发生M4.0级地震。2009年03月22日在毕节威宁县小海镇发生M4.7级地震。2014年07月20日,纳雍县发生M2.4级地震。2014年10月9日,金沙县柳塘镇发生M3.1级地震。已知该市主要分布着威宁石门坎断裂带、紫云-垭都断裂带、金沙岩孔断裂、大方马场断裂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带,但由于技术原因,一直未对已知的断裂进行系统地调查和分析,对断裂带内活断层没有清晰的基础资料,该市是地震多发区,对市内主要断裂的断层调查有助于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利用地质学知识和地震学知识探测和调查该市境内主要断裂带各类地震活动断层、获得断层基本的展布、倾向、倾角、破碎带宽度、发育历史、最新活动时代、运动性质、位移量等指标,可对该市地震发震构造和地震地质背景分析总结提供基础资料。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40秒,贵州省威宁县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交界(北纬27.5°,东经104.0°)发生M5.7级地震,12时16分29秒,彝良县(北纬27.6°,东经104.0°)再次发生5.6级地震。震中距离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近为7.5 km,距威宁县城77 km,距石门乡政府所在地16.6 km。据统计,此次地震共造成威宁县、赫章县38个乡镇受灾。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时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安置,结合活断层的分布对群众安置的地点选择尤为重要。因此,防震减灾部门需要加强对断层的调查,掌握地震地质背景,为政府择优选择安置地点提供科学依据。

3 项目的研究方法

以前,地质研究和地震研究的独立性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而断裂的发生和发展伴随着地震的发生,这次,笔者将把地质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活断层的发展作为基础,进一步来研究该区的地震活动情况。开展毕节市活断层调查研究,得到毕节市主要断裂带地震地质背景相关资料和研究报告,为日后毕节市防震减灾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依据。

笔者将以威宁石门坎断裂带、紫云-垭都断裂带、金沙岩孔断裂、大方马场断裂等活断层为基础,来研究在此断裂区域内所有发生过的地震,特别是4.0级以上地震的类型、特征、发震构造以及预测研究区域内地震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给毕节带来的最大危害。

野外观测是断层研究的基础和主要方式。断层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断层的识别、产状的确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确定以及断层形成时代和活动演化进程的确定,进而探讨断层的组合、形成机制及其产出的地质背景和物理环境。通过野外观测结合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毕节市主要断裂带发震构造、发震能力和地震地质背景进行初步判断。

利用地质学和地震学知识探测和调查该市境主要断裂带各类地震活动断层并获得断层基本的展布、倾向、倾角、破碎带宽度、发育历史、最新活动时代、运动性质、位移量等指标,对该市地震发震构造和地震地质背景分析总结提供基础资料。

收集研究区域所有的地震资料、地质资料、活断层资料,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断层进行年代初步鉴定,特别是活断层,鉴定活动年代;用地震分析软件分析地震的各项参数。分析研判毕节市内历史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该市主要断裂带活断层分布情况,对毕节市主要断裂带发震构造进行初步研究;对毕节市地震地质背景进行初步研究。

该项目先用历史地震分布作数据,从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对发生在毕节的地震进行分析。根据1965年以来毕节有记录的破坏性地震,对毕节主要活动断裂及活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威宁石门坎断裂带、紫云-垭都断裂带、金沙岩孔断裂、大方马场断裂研究。并根据图片及采样普查断裂基本的展布、倾向、倾角、破碎带宽度、发育历史、最新活动时代、运动性质、位移量、滑动速率、古地震事件等研究指标。并最终完成毕节活断层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报告

研究地震活动性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毕节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估计未来时段地震活动趋势和水平,为合理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依据。该报告地震活动性分析以北纬25°~27°,东经104°~106°为研究区范围。

4 断层调查发挥的作用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该项研究,完善毕节市地震分布图及地震构造分布图,有利于全面了解毕节市的主要发震构造、发震能力及地震地质背景,对今后毕节市的地震监测台网布局、农村民居工程的合理安排、地震应急、城镇建设规划、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此外,该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经勘查发现的矿产60多种,具开采价值的有25种,共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712处,排列贵州省第一位的矿种有煤矿、铁矿、铜矿、铅矿、稀土矿、磷矿6种,排列贵州省第二位的矿种有钼矿、镍矿、硫铁矿3种,排列贵州省第三位的有锌矿1种,排列贵州第四位的有铝土矿、银矿、石膏矿、高岭土矿、饰面用大理岩5种,排列贵州第五位的有锑矿,排列贵州省第六位的有镁矿,排列贵州省第七位的有锰矿、重晶石矿。断层与矿产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关系,开展断层的调查探测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军华,王月英,赵勇.C_3相干体在断层和裂缝识别中的应用[J].地震学报,2004(5):560-564.

[2]黄伟传,杨长春,王彦飞.利用叠前地震数据预测裂缝储层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02-1606.

推荐访问:毕节市 断层 地震 方案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