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总结

喻皓为何答非所问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1 08:46:42   浏览次数:

七年级《梵天寺木塔》:记述人物语言简洁明了,凸显我国建筑技术精髓。

本文记叙了北宋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的方法来解决“塔动”问题的故事,反映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较高成就。其实只要用心研读就不难发现,当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时,喻皓的回答是“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他直接传授了塔晃动的解决方案,而对于“塔动之因”只字未提。也就是说,喻皓对于匠师的请教竟然答非所问!

那么,喻皓为何答非所问呢?

我认为从主人公喻皓的角度来看,一是“不必说”。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喻皓其人。喻皓是我国北宋初期的建筑家,他出身卑微,但勤于思索,大胆创新,注重实践,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宝塔和楼阁,被誉为“造塔鲁班”。欧阳修在《归田录》中盛赞道:“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据说喻皓每天深夜睡觉时还把手交叉地放在胸口,搭成木结构的形状。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晚年写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工专著《木经》三卷。可见,喻皓从一个卑微的工匠成长为著名的木结构专家,定然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与尝试,对木塔结构中的受力情况和工程原理有很深入的研究,而文中匠师遇到的难题对他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这样简单的原因还有必要说吗?此外从喻皓的 “笑”可以看出他对此问题的不屑,“耳”“但”“便”“则”也可看出他的胸有成竹与举重若轻。二是“不便说”。喻皓是对谁直接说的?不是那个被困扰得焦头烂额的匠师,而是自己的妻子,再由妻子传给匠师的妻子,最后由匠师的妻子传给匠师。喻皓出身卑微,他的妻子和那个匠师的妻子恐怕同样卑微。对这样的交流对象,喻皓如果大讲一通物理学的受力原理并无用处,不如直接简要地传授方法了。

喻皓为何答非所问呢?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恐怕还是作者沈括。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第一是写作目的的需要。《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作者写此文则是为了表现我国当时在建筑理论与建设方面的成就,因而在叙事结束后发表评论,准确而翔实地阐述了塔“自不能动”的科学原理。而“塔动之因”不是重点,所以作者惜墨如金,不该写的一个字都不写。试想如果喻皓当时具体分析了“塔动之因”,难免会多费笔墨,导致重点不突出,写作目的不明显。

第二是增强可读性的需要。《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巨著,相当于现在的随笔散文或科学小品文,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历史、音乐和美术等领域。为避免晦涩艰深,作者采用了“谈”的形式,活泼自由,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本文则是在“笔谈”中一步步推动情节发展,从“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暗示问题之严重,接着匠师解释,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似乎问题会得到顺利解决。谁料“而动如初”,又让读者的心和匠师的心一起揪了起来。无可奈何之际,匠师只好“问塔动之因”,却并没有得到喻皓的正面回答。这个让在两浙已属知名的匠师狼狈不堪的难题,喻皓却认为“此易耳”。此处喻皓的淡定从容和匠师的无可奈何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读者心中不免留下悬念。最终“匠师如其言,塔遂定”。至此,读者才长吁了一口气。文章篇幅虽短,却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力避平铺直叙,可读性极强,散发出迷人的文学魅力。

如此看来,喻皓的答非所问,非但没有留下遗憾,反而把一个真实、全面的喻皓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领略到《梦溪笔谈》的文学价值。《梦溪笔谈》不仅是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学者李约瑟语),还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课文背后的故事:

北宋时期,京城里有一座相国寺,它的门楼的卷檐造得非常巧妙。为了弄清卷檐的奥秘,喻皓有时坐下来,甚至躺在地下进行观察和研究。他决心把历代工匠和本人的经验编著成书。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晚年写成了《木经》三卷。《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推荐访问:答非所问


[喻皓为何答非所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