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计划

雷神,英国的“振奋剂”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30 08:58:49   浏览次数:

姗姗来迟的首飞

“雷神”项目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为了发展“狂风”攻击机的换代机型,英国国防部与英国航太公司联合展开了一项名为“未来攻击机(FOA)”的计划,其目标是研制一种具备纵深攻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上世纪90年代,英国航太公司独立开展了多项具有隐身特性的无人机研究项目。大概是看到了隐身攻击机的可行性,1995年,英国国防部启动了一项隐身技术验证机计划,以验证FOA所需要的隐身技术。1997年,FOA系统调整为未来空中攻击系统FOAS。

进入新世纪,英国航太公司在无人机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与此同时英国国防部开始了一项新的“战略无人机试验计划”,并于2005年对外公布,同时终止FOAS计划。这一计划表明英国远期的空中进攻力量将建立在无人机之上,同时表明英国在无人作战系统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

英国一直希望发展一种在航程上接近“火神”轰炸机的全新无人攻击机平台。这种无人机的航程要足够远。因为未来英国皇家空军将装备F-35联合战斗机,它能担负绝大多数战术隐身攻击任务,甚至是跨洋飞行的任务,而且这种武器是很难从美国那里得到。由此,“雷神”全尺寸技术验证机计划正式启动。2007年11月20日,英国航太公司在沃顿工厂举行机体加工启动仪式,标志着“雷神”验证机正式进入制造阶段。之后,“雷神”计划进展比较顺利。2010年7月12日,英国航太公司在沃顿工厂巨大的微波暗室内举行了“雷神”出厂仪式,该机真容首次现身。2013年8月,“雷神”在出厂3年后实现了首飞。

全球“排行”老三

世界上已经有四型类似的无人攻击机验证机进行了首飞,即美国的X-47B、法国的“神经元”、英国的“雷神”和中国的“利剑”。除了X-47B是一种舰载型号以外,其他均为陆基型,除了中国的“利剑”还不能明确外,其他三种型号均为验证机。

从布局上看,上述四种无人机都采用了飞翼布局,在升阻比、机动性等方面都非常相似。但从个头上看,X-47B最大,“利剑”次之,之后是“雷神”和“神经元”。从它们的大小,也能看出各自的能力。最大X-47B使用了F-16发动机的无加力版,作战半径超过2 000千米。而“利剑”的发动机可能使用了RB-93发动机。如果根据RB-93发动机的已知数据来计算“利剑”尺寸的话,该机尺寸是“雷神”的两倍,起飞重最约达13~15吨。

“雷神”翼展约为11.35米,机长约为9.94米,起飞重量超过8吨。该机和“神经元”接近。“神经元”机长约9.3米,翼展约12.5米,全机重量约7吨,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马赫数0.8。从作战角度看,“雷神”8吨左右的起飞重量偏小,这将导致该机在航程、载弹量方面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从进攻角色扮演来看,与即将服役的F-35有相当大的重叠。

飞翼布局有利隐身

“雷神”无人机能实现隐身性能和较高的气动性能,飞翼布局是关键。目前,航空界普遍认为,无尾飞翼布局是无人机实现隐身和启动一体化设计的最佳选择。一般而言,飞翼布局符合全升力体飞行器的设计思想,在气动方面优势明显。拿“雷神”来说,由于没有垂尾,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该机的湿面积,飞机的摩擦阻力较小。由于采用了典型的翼身融合设计,减少了头部的迎风面积,也减少了机翼与机身的干扰,大幅度降低干扰阻力和诱导阻力。而飞翼的机身剖面也近似于翼型剖面,可以将整架飞机视为一个升力面,极大提高了升阻比,因此航程性能较好。由于采用了翼身融合设计,没有尾翼没有机身,从机体内部看,空间得到了最大限度利用,翼身融合部分空间都被充分利用,包括可以增加更多的燃油和载荷。较多的内部燃油加上飞翼较高的升阻比,意味着该机能以很小的重量达到很远的航程,甚至能用战术级飞机的重量达到原来战略轰炸机的航程。当然,现在的“雷神”做不到,但是将起飞重量放大到30吨,或许会具有这种能力。

“雷神”的飞翼布局也非常有利于隐身。通常而言,飞机最强烈的雷达反射源包括一些腔体反射(例如进气道、尾喷管、座舱、雷达罩),二面角(例如机翼与机身,机翼与挂架,垂尾与水平尾翼等)机身、机翼前缘形成的曲面或镜面反射以及机翼、尾翼前后缘的边缘绕射。由于“雷神”采用了无尾飞翼布局,上下翼面与机身融合度高,再加上采用背负式进气道,外形光滑,无座舱,它几乎没有较大的雷达散射源。如果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和吸波涂层,背负进气道再配合S形处理和进气道格栅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隐身能力。也正是由于飞翼式布局和背负式进气道有这些突出优点,所以它才成为隐身轰炸机及无人攻击的一个“标准布局”。

飞翼虽然有众多优点,但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在B-2上得以真正实现,这说明其在设计上也有先天不足。一个最大的难点在于不易控制,由于取消了机身和尾翼,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都与常规布局飞机有显著不同,早期的飞翼都无一例外的受阻于飞机不稳定、控制闲难,特别是“荷兰滚”等问题。尽管德国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波音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都曾尝试过飞翼设计,但最后都无果而终。

“雷神”的未来

根据英国国防部早前提出的空军“纵深持续攻击能力”计划,其将在2020年前后正式装备一种作战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提供战争首日对敌防空系统和严密设防目标文施纵深打击的能力,还可以在数十套地对空导弹系统组成的严密防御空间内生存下来。显然“雷神”验证的技术,完全可以用来研发类似的攻击平台。

总体来说,英国并不急于独立研发无人机。对于一个购买主力战斗机(F-35)、重型运输机、预警机,甚至可以购买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而言,其国防安全对航空工业的需求显然并不大,且其航空工业也不可能只为本国军队研制武器。相反,对于英国航空工业来说,赚钱是第一要务。在无人机领域同样贯彻这一原则。比如,目前英国对于自研中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并不积极,因为这一市场的端领域几乎被美国和以色列占领,而低端领域也在价格上拼不过第三世界国家。但是,英国人在无人机的其他领域却很下功夫。比如发动机,以色列的“哈比”“搜索者”“赫尔姆斯450”“影子600”无人机均使用英国诺顿的发动机。所以,英国之所以要研制“雷神”,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持在航空科技最前沿的一席之地。

推荐访问:英国 振奋 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