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买卖合同

宋太祖时期对汴河的治理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6 08:42:36   浏览次数:

摘要: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通济渠(汴河)是大运河的主干部分,漕运数量最多,也是河流治理的重要部分。汴河水源来自于黄河,旱涝不断,自开凿后,唐朝统治者对运河不断治理。汴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交通,保持了国家社稷的稳定,与北宋商品货币经济高度繁荣密不可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重在漕运。因此北宋时期对汴河极其重视,历代统治者对汴河加强治理,使汴河在运输粮食,灌溉农田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汴河 由来 宋太祖 水患 治理 影响

正文:

汴河连接黄河、淮河、长江, 通过漕运,将江南一带的粮食, 其他货物, 不停地运到开封, 供军民使用。大中祥符初年, 漕粮运输增至700万石, 创造了北宋漕运的最高纪录。宋太祖权衡了全国政治、经济格局,而定都于开封,汴河承接着开封乃至整个北宋的兴衰,可见运河对于有宋一朝的重大作用,汴河横跨贯彻全国,是第一条人工大河,漕运发达,从南方运输粮食、百货等,供给北方,汴河运输的数量最多。北宋都城开封便是全国水路运输中心,汴河与宋朝国都开封紧密相连,北宋从开国皇帝便极其重视对汴河的治理,在此重点述说宋太祖时期汴河的水患及治理。

一、太祖时期汴河水患

(一)河道淤积

汴河之水首承黄河之水,大量泥沙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抬高,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黄河多沙善淤的特点,也影响着汴河的淤积,漕运停滞不前,每年需要清淤,严重影响两岸人民的生活。到宋代,汴河水流泥沙淤积更为深重,为解决汴河泥沙淤积,年年冬季要停闭汴口,对汴河进行清淤,影响汴河交通。

(二)河决堤岸

唐代以后之藩镇割据,当时黄河水灾频繁,由于当时四分五裂的藩镇,互相争夺政权,社会动荡不安,根本无法合力共治,只能任由河水溢决,毁屋坏舍,两岸百姓苦不堪言。而汴河的源头主要来自黄河,因此导致汴河水患不断,漕运停滞等。到了宋朝,建都汴京,更加重视汴河的整治。

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时期,汴河多次决堤水溢,毁坏房舍,淹没庄稼,每当如此,太祖都亲自决策整治汴河,在宋太祖统治的十六年间(960年—976年),一共发生了11次汴河决堤。

二、对汴河的治理

宋朝社会进行了经济大变革,商品贸易发达,经济发展迅速,让治理运河更有保障。政治上社会稳定,经济上,买卖自由,契约租佃制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人口流动性增强,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文化上,重文轻武,文官善于纳谏,政策优良,都为汴河治理提供良好条件。

(一)、河决必塞

一项途径便是河决必塞。宋朝并没有大肆改造河道,在运河管理方面可以说更多的是维护。北宋统治者贯彻河决必塞的原则,并且官吏都亲力亲为,并不大肆影响农民生存。在开国皇帝宋太祖时期就开始体现出来。如《宋会要辑稿》中“建隆三年六月,宁陵县河决堤岸。下令宋、亳丁夫4500人,分遣使臣督率。又下令丁夫3300人堵塞汴口。”“《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开宝五年六月庚寅,,河水又决郑州、宋州,又下令诸州兵士及丁夫凡5万人塞汴河。未几,河决口皆堵塞。”每次河决,都会调集兵力堵塞,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二)、维护堤岸

另一项措施就是植树种柳,维护堤岸。通济渠漕运百万石,是唐朝的主要漕运渠道,唐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固护堤岸。到了宋代,汴河与开封紧密相连,是朝廷的经济命脉,统治者更是竭力维护河道的正常运输。宋代将军权兵力都集中在中央,对汴河大堤的维护十分重视,主要发动军队植树种柳,维护堤岸。如“《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五年正月己亥,命令沿黄河、汴河等河州县,监督百姓种植保护土地的树木,仍按户籍上下定为五等,家里人口多者多种,人口少者减免。”

(三)、疏浚工程

疏浚工程对河道改善起着巨大作用。宋太祖即位开始就对汴河进行疏通。“《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乾德元年二月丁巳,疏浚汴河。由于汴河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每年的冬春季都是汴河枯水季节,为减弱汴河缺水对漕运造成的影响,宋太祖赵匡胤对传统做法,命令开挖蓄水湖泊,其时称之为“水柜”。在旱涝时补充或清扫汴河水量。建隆二年二月甲戌,“幸城南,观修水柜。”可见宋太祖对汴河的治理极其重视。而后的统治者也非常重视汴河的疏浚工程,在大力治理的情况下,河道淤积有所改善,由最初的每年一浚,改为三年一浚。

三、汴河治理的影响

从宋初的几十万石发展到后来大中祥符时期的七百万石漕粮,与宋初对汴河的治理密不可分。汴河运输货物:漕粮、盐、钱、其他货物,皆关系国计民生,促进北宋商品货币经济空前繁荣。政治上,宋朝与周边辽、金、夏等国战争不断,汴河运送军粮,将士,以备战争之需。发生水旱灾荒的地区,都可由江南富庶地区,水上运输到急需地,要快于陆路运输。

“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

惠民河、广济河等也存在着河流淤积、河流决堤等水患问题。太祖期间对汴河的治理也为其他河流治理提供了成功范例。“建隆二年三月丙申初,五丈河淤浅,不利行舟,诏右监门卫将军陈承昭于京城之西,夹汴河造斗门,自荥阳凿渠百余里,引京、索二水通城壕入斗门,在汴河上加高渡槽,使水东汇于五丈河,以便东北漕运。”在此之后,对于五丈河、惠民河,北宋统治者都是采取河决必塞原则,积极实行疏通方法等,保障运河漕运的顺利进行,巩固北宋政权的稳定统治。

结语:

汴河将开封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便于全国统治。汴河在北宋时期发挥了漕运、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北宋政府也竭尽所能地对其加以治理。而且宋太祖在治理汴河上的很多措施,不仅在那时取得明显的效果,对后世整治河流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徐松:(《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六  汴河),上海古籍影印版,第7575页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第285頁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第279页

脱脱:《宋史 食货志》,中华书局,第4250页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第40页

推荐访问:太祖 治理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