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借款合同

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_调查报告_1完整篇

作者:jnscsh   时间:2020-07-21 12:21:11   浏览次数:

  2004 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_ 调查报告 降了 54.6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国税贡献率比重上升到了60.5%。

 4、外资经济成为孝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资料反映,自从 1991 年孝感市征收外资税收 3.8 万元,实现涉外税收“零”的突破以来,至 1994 年外资经济国税收入比重达到 2.25 个百分点。至 2003 年,涉外企业已提供国税收入 16192 万元,占全年国税收入的 21.02%。以云梦县为例,1994 年该县外资经济供提供税收不足 11 万元,比重为 0.36%,至 2003 年,外资经济提供税已达 1578 万元,收入比重达到了 21.57%,呈几何级数增长态势。

 (二)从税源分布结构情况,折射出区域经济运行现状。税收作为经济的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各地经济运行质量,从各地经济税源提供国税收入看,税源集中于经济活跃地区。

 1、第二产业发展状况,决定了区域国税收入规模。从地域分布看,我市国税税源主要集中于汉川、应城、市直形成“三足鼎立”的税源格局,2003 年共提供国税收入 50979 万元,占我市总收入的66.18%,其中汉川占 31.42%、应城占 18.93%、15.83%。从经济运行情况看,这也是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第二产业发展较稳健的区域,以汉川为例,1994 年,汉川市第二产业占该市 GDP 的 41%,2003 年上升为 45.22%,提高了 4.22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 1994年占 38.82%,2003 年上升为 42.61%,提高了 3.79 个百分点。1994年汉川市税源共提供国税收入 5833 万元,占全市总收入的20.26%,2003 年上升为 31.42%,提高了 11.16 个百分点;而工业基础较薄弱,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的区域,在税收上反映也较明显。以安陆为例:1994年,安陆市第二产业占该市GDP的36.72%,2003 年上升为 39.42%,提高了 2.7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 1994 年

  占 34.15%,2003 年上升为 34.69%,仅提高了 0.54 个百分点。1994年安陆市税源共提供国税收入 4437 万元,占全市总收入的15.41%,2003 年为 5783 万元,占我市总收入的 7.5%,从数量上看,仅增加了 1346 万元,从比重上看,下降了 7.91 个百分点。

 2、经济发展方向,决定了税源构成。从目前我市梯级税源日益扩张税源结构特点,突出表达了目前做强、做大企业,推出品牌、推出拳头产品的发展经济的战略思路。1994 年我市提供国税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大悟烟厂、安陆棉纺厂、省化工厂、汉川电厂四家,四家提供的税收共占当年总收入的 18.24%,基础上是普遍开花、普遍弱小的税源结构,经过 10 年的演变发展,在经济发展突出重点,特别是近几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企业改制盘活,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大气候下影响,税源构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003 年我市提供国税收入过 4000万元的企业就有汉新、汉元、湖北双环 3 家,1000 万元至 4000万元的有金龙泉啤酒(孝感)有限公司、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棉纺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悟烟厂、湖北省盐运站、供电、烟草 7 家企业,2003 年全市纳税规模过 1000 万元的企业共提供税收收入 33226 万元,占总收入 77027 万元的 43.14%,比 1994 年上升了近 25 个百分点。

 (三)从国税收入与相关指标比较来看,孝感经济发展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

 主要表现为,全市国税收入与同期财政收入、GDP 联系起来看,所占比重呈下滑趋势,未能与同期财政收入、GDP 增长保持同步。

 1、全市国税收入占 GDP 比重下滑。从全市国税收入增长速度与 GDP增长速度比较来看,国税收入增长速度比 GDP 增长速度要慢;从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1994年到2003年,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总体水平只有 2.42,1994 年比重最高为 3.1,总体呈现逐年

  下滑态势,2003 年比重只有 2.24。据相关资料反映,湖北省 1994年至 2003 年国税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分别为 5.0、4.5、4.1、4.1、4.3、4.4、4.3、4.6、4.8、5.0。孝感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 2 点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中支农免、三税产品占较大比重,仅 066 基地军工企业、黄麦岭磷矿、双环科技、饲料等企业每年免税额达数千万元。

 2、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下降。从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1994 年占 58.36%,至 2003 年逐步降至 41.38%,而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1994 年为 5.27%,2003 年为 5.42%,反而有所上升,这表明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国税收入和综合财力得到不断增强,但国税收入却相对滞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见表二);从全市国税收入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比较来看,1994 年至 2003 年国税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要慢,财政年均增长 14.9%,比国税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要快 4.47 个百分点。

 3、百元 GDP“两税含量”下降。从百元 GDP 两税含量来看,也呈总体下降趋势。1994年百元 GDP 两税含量为 2.79 元,为十年最高值,至 2003 年,百元GDP 两税含量下降到 1.96 元,为十年最低值,十年共下降了 0.83个百分点。

 4、税收收入弹性系数“异常”。从理论上讲,税收弹性系数应在 1 左右,是最为理想的,因为税收源于经济,经济增长了税收才有了增长的基础,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大于 1,则说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新出台增收的税收政策,如,开征个人利息所得税;二是提供税收的产业发展快速,而其非税产业发展较缓;三是非即期税收入库较多,如,清理历欠、查补税收等;四是预征、空转等非正常方式组织税收,形成当期虚假税;五是其它因素增加税收,不增加 GDP,或对税收的增加程度较多。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小于 1,则说明税

  收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新出台减收的税收政策,如,提高起征点等;二是提供税收的产业发展慢,而其非税产业发展较快;三是消化历年税收包袱,影响当年税收增长速度;四是其它因素影响税收,增加 GDP,或对税收的影响程度较大。一般都是多种因素同时对税收

  2004 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_ 调查报告 弹性系数进行影响,因此很难得到理论的税收弹性系数 1,实际较为理想的税收弹性系数在 0.8----1.2 之间。从我市近年的税收弹性系数看,我市税收弹性系数渐近线波峰过高,最高年度为 2000 年,达 2.01,波谷偏低,最低的为 2002 年为 0.11。

 5、增值税综合税负偏低。从理论上讲,经济指标中的工业增加值与计算工业增值税税负的增值额最为接近,因此我们把工业增加值作为工业增值税的“经济税基”,从我们对近 10 年数据测算情况看,我市国税工业增值税 10 年平均税负为 4.44%,最高年度为1994 年,税负为 6.86%,最低年度为 2003 年,税负为 3.68%。虽然我市整体工业环节增值税税负偏低,但还是有个别行业税负偏高现象存在,从税收调查数据分析,我市非金属矿产业增值税负担率比企业实际税负明显偏高,主要有非金属矿产业以及部分电力等行业。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些行业的增值税负担率明显偏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行业经济不景气,市场疲软,市场

  需求趋于饱和状态,产品销路不畅,毛利率低,导致企业资金困难,造成国家税收难以收回,实际税负偏低;二是历史原因和我国现行的企业运行机制,造成企业负担过重,难以担负起沉重的包袱;三是固定资产购进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减少,造成理论税负过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的纳税难度加大,导致欠税过大,形成实际税负比理论税负低。如应城的盐矿、石膏矿以及电厂等生产及供应业;商业环节增值税税负为 1.91%,最高年度为 1994 年,为 3.75%,最低年度为 2003 年为 1.35%,商业环节增值税每年呈递减态势。商业环节增值税税负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商家之间竞争激烈,一些商业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和扩大销售,往往采取薄利多销,增值税税负也随之下降;二是商业企业容易钻税收的空子,管理难度较大,偷逃增值税的情况较为普遍;三是商业企业面广户多,经营方式灵活,经营品种繁杂,财务核算较工业企业差,税收征管较之工业企业要困难得多。

 从我们调查分析情况,结合我市经济实际情况分析,我市整体增值税税负偏低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税收含量低的经济总量显现出强劲势头。以工业总产值为标准,将全民所有制和年工业总产值 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经济的实体称“规模以上”经济,否则称谓“规模以下”经济。按工业总产值统计,近几年来,规模以上的经济正在不断缩小,而规模以下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实体规模小,内部管理不规范,给税收征收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也是形成税收与经济不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一个区域经济是否活跃、是否有潜在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我市高新技术增加值在起点低、规模小的前提下难以撑起区域经济的一片天地。

  三是税收优惠与藏富于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我国“两税”的优惠政

  策主要体现在减免税的两个方面:一是开放开发型的减免,他既包括沿海、沿江、沿边地区,也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等等的税收优惠性的减免;二是扶贫救困性的减免,如贫困山区、三线转移减免,校办、民政、福利型企业减免,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免、抵、调、退等等的优惠。随着这类企业的发展,税收优惠的额度在不断增大。2003 年全市减免税额达 1.7 亿元。落实增值税起征点的政策,2003 年减少税收 1000 余万元,2004 年进一步提高起征点,将会影响税收减少 1100 余万元。

  四是非税收入名目繁多。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普遍表现为“吃饭型”财政体制,它一方面要求税收多收,另一方面又必须将应纳入财政预算的资金转嫁给地方部门自行解决,各类经济实体承担着税费的双重压力,超出一定范围的压力,就会形成费大于税,费挤占税的现象。

  五是统计数据内含“水分”。经济指标是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经济指标也是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形象,为宣染环境气份,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显示工作业绩,很容易在统计数据上下工夫,形成“水分”GDP。因此很难客观、准确分析税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各种内在关系,也给我们寻找经济与税收合协发展的途径增加了难度。

 经济结构决定 GDP 结构,而 GDP 结构又决定国税收入构成。因此,经济结构对国税收入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受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孝感市国税收入增长难以与 GDP 增长保持同步。主要表现在:

 1、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也是经济总体实力提高的象征。孝感市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构顺序已由一二三转换为二三一(见图二)。先看第二产业:2003 年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为 47.8%,孝感第二产业比重为 42.29%,比全省低

  5.51%,基本相当于湖北省 1994 年的水平 43.2%;联系第一产业分析,从 1994 年至 2003 年,孝感市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已由此42.65%降到了 23.68%,2003 年全省第一产业比重为 14.7%,孝感高出了近 9%;按钱纳里模型,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 20%以下,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这说明全省平均已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孝感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比较还属农业大市;其次看第一产业:孝感第一产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与国税收入增长关联度较低的无税或低税产值占了相当大的成分,即使这一期间第一产业提供的 GDP 由 39.93 亿元增加到了 81.34 亿元,净增 41.41 亿元,但对国税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却几几乎为零;再看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与国税收入相关的商业企业本身税收较少,增长不可能很快,并且饮食服务等快速增长部分,又与国税收入不相关联,反映到国税收入上总量上升,比重反而会下降。例如,2000 年第三产业的 GDP 占 GDP 总量的比值为 32.65%,2003 年为 34.03%,四年间上升了 1.38 个百分点,但提供的国税收入由 2000 年的 22.11%到 2003 年的 23.

  2004 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_ 调查报告

 经济税源调查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市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转暖的拉动下,取得长足发展,传统行业从小到大,新兴行业从无到有,朝气蓬勃。在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态势下,我市国税收入也取得了由 94 年不足 3 亿元到 2003 年的近 8 亿元的倍数增额。从经济到税收的税收经济观看,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税收的增长必然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我们对我市近10 年经济、税收调查情况看,虽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着改革的阵痛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磕磕碰碰,但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击:

 一、经济发展情况 从 1994 年以来的10 年间,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10 年沧桑巨变,目前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经济“块头”壮大。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由 1994 年的 93.6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343.5 亿元,年均增长 13.8%。工业增加值由 1994年的 25.2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133 亿元,年均增长 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1994 年的 24.2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 114.5 亿元,年均增长 16.8%。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经过 10 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由 1994 年的 42.64:29.27:28.08(“一二三”)调整到 2003 年的 23.67:42.29:34.03,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近 20%,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占到经济总量的 1/3,10 年内比重上升了近 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 13%多,第二产业平稳增长,始终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兴市战略初见成效. 三是地方“财力”增加。1994 年,

  我市财政收入不足 5 亿元,至 2003 年,则增加到 18.6 亿元,增长了 2.7 倍多,税收收入从 39764 万元增加到 139699 万元,增长了 2.5 倍多,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由 1995 年的80.35%下降到 2003 年的 75.06%,呈现“税降费增”的局面。

 二、税收发展情况 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国税收入也由 1994 年的28568 万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77027 万元,年均增长 10.43%。

 一是国税收入总量不断扩张。十年来,全市国税收入从 1994 年的28568 万元,到 2003 年增长为 77026 万元,总量成倍扩张,规模不断扩大,净增了 48459 万元,累计入库国税收入约 55 亿元,其中近 90%为地方收入,也就是说有近 50 亿元直接投入到了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之中。国税收入规模分县市从 2003 年完成情况来看,除孝昌之外,其余收入规模都超过了 5000 万,其中收入规模过亿的有汉川、应城、市直(含市直属分局和开发区分局,下同),分别达到了 24204 万元、14581 万元、12193 万元;云梦县发展势头较好,2003 年已突破了 7000 万元大关,今年计划为 7850 万元。

 二是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稳步提高。1994年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为 5.27%,到 2003 年这一比重上升到5.42%,增加了 0.15 个百分点。

 三是国税收入保持占财政收入较大比重。国税收入历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保持国税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对保持财政收入的增长和收支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来,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最高达到 58.36%以上,最低也保持在 41%以上,平均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 46%,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从国税收入透视孝感经济 (一)从国税收入变化来看,孝感经济发展的成绩可喜。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结构直接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规模和结构。

 1、国税收入总量的扩张直接

  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全市国税收入的稳步增长,与国税部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但决定的因素还是经济,是经济的持续发展。1994 年,全市 GDP 总量为 93.6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39.93亿元,第二产业 27.40 亿元,第三产业 26.30 亿元;2003 年,孝感市GDP 总量达到 343.55 亿元,增幅达到 3.7 倍,其中:第一产业 81.34亿元,第二产业 145.29 亿元,第三产业 116.92 亿元。

 2、各经济成份国税收入比重反映孝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以国有、集体、个体经济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格局已不复存在,私营、联营、股份制、涉外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从各经济成份对国税收入比重的变化可见一斑。1994 年,国税收入来源基本只有国有、集体、个体三种经济成份,而且主要依赖于国有经济,比重分别为 68.6%、11.37%、16.44%,除此之外,外资有2.26%。至 2003 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大幅下降,分别只占 22.11%、1.91%,而私营、外资、股份制等经济成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分别占 6.13%、21.02%、37.99%,基本形成了股份制、国有、外资等经济成份并驾齐驱、“三分天下”的格局。

 3、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可以注意到,直至 2002 年,全市国有经济国税收入贡献率仍高居第一,占 37.17%,与居第二位的外资经济 22.33%,相差达 14.84 个百分点,地位似乎相当“稳固”,但仅一年时间,国有经济国税收入贡献率便退居第二。与此同时,股份制经济成份大幅增长,一年之间分别增加了 18.62 个百分点。表明“公退民进”成效显著,国有经济已悄悄让出了“头把交椅”,民营经济来势较好。云梦县情况尤其如此,1993 年该县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达 73.2%,个体民营经济(以个体为主)国税贡献率为 26.2%,至 2003 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下

  降到 18.6%,下

  2004 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_ 调查报告

 经济税源调查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市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转暖的拉动下,取得长足发展,传统行业从小到大,新兴行业从无到有,朝气蓬勃。在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态势下,我市国税收入也取得了由 94 年不足 3 亿元到 2003 年的近 8 亿元的倍数增额。从经济到税收的税收经济观看,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税收的增长必然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我们对我市近10 年经济、税收调查情况看,虽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着改革的阵痛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磕磕碰碰,但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击:

 一、经济发展情况 从 1994 年以来的10 年间,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10 年沧桑巨变,目前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经济“块头”壮大。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由 1994 年的 93.6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343.5 亿元,年均增长 13.8%。工业增加值由 1994

  年的 25.2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133 亿元,年均增长 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1994 年的 24.2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 114.5 亿元,年均增长 16.8%。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经过 10 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由 1994 年的 42.64:29.27:28.08(“一二三”)调整到 2003 年的 23.67:42.29:34.03,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近 20%,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占到经济总量的 1/3,10 年内比重上升了近 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 13%多,第二产业平稳增长,始终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兴市战略初见成效. 三是地方“财力”增加。1994 年,我市财政收入不足 5 亿元,至 2003 年,则增加到 18.6 亿元,增长了 2.7 倍多,税收收入从 39764 万元增加到 139699 万元,增长了 2.5 倍多,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由 1995 年的80.35%下降到 2003 年的 75.06%,呈现“税降费增”的局面。

 二、税收发展情况 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国税收入也由 1994 年的28568 万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77027 万元,年均增长 10.43%。

 一是国税收入总量不断扩张。十年来,全市国税收入从 1994 年的28568 万元,到 2003 年增长为 77026 万元,总量成倍扩张,规模不断扩大,净增了 48459 万元,累计入库国税收入约 55 亿元,其中近 90%为地方收入,也就是说有近 50 亿元直接投入到了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之中。国税收入规模分县市从 2003 年完成情况来看,除孝昌之外,其余收入规模都超过了 5000 万,其中收入规模过亿的有汉川、应城、市直(含市直属分局和开发区分局,下同),分别达到了 24204 万元、14581 万元、12193 万元;云梦县发展势头较好,2003 年已突破了 7000 万元大关,今年计划为 7850 万元。

 二是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稳步提高。1994年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为 5.27%,到 2003 年这一比重上升到

  5.42%,增加了 0.15 个百分点。

 三是国税收入保持占财政收入较大比重。国税收入历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保持国税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对保持财政收入的增长和收支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来,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最高达到 58.36%以上,最低也保持在 41%以上,平均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 46%,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从国税收入透视孝感经济 (一)从国税收入变化来看,孝感经济发展的成绩可喜。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结构直接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规模和结构。

 1、国税收入总量的扩张直接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全市国税收入的稳步增长,与国税部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但决定的因素还是经济,是经济的持续发展。1994 年,全市 GDP 总量为 93.6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39.93亿元,第二产业 27.40 亿元,第三产业 26.30 亿元;2003 年,孝感市GDP 总量达到 343.55 亿元,增幅达到 3.7 倍,其中:第一产业 81.34亿元,第二产业 145.29 亿元,第三产业 116.92 亿元。

 2、各经济成份国税收入比重反映孝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以国有、集体、个体经济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格局已不复存在,私营、联营、股份制、涉外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从各经济成份对国税收入比重的变化可见一斑。1994 年,国税收入来源基本只有国有、集体、个体三种经济成份,而且主要依赖于国有经济,比重分别为 68.6%、11.37%、16.44%,除此之外,外资有2.26%。至 2003 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大幅下降,分别只占 22.11%、1.91%,而私营、外资、股份制等经济成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分别占 6.13%、21.02%、37.99%,基本形成了股份制、国有、外资等经济成份并驾齐驱、“三分天下”的格局。

 3、民营

  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可以注意到,直至 2002 年,全市国有经济国税收入贡献率仍高居第一,占 37.17%,与居第二位的外资经济 22.33%,相差达 14.84 个百分点,地位似乎相当“稳固”,但仅一年时间,国有经济国税收入贡献率便退居第二。与此同时,股份制经济成份大幅增长,一年之间分别增加了 18.62 个百分点。表明“公退民进”成效显著,国有经济已悄悄让出了“头把交椅”,民营经济来势较好。云梦县情况尤其如此,1993 年该县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达 73.2%,个体民营经济(以个体为主)国税贡献率为 26.2%,至 2003 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下降到 18.6%,下

 2004 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_ 调查报告 降了 54.6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国税贡献率比重上升到了60.5%。

 4、外资经济成为孝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资料反映,自从 1991 年孝感市征收外资税收 3.8 万元,实现涉外税收“零”的突破以来,至 1994 年外资经济国税收入比重达到 2.25 个百分点。至 2003 年,涉外企业已提供国税收入 16192 万元,占全年国税收入的 21.02%。以云梦县为例,1994 年该县外资经济供提供税收不足 11 万元,比重为 0.36%,至 2003 年,外资经济提供税

  已达 1578 万元,收入比重达到了 21.57%,呈几何级数增长态势。

 (二)从税源分布结构情况,折射出区域经济运行现状。税收作为经济的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各地经济运行质量,从各地经济税源提供国税收入看,税源集中于经济活跃地区。

 1、第二产业发展状况,决定了区域国税收入规模。从地域分布看,我市国税税源主要集中于汉川、应城、市直形成“三足鼎立”的税源格局,2003 年共提供国税收入 50979 万元,占我市总收入的66.18%,其中汉川占 31.42%、应城占 18.93%、15.83%。从经济运行情况看,这也是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第二产业发展较稳健的区域,以汉川为例,1994 年,汉川市第二产业占该市 GDP 的 41%,2003 年上升为 45.22%,提高了 4.22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 1994年占 38.82%,2003 年上升为 42.61%,提高了 3.79 个百分点。1994年汉川市税源共提供国税收入 5833 万元,占全市总收入的20.26%,2003 年上升为 31.42%,提高了 11.16 个百分点;而工业基础较薄弱,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的区域,在税收上反映也较明显。以安陆为例:1994年,安陆市第二产业占该市GDP的36.72%,2003 年上升为 39.42%,提高了 2.7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 1994 年占 34.15%,2003 年上升为 34.69%,仅提高了 0.54 个百分点。1994年安陆市税源共提供国税收入 4437 万元,占全市总收入的15.41%,2003 年为 5783 万元,占我市总收入的 7.5%,从数量上看,仅增加了 1346 万元,从比重上看,下降了 7.91 个百分点。

 2、经济发展方向,决定了税源构成。从目前我市梯级税源日益扩张税源结构特点,突出表达了目前做强、做大企业,推出品牌、推出拳头产品的发展经济的战略思路。1994 年我市提供国税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大悟烟厂、安陆棉纺厂、省化工厂、汉川电厂四家,四家提供的税收共占当年总收入的 18.24%,基础上

  是普遍开花、普遍弱小的税源结构,经过 10 年的演变发展,在经济发展突出重点,特别是近几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企业改制盘活,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大气候下影响,税源构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003 年我市提供国税收入过 4000万元的企业就有汉新、汉元、湖北双环 3 家,1000 万元至 4000万元的有金龙泉啤酒(孝感)有限公司、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棉纺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悟烟厂、湖北省盐运站、供电、烟草 7 家企业,2003 年全市纳税规模过 1000 万元的企业共提供税收收入 33226 万元,占总收入 77027 万元的 43.14%,比 1994 年上升了近 25 个百分点。

 (三)从国税收入与相关指标比较来看,孝感经济发展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

 主要表现为,全市国税收入与同期财政收入、GDP 联系起来看,所占比重呈下滑趋势,未能与同期财政收入、GDP 增长保持同步。

 1、全市国税收入占 GDP 比重下滑。从全市国税收入增长速度与 GDP增长速度比较来看,国税收入增长速度比 GDP 增长速度要慢;从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1994年到2003年,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总体水平只有 2.42,1994 年比重最高为 3.1,总体呈现逐年下滑态势,2003 年比重只有 2.24。据相关资料反映,湖北省 1994年至 2003 年国税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分别为 5.0、4.5、4.1、4.1、4.3、4.4、4.3、4.6、4.8、5.0。孝感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 2 点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中支农免、三税产品占较大比重,仅 066 基地军工企业、黄麦岭磷矿、双环科技、饲料等企业每年免税额达数千万元。

 2、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下降。从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1994 年占 58.36%,至 2003 年逐步降至 41.38%,而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1994 年为 5.27%,2003 年为 5.42%,反而有所上升,这

  表明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国税收入和综合财力得到不断增强,但国税收入却相对滞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见表二);从全市国税收入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比较来看,1994 年至 2003 年国税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要慢,财政年均增长 14.9%,比国税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要快 4.47 个百分点。

 3、百元 GDP“两税含量”下降。从百元 GDP 两税含量来看,也呈总体下降趋势。1994年百元 GDP 两税含量为 2.79 元,为十年最高值,至 2003 年,百元GDP 两税含量下降到 1.96 元,为十年最低值,十年共下降了 0.83个百分点。

 4、税收收入弹性系数“异常”。从理论上讲,税收弹性系数应在 1 左右,是最为理想的,因为税收源于经济,经济增长了税收才有了增长的基础,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大于 1,则说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新出台增收的税收政策,如,开征个人利息所得税;二是提供税收的产业发展快速,而其非税产业发展较缓;三是非即期税收入库较多,如,清理历欠、查补税收等;四是预征、空转等非正常方式组织税收,形成当期虚假税;五是其它因素增加税收,不增加 GDP,或对税收的增加程度较多。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小于 1,则说明税收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新出台减收的税收政策,如,提高起征点等;二是提供税收的产业发展慢,而其非税产业发展较快;三是消化历年税收包袱,影响当年税收增长速度;四是其它因素影响税收,增加 GDP,或对税收的影响程度较大。一般都是多种因素同时对税收

  九十铺中学创建师德师风示范校工作领导组 组 1 九十铺中学“创建师德师风示范校” 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出色完成“师德师风师范校”创建工作,经学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九十铺中学“创建师德师风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周衍根 副组长:王林祥汪开东 成员:杜明月汪舒俊张广宝王永富黄诚 师德师风监督员:肖中义严帮元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决定和部署,具体组织指导和协调开展全校师德师风示范校的创建工作,为认真抓好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各项工作,保证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现就领导机构的职责分工明确如下:

 一、组长(周衍根)1、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2、及时掌握分析活动过程中有关情况,并对重大问题做出决定;3、明确各阶段的重点内容,提出主要工作措施。

 二、副组长(王林祥汪开东)1、了解掌握、检查工作进展

  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正确的工作建议,做好各阶段的小结和总结。2、负责各种学习、辅导资料准备和发放及有关资料整理和存档工作。3、做好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宣传工作,及时撰写宣传报道和工作简报。4、负责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会议记录。5、负责会议活动通知安排、信息及报表的传递。6、负责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上报领导小组。7、设置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并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汇总。8、负责活动过程的宣传标语、横幅的制作。

 三、成员(杜明月汪舒俊张广宝王永富黄诚宣自红 张克胜)1、直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了 解学生学习、思想及家庭的变化,并据此对教学和学生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2、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思想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品格,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3、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工作。

 4、主动与学校联系,加强沟通和交流。

 5、配合学校做好学生道德,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遵纪守法等教育

 6、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收集和反馈学生的心理活动,开展生命、吃苦,节检、亲情、感恩、公德等方面主题教育,促使学生品学兼优和全面发展。

  四、师德师风监督员(肖中义严帮元)1、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和抽查。2、对学校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提出建议性改进意见。3、对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问题向学校展开调查、询问情况,并索取正言、证据。4、向上级纪律、纠风部门反映学校及教职工存在的问题。

 金安区双河镇九十铺中学 2018 年 3 月 5 日

 程 酒吧物资采购工作流程 1 酒吧物资采购工作流程 1、为搞好酒吧的采购工作,保证优质廉价的供应,确保经济指标的完成,以及防止一些不良倾向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财务部是酒吧采购工作的专业部门,酒吧所需物品原则上均由其统一购买,其他部门有参与监督、支持配合权,未经同意不得擅自采购。

 3、所有采购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令、法律和法规。

 4、相关人员在采购、收货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商业道德,努力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讲究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以酒吧利益为主,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共同把关。

  一、采购项目的申请 1.部门根据营业情况需要在部门、仓库没有该项目或该项目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申购;仓库在库存定额不足的情况下要根据物资定额提出申购。申购前部门和仓库必须认真检查部门及仓库该项目库存量及消耗量。

 2. 仓库储备以外的项目由各使用部门提出申购。申购之前必须查询仓库是否有该项目的储备或替代品。

 二、采购项目的审批、择商、确认、报价与购买 1.经确认实属必要购买项目,必须由使用部门填写申购单,经部门负责人、仓库员签字,经总经理审批后交财务统一办理。

 2.酒吧所需商品由财务部负责安排采购; 3.采购员应按照申购项目进行采购,如有疑问可直接与申购部门进行沟通。在确认无误后,应按照要求尽快安排采购。如该项物资由长期供应商供应,可直接联系供应商供应。如果没有长期供应商应寻找至少三家供应商进行业务洽谈,经过对比、筛选,并报有关人员同意后进行采购。对于零星项目的采购可安排采购员在市场上直接采购,但要做好采购监督工作。

 4.供应商的优惠、折扣、赠送、回扣、奖金、奖品等归酒吧所有,任何部门或人员不得占为私有。

 5.对有特殊要求的或需要加工定做的采购项目,申购部门需要作详细的说明或提供样品,供应商报价时必须提供样品或有关资料,经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办理采购。

  6.财务部对内要主动与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树立服务意识,熟知酒吧物品的标准和使用情况;对外经常做好市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信息;积极主动向使用部门推荐适路产品及质优价廉的替代品;积极主动向酒吧提供市场情况及购买策略。

 7.所有采购项目择商、报价必须由财务部在充分准备、掌握市场行情的条件下择优确定;使用部门有权了解所需物品的价格和提出质疑。财务部在择商报价中必须认真研究对待;使用部门必须在工作中要主动与财务部沟通配合,对所掌握的供应商情况及购物意向要主动通报财务部,由其选定质优价廉服务好的供应商。

 8.确属疑难采购项目,财务部应及时与使用部门进行沟通,研究对策,必要时可由使用部门派人一同采购。无力解决的必须及时上报,不得拖延误事。

 9.所有采购项目依据有效申购单由财务部安排采购员统一购买,其他部门一般不得自行购买。

 10.在购买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所购物品的品质、商标、期限、等内容,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等不合格产品流入酒吧。

 三、采购项目的验收 1.无论是供应商还是采购购回的物品必须首先于仓库联系,由仓库根据申购表验收货物。不允许直接将货物交与使用部门。

 2.对于不符合采购申请表的采购,仓库人员有权拒收。供应商或采购人员办理入库验收手续后,仓库员应开立入库单,并将入库单客户联交采购员或供应商办理结算。

  3.仓库在验货过程中对项目质量、规格等难以确认的情况下应主动请使用部门一起验收。

 4.在验收过程中仓库或使用部门有权对不符合要求的物品提出退货要求,经确认实属不符的由采购人员或供应商办理退货。

 5.购买、收货和使用三个环节上的相关人员要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共同做好工作。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应各自向上级报告协调解决。

 四、采购项目的结算 1.采购人员零星的采购可以直接支付现金。但不得超过 1000元,超过 1000 元的必须经总经理同意。

 2.办理结算时,必须按照报账程序填好报销单,经财务部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方可交出纳办理结算

  2004 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_ 调查报告 弹性系数进行影响,因此很难得到理论的税收弹性系数 1,实际较为理想的税收弹性系数在 0.8----1.2 之间。从我市近年的税收弹性系数看,我市税收弹性系数渐近线波峰过高,最高年度为 2000 年,达 2.01,波谷偏低,最低的为 2002 年为 0.11。

 5、增值税综合税负偏低。从理论上讲,经济指标中的工业增加值与计算工业增值税税负的增值额最为接近,因此我们把工业增加值作为工业增值税的“经济税基”,从我们对近 10 年数据测算情况看,我市国税工业增值税 10 年平均税负为 4.44%,最高年度为1994 年,税负为 6.86%,最低年度为 2003 年,税负为 3.68%。虽然我市整体工业环节增值税税负偏低,但还是有个别行业税负偏高现象存在,从税收调查数据分析,我市非金属矿产业增值税负担率比企业实际税负明显偏高,主要有非金属矿产业以及部分电力等行业。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些行业的增值税负担率明显偏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行业经济不景气,市场疲软,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状态,产品销路不畅,毛利率低,导致企业资金困难,造成国家税收难以收回,实际税负偏低;二是历史原因和我国现行的企业运行机制,造成企业负担过重,难以担负起沉重的包袱;三是固定资产购进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减少,造成理论税负过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的纳税难度加大,导致欠税过大,形成实际税负比理论税负低。如应城的盐矿、石膏矿以及电厂等生产及供应业;商业环节增值税税负为 1.91%,最高年度为 1994 年,为 3.75%,最低年度为 2003 年为 1.35%,商业环节增值税每年呈递减态势。商业环节增值税税负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商家之间竞争激烈,一些商业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

  和扩大销售,往往采取薄利多销,增值税税负也随之下降;二是商业企业容易钻税收的空子,管理难度较大,偷逃增值税的情况较为普遍;三是商业企业面广户多,经营方式灵活,经营品种繁杂,财务核算较工业企业差,税收征管较之工业企业要困难得多。

 从我们调查分析情况,结合我市经济实际情况分析,我市整体增值税税负偏低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税收含量低的经济总量显现出强劲势头。以工业总产值为标准,将全民所有制和年工业总产值 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经济的实体称“规模以上”经济,否则称谓“规模以下”经济。按工业总产值统计,近几年来,规模以上的经济正在不断缩小,而规模以下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实体规模小,内部管理不规范,给税收征收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也是形成税收与经济不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一个区域经济是否活跃、是否有潜在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我市高新技术增加值在起点低、规模小的前提下难以撑起区域经济的一片天地。

  三是税收优惠与藏富于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我国“两税”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减免税的两个方面:一是开放开发型的减免,他既包括沿海、沿江、沿边地区,也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等等的税收优惠性的减免;二是扶贫救困性的减免,如贫困山区、三线转移减免,校办、民政、福利型企业减免,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免、抵、调、退等等的优惠。随着这类企业的发展,税收优惠的额度在不断增大。2003 年全市减免税额达 1.7 亿元。落实增值税起征点的政策,2003 年减少税收 1000 余万元,2004 年进一步提高起征点,将会影响税收减少 1100 余万元。

  四是非税收入名目繁多。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普遍表现为“吃饭型”财政体制,它一方面要求税收多收,另一方面又必须将应纳入财政预算的资金转

  嫁给地方部门自行解决,各类经济实体承担着税费的双重压力,超出一定范围的压力,就会形成费大于税,费挤占税的现象。

  五是统计数据内含“水分”。经济指标是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经济指标也是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形象,为宣染环境气份,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显示工作业绩,很容易在统计数据上下工夫,形成“水分”GDP。因此很难客观、准确分析税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各种内在关系,也给我们寻找经济与税收合协发展的途径增加了难度。

 经济结构决定 GDP 结构,而 GDP 结构又决定国税收入构成。因此,经济结构对国税收入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受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孝感市国税收入增长难以与 GDP 增长保持同步。主要表现在:

 1、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也是经济总体实力提高的象征。孝感市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构顺序已由一二三转换为二三一(见图二)。先看第二产业:2003 年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为 47.8%,孝感第二产业比重为 42.29%,比全省低5.51%,基本相当于湖北省 1994 年的水平 43.2%;联系第一产业分析,从 1994 年至 2003 年,孝感市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已由此42.65%降到了 23.68%,2003 年全省第一产业比重为 14.7%,孝感高出了近 9%;按钱纳里模型,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 20%以下,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这说明全省平均已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孝感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比较还属农业大市;其次看第一产业:孝感第一产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与国税收入增长关联度较低的无税或低税产值占了相当大的成分,即使这一期间第一产业提供的 GDP 由 39.93 亿元增加到了 81.34 亿元,净

  增 41.41 亿元,但对国税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却几几乎为零;再看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与国税收入相关的商业企业本身税收较少,增长不可能很快,并且饮食服务等快速增长部分,又与国税收入不相关联,反映到国税收入上总量上升,比重反而会下降。例如,2000 年第三产业的 GDP 占 GDP 总量的比值为 32.65%,2003 年为 34.03%,四年间上升了 1.38 个百分点,但提供的国税收入由 2000 年的 22.11%到 2003 年的 23.

推荐访问:税源 分析报告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