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租赁合同

安徽好人榜个人简介相关材料

作者:jnscsh   时间:2020-10-25 02:00:00   浏览次数:
  安徽好人榜个人简介篇一

  对于很多人来说,为一个心愿而努力,虽然有辛苦,但更多的是幸福。对于计德翠老人来说,她的一个心愿有点不太平常:每年都要做300多双棉鞋,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计德翠从2013年开始跟着母亲做棉鞋,母亲过世以后,便接力母亲献爱心。闲暇之余,老人就做棉鞋,四年来,她亲手做了1000多双棉鞋,温暖了很多孤寡老人的心。虽然年纪大了,眼睛花了,两只手没有以前灵活了,但老人说:只要有人愿意穿,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把家里二楼改成了自己的工作

  计德翠今年65岁,每年冬天,她特别忙碌。趁这几天小外孙不在家再多做几双,他们就不会冻脚了。3月23日,记者来到计德翠老人家里,老人正在做棉鞋。

  见记者来采访,老人有些拘谨:做鞋就是顺手的事,没啥可说的。计德翠老人将自己家的二楼改成了工作室,鞋柜里整齐摆放着各式手织的棉鞋,颜色多样,款式丰富。打开老人的衣柜,里面塞的不是衣服,而是各种半成品和制作棉鞋的材料,做好的鞋面、裁剪好的海绵、鞋底等。老人一边聊天一边做活,动作相当娴熟。

  接力母亲献爱心愿帮助更多人

  平日里,计德翠老人要照顾一家人起居,还要带外孙,空闲时间不多。但为什么还要见缝插针给孤寡老人做棉鞋说起自己的初衷,老人直言:我的母亲是家门口出了名的善心,她年轻的时候就爱给附近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家的孩子做鞋子。前几年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就让我跟着她学做鞋,送给家庭困难的老人,让我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从2013年开始,计德翠才跟母亲学做鞋,母亲过世后,计德翠把母亲所有做鞋的工具都拿了过来,但是每个月最多只能做七八双。为了将母亲的那份爱传递下去,计德翠便到服装厂找来淘汰的机器,现在每个月能做30双左右的棉鞋。

  自己省吃俭用买棉鞋材料总要挑质量好的

  计德翠老人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但每次买棉鞋材料总要挑选质量好的。她总是说:给老人穿的要鞋底软一点,要暖和一点,不能图省钱。

  2015年的冬天,计德翠第一次和社区取得联系,并将两大袋棉鞋送到了社区。那一年,社区把棉鞋送给了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穿上新棉鞋后,老人们都很高兴,棉鞋又软又暖和,很合老人心意。2016年,计德翠又加入了格林社区大管家社区志愿服务队。社区工作人员说,计德翠老人从那以后就会经常送棉鞋到社区,许多孤儿院和老人院也都到社区来预订计德翠老人的鞋子。

  年纪越来越大,眼神也不好使了,现在速度越来越慢。前些天我又去服装厂下,现在的机器都是电脑控制的,想要换,但是自己岁数大了,不会使用电脑,最后只能放弃了,但是我会尽我最大能力去多做鞋。计德翠说。

  如今,计德翠老人已经坚持了四年,下一步,老人还想让家庭有条件的退休老人们跟自己学做鞋,并成立一个志愿者团队,让更多愿意无私付出的人加入进来。

  安徽好人榜个人简介篇二

  2016年5月17日,郑玲玲父亲郑以祥在肥西县建筑工地突发脑溢血,5月19日出现脑死亡。生死线间,身为女儿的她突破传统枷锁,替父亲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捐献器官,并使3位病人获得重生。她让爸爸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

  儿女同意捐献父亲器官这在我省尚属首例

  这对姐弟俩让我很意外,非常感动。儿女同意捐献父亲的器官,这在安徽省是第一例,在全国也很罕有。这对姐弟俩懂事、豁达,他们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汗颜!几天过去了,省红会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汤常荣谈起与郑莉姐弟俩接触的过程,依然赞不绝口。汤常荣是19日早上接到电话通知,安医大第二附属医院有一名潜在的器官捐献者。在赶往医院的路上,他在心中预演了许多种可能:直系家属同意捐献,可旁系家属反对,大家吵成一团;没谈几句,就被家属团团围住,质问凭什么要捐献器官;谈各种条件这是他在协调时常有的遭遇,这些往往比协调失败,器官捐献不成更让人沮丧。可是,见到潜在捐献者的家属,汤常荣发现自己猜错了。捐献者的直系亲属只有两个:16岁的女儿和14岁的儿子,另外,捐献者的大哥、大嫂、二哥也在。几人都眼圈通红,尤其是一双儿女,眼皮肿得眯成一条缝,悲伤难抑,却能极力克制,情绪还算稳定。见到汤常荣,他们不吵不闹,也不多话,静了一会儿,女儿郑玲玲走到他面前,声音很低却很坚定地说:我们全家商量过了,都同意捐献我爸的器官。

  有什么要求吗汤常荣循例问一问。郑玲玲摇摇头又点点头,看着他说:我只有两个要求。第一,希望我父亲的生命可以在其他人身上延续;第二,接受器官捐献的人一定要救活,代替我父亲好好活着!

  听说3例器官移植手术成功女儿露出几天来第一个笑容

  3个移植手术都成功了,恢复良好你没有骗我,不是安慰我吧他们以后是不是就会好了,能继续活很久5月22日下午,听到爸爸的器官真的挽救了3条人命,郑莉终于露出几天来的第一个笑容,她和弟弟的两个心愿都实现了。

  作出捐献父亲器官的决定,对于郑玲玲和弟弟来说艰难但并非偶然。几年前,郑玲玲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条新闻,一名少女因为车祸去世,父母决定将女儿的器官捐献出去,另一座城市里的尿毒症女孩儿因此得救。第一次听说器官捐献,郑玲玲深受震撼,她把那条新闻反复好几遍,长叹一口气:太伟大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捐献器官!语气中不容忽视的感动和认可,弟弟至今记忆犹新。

  5月17日,在肥西县某建筑工地做木工的郑以祥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当郑玲玲姐弟俩赶到时,郑以祥已被送到ICU病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之后的几天,郑以祥的病情不断反复,郑玲玲和弟弟从最开始的悲恸大哭,不愿面对,到逐渐接受爸爸即将离世的现实,他们都希望能最后再为爸爸做点什么。

  5月19日凌晨,郑以祥的病情急转直下,不久后脑死亡。这时,医生找到了郑玲玲一家,介绍起器官捐献,并告诉他们,郑以祥的双肾和肝脏可以让3名患者重获新生。听到这里,郑玲玲心里一动,抬起头,和弟弟对望一眼,他们都觉得,这是爸爸辞世最好的方式。唯一让他们意外的是,原本以为观点守旧的大伯、伯母和二伯,在详细了解器官捐献之后,最后竟然也同意了。

  爸爸去世了,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若是他的器官可以救人,真能挽救3个人的性命,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爸爸在天有灵,知道这事,一定也会赞同我们的决定。郑玲玲说。

  姐弟俩立誓考上大学用录取通知书感谢父亲养育之恩

  当陈忠和张栋顺利闯关,植入的肾脏在他们体内正常运作时,郑以祥在儿女、亲人和村邻的送行下落葬。这也意味着从此姐弟俩将相依为命。葬礼结束后,郑莉牵着弟弟,在爸爸的坟前重重磕了3个头,向他许诺:爸,我会照顾好弟弟,我们都会好好念书,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郑以祥是个单亲父亲,十几年前离婚后,他又当爹又当妈,将儿女拉扯长大。爸爸宽厚且布满老茧的大手握着小手,一笔一画地教写字,是郑玲玲童年时最深刻的印象。

  老家在山区里是出了名的穷,为了给姐弟俩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年近50岁的郑以祥决定到合肥打工。郑玲玲姐弟俩也跟着,成为随迁候鸟一族。郑以祥在肥西的建筑工地做木工,姐弟俩在新站区的寄宿学校上学。虽说都在合肥,可是一家三口只有周末才能团聚。每个周五,是郑莉和弟弟最期盼的日子。

  郑以祥的工作很辛苦,天刚蒙蒙亮就要上工,天黑才下班。为了能多睡一会儿,他平时总是在工地上随便搭个床铺,很少回家。可只要是姐弟俩回家那天,哪怕再晚再累,郑以祥都会骑车1个多小时赶到家,和他们吃顿饭、聊聊天,偶尔抽空带姐弟俩出去玩。上周,一家三口最后一次团聚,郑以祥还反复提醒姐弟俩,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贪玩,成绩不能下降。

  虽然爸爸走了,但是我和弟弟还是想留在合肥继续学习,爸爸最关心我们的成绩,我们一定不能让他失望。哪怕再苦再难,我都要和弟弟学出来,考上大学,把录取通知书作为感谢爸爸养育之恩的最好礼物。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郑玲玲表现的异常坚定从容。

  安徽好人榜个人简介篇三

  刘传胜,淮南鹏程天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第三季度淮南好人。事业取得成功的他不仅在毛集实验区投资设厂帮助村民就近就业,还乐善好施,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慈善事业,近10年来,他累计捐出了约200万元善款,帮助一大批人改变了生活境遇。刘传胜已经是毛集实验区的一面正能量旗手,是很多成功人士的一面镜子。

  上千人因他就近择业

  刘传胜是一位不安于现状,认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的人。作为一名70后,他在个人事业上,无疑是成功的。他用不到20年的时间,打拼出了3家公司,刘传胜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创业偶像。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出身农家的刘传胜中专毕业,在家乡工作刚满两年,即主动放弃工作于1996年远赴杭州、深圳等地打工。他说:那时候我心中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探索欲,也十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番事业,像很多成功人士一样,在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和影响他人。刘传胜说,打工初期,他做的是最基层的工作,而后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努力工作,渐渐升任到工厂的管理人员。2005年,积攒了一定人脉和财力的刘传胜开启了他的创业梦,他先在杭州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同年,他又在深圳创立第二家公司,两家公司帮助近千名安徽籍农民工在杭州和深圳成功就业。之后,他通过真诚厚道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事业越做越顺。他常说:人的力量是无限的,有压力才能出动力,人的成功很多时候是被逼出来的,我就是本着这份渴望成功的心,才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一点成绩。事业成功后的刘传胜开始牵挂起家乡安徽的发展,刘传胜说:我出生在颍上县,但在淮南上过学,淮南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经过多轮考察,我决定在毛集实验区投资设厂,希望帮助家乡做点事情。2012年冬,刘传胜在毛集实验区经济开发区农民工创业园内创立了他的第3家公司,帮助当地上千人就近解决了就业问题。

  帮助他人是我的价值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刘传胜说:这句话是激励我的座右铭。在毛集实验区投资设厂后,刘传胜开始关心起毛集实验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慈善公益事业,他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14年,刘传胜听说资金困难的夏集镇尹余小学想要修建校舍,扩建篮球场的信息后,立刻找到相关主管单位,表达愿意资助学校建设的意愿,之后他一次性资助45万元,帮助该校圆了扩建梦。颍上县黄坝乡三户刘小学,修建操场跑道遇到资金瓶颈时找到刘传胜,刘传胜二话不说拿出35万元现金帮助其完成修建。近两年,每到冬夏季节,刘传胜都无偿向毛集实验区环卫工人捐赠工作服、生活用品、食用油等物品,这些物品累计价值已达6万余元。这期间,他还不断资助困难学生20人、困难职工18人。淮南鹏程天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职工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其公司职工陈祥丰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孩子上学的学费都成问题,刘传胜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从财务处支取了1万元现金送到其家里。2015年初,刘传胜得知公司职工小刘患病,因家庭经济困难得不到及时治疗时,他又第一时间捐助5000元给小刘,嘱咐她不要为医药费发愁,遇到困难再来找他。近年来,每逢春节,刘传胜都要带着礼品慰问毛集实验区的孤寡老人,给老人们送去一份温暖,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刘传胜为此捐款约6万元。

  爱在感动中接力传承

  走访期间,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多次联系正在广东的刘传胜。每次接受采访时,刘传胜都是极力婉拒。他说:我做的这点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好报道的,很多人做的好事其实比我还要多,能够被评为淮南好人,我感到万分荣幸,这是对我表扬也是对我的鼓励,希望社会上能够有更多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关爱的时候,向他们伸入援手。

  刘传胜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温暖和谐友爱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热情与努力,我只是这份爱的事业上的一名接力选手,希望有更多的人将这份精神接力下去,传承它、发扬它。刘传胜所说的这份精神其实在他的感召下,已经在不断扩大。

  淮河早报、淮南网了解到,2005年刘传胜得知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刘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工业大学后,其个人第一时间向其捐出了1500元,而后,刘传胜又组织其公司的管理层再为其捐款2600元,之后持续助学直至其大学毕业。刘传胜的这一善举一直感动着刘艳,使她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及温暖,深受感动的她,大学毕业后接过了刘传胜助人为乐的爱心接力棒。目前,刘艳在大连也资助了数名家庭困难的学龄儿童,帮助他们化解求学路上的困扰。据悉,近两年刘传胜资助的家庭困难大学生有12人之多,每一次将钱送到这些大学生手中时,刘传胜都叮嘱他们:我不求你们任何回报,唯一的要求是,希望你们学有所成参加工作后,能积极的回报社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推荐访问:安徽 个人简介 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