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融资租赁合同

从洛克认识论的特征探索解决青年学生的信仰危机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2 08:43:37   浏览次数:

[摘要]洛克认识论有两大特征,即分裂与回归。洛克认识论的形成有其时代背景,更有现实社会意义。鉴于中国社会现实状况,主要涉及信仰与务实。急切呼唤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并以此来解决中国青年学生当中存在的信仰危机。

[关键词]洛克认识论;青年学生;求真务实;信仰危机

[中图分类号]B56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2 — 0063 — 02

从罗素著《西方哲学史》、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中可以看出洛克认识论的两大特征——分裂与回归。下面具体论述。

一、分裂

分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涵义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整体的事物分开;二是指使整体的事物分开。借用这样一个词汇来描述洛克认识论的特征之一,意在表明其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对哲学认识论研究对象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对哲学最高抽象的推崇“在洛克那里,特别着重的是认识共相、普遍观念、一般表象是什么,以及它们的本源是什么。” 〔1〕和对具体的关怀“与此相反,洛克认为有限的东西和有限的认识、意识是第一位的东西,而共相乃是从它们那里派生出来的。”〔2〕正如黑格尔所说“在洛克这里,什么困难也没有产生和引起。在统一或和解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前,必须激动起分裂的痛苦。”〔3〕

洛克认识论的分裂特征表现的十分明显。其一是关于认识对象主次性质的划分。“我们来看他的主性质与次性质之说。”〔4〕在洛克的认识论中主性质和具体和有限联系在一起“主性质照他定义就是和物体不可分离的那些性质,依他列举,有充实性、广延性、形状、运动或静止、及数目。”〔5〕;次性质则和精神抽象联系在一起“次性质即其它各种性质:颜色、声音、气味等。他主张,主性质实际就在物体里;反之次性质仅在知觉中。假使没眼睛,就无所谓颜色;没有耳朵,就谈不到声音,诸如此类。”〔6〕在这里罗素把洛克的哲学评价为“洛克的二元论”〔7〕。并且指出这种划分对现代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到底成为许多极重大发现的一个根源,有了丰硕的结果”。〔8〕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质,为现代科学开辟了新的思路。例如罗素提到的量子论的兴起。量子论与牛顿奠基的经典物理学是截然不同的思路,牛顿的物体运动原理在量子物理学中不再适用,它只适用于宏观物理世界,而量子物理学的原理也只适用于微观物理世界。如果要打破人们原有的对牛顿理论的迷信去找哲学支撑的话就是洛克的主次性质划分。

其二是爱真理与主张理性裁断。他既把爱真理规定为一种社会性的真理,反对纯个人的真理,反对独断精神,“他说,动辄唐突指教人,这种态度表现缺乏爱真理精神。”〔9〕“但他仍旧给声言的启示加上一重理性保证。有一回他说:‘启示必须由理性裁断。’因此,终于还是理性高于一切。”〔10〕即又主张在理性面前是可以有纯粹真理的。他说“对任何主张,我们给予它的同意程度应当取决于支持它的盖然性的依据。……这点的正当运用就是‘相互间的宽厚和容忍’。……但是除理性之外不会顺从任何向导,也不能盲目屈服在他人的意志和指示之下。”〔11〕在洛克的认识论中,理性和实际作为的爱真理成为两个分裂的概念。

其三是关于内感经验和外感经验的划分,即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的分裂。他试图用内感和外感来确立知觉的绝对作用:“他说,知觉作用是‘走向认识的第一步和第一阶段,是认识的全部材料的入口。’”〔12〕。但内感经验却为另一面打开了缺口,在《人类理智新论》有一处,他讲:“因为心灵在其一切思维和推理方面,除只有自己或能默省的各个观念而外别无直接对象,所以很明白,我们的认识只和这些观念有关。”〔13〕 “这么一来,就认识而论,我们每个人必定被关闭在自身范围以内,与外界割断一切接触。”〔14〕紧接着内感经验和外感内感经验的划分,他提出了一个与之矛盾的学说——关于实在的存在的三类知识“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知识是直觉知识,我们对神存在的知识是论证知识,我们对呈现于感官的事物的知识是感觉知识。”洛克只是“多少察觉到这种自相矛盾。”〔15〕他用单纯观念和复杂观念来解释,这又推出另一个悖论——感觉是有原因的。原因从哪里来呢?还得回到理性那里去。

其四是即表达了对形而上学的蔑视“你我都玩够了这类无聊的闲耍。”又主张理性这个形而上学的东西高于一切。例如洛克既认为"实体"概念含混无用,有没有把它完全否定“他承认支持神存在的种种形而上学证明是站得住的”,只不过“他并不在这些证明上大做文章”而已因为他总是从具体细节而不从大的抽象概念进行思考。

总之在洛克的认识论仿佛分成了两级。一端是形而下学的有形体的物;一端是形而上学的理性或神。当然这两端,洛克偏重于前者。

洛克认识论为什么产生了这种明显的分裂特征呢?通过《世界通史教程》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存在状况,特别是政治状况,找到了一些原因。

洛克生活的年代是英国光荣革命前后,当时的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分裂特征,洛克认识论顺应和反映了当时的潮流,因而洛克的学说也在光荣革命后得到了当权者的推崇。

政治上的分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两个角度来考察:其一是世袭资格的分裂。英国长期以来是封建社会,历代君王推崇“君权神授”的思想。保皇的知识分子也竭力为此做论证,洛克的年代就有很典型的一位:罗伯特·费尔默爵士。费尔默写了《先祖论及论国王之自然权》系统的论证了世袭权力说,而洛克则写了《政治论》对这一学说进行了批评。光荣革命前,英国皇室的世袭系统确实发生了危机: “由于詹姆士二世年老无嗣,国会决定在詹姆士死后迎立其女儿、信奉新教的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英国国王和女王。”〔16〕。尽管“1688年,詹姆士得子,粉碎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迷梦”〔17〕,似乎皇室危机过去了,但不甘心的资产阶级这时已经不再相信神圣话的君权,“于是他们决定迎威廉拥兵入英,逼詹姆士退位。”〔18〕。依靠国会力量登上王位的威廉,他的世袭资格是可以质疑的,因而他再也不可能想以前的君主那样权威,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样对国会就非常有利。那么其二就是国王与议会权力的分裂。在“二圣”时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正在向议会制君主制过渡,是典型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开始转入议会手中,但仍有很大的权力“‘光荣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的中央权力机构,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国王继续享有决策权、行政权、大臣任免权等许多重要权力”〔19〕。政治上的这两种分裂表现在洛克哲学中就是既以经验主义为主,又不完全抛弃理性、实在等共相层面的东西。

经济上的分裂是一种更为现实的更为深刻的分裂。在这里既表现为国王与议会的争权夺利,也表现为国王联合市民社会反抗教会的盘剥。当然在这两场斗争中议会即资产阶级都是最大的获益者。通过“预算制度、专款专用制度和财政审查制度的建立,完善了议会对政府财政的控制”,“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将寸步难行”。议会支持了新教的威廉,而新教向来反对烦琐的教规教义,是对传统宗教的挑战,因而威廉很难得到传统宗教势力的支持,反而需要借助议会的势力来巩固权位。可怜的威廉作为一个国王是异常孤立的,伴随着日趋衰落的王权是传统观念的日趋没落。虽然如此,这是一个缓慢的充满斗争的过程。洛克正处在这个过程发生的时代,他的立场,他的理论就成为这个过程的反映,并反过来指导时代。表现为“内战时期国王与国会的争斗,使英国人从此永远爱好折衷和稳健,害怕把任何理论推到它的逻辑结论,这种根本性支配英国人一直到现在”〔20〕。

思想上是宗教与科学的分裂“科学的第一次大入侵是1543年哥白尼学说的发表;不过这学说直到十七世纪经过开普勒和伽利略着手改进,才开始得势。随后揭开了科学与教义之间的长期战斗的序幕,这场战斗中守旧派在新知识面前打了败仗”〔21〕和科学与技术的分裂“理论科学是企图了解世界的科学。实用科学是企图变革世界的科学,自始以来就是重要的,而且重要性还一直不断地增长,最后几乎把理论科学从一般人的信念里驱逐了出去……从而使科学愈来愈不成其为关于世界本性的学说。”〔22〕。而“在科学技术的激发下产生的各种哲学向来是权能哲学,往往把人类以外的一切事物看成仅仅是有待加工的原材料。目的不再考究,只崇尚方法的巧妙……对付这种病狂,理智健全的哲学应当作一服解毒剂”〔23〕。洛克认识论通过它的分裂恰恰既推崇了科学技术,又充当了解毒剂。

所以洛克认识论哲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双赢”的效果。在科学技术上,既为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继续存在空间提供了哲学依据,又为量子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开辟了道路;在政治上,为英国政治体制的合法性提供了双重理论支撑,既稳定局面,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障碍;在经济上,既巩固了议会的利益,又为国王的权利留有余地。所以,洛克的认识论在当时是受到英国普遍欢迎的,并深刻影响了资本主义世界。

二、回归

回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涵义是“后退”。这里的回归就是指相对于分裂的回归即在洛克众多截然相反的观点中存在着统一性、目的性。

这种回归的路径是是什么呢?我们将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首先从理论表征方面进行分析。在洛克认识论分裂的两端,他并不是平行用力的,而是有所侧重的。他明显的侧重于具体有限的层面,例如侧重于第一性质、简单观念、知觉作用等。他较少涉及或回避理性、神存在。而罗素对洛克的回避态度持赞赏态度“《人类理智论》中所表现的洛克哲学,通体上有某种优点,也有某种劣点。优点和劣点同样都有用……每当怪结论好像就要露头的时候,洛克却用婉和的态度回避开……在务实的人看来,这是判断力健全的证据”〔24〕。洛克的回避正是体现了"悬置"的这一处理二难推理中常见的方法。将矛盾双方悬置起来,需要哪一个方面就用哪一个方面的武器。洛克认识论是放置两种武器的地方,所以他的认识论是分裂的回归,回归中蕴藏着分裂。

如果从非理论表征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回归到当时迫切需要的时代精神上来即——求真务实。洛克时代政治体制大变动,科学方法突飞猛进却无法为社会上层建筑运行机制提供方法及支撑点。所以洛克从传统信仰和现代科学中汲取营养,既保留了这种神(共相),又回避了或缓冲了与当时科学的冲突,这样就既稳定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又为新的求知指明了突破口,即为科学实践留下了地盘。洛克务实践,务现实,通过侧重于第一性质,外感经验等来确认人的认识能力,进而确定人的实践能力,为当时人们的政治实践和生产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呼唤求真务实的精神

为什么要呼唤求真务实的精神呢?当代中国青年学生中存在着求真的危机和务实的危机。

从求真方面来看,存在着信仰多元化、自失的信仰、信仰缺失三大危机。信仰多元化的危机最为明显,而且是纯粹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多元化。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而且处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但是,相当多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并不了解,甚至轻视。比如一些高素质人群不信马列信起了迷信,大学生研究生升学就业占卜算卦司空见惯。把自失的信仰定义为以追求大众幸福为托词,而没有个人明确的追求和立场。是一种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在作怪,也是一种懒惰心理在作怪,更可怕的是预示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可奈何。在信仰缺失中最严重的是以现实利益为信仰。这种情况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因为现实利益既容易得到,但更容易失去。对这种人来讲,一旦现实利益毁灭了,信仰就崩溃了,精神也垮了。

从务实方面来看,又存在着务名位而不务实践、务实惠而不务实践、无实可务三大危机。务名位的典型是“官本位”的思想。做官不是为了中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而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为了腰包鼓起来。于是卖官鬻爵,贪污腐败。务实惠是对眼前利益的推崇,这种人根本没有长远的人生目标,如同生产流水线上的搬运机,没有前进,没有发展。无实可务指我国的各种机制的不平衡的饱和状态,不能使人事上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人们找不到发挥才能的空间。

怎样求真呢?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重点是向下延伸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普及工作,但是要避免庸俗化。向下延伸是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社会、从知识分子向非知识分子的多管道延伸。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大多数人却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知识,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怎样务实呢?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打破不平衡的饱和状态,追求综合发展中的综合平衡,改革是主要的方式,要以经济为物质基础,以开放为催化剂。

总之要建设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素质,国家和人民以自信而不自大、不自卑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2〕〔3〕〔德国〕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38,138,143.

〔4〕〔5〕〔6〕〔7〕〔8〕〔9〕〔10〕〔11〕〔12〕〔13〕〔14〕〔15〕〔20〕〔21〕〔22〕〔23〕〔24〕〔英国〕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1:135,135,135,135,135,137,

136,138,140,142,142,142,130,4,5,6,136.

〔16〕〔17〕〔18〕〔19〕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64,64,64,90.

〔责任编辑:李允光〕

推荐访问:洛克 认识论 青年学生 信仰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