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知识产权合同

关于辽满欧大通道的设想与建议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2 08:43:17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筑向北、向西开放的主骨架,加快推进辽满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对于推动东北三省一区形成更高水平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主要介绍辽宁关于辽满欧大通道的主要战略构想,并对完善和实施这一战略构想提出建议。

一、重大意义

辽满欧大通道是辽满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简称,是以大连港和营口港为起点,途经俄罗斯,再到欧洲的快速便捷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辽满欧大通道主要包括三条通道:一是大连—满洲里一俄罗斯一欧洲通道,全长约10868千米。该通道依托大连港,通过烟大轮渡、环渤海支线网络及外贸中转,重点发展经满洲里、俄罗斯,再至欧洲的过境班列,开展国际海铁联运业务。二是营口一满洲里—俄罗斯一欧洲通道,全长约10681千米。该通道是以营口港为依托,以辽鲁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为海运物流干线,以哈大铁路为主轴、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为集疏运通道的陆路物流干线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三是大连一营口(或营口一大连)一满洲里—俄罗斯一欧洲通道,全长10968千米。该通道重点集聚以上两条通道货运功能,实现货物在不同节点间的快速转运。

近年来,东北地区区域合作进程不断加快。继2010年4月16日东北四省区在沈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等合作机制之后,2015年8月1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转发了辽宁省交通厅、沈阳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辽宁安全监督管理局、辽宁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筑辽满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实施意见》。9月17日,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合作发展会议在营口举行。三省一区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决定携手打造辽满欧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三省一区优势互补,共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积极推进辽满欧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发展多式联运,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理顺各种运输方式协调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综合运输服务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运输方式间有效衔接,改善运输服务市场环境,形成高效运行、相互衔接、统筹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新格局,进而统筹推进中欧班列和多式联运健康有序发展,为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有利于落实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辽满欧大通道是三省一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最佳载体。辽满欧大通道横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俄罗斯、欧洲等国内外众多地区,向南连接华东、华北以及东南沿海各港口城市,向西到达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德国等国,辐射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经过多年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一批基础好、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产业园区,并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来贸易,在资本、技术、设备上具备“走出去”的实力。三省一区共同布局成功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三是有利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等沿线地区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要素有序流动、市场深度融合,建设区域共同市场,促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增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辽满欧大通道,就是要形成以铁路货运班列为主的跨境物流大通道,利用辽宁的港口优势,利用各省区的腹地和资源优势,通过龙江丝路带、长春—珲春一俄罗斯大通道等平台,搭乘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这班车,为东北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四是有利于促进东北内陆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提升东北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与发育。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与日、韩等国隔海相望,与俄、蒙等国陆路相连,积累了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基础,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与空间。根据合作协议,三省一区将秉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原则,加强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政策衔接,共同编制综合运输通道建设规划,推进区域交通和交通信息一体化,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辽满欧大通道实现了跨省区、跨地域、跨行业的合作,实现了东北地区互通有无,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

二、主要设想

依托辽满欧大通道,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引领作用,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以开放提升竞争力,推动通道沿线地区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一体化进程,促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统筹规划,协调融合。注重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的衔接,注重与车站、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等交通运输枢纽节点的衔接,注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规划衔接,逐步实现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一体化发展。

稳中求进,适度超前。保持适度稳定的投资发展规模,把握好建设发展节奏和重点,立足当前、远近结合,实现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运输装备适度超前配置,综合交通运输加快成网。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引领辽满欧大通道建设,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优化运输结构,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动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业发展壮大。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探索完善辽满欧大通道建设的新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机制,增强运输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全过程综合物流等先进运输组织形式,使各种运输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能力充分、结构协调、组织高效、服务优良、通行顺畅、技术先进”的辽满欧大通道,基本形成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的通道运行机制,通道集聚和辐射效应凸显,形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与带动发展功能的货运物流产业链,为东北地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和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制约因素

(一)经济结构失衡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软肋”和“短腿”。一是服务业增长低于工业增长,而且传统服务业比重大于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信息、软件、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明显滞后;二是除辽宁沿海如大连市外,其他地区县域经济都还不够强,还未成为支撑区域振兴的骨干力量;三是装备制造业还没有走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阶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总承包和成套能力差、缺少核心技术等问题;四是原材料工业产业链条短,高加工度的原材料工业体系远未形成;五是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国企、央企独大,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二)产业结构趋同

东北地区城市职能分工不尽合理,各自追求培育支柱产业,各自追求产业发展自成体系,各自追求独立配套成龙,区域内产业发展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制造业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导致区域内同类产品竞争的内耗过大。

(三)经济下行压力大

东北振兴十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是进入2013年以来,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经济增长被称作“断崖式下滑”。1978-2002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4%持续下跌至9.49%,2012年为8.78%,2014年为8%。1978年,广东省经济总量相当于辽宁省的80%,而到2002年,东北三省之和仅占广东省85%。2012年,东北三省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全国4.3%,不及广东1/5。2014年GDP增速,辽吉黑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行全都位于后5名。2015年东北三省继续维持经济下滑态势,其中一季度和上半年辽宁更以1.9%和2.6%的CDP增幅在全国垫底,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增幅也在全国居于后列。

(四)中心城市带动性不强

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中心城市,自身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还不够强,辐射功能不完善,还没有进入完全以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一般传统制造业向周边城市转移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其他城市经济实力与中心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论是GDP指标,还是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总收入等,其他城市与中心城市相比,都是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距。

(五)城市定位制约

区域内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城市之间、口岸之间、港口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在城市发展战略上缺乏统一协调,在城市职能分工上也没有进行通盘规划。没有分工的趋同造成各城市之间过度竞争和畸形竞争,市场分割、相互封锁,形成各自极其狭小的市场空间和产业成长空间,使区域内产业都不能享有统一大市场带来的规模效益,形成“囚徒悖论”,难以成长为大产业。

(六)区域战略导向大相径庭

国家“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其中,各省区的对接战略不尽相同,衔接不够,相互制约。

内蒙古提出对俄蒙重点推进两条出海通道、三条能源资源通道和三条旅游通道建设。在出海通道方面,加快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口岸出海通道的建设;在资源能源通道方面,完善策克、甘其毛都、满都拉三个口岸与内陆省区互联互通资源能源通道建设;在旅游通道方面,加强阿尔山、额布都格和阿日哈沙特三个口岸旅游通道建设。内蒙古提出,抓住建设沿边经济带的机遇,积极推进以满洲里、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等国家重点口岸为支点,以国家道路运输枢纽为重要节点、以跨境物流为引领的联接亚欧的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建设。

吉林省提出,深入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加快畅通对外通道,深入推进和周边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搞好中朝圈河、集安等口岸桥重建修复,谋划珲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高速铁路,加快扎鲁比诺万能海港和珲春物流中心合作建设进度,开通珲春至韩国釜山等陆海联运航线。积极稳妥推进中朝罗先经贸区建设。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着力完成构建哈俄欧铁路跨境运输体系、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加大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开发力度、广泛开展人文科技交流合作等重点任务。重点加快启动和推进六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通道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发展以哈俄欧跨境货运班列为重点的商贸物流业;三是加快推进铁路集装箱中心等物流集散基地建设;四是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五是加快推进外向型产业发展;六是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四、思路和建议

(一)完善运输通道网络建设

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三省一区要加快辽满欧大通道沿线的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推进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体系衔接、优化和协调。

建设便捷的公路网络。三省一区要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覆盖所有县城的普通干线公路网,使东北三省一区的公路网络实现无缝对接,发挥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基础作用。

建设高效的铁路网络。三省一区要共同努力,形成以哈大高铁为主轴的高速铁路网和哈大线为骨架的普通铁路网,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

建设畅通的海上通道。形成以大连港、营口港为辽满欧大通道出海口,以环渤海支线网络和辽鲁大通道为主要干线的海运物流通道,不断完善港口的集疏运体系,打通连接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东南沿海的海上通道。

建设发达的航空网络。三省一区要完善东北地区空中网络布局,形成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的航空网络。加快东北亚门户机场建设,开通加密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欧洲的国际客运、货运航班。完善国内航线网络布局,加密东北地区至国内一二线城市航班,提升直航比例。加快引进快递公司,在辽满欧大通道上,逐步建设功能完善、设施完备、运行稳定的区域性航空快递运输中心。

(二)提升枢纽节点服务功能

建设完善的枢纽节点服务体系。三省一区要完善辽满欧大通道沿线枢纽节点布局,实现物流园区、公路港、铁路干港、航空港的统一规划、整合提升和互联互通,将大连、营口、沈阳、长春、哈尔滨、满洲里等作为辽满欧大通道进出口货物海关监管的开箱与封箱的节点城市,提升物流整体功能和便利化水平。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物流配套功能建设。加快公路物流基地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布点建设,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综合物流园区、仓储物流园区、口岸物流园区、共同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建设,进一步完善大连港、营口港在综合保税、冷链物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贸易、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等国际物流服务功能,稳步推进港口物流规划项目建设。加强铁路物流配套功能建设。完善空港物流功能布局,推进航空物流园区建设,提升航空货邮服务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提高通道运输组织水平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三省一区要加快推进公铁、铁水、公水等联运发展,全面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半挂车多式联运体系和大宗物资联运体系等三大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提升通道综合运输服务能力。积极推进运载单元、车型和船型标准化,推广采用清洁能源的节能环保型营运车船和装备,建设基于标准化运载单元的集装化运输装备体系,实现设施设备的无缝衔接,研发智能化、自动化快速转运装备技术,提高转运效率。

强化标准和规范对接。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标准、信息共享、定价机制、服务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制度对接和规范统一,提出多式联运服务规则,积极探索发展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铁路驮背运输、公铁滚装运输等组织方式,鼓励发展高铁快递、电商班列等新型联运模式。

推进干支协同运输。充分发挥铁路干线和公路支线运输优势,提高通道中铁路和水路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长距离公路运输和大宗物资运输向铁路、水路运输转移。组织运营好东北货物快运专列,实现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及国际铁路网络对接。优化整合中欧通道国际集装箱班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输平台。鼓励支持公路运输企业积极主动对接铁路和水路运输两端业务,强化物流大通道的接驳和集散服务,提高干支衔接和能力匹配水平,构建铁路、水路干线运输和公路末端配送紧密衔接的全程组织链条。

建立共同配送中心。三省一区要加强物流大通道与城市群配送网络的高效融合,鼓励建设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创新运营服务模式。

(四)积极培育通道运营主体

充分发挥辽满欧沿线各地区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物流企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运输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理配置交通运输资源,在技术、资金、运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大力培育交通物流龙头骨干企业。三省一区要依托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商贸业、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物流中心建设,培育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交通物流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多式联运经营企业和经营者。

加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引导运输企业探索创新多式联运全程组织模式,推动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动发展,鼓励联运参与方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多种形式整合市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围绕哈大铁路沿线重要城市、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的货物转运,拓展东北货物快运经营范围,建立更加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发挥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基础性集疏作用,切实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门到门”、“门到站”、“站到站”运输。

推动快递领域合作发展。鼓励快递企业、铁路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发展铁路快件运输技术装备,开通高铁快件列车,推动开行电商快递班列。推进快递航空、铁路绿色通道和快件可追踪体系建设。优化安检流程,实现快件运输的无缝衔接。

打造品牌快递企业。推动快递服务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衔接、协同创新,打造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向差异化竞争转变,向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利用东北亚现货交易平台,通过电子交易平台网络互通优势,为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助力。鼓励以辽满欧大通道为依托,建设跨境电商平台,整合货物、贸易、物流、资金、信息、交易多种功能,扶持电子商务运营商,促进经贸、物流发展。

(五)促进信息开放共享

提升通道政务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三省一区要建立通道政务信息跨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跨区域、跨部门共享交互水平,实现通道内行政监管互认。依托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通道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依托通道内各类应急处置系统建设,推动通道应急资源信息互联互通,实现通道内多部门应急资源联调联动。依托通道内各区域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支撑系统,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路网运行状态等信息公开机制,提高通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推动口岸大通关建设改革,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大通关协作机制,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继续深化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综合信息服务等关键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通道运输管理信息体系。

提升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三省一区要推进物流园区互联应用工作,实现园区间信息资源的及时交换与共享,提高通道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资源利用效率;整合铁路集装箱、整车货运等信息系统,逐步推进铁路货运“一单制”;加强航空货物运输动态追踪信息的开放与共享;借力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推动通道沿线国家和省份的物流、商贸、港航等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提高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水平。构建全程物流业务信息化网络。实现业务网上办理,货物全程节点式信息跟踪,推动仓单质押、融通仓、货物融资等物流金融业务,依托电商平台,推动在线交易、跨境交易等业务开展。

(六)推进标准规范街接配套

制定和完善多式联运标准。三省一区的交通部门,协同铁路、民航、邮政管理、港口等相关部门共同成立多式联运装备与技术标准制定小组,抓紧制定多式联运装备与技术标准规范,推进多式联运车型船型标准化建设,完善运输装备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公铁水车辆装备无缝衔接,零拆箱换乘。推广标准合同范本,统一多式联运单证。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

(七)加强区域沟通与协调

辽满欧大通道是东北地区共同的事业,需要三省一区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完成这一全局性伟大工程。三省一区要加强顶层设计,有效对接辽满欧大通道沿线产业布局规划,有效对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欧亚经济带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构建服务带动产业发展的辽满欧综合交通运输走廊。

加强辽满欧大通道战略与龙江丝路带、长春一珲春一俄罗斯大通道等战略的对接。围绕哈俄欧通道、哈俄日韩陆海联运通道和哈连日韩陆海联运通道等,加快推进在建铁路项目,抓紧开工新建铁路项目,积极做好拟建铁路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完善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

三省一区要建立协调机制,强化地区间、部门间协作,共同研究解决辽满欧大通道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明确交通、铁路、民航、邮政等部门的任务分工;推动沿线城市市场、资源、产业合作,开展多渠道、多领域对话与研讨,促进各城市在产业分工、综合运输发展、交通网络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协调发展;建立三省一区物流发展合作机制,加强辽鲁两省合作,加快推进辽鲁大通道和烟大轮渡通道建设。

推荐访问:设想 建议 大通道 辽满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