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知识产权合同

大力推进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2 08:42:47   浏览次数: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代表现代运输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军事力量“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以租用滚装船或杂货船等为代表的传统军事装备水路运输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批量小、时限性要求高的装备运输任务迫切需要采用水路集装箱运输方式,以丰富和拓展军事装备水路运输手段,提升我军海上战略投送能力。

1 开展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的必要性

1.1 适应国家战略利益不断拓展的迫切需要

国家战略利益拓展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国家战略利益不断拓展。近年来,我国军事力量迫切需要以和平姿态“走出去”,为我国海外利益拓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军参加国际维和、国际联合军演、海上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日趋常态化。2017年8月,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军事装备跨海(洋)远程投送需求不断增加。由于这些军事行动需要动用的装备数量有限,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件杂货船或滚装船承运。集装箱船运输具有班期稳定、航速快、航行时间有保障等優点,若能够采用集装箱装载和运输军事装备,则集装箱船必将成为军事装备水路运输的首选工具。

1.2 提升我军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军事斗争的焦点也在海上;因此,必须在战略全局中突出海上军事能力,这就对海上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据外军测算,投送能力提高1倍,战斗力可增长2~3倍。近年来,美军将部队员额精简近40%,还能保证在全球范围内用兵,主要依靠的就是其强大的海空战略投送能力。近年来,我军建制海上投送能力有较大提升,但与“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步伐。目前,我国拥有的集装箱船数量众多,动员潜力巨大,且集装箱船的上甲板比较宽敞,可用于加装部队生活用集装箱。总之,采用集装箱装运军事装备能够满足部队成建制海上投送需要,有助于提升我军整体海上战略投送能力。

1.3 促进军事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落后的物资运输技术是军队后勤保障的最大障碍,因此,发达国家军队高度重视集装箱运输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据统计,美军和俄军现在分别约有90%和50%的物资(包括大量轮式和履带式装备)采用集装箱运输。我军集装箱运输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起步不晚,但发展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民用集装箱运输发展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军未建立统一管理集装箱运输的职能机构,缺乏长远的建设发展规划和充足的经费保障等。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变革传统的物资运输保障模式,打破传统适箱货物的“清规戒律”,树立只要能够确保运输安全,能够产生一定的军事效益,都可纳人集装箱运输范畴的新理念,从而将军事装备纳人集装箱运输范围,并制定相应的运输组织机制,推动军用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

2 开展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的可行性

2.1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命题,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而将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体现对富国强军的整体设计,开辟军民融合向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发展的新格局。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离不开集装箱船、专用港口码头、货运堆场以及大量专用集装箱等设施设备的基础保障。水路集装箱运输设施设备既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运输需要,又可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运输需要,军民通用性强,具有天然的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目前,我国水路集装箱运输业发展势头迅猛,集装箱船队规模不断壮大,港口码头作业能力不断提升,航线网络不断完善。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截至2016年底,该公司的集装箱船队运力达到169万TEU(321艘船舶),位居世界第四;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经营的集装箱码头共计48个,泊位209个;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港口。上述资源能够为水路集装箱运输军民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2.2 民用大型设备集装箱运输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传统件杂货运输市场打破业内常规,由运输常见的小包装件向运输工程机械、特种车辆、化工设备等演变。大型设备采用水路集装箱运输的比例不断提高,且技术日益完善,经验不断丰富,可为我军开展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中的销售额逐步扩大。据统计,2015年1—10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量多达1125044台,出口额达159.4亿美元。为降低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成本,部分产品采用水路集装箱运输方式。受集装箱尺寸的限制,对于方便拆卸的工程机械,一些企业将整机拆卸成总成部件后装入集装箱,采取半散装件运输方式出口,再由进口商在所在国自行装配成整机销售;对于不可拆卸的工程机械,企业大多采用特种集装箱进行整机运输。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制出滚装框架集装箱。该滚装框架集装箱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立柱可以根据设备高度进行调节;二是立柱除可以内翻外,还可以外翻,以便形成滚装装卸通道,满足工程机械自行驶入和驶出集装箱的需要,从而有效解决装卸箱问题。该滚装框架集装箱的载质量高达40t,特别适合运输汽车吊、挖掘机、装载机、堆高机等大型设备,在军事装备集装箱运输领域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3 外军相关经验提供有益参考

外军尤其是美军集装箱运输十分发达,引领着军事集装箱运输发展方向,其成功经验成为各国军队竞相学习的对象。随着集装箱运输技术不断进步,美军的集装箱运输已向新的广度、深度和成龙配套的方向发展,军事装备已成为集装箱运输的一大货源。早在1995年,美国军事运输司令部在奥克兰港对1个机械化炮兵营的49辆履带式车辆、133辆轮式车辆以及其他装备进行集装化运输试验,证明大型军事装备利用集装箱运输的可行性及其在多式联运中的突出优势。为更好地开展军事装备集装箱运输工作,美军已将适于运输大型装备的集装箱纳入集装箱标准体系,研制出军用开顶式集装箱、重型框架集装箱以及军事重装备海运装载架和装载平台等配套设备。例如,美军研制的40英尺重型框架集装箱符合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采用钢质框架和木质底板结构,重点加强底板结构强度,并考虑重装备捆绑系固要求,立柱可随装备的高度进行调节,主要用于装运坦克及其他重型或超大型货物,载质量达60t。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都曾使用集装箱运输军事装备并取得良好效果;因此,美军在集装箱运输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可为我军开展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提供有益借鉴。

3 大力推进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的对策措施

3.1 积极研制与军事装备运输配套的特种集装箱

军事装备品种繁多,其尺寸和质量普遍偏大,民用框架集装箱或平台集装箱难以满足其运输要求;因此,军队需要根据军事装备的技术性能和结构特点,自行研制开发专用特种集装箱,逐步形成符合军事装备运输要求的集装箱体系。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军用特种集装箱及其配套设施,如军事重装备海运装载架和装载平台等,以满足军事装备运输需要。美军研制的Contrail集装箱船专用装载平台采用可折叠式端面结构,2个折叠后的平台堆码高度与1个标准集装箱的高度相同,折叠后可用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吊具装卸、堆码和搬运;底板两端均有内部坡道,装备可通过自行驶入和驶出的方式实现装卸;底板上设计有20个D形环,可满足各类装备的系固要求。Contrail装载平台长40英尺,宽12英尺(为标准集装箱宽度的1.5倍),高度可调,最大高度为19英尺,自重11t,可装载宽3.2m、高4.6m、重27t的重装备,满足美军大部分轮式车辆装备的装载空间要求。Contrail装载平台虽然在尺寸上比标准集装箱加宽50%,但由于采用独特的端面结构设计,其与国际标准集装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集装箱船箱格导轨的匹配性较好,不要求对集装箱船进行改装,从而实现平战时对民用集装箱船的即征即用。

3.2 在集装箱制造过程中贯彻国防要求

拥有一定数量适用配套的集装箱是组织实施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的物质基础。在加快推进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进程中,军队除为满足特种军事装备运输需要而发展少量专用集装箱外,还应按照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强集装箱制造过程中贯彻国防要求的工作,生产更多适合军事装备运输需要的集装箱,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我国是集装箱生产大国,掌握各种集装箱制造技术,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已经成为全球集装箱生产基地,这为在集装箱制造过程中贯彻国防要求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军队应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协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航运企业大力发展框架集装箱和平台集装箱,并将其纳入动员征用对象,以满足战时或紧急情况下军事行动的需要。按照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在设计制造框架集装箱、平台集装箱时,军方应主动提出贯彻国防要求的项目内容和技术标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军事装备运输要求。例如:适当增强底板的承载能力;在底板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系固装置;将框架集装箱的立柱设计成可伸缩结构形式,并使立柱能够外翻形成滚装装卸通道;等等。此外,军方在集装箱制造过程中还应做好督促检查和竣工验收等工作,以确保贯彻国防要求项目的有效落实。

3.3 不断创新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保障模式

大部分军事装备(包括履带式装甲车、导弹发射车、雷达车等)的尺寸或质量大大超过单个集装箱运载能力,例如,我军编配的最大轮式车辆装备的长、宽、高分别为26.10m、3.20m、3.95m,质量达75t,如果按照传统的“箱货一体”的操作模式,现有的单个框架集装箱或平台集装箱均难以满足其运输要求;因此,有必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变革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保障模式。对于超大型军事装备,可考虑采取“箱货分离”运输组织模式,即摆脱传统的先将装备装箱绑扎,再装船运输的操作模式,采用先将适当数量的空框架集装箱或平台集装箱装上集装箱船相应贝位形成装载平台,再将装备吊装上船放至平台上相应位置,最后在船上对装备和集装箱进行绑扎的模式;卸船时的顺序与此相反。在该操作模式下,装备的质量和尺寸不受集装箱承载能力和箱体尺寸的限制,使集装箱装载运输更具灵活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运用“箱货分离”运输理念,成功研制出军事重装备海运装载架。海运装载架采用集装笼的设计思路和模块化的装载方式,其单个模块长40英尺,宽24英尺(相当于3个标准集装箱的宽度),高12英尺5英寸,自重33t,额定载质量l00t;使用时可预先架设在集装箱船舱内,使用结束后可保留在船上;通过可折叠式活动底板的折叠和收放实现重装备的逐层装卸,可用于坦克、装甲车、直升机等军事重装备的水路集装箱运输。

3.4 加强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信息化建设

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涉及军队、航运企业、港口企业、集装箱货场、货运代理企业以及海关、检疫检验部门等多个单位,涵盖装载、运行、卸载、中转、储存等诸多环节,多式联运时还涉及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系统,对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要求高且技术难度大,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运输系统功能的发挥,导致运输中断。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正是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导致运抵海湾战区的4万多个集装箱中的2.8万个集装箱内的物资不详,严重影响物资装备的补给效率;海湾战争结束1年后,仍有5200多个租赁集装箱的所有人无从查询,造成巨大浪费。

当前,我军集装箱运输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鉴于此,为了加快推进我军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必须坚持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下大力抓好信息化规划及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广泛采用物联网、北斗卫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集装箱进行改造,加装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等,以实现对集装箱及箱内物资的自动识别和跟踪;借鉴水路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接入海事监视系统和船訊网等,并对其进行军事功能改造,实现对军运集装箱船航行动态及集装箱码头装卸现场的可视监控。

推荐访问:水路 大力推进 集装箱运输 军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