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求职宝典

“一带一路”与海湾国家的经济发展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8 08:46:01   浏览次数:

摘要: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同时强调了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承载了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自此,中国开启了和东南亚、西亚、东欧和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产能严重过剩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而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国家和全球主要的能源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枢纽。伴随着金砖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最近几十年的强势崛起,未来海湾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双边往来和双边投资将会日益增多。因此,文章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开始谈起,着重研究未来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湾国家;阿拉伯;金融;经济;发展

一、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参与情况

1. 中国倡议的主要内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来自于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印尼期间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

从中国古代的历史来看,古代丝绸之路是张骞在西汉年代,以长安(现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是链接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也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跨在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通道。由于最初他的作用是从古代中国运输丝绸、瓷器等商品。

2004年引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后,中阿经贸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1世纪初,双方决定继续加强在历史、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的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实施,则是对于中国将与阿拉伯合作委员会中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投资和贸易作为了重点,以此取代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

学者对于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研究。学者发现,近年来中阿双边贸易总量显著上涨,尤其是石油行业的关税大幅消减和行业的大幅开放,给中阿经贸合作带来了巨大福利(安维华,1997;陈沫,1997)。也有学者同时从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多个角度研究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近年来的交流情况,发现中阿经贸的互补性很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吴富贵,2003;虞卫东2006;时延春,2007;杨鸿玺,2011)。有学者从安全角度出发,认为中阿关系有利于地区经贸安全和能源安全,中阿关系对于重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杨光,2010;许正中,2013)。有学者对中阿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详细分析中阿关系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有效的合作途径,并且对未来开展合作交流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刘珊,2006;阿布德拉,2013)。姚匡乙(2006)認为,“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在促进中阿双边获利,稳步推进中阿合作关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果是显著的。

2. 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综述。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中,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诠释,包括其内涵、目标、实施路径等。如肖金成(2014)在新型国际关系背景下,细致的描绘了中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刻含义以及未来进一步推进的可能路径。

第二,沿线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利益诉求和回应,如贸易需求(韩永辉和邹建华,2014)、地区安全需求(杨福昌,2014)等。高虎城(2015)则主要从市场角度给出了“一带一路”如何引起域内各国经济贸易等所呈现的新变化。蒋希蘅和程国强(2014)指出,“一带一路”同样被部分国家和经济团体提出质疑,围绕中国提出倡议的意图、影响乃至前景等问题,有很深的疑虑和猜忌。赵会荣(2017)也同样持有相同的观点。

第三,针对“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地缘政治、安全、宗教、文化等综合问题的研究,包括域内和域外等层面的展开,“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机制的关系比较。如孙海燕何黄蕊(2014)则主要从公共外交角度探索了“一带一路”的主要工作轨迹和外交着力点。其他学者,则主要从“一带一路”与异域经济金融、文化科教等领域的对接点着手,探讨了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多领域的合作问题(蒋志刚,2014;周立伟,2014;周俊生,2014等)。

“一带一路”战略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板块,主要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两条线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内地开始,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的方向,从中国的西部边界开始,联通了俄罗斯和中东欧的许多国家,并且一直深入到欧洲的波罗的海、波斯湾等。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则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联动了许多中国沿海的重要港口,通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一直贯穿到欧洲的南部,通过水路联动了中国和沿线地区国家的相互往来。

从中国开始“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有许多国家加入到这个战略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4个国家加入到中国的“一带一路”框架中。截止到2016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总规模达到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1%;人口数量约为46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2%;土地面积超过五千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的39%。相对于辽阔的疆域和庞大的人口总量,沿线国家的整体经济规模横向对比在全世界的占比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伴随着参与国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中国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开的数据,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增长0.6%。其中出口3.8万亿元,增长0.7%;进口2.4万亿元,增长0.5%。超过140多亿美元的投资进入到了沿线国家,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5%。此外,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区建设也进展迅速,已经建立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的金额超过180多亿美元。

3. 海湾国家的参与情况。实际上,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前,中国就已经和阿拉伯国家展开了多层次的经贸往来,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直接投资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在迅猛增长,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直接投资的流量开始减缓,但是在世纪经济都开始复苏后,中国对阿拉伯和中东地区的直接投资继续迅猛增长。

中国实际上一直都很重视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每年流量的比例中,有很大一个部分都是投向了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大比例的投资流向了受影响较小的中东地区。

总而言之,阿拉伯国家一直是中国关注的地区和国家,从中国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开始,阿拉伯国家就收到了极大的重视。特别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后,阿拉伯国家作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板块和核心地域,更是受到了中国资本的热捧。

二、 “一带一路”倡议给阿拉伯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认为一带一路将促进国内愿景的实现。无论总体是否能够成功,“海合会”的一系列愿景确实会为其带来可观的外商投资机会。在政治上,中海之间双边关系友好,中方对海合会提出的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上,以及在产能、通信、环境、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方面,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海之间完全可以在非宗教、 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的基础上,发掘其中互利合作的机遇,把中海沙双边经贸提升一层。此外,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实现经济从过度依赖石油部门向多元化经济的转变,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愿景。我们认为,虽然目前油价下跌可能造成政府赤字增加,同时增加依靠石油财政的政府支出进一步增加。

不过,目前中国与“海合会”在一带一路的合作上,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中国向西部地区推进的考量中并未将半岛地区利益和战略因素纳入在框架内。此外,连通中国大陆与欧洲地区的“一带一路”整体功能段并未将包括阿曼在内的“海合会”国家包含在“一带”或“一路”的核心路径上。虽然,中国已经在整个海湾地区有效地建立了国际声誉,并且形成了可靠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但任何公开政治愿景仍然尚未出现。中国企业也并未与“海合会”成员国企业形成一个全面的伙伴关系。尽管“一带一路”对于海合会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海合会仍然困扰于一些地缘政治因素。

三、 阿拉伯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议

1. 金融合作。在过去的50年中,阿拉伯国家的银行发生了跳跃式的发展,从一开始只是为穆斯林服务的传统银行,发展到成为整个世界范围内主流的银行机构。2010年,传统银行向阿拉伯国家的银行部门发起了挑战。从那时起,阿拉伯国家的银行引起了全球的主义,也吸引了新型和专业的商业模式。从此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开始进入和阿拉伯国家的债券(Sukuk)市场开始扩张。

阿拉伯国家的银行采用的经营理念比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一般银行更有吸引力。阿拉伯国家的银行的出现使得借贷者能够以低廉的利率拆解到资金,以此来缓冲和保护其免收各种风险。符合阿拉伯国家的教义的银行能够以更为便捷的方式将金融资源提供给所有中小企业(SMEs)、家庭、企业和公司。这些组织之前在普惠金融中被排挤和边缘化了。这会刺激行业和经济的整体增长。这种模式的银行以一种金融稳定支撑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阿拉伯国家的银行有着大幅显著的增长,并且在未来还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阿拉伯国家的银行稳定的增长在给全球经济注入更多流动性方面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经历了整合,从而金融系统的运行模式经过了剧烈变革。全球化使得更多的资本流入市场,世界贸易增长旺盛,如此一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经济的动力源。

2. 境外经济贸易区合作。经贸合作区的设立有利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更加有效有序的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合作区可以使各国的优势产业在海外形成集聚效应。而中国企业也将更加关注阿拉伯国家的能矿、资源、石化领域的投资合作。同时,以经贸合作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中阿产业集聚平台,以沙特集散产业园、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阿联酋江苏产业园等经贸合作园区为基石,不断发展双边投资和贸易。

全方位开放格局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可以带动中国以及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可以增强各国主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各国国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共同经济繁荣。

四、 加强双边投资关系的政策建议

对于未来中国与阿拉伯在经贸领域的伙伴关系的发展,可以通过几项可消除双边合作障碍的方案来实现。特别是,通过中阿经贸论坛的活动,可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这一论坛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讨论一些问题,对各方均有益,各国领导人考虑利用公共外交的方法,从长远的角度来实现双赢的结果。此外,通过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可以促进两国的合作。这意味着,中国应在双边法律文书和多边机制下,照顾好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履行应尽的义务。总的来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是积极有效的,而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被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领导人广泛接受。

第一,全面完善外资参与环境。有必要指出,中国的商业市场中存在着高频率的违反知识产权的案例,而这在欧美市场是不可想象的。合资企业不能对知识产权资产进行有力保护,因为在中国的管辖范围内,这些公司将不得不分享在产品生产中使用的技术。知识信息的交换将会妨礙外国公司的竞争力。反过来说,改善这个投资环境监管政策中的瑕疵,将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取得有利的地位。因此,中国领导层往往会在电信和金融服务等行业中维持极高的资本要求和审批程序,限制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相关行业。同样的,在汽车领域、钢铁生产和类似的其他方面,外资企业都遇到了障碍。此外,应该注意到,由于中国在WTO成员面前作出的承诺,外界在期待中国的投资政策的简化和自由化。

第二,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入全球贸易组织的5年之后,中国证明了它有能力向外国公司提供相关的准入,尽管这个数额仍然很低。要尽快放开电信服务、汽车行业和银行业领域等垄断行业的壁垒,让阿拉伯地区企业享受更多的竞争性。

第三,调整优化外资产业政策。中国有意与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因为双方希望在能源之外的低端产品的供应上合作。根据2016年推出阿拉伯政策白皮书文件,中国官方将采取措施实现的“1+2+3”的方针,能源关系将是重点投资的方向,而投资和贸易将成为双方之间合作的另外两大支柱。另外,中国对维护核安全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发展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都非常感兴趣。

本文将不仅能供国际关系和金融研究者参考,同时可用于在中国和阿拉伯合作委员会地区寻求贸易和投资机会的企业单位。2016年,中国已经确定了阿拉伯政策白皮书,为未来和若干个贸易伙伴的合作量身定做的外交政策梳理了优先目标。在所有章节中,有一些部分着墨于加强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伙伴关系。特别是,中国和阿拉伯合作委员会之间的投资合作将继续维护基于合作共赢的互利关系。这意味着,中国拟培育阿拉伯公司投资于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部门。预期这些目标的实现将需要优化各国之间的投资流动,并进一步建立满足这些需要的金融渠道。此外,中国声称其已做好准备,具备为阿拉伯国家提供可靠且权威的金融援助的债权人功能。这样,双边投资和贸易业务还有望受益于中阿在简化税收制度和为各国企业减税方面达成的额外协议带来的改进。这种做法将创造一个积极的投资环境,使投资者获得信心和可靠性,形成一个共识:有效的法律机制可以保护他们的权利和利益。除了预期的投资合作领域,中国希望推动与阿拉伯合作委员会区域贸易。由于在石油资源的生产和供应方面建立了牢固的伙伴关系,中国打算寻求用和发达经济体互补的中国制造的非石油产品打开阿拉伯海湾国家的市场。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通过改善贸易结构和双边贸易伙伴关系的多样性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罗来军,罗雨泽,刘畅.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了吗?——来自国家层面的经验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4,(12):59-64+86.

[2] 罗来军,罗雨泽,刘畅,Saileshsingh Gunessee.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J].世界经济,2014,37(12):67-94.

[3] 佘莉.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经贸关系[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1):50-57.

[4] 盛斌,段然.TPP投资新规则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J].国际经济评论,2016,(5):9-30+4.

[5] Arthur, W.Brian.Positive feedbacks in the economy.Scientific American,1990,(2):92-99.

[6] Al-Darwish, Ahmed, Naif Alghaith, Alberto Behar et al.Saudi Arabia: Tackling Emerging EconomicChallenges to Sustain Growth. www.imf.org,20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项目号:13JJD790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两大开放战略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号:15ZDA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创新规律与业绩表现研究”(项目号:71790591)。

作者简介:胡雁斌(1982-),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业务经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學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贸易与金融市场;载德(1978-),男,沙特阿拉伯留学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收稿日期:2018-04-12。

推荐访问:海湾 经济发展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