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入党申请书

他们的艺术人生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8 08:41:58   浏览次数:

刚才我从台下走上来的时候,无意中我发现有几位同学的气质非常好,就是说很高雅,很脱俗。我说这样的话无疑是文学的语言、艺术的语言。但是,实际上我最想说的是,站在台下的所有的同学们,你们不仅是你们父母的骄傲,更是我们华南理工大学的骄傲。走进这所高等教育殿堂的学子们,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可是,我要问,你们进来时,都一样,或者基本一样,当几年以后走出去,面向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时,还能一样吗?不能啊同学们!四年或者六年时间,仅仅是“弹指一挥间”。

我在想,你们除了本专业学得勤奋、刻苦、投入外,一定也是酷爱生活、酷爱艺术的,因为毫无疑问,热爱艺术,有艺术眼光的人,不但生活在现实世界,而且也同时生活在美的世界。有一个问题我想问所有的同学,当你们走进我们华南理工大学时,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过来,哪一天离开过艺术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生活在艺术世界里,我们的大多数人只是不自觉、不自知罢了。但是,仅仅就这一点,在未来的道路上就分出了高下。“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样,如果我们从小都在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氛围里熏陶的话,大家就会深深体会到,艺术带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发现空间”、创新空间是无限的。因此可以想见,艺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身边。过去,她如“一江春水”,随着岁月的流失,稍纵即逝了。今天,她仍如“过江之鲫”,在大学里你就要抓住她。因为,她会给你的未来插上翅膀。

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枫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天,在法国一个森林公园里,三位大师请赵枫先生喝酒,一个是大诗人阿拉贡,一个是大钢琴家科克托,一个是著名演员菲利浦。这三位大师同赵先生一起坐在那里喝酒,他们的话题不是戏剧,不是钢琴,也不是诗歌、文学,而是生物学。正好建国初期赵枫先生在中宣部工作,当过两年科学卫生处处长,参加过生物学研讨会,所以他说那天我还有话可说,否则我只能坐在旁边哑口无言。”赵枫先生曾感慨说,我们中国的专家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里绝对是优秀的,但是国外的专家综合素质较我们全面,这证明中国知识分子知识面太窄了,人家是宽泛的。你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你必须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比如说,你是一个学过入门物理的现代人,你就应该了解现代物理学和古典物理学二者是怎么回事,应该了解爱因斯坦怎样把牛顿的古典物理学作了修正,并不要你真正去了解什么量子力学或者核物理。如果你对计算机的发展一无所知,那你就不知道电子音乐是怎么回事,你就不知道用电子仪器来辅助作曲是怎么回事,当然你在音乐上的路子也是很窄的。没有这些基本的常识,成为一个健全的现代人很难。就是说,一个人要有较全面的修养,你才能在本专业上有所建树,否则你在专业上也是残缺不全的。

大家知道,1993年,当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主持中国的正负离子对撞机工程完成后,他专门邀请了黄胄、吴作人、常沙娜等著名艺术家,希望能用书画的形式表现其中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并首次在国际上倡导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这一理念,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呼应。与此同时,钱学森先生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女士共同生活50多年后,在科学与艺术的问题上,钱先生有一段著名的感慨,他说,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研究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理解,学会了艺术的广阔的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儿,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我要感谢我的夫人蒋英同志。大约8年前,当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这篇关于钱学森先生的文章时,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纵观欧洲文艺复兴时那些绘画大师、雕塑大师、建筑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哪一个不是集艺术与科学于一身呢?

我们要创新,就必须学会创造性思维、多向性思维、逆向性思维、放射性思维,那么去打开艺术之门,去自觉感知艺术带来的灵感,扑捉心灵撞击后所产生的闪电般的灵感之光,就会找到智慧的钥匙。

有很多勤奋攻读的理工科学生,他们多才多艺,生活充满情趣。还有一些学生,他们总感不堪精神重负,觉得生活学习枯燥乏味,烦恼苦闷,再联想毕业以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同数字、公式打交道,立即就会感觉人生了无生趣。

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建筑设计大师等那种源源不竭的创造冲动,是因为他们对所研究的事物产生了美感,他们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他们感知到了内在的优美和和谐。一百年前,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女士,面对希腊巴台农神殿,面对那里巍然耸立的最古老、最朴实的陶立克圆柱,环视着周围那些起伏不平的山峦,整整站立徘徊思索了四个月。她在寻找宛若神造的巴台农神殿与大自然之间、与她心灵深处的共鸣。许多天过去了,她仍然站在那里,有一天,她忽然领悟到这些圆柱看上去是那样笔直,其实每一根圆柱从底部到顶端都微微地弯曲着,都是波动状的,都在涌流不息、风一般的流动,像最美的音乐旋律,自然和谐流畅。于是,她一边想着,一边慢慢地向着神殿举起了双臂,并且身体向前倾斜。于是,她有了自己的舞蹈,那就是祈祷。邓肯的舞蹈如田园诗般的美丽,有雕塑般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她崇尚自然,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去独创造美。如果我们在场的每一位都把最乏味的学科当作音乐、绘画来欣赏、把数学当作唐诗宋词元曲来读,把物理当作一部歌剧、一场芭蕾舞用心来观赏、来破解,那么,摆在你面前的任何一本生硬的教科书就会变成洋溢着和谐音符、散发着美妙旋律的交响乐、小夜曲。

21世纪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是学科交叉的社会,是科学与艺术结合、尊重人的精神创造的社会。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方位、多色彩、具有多方面能力和修养的人。历史发展到今天,全方位地提高人的素质势在必行。当今是什么时代?就一个自然人来说是一种“极限挑战”、左脑和右脑相互激荡、共同升华的时代。其实,人的潜在才能是需要自觉去开发的。因此,钱学森先生所提倡的科学家要学一点艺术,艺术家要学一点科学,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作为一个教育方向,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21世纪把人生的价值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把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家多懂一些科学,可以更加充分发挥艺术的效能,营造更完美的创造空间、生活空间。大家可能知道,近年来在桂林,张艺谋、梅帅元等艺术家们已经把电影屏幕上的《刘三姐》搬到了漓江上,他们利用自然山水的12个山头作背景,加上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把人引入自然中,以山水实景演绎出世纪经典节目《印象·刘三姐》,观看过的人们无不称其为气势恢宏,美不胜收,现在场场爆满。目前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引起了国际旅游组织的重视,已把该项目作为中国唯一的“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的范例进行跟踪研究。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未来属于懂得科学和艺术、懂得生活、勇于创造的人。

我们华南理工大学的领导们,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战略家的眼光,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教育竞争、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审时度势,果断成立了艺术学院,将理工和艺术融于一校,使华南理工大学如车之两轮,健康发展,交映生辉、可喜可贺!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校53周年之际,我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拟将自己多年来精心创作的80幅书法、绘画作品,展示在各位面前,并将这些作品献给我们共同生活学习的华南理工大学,我认为,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责任。

(注:本文系作者于2005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建校53周年典礼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辑所加,部分文字内容有删节。)

责任编辑蒋建伟

推荐访问:他们的 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