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转正申请书

致命诱惑:四川龙门山脉矿化工调查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3 08:37:21   浏览次数:

一条被震断的磷矿产业链与灾后四川产业布局调整

可以说,磷矿成就了清平人。“地震发生前,我们那里到处都是别墅。”杨富才摸摸眼泪介绍,这里有的人承包了几口井,有的人在矿里打工,“光打工的一年工资就有四五万”他们在争夺龙门山一带矿产的同时,忽视了这里是相当危险的地震带。天池集团职工提供的资料,零星而清晰地显现了暗藏的危险。由于矿源丰富,当地乱采乱挖不可避免,当地人士普遍将磷矿的过度开发作为此次受地震重创的直接源头。但毫无疑问,缺乏系统的安全监测以及存在缺陷的产业布局,矿区已处于异常脆弱的边缘,而在无形中也使得此次地震灾害程度骤然加大。

“什邡市红白镇金河磷矿,绵竹市金花、天池、清平等重点磷矿开采区,很多矿井口都发生了塌埋,至今还有很多井下作业的矿工仍深埋下面,无法估计实际死亡人数。”5月28日,提及汶川大地震对于当地磷矿开采企业的毁灭性破坏,德阳市国资委一位工作人员一脸悲怆。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板块的互相剧烈的撞击下,昔日苍翠幽静的龙门山,给人们带来了今生最为惨痛的记忆。龙门山大断点、龙门山后断裂、龙门山主断裂、龙门山边缘断裂。这几条断裂带是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和达7000次余震的策源地。这条断裂带,是四川的“富矿区”,遍地磷矿。凭着这独具的优势,这里聚集了四川大大小小数百家矿产企业,以及附着在矿山资源链条上的不计其数的上下游企业。

龙门山磷矿带有三大磷矿:金河、清平、天池,总产量占中国磷矿石总产量的1/10。其中,金河、清平地区就在德阳管辖的什邡市和绵竹市附近,而该地区磷矿山的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95%以上。据熟悉当地磷矿开采的相关人士介绍,由于矿源丰富,该地区的大小矿井有百余个,从业人员达2~3万人。

龙门山脉的磷矿,大多被大大小小的化工厂加工为磷酸氢钙,这是农药、化肥的上游产品。而在四川的经济版图中,成德绵经济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这3个城市占四川GDP45%左右。显然,强震之后,四川的整个产业布局,将面临一轮深刻调整。而从全国层面来看,作为继湖北、云南、贵州之后中国的第四大磷矿石产区,四川磷矿产业在国内市场亦占据重要一席。2007年四川磷矿石产量511万吨,占全国产量11.3%。可以判断,龙门山脉的磷矿资源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也将对相关产业链条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些曾经坚实的矿山,在地震面前是如此的脆弱。那个一度支撑地方经济的以矿山为中心的产业生态链,也将面临艰难的重构。在龙门山这一地震多发地带,围绕矿业财富的争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清平样本

“全没了。”位于绵竹郊区的清平乡灾民安置点,杨富才蹲在那里,掩面而泣。杨是清平乡杨家沟村民。这场大地震不仅使他失去了父母和妻儿,还令他的造价近60万的别墅变成了一片瓦砾。

掩藏在大山深处的清平乡是国内五大磷矿基地之一,年产磷矿石超过200万吨。清平乡另外一位逃生出来的村民告诉记者,那里有近20个磷矿,“遍山都是矿井”,有上万名矿工,地震发生后矿区所在地“两个山峰都撞到了一起”。

一位自称了解不少内情的人士主动透露,挖掘清平乡磷矿的企业很多,“里边的关系错综复杂”。他进一步表示,清平乡磷矿的企业分这样几个层次:大型国有企业、乡办企业、村办企业、私人企业。另外还有中外合资企业在这里挖掘磷矿。

“他们在这里都厉害着呢!”该人士表示,“有时候为争夺矿井,还发生大的冲突。”

大型央企——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昊华集团”)在这里就有一个“清平磷矿”。在这次大地震中,吴华集团的磷矿遭遇重创。吴华集团在清平有17个矿井,大多发生塌埋。

另外一个在清平开发磷矿的隶属于绵竹的大型国企——龙蟒集团的损失更为惨重。该集团矿山40多公里道路、22口矿井全部被摧毁。该集团现已确认死亡职工21人,伤残200多人,失踪100多人;房屋倒塌3000多套。集团所属20多家企业因地震全部瘫痪,8000余名职工无法正常生活工作,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多亿元。

而清平乡政府还在这里设有两个专门挖掘磷矿的公司:清平乡磷矿和川龙磷矿。“不少矿井都属于这两个企业的。”而村级层面的磷矿公司同样在清平乡占据一席之地。知情人士透露,清平乡的5个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磷矿公司。其中规模最大的两个是盐井村的盐井磷矿,棋盘村的甘沟磷矿。“村办企业,在清平牛得很,势力范围也比较大。”知情人士说。

在这里淘矿的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利益群体是私人磷矿。该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由于私人办矿很难搞到采矿证,所以他们就通过关系去承包其它公司的矿井。“有的大型国有企业,干脆也把一些矿井承包给私人,然后这些国有企业收取差价。”这位知情人士还提醒,在磷矿石价格高企的前几年,矿井一时间成为稀缺资源,于是关于矿井采矿权转让的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四级市场等也纷纷产生了。即采矿权被层层转包,价格也越抬越高。而一些私人矿业公司干脆通过这种方式承包了大量的矿井,“搞垄断,当地人也买不到矿石,于是就经常发生大的争执”。

可以说,磷矿成就了清平人。“地震发生前,我们那里到处都是别墅。”杨富才摸摸眼泪介绍,这里有的人承包了几口井,有的人在矿里打工,“光打工的一年工资就有四五万”。不仅如此,村民们还能从村办矿山企业中每年都分到红利。“我们出去旅游,都是坐飞机。”但现在,“不少人不仅失去了亲人,还都成了穷光蛋”。另一位村民凑上来说。

天池集团资源争夺战

位于绵竹县汉旺镇的另外一个大型矿业公司——德阳市天池集团公司(下称“天池集团”),则另外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位于汉旺镇天河街22号的天池集团总部的办公大楼全部成为废墟。汉旺镇是绵竹县第一位的经济强镇。传说中汉旺镇是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流寓于此而得名。但这场地震,摧毁了汉旺镇。“没有一间房子是好的。”天池集团一位女职工哭着说,大约有10个人同时死在废墟下。

天池集团的办公大楼为何如此不堪一击?“我们公司成立比较早,办公大楼建的时间都比较长了。”天池集团另一位幸免于难的职工心有余悸地说。1958年初,四川省政府为解决成都地区能源供需矛盾,在重庆会议上决定开发绵竹煤田后,成都市于同年5月1日在绵竹汉旺镇成立了“成都天池煤矿”。1965年移交绵阳地区管辖。1983年德阳建市后属于德阳市煤炭工业公司。建矿后,因主管地区及行政区划调整,天池煤矿分别于1965年、1983年更名为“绵阳地区天池煤矿”和“德阳市天池煤矿”。1993年7月28日又冠名为“德阳市天池集团公司”。下属有德阳市天池煤矿,德阳市太阳寺磷矿等。天池煤矿成立后,在绵竹

前山先后破土动工兴建了五对矿井。在后山也兴建了五对矿井。1960年,当地动员“万人上山”办矿。后因前山矿井煤层贮存条件差,无开采价值,先后停止了建设,后山五对矿井也因选址不当等原因部分废弃,最终形成具有生产能力的矿井仅三对。即:何家山井(一井),大天池二井,三井。“这些矿井井下的矿产都被挖空了,当然要报废了。”上述职工说。天池集团全矿现有职工3000多人。“开发煤矿、磷矿一直很吃香。”该职工进一步说,所以围绕矿业的争夺,在当地很是激烈。

早在20多年前,当时名为德阳市天池煤矿的天池集团,就多次就开发煤矿和磷矿问题上,与地方乡镇企业发生冲突。德阳市天池煤矿与绵竹天池乡1987年3月28日签署的补充协议显示,绵竹县天池乡煤井(原天池煤矿老三井),按1982年4月13日协议,越界900余米,下落笼76(垂深)进入天池煤矿一井深部,致使天池煤矿一井十三采区上山于3月5日与之贯穿。

天池煤矿1985年5月27日与绵竹县东北乡煤矿签署的《井田边界协议》中则说,“绵竹县东北乡1971年在天池乡石门子建设东北乡煤矿。已进入天池煤矿一井井田深部。天池煤矿四月底发觉将与东北乡煤矿老井贯穿。”“类似这样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天池集团一位退休职工说。

直到2003年12月份,德阳市矿产督察员李仁贵还专门提交给市政府一份报告,报告称:天池乡磷矿和天池集团公司先后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进入属四川省清平磷矿规划区的绵竹县王家坪矿区马家坪矿段采矿,引发矿业纠纷。经过几十次协调都未能解决。但他们在争夺龙门山一带矿产的同时,忽视了这里是相当危险的地震带。天池集团职工提供的资料,零星而清晰地显现了暗藏的危险。

四川省乐山市煤炭设计研究院1993年1月专为天池集团提供的一份关于天池煤矿四井(又名太阳寺井田,位于绵竹县天池乡,距绵竹县城北西35公里)的报告说,太阳寺井田位于龙门山中段。井田内相对高差达1492.9米,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属侵蚀构造型强烈切割的中山地貌。“此区属地震区,据地震部门的历史资料,地震烈度6—8级。”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5月16日,天池集团在报给绵竹市政府的一份文件中也称:“我公司地处龙门山褶皱带中段,地震活动较频繁,今年龙门山地区仍有发生五级以下地震的可能。”“报告归报告,但没有人重视,大家照样挖自己的。”一位看过该报告的天池集团职工说。

汶川大地震虽然震醒了天池集团,但该集团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矿井几乎全部被毁,该集团的部分职工也从此无法醒来。比如,天池集团在清平的2井井下23名矿工,至今生死不明。

无序开发背后的致命诱惑

实际上,龙门山断裂带那些矿产资源带来的强烈的诱惑,以及围绕这些诱惑所展开的危险的游戏,一直在上演着。

“大家只顾开采,常常忘记了安全生产,大大小小的事故常年不断。”德阳市地质矿产局一位老员工说,“尤其是碰到黄金时节,大家更是加大马力生产,制定了一个个。超常规‘发展的目标。”

天池集团的内部资料记载表明:1992年天池煤矿曾遭受洪水和泥石流的袭击,给该矿职工和财产造成惨重损失。1993年2月5日凌晨2:30左右,涪陵半溪煤矿井下放炮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死亡14人,伤6人,失踪1人。

1993年11月1日一井的11804工作面采煤工,突遭岩石冲击地压(岩爆)死亡。

1996年10月22日,德阳市煤炭工业局上报给四川省煤炭工业局的一份报告更是说:天池的煤层自然发火,过去曾多次发生,损失较大。天池煤矿煤层;中击地压突出,远近闻名。

而天池集团职工提供的1997年11月的一份内部资料也显示:由于受龙门山构造带的现今构造应力等因素影响,冲击地压现象一直伴随该矿原煤生产。建矿至今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地压现象六十余次。另外,井田内煤层挥发份较高,属高硫煤,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煤尘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是49.3%。

实际上,不仅天池集团如此,整个德阳市的矿山企业,安全隐患很是惊人。德阳市煤炭工业局在前几年对德阳市三大国有矿山企业(德阳市天池煤矿、什邡市红星煤矿、绵竹县红岩煤矿)的安全报告中颇为担忧地指出了这些巨大隐患。“红星煤矿,通风系统不可靠,不合理,隐患严重,防治瓦斯的手段太粗太缺,面对单一高突的煤层是远远跟不上,事故发生较多,安全生产受到极严重的威胁。”“在瓦斯防治上,曾有过的遥测装置也没有了。井下采掘一线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几乎没有,放炮没有专门峒室,无压风救急,自救器的装置也不齐差得太多。”“放炮员和瓦斯检查员,这两员本是该矿瓦斯防治工作的重要的积极的现场力量。可是由于制度落实差,多起事故都是这两员的一时一念之差就酿成了。”“采区巷道布置不合理,增大了防治瓦斯工作的难度,串联通风违章蛮干、确实是达到惊人的程度。”而对于红岩煤矿,上述报告说,地方小煤窑处于该矿的下山且开采范围和强度很大,多处与该矿相通,有毒有害气体常年流入该矿的采区,曾发生事故,被迫停产达三月之久。

在2007年3月9日,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川北分局局长张学广还专门致信给天池集团公司总经理綦国林,“川北分局分配我联系你公司一号矿井。2006年,你公司一井安全生产效果不好。要严格按照四川煤监局规定的开采区域进行采区设计,依法进行审批。”不仅在安全生产上有问题,这些矿业公司的无序开发还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损失。德阳市矿产督察员李仁贵在2003年12月份的汇报中指出,太阳寺磷矿品位在20--24%间的矿石都被遗弃,这部分资源储量估计占总资源储量的15~20%,按市价损失达1600万元以上。“企业所占矿段是什邡市磷矿中硫磷铝锶矿最好地段之一,P205可达15-20%,锶含量4-7%,稀土含量0.17-0.25%,是世界罕见的独立矿床。企业偶有越界开采。”该报告指出。而5月25日,记者驱车前往什邡,绵竹磷矿开采区仍处于停工状态。进入矿区,随处可见倒塌的矿场设施以及肆意堆砌的废矿堆。据当地一唐姓矿场人员介绍,地震发生后矿场都停了,矿井掩埋情况很多,里面很多人也都不知下落。“由于山体塌方,交通通讯堵塞,救援部队进入得相对较晚,目前矿上的人基本都撤出去了,但井下还有人还埋在里面。”

据了解,什邡磷矿受损区主要位于红白镇,包括有金河磷矿、赵家坪磷矿、马槽滩河西磷矿区、紫竹坪磷矿等。由于矿源丰富,当地乱采乱挖不可避免,记者采访的多位当地人士普遍将磷矿的过度开发作为此次受地震重创的直接源头。不过,由于是地方的经济支柱,矿山企业一直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关爱”。

2002年6月18日天池集团专门向绵竹市地质矿产局提交了一份“请求缓交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报告”,申请缓交2002年度矿产资源补偿费。不仅如此,2004

年9月7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再次发出“关于同意德阳市天池集团公司太阳寺磷矿分期缴纳价款的函”:同意你公司采矿权价款157.95万元分两年缴纳。第一年缴80万,第二年缴77.95万元。

此外,2003年4月7日,德阳市经委还出面开出一份《关于德阳市天池集团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补充报告》,帮助天池集团争取紫竹坪矿段的勘探权和采矿权,并建议“争取到勘探权后,勘探费用在300万元左右,市政府安排财政资金支付”。

被震断的产业链

绵竹市常务副市长许飞地说,灾害造成绵竹工业三大支柱的严重损失,其中磷矿的损失可能难以恢复,由此造成绵竹市重化工产业链条的断裂。“磷矿完了,无数与此有关的化工企业也受到重创。”德阳市政府一位官员无奈地说。什邡工业局副局长朱永明也说:“什邡损失最大的支柱产业是磷化工和水泥,其中磷化工损失达90%、水泥产业损失达70%。”“磷矿及其下游化工企业,都属于原料指向性企业,更多的会从运输成本上做考虑,而地处龙门山脉中段的磷矿资源又相对较为集中,所以就近建厂是该区域企业的典型特点。”

四川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毅教授认为,开发前期出于资金成本压力,企业对安全考虑较为不足,而政府对于社会资金参与资源开发也较为放宽,因此才会出现地震带上厂房集群,矿区资源开发过度的境况。

5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经委了解到,此次地震对成德绵(成都、德阳和绵阳)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尤其是三地下面的一些经济强县,如什邡、绵竹等,更是遭到致命打击。打击则主要体现在磷矿及相关化工企业上。截至5月28日,根据四川省政府的不完全统计,三地相关企业在地震中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000多人,而失踪人数也逾1000人,受伤人数更近万人,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百亿之巨。如全国六大磷矿基地企业之一的什邡金河磷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亿元;中国化工集团控股的绵竹吴华清平磷矿经济损失在8.5亿元以上;下游重点化工企业什邡四川蓥峰实业有限公司损失也在5亿以上,而身处什邡腹地的宏达集团损失也达7.6亿元,拟上市企业龙蟒集团绵竹分部,初步统计损失更逾1O亿。而几大磷矿的集体毁灭,意味着整个德阳乃至四川甚至全国的化工行业需求的数百吨磷矿供给被切断,一系列下游公司也将陷入困境。

就四川来看,四川是磷复肥企业的集中地,此次受灾严重的四川蓥峰实业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西南和西北市场上磷复肥及其他磷化工产品的重要供应商,将对全国磷复肥市场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矿山受到惨重损失,也将影响到公司内部的其它产业。”龙蟒集团一位负责人说。龙蟒集团除开发磷矿外,还同时生产经营磷化工、钛化工、生物化工和钒钛磁铁矿等围绕磷矿的产业。因此,盛毅告诉记者,灾后,磷矿企业以及下游化工企业灾后重建会做调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凌指出,四川省GDP的70%是资源型重化工业拉动,而此次地震中,比如什邡绵竹这样的地区,山区重化工业受到严重打击。建国后,四川的重化工业发展经历了两轮机遇。第一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时代,为了国防需要,一些重点企业本着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往山区搬迁。第二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本着靠近矿产资源减少成本的原则,在还没有环评规范的情况下,化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发育成庞大的产业链,密密麻麻分布在江河上游。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凌认为,四川资源丰富,有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但靠近原料基地是过去的思路,这些厂本来就应该搬到河的下游。

据本报记者了解,灾区重建则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花大力气。比如,四川工业重建方面的规划设想是,类似映秀、汉旺、蓥华这样处在龙门山麓的工业重镇,企业产业结构将重点调整,靠近山区的什邡市区、绵竹市区企业将逐步整理。

“这次地震,对整个西部大开发也有一个很强烈的警示意义:西部地区大多是资源型城市,如何合理开发这些资源,地方政府都应该好好反思。”四川省社科院一位专家指出。“产业布局是基于整体考虑的,当地监管存在滞后现象不可避免,而这在任何矿区都有。”盛毅认为,此次地震必将加速有关部门对资源安全方面的整顿,整合磷矿产业群,优化和完善目前的产业布局。

但毫无疑问,缺乏系统的安全监测以及存在缺陷的产业布局,矿区已处于异常脆弱的边缘,而在无形中也使得此次地震灾害程度骤然加大。

推荐访问:山脉 龙门 致命 诱惑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