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程序知识

晨星中国私募证券基金半年报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5 08:43:41   浏览次数:

上半年阳光私募基金表现分化严重

上半年阳光私募基金表现分化严重。一些私募公司不单在股市的风格转换中守稳了自己的阵地,更是继续扩大了自己的规模,但也有一些私募公司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黯然离场。

新发154只,12只清盘

晨星数据显示,截止到六月底,市场上尚在运行的阳光私募总数已达879只。虽然今年以来私募的整体业绩表现不佳,但是上半年的新发产品依然有154只,发展速度依旧可观。发行产品数量最多的私募投顾包括尚雅投资、淡水泉、汇利资产、朱雀投资、呈瑞投资以及去年的全年冠军世通资产等公司。

从各月的具体数据来看,1月成立的阳光私募数量最多,达43只,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去年私募整体良好业绩的刺激。而随后几个月由于受市场相对低迷以及私募业绩不佳的影响,新发基金数有所下降。

我们预计业绩低迷的因素会在下半年继续发酵,影响下半年的新发基金情况,不过由于今年以来第三方销售开始各自发力,全年的新发基金数仍有可能创新高。

但在另一方面,上半年的基金清盘数也较往年有所增加,达到了12只。主要的原因有净值触及清盘线的强制清盘、产品遭遇了客户的大额赎回,或是信托产品到期后不再续期。

管理规模(AUM)突破1200亿

随着新发基金数的增多,阳光私募的资产管理规模也在不断扩大。7月初,晨星又对市场上有非结构化产品的298家私募做了调查,收到了102家公司的有效回复,其中包括目前国内所有规模较大的一线私募公司,共覆盖了尚在运行的产品487只,占目前市面上阳光私募产品总数的55.4%。这102家管理的487只阳光私募类产品达747亿元人民币,平均AUM为1.5亿元,较去年年底有所下降。

保守估计,目前市场上所有阳光私募类产品总规模已经突破1200亿元,在1200亿-1500亿元之间,加上其它类型的一些产品,这些私募公司管理的总资产规模应该在1500亿-1800亿元之间,继续稳步增长。

虽然在私募基金的数量上,上海、深圳、北京的私募三分天下的局面依旧持续,不过从资产管理规模上来看,上海凭借其特殊的软硬件优势已经超越了北京和深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私募大本营。目前第一梯队的几家私募均为上海公司,而第二梯队中上海的私募也占了近一半,发展迅猛。

信托制仍是主流

合伙制私募绝对是2011年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目前浮出水面的合伙制私募并不多,但不少私募公司都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储备,如利用天津的优惠政策成立合伙制的投资公司。此外,我们也在上期的报告中指出不少产品采用了“有限合伙+信托”的模式,来满足各方的需求,既满足投资者的信任,又减轻了单一公司制的税务问题,也为将来的对策机制做好了准备。

当然,由于投资者对信托模式的信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托制仍会是主流模式。今年上半年发行产品数量最多的信托公司分别为兴业信托(原联华信托)、平安信托、华宝信托、中信信托,各发行了20余只产品。旗下阳光私募产品的总量上,华润深国投和排在第二的中融国际已经差别不大,分别占据了市场17%和16%的市场份额。

6月以及半年度表现

目前,晨星的阳光私募数据库中已有879只仍在运营的阳光私募产品,其中具有统计意义的私募产品达804只。阳光私募数量上依然在不断增加,不过新发产品在5、6月有放缓的趋势。

市场在6月下旬出现了小幅的反弹,私募基金也终于结束了三个月的连跌势头,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在当月纳入统计的804只私募基金中,6月的平均回报率为1.00%(上月同期为3.95%)。不过,由于仓位较低的缘故,私募基金较市场以及晨星股票型对冲基金指数的表现稍差,仅有290只产品战胜了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36.1%;而优于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的私募产品也只有26.9%。

不过,回顾今年以来的整体表现,私募基金损失相当惨重。MCRI指数从年初至今下跌了9.38%,主要是由于去年受追捧的中小盘下跌较大,而私募基金未能及时地应对风格转换。

仓位分析

截止到6月底,构成MCRI指数的成分基金仍为139只。而随着市场的反弹,私募基金也迅速对仓位做出了调整。至6月末,MCRI成分基金的整体仓位已经提升至60.41%,其中仓位在八成以上的基金也从33%增加到了36%。此外,华润信托提供的数据还显示这些MCRI成分基金在6月大幅增持了食品饮料行业,社会服务和机械设备仪表业,小幅减持了纺织服装皮毛、批发零售和水电煤气等行业。目前私募基金重仓的前五大行业为: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食品饮料、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行业集中度在62%左右。

绝对收益统计

6月市场取得正收益的私募产品数量有所回升,有568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占比70.6%,当月回报的中位数为0.90%。

但若把统计区间扩大到整个上半年,则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就仅剩下144只,占比仅为21.5%,绝大多数产品的净值分布在-10%至0%的区间。取得较好收益的基金不多,仅有20只产品的收益>8%。表现最好的是去年新成立的呈瑞投资旗下的兴业信托·呈瑞1期。虽然呈瑞投资是一家新成立的私募公司,但其基金经理芮出身公募,因此,在公司治理以及投研团队的建设上均比较完善。

此外,跌幅超过20%的基金也有50只,如新价值、从容旗下的不少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均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下跌最甚的时策投资旗下深国投·时策1期甚至下跌了近四成,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些相对激进的基金显然需要在下行风险的控制上再下功夫。■

作者为Morningstar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推荐访问:晨星 中国 私募 半年报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