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报告

阅读人生,感受精彩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4 08:44:48   浏览次数: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一本书,斜躺在书柜上。一位智者将其买下,赠给村里的人。于是,这本小小的书引起了无休止的争论。

脑满肠肥的富翁说:“它是我炫耀自己的工具。客人一见到它,便会夸我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慵劣不学的孩童说:“它是老师惩罚我的恶魔,稍有松懈,试卷就会出现愤怒的红‘×’。”

爱赶时髦的女郎说:“它是我书房中的点缀,有了它,我的房屋充满了诗意。”

年迈的收藏家说:“它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古董,年代越久,就越受欢迎。”

精打细算的商人说:“看,明码标价,30元。”

……

人们争执不下,跑来问智者。智者回答:“书是人类思想的灵魂。”听后,众人沉默不语。

书是什么?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写好这则材料作文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拓展中心。智者引出“书”,富翁、孩童、女郎、收藏家、商人谈对书的价值的理解。那么,“书的价值”、“读书”都可以作为写作的中心,并且再次进行拓展,以开阔思路。书的价值是什么?帮助我们得到物质?还是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读书?你又是如何读书的?你渴望怎样的读书生活?围绕着中心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就会开阔很多。

二、把握长处。书和我们的关系犹如水和鱼一样密切,写起来也很顺手:擅长记叙的同学,可叙写读书的生动故事,回忆读书的五彩生活;钟情抒情的同学,可抒写爱书读书的浪漫情趣,直抒读书的快乐之情;喜欢说明的同学,可全面总结读书经验,简要介绍读书方法;巧于议论的同学,可畅谈读书的深刻感受,深入评点书中的一人一物;诗兴大发的同学,还可把自己的感受凝聚成诗行;精于上网的同学,可隆重推出自己的网上冲浪;善于创新的同学,可以让书说话,可以让书中的人物说话;等等。

三、善于创新。要想写成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就要在“特色”上做文章。或是形式上的别出心裁,或是立意的撼人心魄,或是语言的优美清新,或是情意的感人至深。比如从“读书内容”的角度,读的书有好坏之分,有课内课外之别,还有普通的书与名著之异,有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类型的不同。从创新的角度,各类书还可以和各种人展开对话。再比如从“评书”的角度,可评书的高下优劣,可评书的表现手法,可评书的选材立意,还可评看书之人,买书之异等。

今生与书相伴(散文)

北京市阳光喔学校 黄 灿

“无论春天多么远,我亦心坦然;今生有书相伴,亦无怨……”

一杯清茶,一盏黄灯,独处斗室之中,捧起一本书,静静地享受其中的韵味,有一种“举杯邀名著,对灯成三人”的飘逸与洒脱。

书亦人生,人生亦书。

读书好比品茗,一丝清苦,一丝苦甜,需要人用自己的灵魂去寻找。书中深刻的言语犹如一柄重锤,敲击着你的思想,使你惊醒,不禁在脑海中翻捡起发黄的记忆。这时书就如同茶一般,在你拒绝过去时让你嗅到一股令人快慰的清香。你拥有过,你舍弃过,你付出过,你拼搏过,你还有什么遗憾呢?

读书好比隐居,避开世俗的纷争,避开凡尘的喧嚣;如同归隐田园,独享着书赐予的静之美、静之馨、静之醉。读书时,你可以在溪边垂钓,亦可以在林中小憩;你可以在田间劳作,亦可以在月下独酌。

读书好比与友人聊天,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思想的闪光。那些作者们将自己内心的全部都交付于你,任由你去阅读评论,那么你还有什么孤独呢?因为你拥有那么多知己呀!渐渐地,你发现你的思想已不是别人的跑马场,而是你将所有书中的精华再提炼,再经过与书中知己谈论后所得到的精华中的精华。

当快乐的花瓣在你面前飘荡,你也许会漫步于静静的康桥,在徐志摩的柔情中流连忘返;你也许会为自己建一座高楼,与李白一道登高远眺,把酒临风,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也许会独坐窗前,想像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清逸。

爱上读书,并非是一时冲动,因为心中不安定的人是不会喜欢读书的。爱上读书,并非想与人高谈阔论,因为不懂沉默的人不会深刻地读书;爱上读书,是上苍的一种恩赐,是自己的一份执著,是对思想的一种净化……

拥书一架,如把一壶陈年佳酿,如举一杯深山茗茶;如饮清泉,如嚼橄榄。

漫漫人生路,有书相伴,你一定会觉得今生无憾。

这是一篇文采与思想俱佳的美文。开头引用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且采用短句,用诗化语言营造一种灵动氛围,让读者不自主地沉溺其中。文章中间引用名言、警句,给语言涂抹诗意灵动的色彩,以此来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文句有了意蕴,读来给人有一种深度感和厚度感。引用、比喻、拟人、排比,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力地提升了文章档次。

我的读书故事(记叙文)

湖北省武汉市阳光喔学校 陈 好

书是阳光,我们在阅读中感受温暖;书是泥土,我们在阅读中汲取养分;书是大海,我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书是翅膀,我们在阅读中翱翔世界。

夜已经深了,可我却睡意全无。我翻来覆去几个回合后,突然想起早上爸爸带回来的一个神秘的纸盒。于是,我爬起来,蹑手蹑脚走进隔壁的房间,悄悄地打开桌上的纸盒,是一些美丽的画,画上是一个笑容甜美的小女孩,头上戴着一个金色的皇冠。我立即冲到客厅,对妈妈说:“妈妈,我喜欢那图画!”妈妈说:“宝贝,那叫书。你还小,等你会识字了,你才看得懂。”

“不嘛,我就要看,要看嘛。”我嘟着嘴,望着那叫“书”的画撒着娇。

“这样吧!妈妈每天给你讲书上的故事,好吗?”妈妈笑着提议道。

我高兴地拉着妈妈的手到卧室,爬上自己舒适的“小窝”,听妈妈给我讲故事:“从前呀,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叫白雪公主……”我聚精会神地听着,觉得太有意思了。

后来,我每天都拉着妈妈给我讲故事,在《买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灰姑娘》、《睡美人》的故事中,我安然入睡……

窗外绿叶闪闪,鸟语花香,一只书虫在“吃书”。呵呵,那就是我。

妈妈送了我一套《萝铃的魔力》。一翻开书,就被那有魔力的文字吸引住了,当看到萝铃被黑巫师攻击时,我大声脱口而出:“萝铃,快攻击,钻心。”引得妈妈说我是疯子,我才不管妈妈怎么看,因为我投入得太深。

一次,看到一个惊心动魄的情节,我在那大叫:“啊!快死啦!”妈妈马上冲进来问:“怎么啦?谁快死了?”“元暮啊。”我说。妈妈对我一顿吼:“别瞎说,快,陈好,赶紧给我去吃饭,喊你半天也不应一下。”我这才从故事的情节中醒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哈哈,原来,书还是粮食,可以充饥……

老爸嚼着口香糖,饶有兴趣地问我:“陈好,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啊?说来分享一下。”

“当然是书了,上次妈妈给我买的柴静的《看见》很精彩,陪着我度过了好几个无聊的周末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老爸故意停顿了一下:“行,赶紧看会书去睡觉,我先去看足球了。”

嘿嘿,原来是自己想看足球了,就打发我去看书。也好,我就享受下阅读的滋味吧!

我把台灯拿着,塞进被子里。扭开小台灯,温暖的灯光弥漫在狭小的空间中。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书海上肆意地漂流着……

书是明灯,为我们指引智慧的方向;书是花朵,为我们熏陶成长的心灵;书是歌曲,为我们唱响快乐的回忆。其实,成长就是一本厚实的书,需要我们去书写,需要我们去品味。那一句句的成功与失败,那一句句的灿烂与失落,那一句句的快乐与忧伤,都会定格,成为成长故事中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很喜欢这样妙趣横生的考场佳作。小作者选取的三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时候吵着听故事,大一些了看书看得入魔,再后来躲被窝里看书。简单的语言描写让“我”的活泼可爱展露无遗,更值得称道的是,三件事都和书有关,三件事其实就是小作者的一部成长史。此外,习作的结尾由读书上升到人生与成长,有思想,有哲理,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于“读书”素材卡片

-名言-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须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赫尔岑

-珠玑-

走着走着,一位名叫知识的老者也加入了我们的队列。他身上闪耀着智慧光芒透过我的眼睛,仿佛点亮了心中的明灯。我了解到壮丽的巨塔也会倾斜,不败的钢铁也会沉没;有人为了一个圆用身体挡住了利刃,也有人为了一袋铜币而将生命钉在了十字架上。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滑翔。思想的速度一被放开,就连光也跑得没有它快;但是阅读与书籍就像一个最完美的黑洞,总能把思维引向它,在它里面积蓄着,准备一次最壮丽的爆发。八千里路的云与月,全部在阅读中走进了我心灵的深处。(选自《阅读心灵》)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选自《读书与生活》)

-故事-

1.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2000项,被誉为“发明大王”。这也与他勤读书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2.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肚子省钱买书读。某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妪,已饿得走不动了。他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老妪看富兰克林的样子,也是一个穷人,不忍收他的面包。“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老妪吃着面包,只见富兰克林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妪问道。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一天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请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新巧而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推荐访问:感受 人生 精彩 阅读